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七年级下第四章习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
一、选择题(共25分)
1.奉献一份爱心,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是每一位健康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C.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8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D.输血时血型不符会造成血液凝固
2.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永久涂片示意图。其中具有止血凝血功能的血细胞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关于动脉和静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动脉管壁较厚,一般分布较深 B.动脉中一定流着动脉血
C.静脉血管较薄,管内血液速度较慢 D.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有静脉瓣
4.如图是血液循环的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肺循环的路径是右心室→②→毛细血管甲→①→左心房
B.若毛细血管乙位于小肠,则血液流经乙后营养物质增多
C.血管④比血管③中血流速度快
D.心脏左侧及相连血管②③都流静脉血
5.下列关于静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B.管壁较厚、弹性大
C.运输静脉血 D.管内血流速度快
6.蓝鲸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体长可达33米,质量为100吨以上,一个心脏的质量就有430千克。当蓝鲸心脏的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张开时,心脏中血液的流动情况是( )
A.由心房流向心室 B.由心室流向心房
C.由心房流向动脉 D.由心室流向动脉
7.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能运载氧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小鱼尾鳍内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下列对动脉血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
B.把心脏中的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
C.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
9.下图为人体某结构的血管分布状况示意图,其中b为毛细血管,“→”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结构为小肠绒毛,则a端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较多,且这些营养物质最先出现在心脏的左心房
B.若该结构为肺泡,则肺中的氧气进入血液最少要通过1层细胞
C.若该结构为肌肉组织,则血液运输的氧气进入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被利用
D.以上三种说法都正确
10.当有病人需要大量输血时,应该注意( )
A.AB型血可以接受其他任何血型的大量血液
B.可随意输入亲人的血
C.O型血可以大量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D.输入相同血型的血液
11.加入5%柠檬酸钠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中间一层白色物质是
A.白细胞和红细胞 B.血小板 C.红细胞和血小板 D.白细胞和血小板
12.某人患了急性肠胃炎,医生给他静脉(手臂处)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最先出现在心脏的( )
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
13.某病人因意外事故造成失血过多,医生诊断该病人需要大量输血,经检验该病人的血型为AB型,那么应给该病人输入( )
A.A型血 B.B型血 C.O型血 D.AB型血
14.若向新鲜的猪的离体心脏的主动脉注水,则水会从( )溢出.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下腔静脉
15.以下有关血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血浆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尿素、激素、无机盐、二氧化碳等物质
B.血浆约占血液的55%,淡黄色、半透明
C.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红细胞多一些
D.紧急情况下,一个健康的O型血的成年人可以给A型血的人献血200-300ml
16.如下图所示是血液流经某器官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B表示心脏,则C血管里流的可能是动脉血,也可能是静脉血
B.B表示肺,则C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
C.B表示小肠,则C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
D.B表示胃,则C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
17.输血的原则是( )
A.输入O型血 B.输入AB型血
C.输入同型血 D.确定输入血量
18.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离不开血液。下列有关血液和输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B.血液中红细胞含量不足时会引起贫血
C.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AB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19.下列有关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B.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C.1998年,我国实行了无偿献血制度
D.输血时血型不符不会造成血液凝固
20.手上的“青筋”应该是人体血管中( )
A.毛细血管 B.上腔静脉 C.动脉 D.小静脉
21.下列为毛细血管、小静脉、小动脉,其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流速最快的是② B.输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①
C.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③ D.管壁最厚的是①
22.学校生物兴趣小组,一次在探究血液成分时,将新鲜的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个试管内,在A、B两试管内加入了少量柠檬酸钠溶液,C、D不做任何处理,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3.如图所示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三种血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①是肺静脉,其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B.图中三种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是②
C.血管③内红细胞单行通过
D.图中细胞a能运输氧气,其中富含血红蛋白
24.小明足部受伤发炎,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到达足部的途径是( )
①左心房; ②右心房; ③右心室; ④主动脉; ⑤肺动脉; ⑥肺静脉; ⑦上腔静脉; ⑧下腔静脉; ⑨各级动脉; ⑩左心室
A.①③④⑥②⑦⑧⑨⑩ B.⑦②③⑤⑥①⑩④⑨
C.⑦②③⑤⑥①⑧④⑨ D.⑦②③⑧⑤①⑩④⑨
25.人体心脏中,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
A.主动脉 B.肺动脉 C.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综合题(共35分)
26.如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心脏是促使血液循环流动的“泵”。其中心肌壁最厚的腔是[ ] ,该心腔是人体血液循环中体循环的起点。
(2)由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 血变成血 血,原因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了气体交换。
(3)张萍长期劳累过度得了肩周炎,医生给她手背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消炎,药物先由[ ] 血管流入心脏,药物到达患病部位需要经过心脏 次。
