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美术 年级 七年级下册 学期 春季
课题 山水画小品——水墨的畅想
教学目标
1. 赏析作品感悟山水画小品的笔墨美,探索如何利用毛笔中水和墨关系画出的水墨色块来创作山水画小品。 2. 通过教学示范、学生笔墨体验,引导学生巧用水墨色块进行画面的布局立意,通过添加辅助景物创作一幅水墨山水画小品。 3.体验山水画小品的笔墨情趣,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以及美术创作的素养。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探究利用水墨关系画出水墨色块,并通过添加辅助景物进行创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水墨色块进行构思立意,表现具有一定意境和情趣的山水画小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大自然的美是画家创作的灵感源泉。下面让我们通过一组图片的来感悟自然山水的诗情画意。 播放视频《诗情画意》(时长35秒) 师:如果让你画一张江南的风景,你将会用什么种 类的画来表现? 师:水墨朦胧更适合营造江南山水的意境之美。今 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中国水墨山水画小品的创作,畅想 水墨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出示课题:山水小品画——水墨的畅想 二、新授教学 ㈠ 感受中国山水画小品 1.出示一幅山水画小品作品 师:是山水画创作中的一种体裁,常以生活中熟悉的小景为题材。特点:画幅不大、但往往小中见大、意境深远、令人回味。 2.体验古人鉴赏小品的雅致和情调 师:仔细观看资料袋中的画作(水墨小品),体验古人 鉴赏山水画小品的情景和情调。 师:请说一说你的感受?美在哪里?山水画的创作中, 笔墨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要学习笔墨的运用首先学会如何调和水墨。 下面通过一段视频一起学习水和墨的调和方法。 ㈡ 视频《水和墨的调和 》(教学微课)时长1分钟, 教师讲解调墨的要点,避免笔尖蘸墨太多调不出色阶。 ㈢ 利用水和墨关系的笔墨探索 教师示范: 1.调好水墨关系的笔在宣纸上用侧锋按笔得到一个重 淡变化的色阶。教师示范拖笔可以得到一个有浓淡墨色变 化的面。 师: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也能够画出一块具有浓淡变化 的水墨色块?学生回答,并请一位学生到演示台演示。 2.教师示范如何采用滚笔、点笔的方法,画出带有浓淡变化的水墨色块。演示过程说明用笔要点:滚笔的要方法作画笔尖不离开纸张,滚动笔的过程注意墨色造型。 3.课堂小体验:请在练习纸上尝试以上学习的用笔方法,尝试画出墨色变化且有一定造型的水墨色块。 ㈣ 教学利用墨色组合画出色块 1.分析笔中的墨色分布,说明“墨色组合”用笔的过 程中需要注意的用笔要点。 2.教师示范:示范利用毛笔中不同墨色分布,画出具有 “浓淡干湿”墨色变化的水墨色块。 3.水墨色块的造型创意:通过添加轮廓线条来表现造 型,通过添加辅助景物来完善作品的构思立意。笔墨造型 然后再。 3.学生练习体验一:首先在练习纸上尝试墨色组合法的 练习。然后完成任务一:请同学们拿出一张作业宣纸,调 和好笔墨,尝试画出一块具有“浓淡干湿”丰富墨色的水墨色块。(为后面的作业作铺垫) ㈤ 位置经营、水墨畅想 师:请想一想,同学们刚才画出的墨色在创作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1.教学例子分析:相同水墨色块的不同构思立意 引导学生对同一块水墨色块从不同角度的进行观察,从造型、墨色等方面展开想象,并通过添加辅景来完善章法布局和创作立意。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自己所画的水墨色块,进行水墨山水画小品创作。 2.小组讨论:从造型、墨色等方面进行观察联想,思考自己画出的水墨色块创作成山水画小品的构思立意。 四、山水画小品创作 ㈠ 欣赏作品,启发创意 在创作之前,让我们一起欣赏一组水墨山水画小 品,通过借鉴和迁移,启发我们的创意思维。 (视频2)(时长1分30秒) ㈡ 明确要求,创作要求 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幅山水画小品。 请选择一个分层练习任务来完成,作品构思巧妙,诗情画意。 1.在已经画好的水墨色块上添加辅助景物完成山水画小品。 2.独立创作一幅山水画小品。 3.参考资料临摹一副山水画小品。 ㈢ 学生练习,教师巡辅 针对学生画出的水墨色块,启发构思创意,指导学生完成作品。 ㈣ 套入画框,二次构图 指导学生取出资料袋中的纸套框,并将作品放入纸套中框中。启发学生通过移动作品达到利用纸套框进行二次取景构图的目的。