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了解“铭”的特点,朗读、背诵并默写全文;
3、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高尚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全文。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一、自学指导——预习与交流 (夯实基础知识)
任务一 字词清单
知识储备
读准字音 馨( ) 苔痕( ) 鸿儒( ) 调( )素琴 案牍( )
古今异义 无案牍之劳形(古义: 。今义: 。)惟吾德馨(古义: 。今义: 。)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有仙则名( )苔痕上阶绿(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
文言句式 倒装句:何陋之有( )
成语积累 德艺双馨 惟吾德馨( )鸿篇巨制 谈笑有鸿儒( )形影不离 无案牍之劳形( )
任务二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 , (今属河南)人, 代文学家。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 ”。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名的诗作有《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秋词》《江南春》《浪淘沙》等。
背景链接
唐顺宗时,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为朗州司马,此后又贬为连州、和州刺史。和州知县见刘禹锡被贬而来,故意刁难,半年内逼刘禹锡搬了三次家,最后一次给的住房竟是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一间斗室。于是,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此文,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以示“纪念”。
文体知识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特点: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10字,与格言颇相似。
任务三 译文+批注
在《辞源》当中,“陋室”,解释为“简陋的屋子”。《汉语大词典》中“陋室”: 简陋狭小的屋子。《论语 子罕》篇曰: “子欲居九夷。或曰: ‘陋,如之何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此处“陋”是隐僻之义。
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刘禹锡运用短短的八十一字,简单表明自己的志向及修德的方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
[批注]山水仙龙和陋室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山、水”比喻房屋,“仙、龙”比喻有品德、有才德的人,“不在高”“不在深”暗指“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居室”和“人”的关系也是如此,陋室借道德高尚之士芳名远扬。作者以比兴的方式开头,引出陋室的寓意,“惟吾德馨”正是通篇文眼所在。惟吾/德馨,惟/吾德馨,惟吾德/馨,不同断句方式,表达意思不同,可揣摩比较。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
[批注]“上”“入”两个拟人化动词用得非常传神,这两个字将静景写活。室外青苔滋长到台阶上来,草色青青映入到门帘,也是碧绿一片,不仅体现了环境的清幽,还体现了刘禹锡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心态平和清净,人与自然合一,既有精神又有情味。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
[批注]真的有大儒与刘禹锡在一起谈笑畅饮吗?此处和前面的“苔痕上阶绿”不是矛盾了吗?这里的鸿儒和白丁该怎么理解?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译文]
[批注]引前贤陋室作比,修身养德、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情怀已渗入刘禹锡的骨髓, 成为他思想境界、人生理想的一部分。暗示自己见贤思齐的远大志向,再以圣人之言为据,强调陋室确因德馨而不陋。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任务一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说说刘禹锡笔下的陋室具有哪些特点,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任务二 问题释疑
1、本文的主旨句是哪句?
2、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开始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其目的是什么?
3、本文是从哪三个方面描写“陋室不陋”的?
4、作者为什么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5、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6、作者写陋室用意何在?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
参考答案:
任务三 把握文章主旨
试概括本文的主旨。
任务四 学生活动
背诵课文,参照《陋室铭》仿写一篇《交友铭》
之
无丝竹之乱耳( )
何陋之有( )
名
有仙则名( )
卷卷有爷名( ) 《木兰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了解“铭”的特点,朗读、背诵并默写全文;
3、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高尚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全文。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一、自学指导——预习与交流 (夯实基础知识)
任务一 字词清单
知识储备
读准字音 馨(xīn) 苔痕(tái) 鸿儒(hónɡ rú) 调(tiáo)素琴 案牍(dú)
古今异义 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躯体。今义:形状。)惟吾德馨(古义:德行美好。今义:散布得远的香气。)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有仙则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苔痕上阶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长上)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文言句式 倒装句: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即“有何陋”)
成语积累 德艺双馨 惟吾德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鸿篇巨制 谈笑有鸿儒(大)形影不离 无案牍之劳形(形体,躯体)
任务二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名的诗作有《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秋词》《江南春》《浪淘沙》等。
背景链接
唐顺宗时,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为朗州司马,此后又贬为连州、和州刺史。和州知县见刘禹锡被贬而来,故意刁难,半年内逼刘禹锡搬了三次家,最后一次给的住房竟是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一间斗室。于是,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此文,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以示“纪念”。
文体知识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特点: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10字,与格言颇相似。
任务三 译文+批注
在《辞源》当中,“陋室”,解释为“简陋的屋子”。《汉语大词典》中“陋室”: 简陋狭小的屋子。《论语 子罕》篇曰: “子欲居九夷。或曰: ‘陋,如之何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此处“陋”是隐僻之义。
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刘禹锡运用短短的八十一字,简单表明自己的志向及修德的方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这是简单陋的屋舍,只因主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批注]山水仙龙和陋室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山、水”比喻房屋,“仙、龙”比喻有品德、有才德的人,“不在高”“不在深”暗指“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居室”和“人”的关系也是如此,陋室借道德高尚之士芳名远扬。作者以比兴的方式开头,引出陋室的寓意,“惟吾德馨”正是通篇文眼所在。惟吾/德馨,惟/吾德馨,惟吾德/馨,不同断句方式,表达意思不同,可揣摩比较。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批注]“上”“入”两个拟人化动词用得非常传神,这两个字将静景写活。室外青苔滋长到台阶上来,草色青青映入到门帘,也是碧绿一片,不仅体现了环境的清幽,还体现了刘禹锡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心态平和清净,人与自然合一,既有精神又有情味。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说说笑笑的是学部在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读书人一般有功名)。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拢乱双耳,没有官府公文使身体劳累。
[批注]真的有大儒与刘禹锡在一起谈笑畅饮吗?此处和前面的“苔痕上阶绿”不是矛盾了吗?这里的鸿儒和白丁该怎么理解?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译文]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草玄亭。
[批注]引前贤陋室作比,修身养德、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情怀已渗入刘禹锡的骨髓, 成为他思想境界、人生理想的一部分。暗示自己见贤思齐的远大志向,再以圣人之言为据,强调陋室确因德馨而不陋。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任务一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说说刘禹锡笔下的陋室具有哪些特点,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参考答案]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清幽宁静 ③交往人物 ④日常生活
任务二 问题释疑
1、本文的主旨句是哪句?
2、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开始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其目的是什么?
3、本文是从哪三个方面描写“陋室不陋”的?
4、作者为什么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5、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6、作者写陋室用意何在?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
参考答案: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从山水写起,以山水作比引出陋室。“不高、不深”喻“陋”,以“仙”、龙”喻“德”,以“名”、“灵”喻“馨”,从而巧妙地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种写法叫比兴。
3、居住环境、交往朋友、生活情趣
4、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与诸葛亮、杨子云一样,身居陋室而品德高尚。进一步深化主题。
5、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更有力地证明只要主人“德馨”,陋室就不显其陋的道理。
6、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托物言志
任务三 把握文章主旨
试概括本文的主旨。
本文通过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充分证明了“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任务四 学生活动
背诵课文,参照《陋室铭》仿写一篇《交友铭》
交友铭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心仁则灵。斯是好友,唯吾真情。遭难舍身救,遇福共分享。彼此存信任,处事有默契。可以同生死,共患难。无争吵之乱耳,无猜忌之劳形。战国廉蔺交,盛唐李孟情。好友云:君交如水。
之
无丝竹之乱耳(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名
有仙则名(动词,出名、有名)
卷卷有爷名(名词,名字) 《木兰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