27.请根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回答。
(1)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管径最小、血流速度最慢的血管是 ,它只允许 细胞单行通过。
(2)观察过程中,包裹小鱼的棉絮应保持 (填“干燥”或“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
(3)要使观察到的血管更清晰,应调节 准焦螺旋。
28.取5毫升新鲜血液,立即注入盛有5%的柠檬酸钠溶液的量筒中,轻轻摇动量筒,静置数小时后,出现如图所示现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
(1)量筒中出现了 现象。
(2)量筒中①②③三层的物质依次是: 、白细胞和血小板、 。
(3)量筒中放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 。
29.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里面流动的是 血。
(2)B射血入血管[a] (填名称)。
(3)体循环的起点是 (填字母)终点是 (填字母)血液的变化 。
(4)心房与心室之间有 ,使血液在心脏中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不能倒流。
30.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请你认真分析作答:
(1)填出图中下列序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2] [3] .
(2)血液从[4]流出,经过[7]、[8],回到[1]的过程是 循环,经过这一循环,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由 血变成了 血.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献血以及输血的知识,我国提倡义务献血,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分析解答。
【详解】A.我国提倡义务献血,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正确。
B.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B正确。
C.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C错误。
D.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输血时血型不符会容易造成血液凝固,D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人体的血量和无偿献血的原则、意义、要求。
2.C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④血浆。
【详解】③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②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①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④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等。
故选C。
3.B
【分析】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中类型,血管的类型和功能是:
【详解】A.动脉血管管壁较厚,管腔较小,一般分布较深,血流速度最快,故A正确。
B.动脉中不一定流着动脉血,例如肺动脉里面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故B错误。
C.静脉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内血流速度较慢,故C正确。
D.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有静脉瓣,能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只能从分支流向主干,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对于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可通过列表比较这三种血管的特点掌握。
4.D
【分析】心脏的左心房连肺静脉,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图中,①肺静脉、②肺动脉、③上下腔静脉、④主动脉。
【详解】A.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即图中,右心室→②→毛细血管甲→①→左心房,A正确。
B.若毛细血管乙位于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所以,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增多,B正确。
C.血管④是动脉,血管③是静脉,所以血管④比血管③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C正确。
D.心脏左侧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左心房连肺静脉,左心室连主动脉,都流动脉血,D错误。
故选D。
5.A
【分析】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详解】A.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是静脉,故A正确。
B.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故B错误。
C.不是所有的静脉内流的是静脉血,但是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故C错误。
D.静脉内血流速度慢,故D错误。
故选A。
6.D
【详解】试题分析: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房室瓣和动脉瓣。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 就保证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当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动脉瓣处于开发状态,说明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动脉,此时心房是舒张的。
考点: 心脏的工作示意图;心脏的结构。
7.A
【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为每立方厘米5000﹣9000个;血小板无细胞核,正常人的血小板含量为10﹣30万/立方厘米,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
图中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④是血浆。
【详解】①为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故A符合题意;②白细胞,含有细胞核,个体最大,数量最少,能穿透血管壁,能够吞噬病菌,故B不符合题意;③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④血浆,主要成分是水,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知道血细胞中三种细胞的数量关系和三种血细胞的特点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8.B
【分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是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详解】A.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是静脉,A错误。
B.把心脏中的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是动脉,B正确。
C.血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C错误。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D错误。
故选B。
9.C
【分析】血液在血管在中的流向一般是动脉→毛细血管→动脉。
【详解】A.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小肠绒毛吸收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若该结构为小肠绒毛,则a端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较多,这些营养物质随着血液循环经小肠静脉、下腔静脉、到达右心房,因此这些营养物质最先出现在心脏的右心房,A错误。
B.血液由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使血液由静脉血转变成动脉血。若该结构为肺泡,则c内流动的是动脉血,肺泡壁和毛细血管都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则肺中的氧气进入血液最少要通过2层细胞,B错误。