组织学生将完成的作品放在指定的展示板上。 五、课堂点评、教学拓展 ㈠ 作业讲评 1.请同学们观看展示板上的作品,选择你最喜欢一幅作品,说一说你的感受。 2.说一说自己的作品创意或二次取景构图的创作感受。 3.教师补充评价,总结学生作品在笔墨和布局以及在二次取景上的创意。 ㈡ 教学延展 同学们,当音乐声再次响起时,这节课又接近尾声了,但我们学习的脚步却没有停下,每当中国的山水名画在世界艺术之林展现时,我们为祖国特有的,经典文化艺术形式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这份文化自信将永远伴随着我们。 这节课就学到这里儿,同学们再见。 六、课堂练习和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的课堂练习和学生课堂作业评价环节来看已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作业评价环节学生能够在创作立意、位置经营、笔墨美等方面来评价,说明学生获得并形成一定的鉴赏山水画小品的能力。其次,在作品的表现上看,学生能够通过笔中水和墨的调和关系画出云雾的效果来营造出的山水画小品意境。表明学生具备基础的笔墨表现能力。参加学习的32名学生上交的作品效果较好,作品具备笔墨和基本的章法布局。(资料件包中) 七、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施,我从本课的教学立意、教学措施、学生作业效果以及自己的教学方法态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总结教学过程中经验和问题来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本课实施教学的难度之一是:学生原有的具像的经验和国画的意像的表达方式的矛盾。学生在这个年龄段比较喜欢具象的造型而中国画讲究意像,也就是齐白石先生说的“似与不似之间”。学生难以理解,表现的过程中总想办法画的和生活中景物像。所以,课前通过作品欣赏,让学生了解水墨山水画小品的笔墨美、布局美、意境美,为本课的教学的做铺垫。 七年级下册《山水画小品》的课程教学,是对本册传统国画单元学习的一次综合运用。要上好本课内容除了学生应具备国画鉴赏知识外,还要的掌握基本的笔墨技法。教材在“树的画法、山石的画法”等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国画欣赏和笔墨体验,也为本单元的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具体如下: ㈠ 教学立意定位为创新生成。 传统的山水画教学采取的是:构思立意——章法布局——起笔落墨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临摹作品。但这样的教学立意我觉得缺乏探索和创作思维的引领,过程缺乏创新的生成。所以,本堂课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采用:探索起笔落墨——引导构思立意——添加辅景创作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想渗透创作和立意思考的综合能力运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在案例分析环节过于匆促教学的效果有所减弱。 ㈡ 学生学具统一安排的必要性 在上本课之前安排课前准备任务,为本节课的教学作一些铺垫。为学生准备每人两小张张练习宣纸,实践证明学具的准备是中国画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分小组学习有利于学具的利用也有利于交流讨论。我原本要求四人一组开展合作学习,由于教室桌子是固定的,所以只能安排两人一组。另外,教学中有的学生喜欢玩工具而影响教学,还需要在课堂常规方面加强管理。 ㈢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运用了音乐和视频营造教学情境。利用教学微课图文并茂地解决“水和墨的调和”的知识点教学。有效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美术课堂教学有优势。但我觉得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在课前微课、课堂交互、远程资源学习等方面多下功夫,在教学中还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去看教学视频会更有效。 最后,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地方要改进。例如:教学示范的步骤要详细规划,能让学生看清楚、教学语言简洁,教学节奏的快慢把握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