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经过: 第二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初
主力:学生 中心:北京1919年6月初——6月底
主力:工人 中心:上海结果:取得初步胜利第一阶段:1、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和 工人运动的发展—— 阶级基础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思想基础3、共产国际的帮助 ——外部条件历史条件:4、陈、李的早期建党活动 ——组织条件 1919年9—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完整地向中国人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五四时期的毛泽东1918年4月,毛泽东和蔡和森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陈独秀致中共一大代表信 陈独秀给出席会议代表写信。他在信中提出几点意见,希望会议郑重地讨论。“一曰培植党员;二曰民主主义之指导;三曰纪律;四曰慎重进行发动群众。政权问题,因本党尚未成立,应俟诸将来,而先尽力于政治上之工作。” 因为党员少,组织农民和军队的问题成了悬案,决定集中我们的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为了把好的可靠的同志吸收进来,决定接受党员要特别谨慎,严格审查。鉴于我们的党至今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所以代表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他们。 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3个月内全国罢工达100多次,参加人数在30万以上。 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在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建立了分部。 1922年1月,香港海员为增加工资举行大罢工,迫使港英当局屈服。它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与帝国主义势力进行有组织的较量, 1922年9月,安源路矿17000余人,在刘少奇、李立三的领导下,举行大罢工,迫使路矿当局承认了工人提出的大部分条件,最终取得了胜利。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20000多名工人举行总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残酷镇压。 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中共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国共合作思考:
(1) 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2) 采取什么方式合作? (3) 合作有何影响?北伐战争为什么要进行北伐?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谁?
北伐的主力军是谁?
北伐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北伐的结果如何?北伐的胜利进军前提及条件政治前提: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组织基础:国民政府的成立
后方基地: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
军事基础: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建立
群众基础:工农革命运动的开展北伐的胜利进军前提及条件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直隶广东广西湖
南安
徽山东黑吉辽湖北广东广西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直隶广东广西湖
南安
徽山东黑吉辽湖北广东广西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直隶广东广西湖
南安
徽山东黑吉辽吴佩孚湖北广东广西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直隶广东广西湖
南安
徽山东黑吉辽吴佩孚孙传芳湖北广东广西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直隶广东广西湖
南安
徽山东黑吉辽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湖北广东广西目的
主要对象
主力军
方针
成果
结果北伐概况目的
主要对象
主力军
方针
成果
结果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三派军阀国民革命军北伐概况目的
主要对象
主力军
方针
成果
结果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三派军阀国民革命军北伐概况先打吴、再打孙、最后打张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直隶广州桂林长沙安
徽山东黑吉辽武昌 上海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直隶广州桂林长沙安
徽山东黑吉辽武昌 上海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直隶广州桂林长沙安
徽山东黑吉辽武昌 上海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直隶广州桂林长沙安
徽山东黑吉辽武昌 上海目的
主要对象
主力军
方针
成果
结果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三派军阀国民革命军北伐概况先打吴、再打孙、最后打张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国民政府北迁武汉(1927年初)2. 北伐战争为什么要进行北伐?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谁?
北伐的主力军是谁?
北伐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北伐的结果如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三派军阀国民革命军消灭吴孙军阀主力,发展到了长江流域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