C.该结构为肌肉组织则在体循环中,动脉血流经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时,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氧供细胞线粒体利用,动脉血就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C正确。
故选C。
【点睛】掌握血管的类型和血液循环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0.D
【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
【详解】A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任何血型的人。AB血型的人可以少量接受任何血型的血,AC错误。
B.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亲人的血液不一定是同型血,B错误。
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D正确。
故选D。
11.D
【分析】要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1)柠檬酸钠是抗凝剂,能防止血液的凝固;
(2)血液主要由以下成分组成: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详解】加入抗凝剂的血液静置后,血液会分成三层,如下图:
上层占近一半的物质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浆,中间薄薄一层白色的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的红色粘稠物质是红细胞
A、红细胞呈红色粘稠状的,几乎占有一半,A不符合题意
B、血小板,忽略了白细胞这种物质,B不符合题意
C、红细胞不是白色物质,C不符合题意
D、中间白色的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理解掌握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A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详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医生在他的手臂处静脉注射消炎药物进行治疗,药物进入血液,经体上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因此,“医生给他静脉(手臂处)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最先出现在心脏的右心房。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D
【分析】输血的原则是同型输血。
【详解】病人的血型为AB型,需要大量输血,所以只能输入AB型,如果是少量缓慢输血则A型血、B型血和O型血的人都可以给AB血型的人输血,D符合题意。
故选D。
14.C
【详解】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因此将清水注入离体的新鲜猪心脏的主动脉,水流出的血管是主动脉。
15.C
【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O型是万能输血者,AB型是万能受血者。
【详解】A.血浆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尿素、激素、无机盐、二氧化碳等物质,A正确。
B.正常人的血液中血浆约占5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有运输作用,B正确。
C.人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平时多,但不会比红细胞多,C错误。
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D正确。
故选D。
【点睛】知道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及输血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16.A
【分析】(1)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2)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各级动脉,流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再由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流会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流入主动脉的动脉血,流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这样,动脉血就变成了静脉血。因此体循环结束后血液的变化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入左心房的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因此肺循环结束后血液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详解】A、若B表示心脏,则c血管有可能是主动脉或肺动脉。主动脉里流动脉血,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故A正确;
B、若B表示肺,则c血管是肺静脉,肺静脉里流的是含氧气丰富的动脉血,故B错误;
C、若B表示小肠,则c血管是小肠静脉,小肠静脉里流的是含二氧化碳较丰富的静脉血,故C错误;
D、若B表示胃,血液流经胃等器官的毛细血管网时,血红蛋白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同时结合二氧化碳并将其运输出器官,因此c中的是静脉,故D错误。
【点睛】此题考查了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17.C
【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据此作答。
【详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故选C。
【点睛】输血的原则。
18.D
【分析】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安全输血非常重要,安全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详解】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A正确。
B.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都叫贫血,B正确。
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特殊情况下,AB血型可以接受少量A、B、O型血,O型血可以输给A、B、AB血型的人,C正确。
D.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B型、A型、B型、O型,可以输给AB型,D错误。
故选D。
19.D
【分析】(1)我国提倡义务献血,献血能挽救他人是生命,对自身也有益,解答时可以从无偿献血的原则、意义、要求、输血等方面来分析。
(2)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详解】A.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A正确。
B.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B正确。
C.献血是每个18岁以上健康公民应尽的责任,我国鼓励公民自愿献血,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1998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实行无偿献血的制度,C正确。
D.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除了同血型者之间可以相互输血外,血液为AB型的人还可以接受其他各血型的血液,而O型血则可以输给其他各血型的受血者。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输血时血型不符会引起红细胞凝集反应,D错误。
故选D。
20.D
【分析】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详解】A.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不会是手上见到的“青筋”,A错误。
B.上腔静脉与心脏的右心房相连接,埋藏较深,不会在手上看到,B错误。
C.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大多动脉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C错误。
D.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有的静脉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位于手上的“青筋”是小静脉,D正确。
故选D。
21.D
