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说课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说课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22 07:5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
因数和倍数


01.
教材分析
02.
目标分析
03.
学情分析
04.
教法学法
05.
教学过程
06.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01
Part One
地位作用
因数与倍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后续学习质数、合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内容具有基础性作用。掌握因数和倍数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课时主要介绍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包括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以及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这些概念。
内容分析
1. 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
4.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求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认识因数和倍数。
重点
难点
目标分析
目标分析
02
Part One
01
02
03
经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推理能力及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04
使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判断两个自然数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按顺序找出10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因数,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了解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特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特点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方法的内在联系,能有条理地展开思考,培养观察、比较,以及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数感。
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动,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受,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乐于思考、勇于探究等良好品质。
2.目标解析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03
Part One
3.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可能还是初次接触。因此,教师需要耐心引导,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并应用这些概念。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
已有经验及不足
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可能还是初次接触。
可能出现的困难
教法学法
教法学法
04
Part One
4.教学策略分析
启发——探究式
教法
1
实验操作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学法
2
希沃白板课件
数学画板
教具
3
三角板
量角器
学具
4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05
Part One
情景导入
五、教学过程
自主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总结
小结作业
你能将上面的这些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复习导入
用12 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每排摆几个, 摆了几排? 用乘法算式表示自己的摆法, 并与同学交流。
知识点1: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探究新知
1×12=12
12×1=12
3×4=12
4×3=12
2×6=12
6×2=12
× =
2
6
12
2和6是12的因数。
× =
2
6
12
12是2的倍数,
2和6是12的因数。
也是6的倍数。
× =
3
4
12
12是3和4的倍数。
3和4是12的因数。
0×3=0   0×10=0
0÷3=0   0÷10=0
研究因数与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找出 36 的所有因数, 说说你是怎样找的。
依次列举积是36的乘法算式。
1 × 36 = 36
2 × 18 = 36
3 × 12 = 36
4 × 9 = 36
6 × 6 = 36
知识点2: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探究新知
依次列举被除数是
36,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6 ÷ 1 = 36
36 ÷ 2 = 18
36 ÷ 3 = 12
36 ÷ 4 = 9
36 ÷ 6 = 6
找出 36 的所有因数, 说说你是怎样找的。
1 ,2,3,4,6,9,12,18,36
36的因数
例:36的因数有:1 ,2,3,4,6,9,12,18,36。
1,2,3,4,6,9,12,18,36
36的因数
因数的表示方法
方法一:列举法
例:
方法二:集合法
想一想,表示一个数的因数时怎样找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这节课我学到了...
(知识、方法、数学思想)
五、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不仅让学生从知识上小结,更从方法上与数学思想上小结,使其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 =
2
6
12
12是2的倍数,
2和6是12的因数。
也是6的倍数。
1.必做:课本的练习题。
2.选作:黑板上的练习。
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分层布置作业,让学生对今天的学习有整理、有总结、有练习,有探究,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把数学的研究学习深入到课下,体现深度学习的理念。
教学反思
1
2
3
4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思维成为课堂的主体,而不是形式上的主体。
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多给学生展示机会。
重视自主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衔接。一切探究都以自主思考为基础,尽量避免“假探究”。
把握重难点,内容在于精,不在于多,重点是探究和渗透,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学反思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