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22 10:3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数学九年级《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AA》公开课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九年级《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AA》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 27.2.1相似三角形判定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掌握“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2.能应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数学思考 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体会特殊与 一般的关系,从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问题解决 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能运用判定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 通过观察、猜想、验证,让学生充分体验得出结论的过程,感受发现的乐趣,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分析,在操作中学会感知,培养学 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教学 重点  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能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教学 难点   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的推导及应用.
授课 类型 新授课 课时 1
教具 多媒体、三角形纸片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请回答下列问题: 过三角形纸片一边上一点M,用剪刀沿直线剪下一个三角形(保留∠A),使得剪下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 相似. 教师活动:教师拿出三角形纸片,并出示问题 学生活动:思考后口答方案一 方案一的依据是什么?之前还学了那些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教师活动:教师提问,然后板书已学的方法1、2、3 学生活动:思考后口答 学生容易得出第一种方案,教师给与肯定,然后出示方案二,让学生观察后,直接告诉学生这也是相似的,并出示今天的课题。 问题引入,激趣,复习旧知,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1、观察猜想: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直角三角尺,与教师的直角三角板相对照,找形状相同的一组,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相似 问题:两个三角形相似是由什么条件得到的呢? 师生活动:学生将直观印象表达出来,再进行思考,得到:三个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从而可简化为两个角分别相等即可. 2.探究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展示问题:如图所示,在△ABC与△A′B′C′中,若∠A=∠A′,∠B=∠B′,试猜想:△ABC与△A′B′C′是否相似?并证明你的结论.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图形的外观,绝大多数学生会猜想两个三角形相似.根据题设条件,需要构造出符合定理条件的图形:在△ABC中,作BC的平行线,且在△ABC中截得的三角形与△A′B′C′又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全等),共同分析,完成证明,学生书写证明过程. 证明:如图,在△ABC 的边AB上截取AD=A′B′,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则有 △ADE∽△ABC. ∵∠ADE=∠B, ∠B=∠B′,∴ ∠ADE=∠B′. 又∵∠A=∠A′,AD=A′B′, ∴△ADE≌△A′B′C′,∴△ABC∽△A′B′C′. 得出结论: 判定定理: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用数学符号表示这个定理:∵∠A=∠A′,∠B=∠B′, ∴△ABC∽△A′B′C′. 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勾画和笔记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勾画和笔记 采用类比的方法思考问题,降低知识难度,鼓励学生猜想,为学新知做好铺垫.通过身边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猜想,为探究新知指明了方向. 在证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时,方法十分特别,学生理解和应用均会产生困难,教师在引导中解析,在解析中总结,学生易于接受,易于理解,能够把握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应用举例】1、课本练习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并追问,最后并出示变式 学生活动:思考后口答 2、例 如图,在Rt△ABC中,∠C=90°,AB=10,AC=8,E是AC上一点,AE=5,ED⊥AB,垂足为D,求AD的长度. 3、课本练习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并追问,滚动出示变式,师生共评 学生活动:思考后,一声板演,师生公平 练习与例题的设置让学生巩固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利用三角形相似求边长. 由浅入深,不断变式,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判定相似.让不同阶层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活动 五: 分层作业布置 1.课堂总结:
课堂小结分两块进行, 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做第一板块,看、忆、思,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学生活动:看、忆、思,然后交流 最后师生共同进入第二板块,结构式整理与回顾 布置作业: 注重课堂小结,并落到实处,让课堂知识结构化,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表现创造机会. 分层布置作业,及时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为课堂反馈做准备
教学反思:
1、引入环节,糅合了复习引入与情景引入,既复习了旧知,有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学习新知之后的回头解决问题,形成前后呼应,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例习题的处理方面,有机地整合了教材的习题和练习,并合理地取了变式,注重了一题多解和方法总结.
3、采用了生评,互评,师生共评的多种评价方式.
4、课堂小结环节,先让学生复习思考,再组内交流,展示交流,教师结构式呈现,真正让学生及时复习,系统化、结构化知识.
5、定理的证明阶段,让学生思考的时间稍显不足,应多引导和鼓励。
6、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方面应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如班级优化大师。在信息技术的使用熟练程度方面,我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升,今后我会选择更多合适的平台学习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