【分析】①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因此是小静脉、②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因此是小动脉、③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是毛细血管。
【详解】A.动脉是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②是小动脉,管壁较厚,血液流速最快,A正确,D错误。
B.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在病人的上臂抽血化验或输液时,选用的血管是①静脉,正确。
C.③是毛细血管,数量最大、分布最广,正确。
故选D。
22.A
【分析】将新鲜的血液放入抗凝剂后静置一段时间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最上面的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若不加抗凝剂血液会凝集成血块,周围渗出的是血清。掌握血液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当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淡黄色的液体是血浆,下面的是血细胞。当没有向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就会出现凝固现象,周围淡黄色的液体为血清,凝结的部分为血块。
故选A。
23.A
【分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其特点适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图中①是静脉,②是动脉,③是毛细血管,a是红细胞。
【详解】A.如果①是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则为肺静脉,肺静脉流动的是动脉血,错误。
B.②血管是动脉,动脉血管里血流速度快,正确。
C.③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正确。
D.a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能够运输氧气,正确。
故选A。
24.B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详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看出,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抗生素经左臂静脉→⑦上腔静脉→②右心房→③右心室→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⑥肺静脉→①左心房→⑩左心室→④主动脉→⑨各级动脉到达足部,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5.B
【分析】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左心室壁最厚。左右心房之间及左右心室之间被肌肉壁隔开,不相联通,使得心脏完全分成四腔,动脉血和静脉血不再混合,提高输送氧的能力。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不同的血管相连。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概括地说,心室与动脉相连通,心房与静脉相连通。左心房接收肺静脉注入的含氧量高的动脉血,右心房接收上下腔静脉注入的含氧量少的静脉血。故心脏左侧的心腔和血管(左心房、左心室、肺静脉、主动脉),都流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心脏右侧的心腔和血管(右心房、右心室、上下腔静脉、肺动脉),都流含量较少的静脉血。
【详解】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左心室壁最厚。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B符合题意。
故选B。
26.(1)④左心室
(2) 动脉 静脉
(3) ⑦上腔静脉 2
【分析】(1)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2)观图可知: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⑤肺动脉、⑥肺静脉、⑦上下腔静脉、⑧主动脉,解答即可。
(1)
体循环输送血液路线最长,需要动力最大。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所以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收缩能力最强的是④左心室。
(2)
从M到N处,血液流经了组织处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因此血液里的氧气就扩散到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这样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3)
医生给她手背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消炎,药物经过的途径: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肠动脉→病灶,故药物先由⑦上腔静脉流入心脏,药物到达患病部位需要经过心脏2次。
27.(1) 毛细血管 红
(2)湿润
(3)细
【分析】血管有三种: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1)毛细血管管径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管壁最薄,这些特点有利于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2)鱼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所以在观察小鱼时,包裹小鱼的棉絮应保持湿润,保证小鱼能正常呼吸,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
(3)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镜筒小幅度的升降,使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
28. 分层 血浆 红细胞 防止血液凝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学生应当充分了解血液的分层现象,熟练掌握血液的成分这一基础知识。
【详解】(1)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会阻止血液的凝固,经过振荡或者离心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白细胞和血小板,③是红细胞。
(2)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会阻止血液的凝固,经过振荡或者离心后会出现分层现象。血细胞包括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白细胞和血小板,③是红细胞
(3)量筒里放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柠檬酸根与血中钙离子能形成难解离的络合物,而钙离子是凝血过程中所需的物质之一,血液中钙离子减少,便会使得血液凝固受阻。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的成分。
29.(1)动脉
(2)主动脉
(3) B C 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4)房室瓣
【分析】图中a主动脉、b肺动脉、c肺静脉、d上腔静脉、ef房室瓣、g下腔静脉、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详解】(1)血液循环途径如图:
由图可以看出:B左心室里面流动的是动脉血。
(2)a是主动脉,与B左心室相连,血液由B左心室进入a主动脉。
(3)血液由B左心室进入a主动脉,再经过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称为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因此,体循环的起点是B左心室,终点是C右心房。
(4)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在心脏中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不能倒流。
30. 右心室 左心房 体 动脉 静脉
【分析】图示为血液循环及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1是右心房,2是右心室,3是左心房,4是左心室,5是肺动脉,6是肺静脉,7是主动脉,8是上、下腔静脉,M是进入组织细胞处的小动脉,N是流出组织细胞的小静脉。
【详解】(1)图示中1是右心房,2是右心室,3是左心房,4左心室。
(2)体循环是:血液从[4]左心室流出→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8]上、下腔静脉→[1]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点睛】此题通过血液循环图解考查了血液循环的途径、心脏的结构以及发生在组织处的气体交换,解答该题时要注意识图。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