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 地球、宇宙、空间科学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考点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①阳历和地球公转,知道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节气②识别月相,描述太阳和月球概况③知道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海陆变迁④知道板块学说的要点,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⑤描述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
考点2 人类生存的地球 ☆☆
■考点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地球自转的周期约24小时(月球自传和公转周期是相同的)。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口诀:南顺北逆)
地球不发光不透明,所以出现昼夜现象(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出现月食。地球自转引起或产生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星星的视运动照片。
2.阳历和地球公转
(1)地球倾斜着身子自西向东在近似圆形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周期为365.2422天,即一年。阳历(公历)是按照地球绕日公转规律制定的。
(2)一年有24个节气,“二分二至”是最重要的四个节气,它们分别指春分、秋分和夏至、冬至。(节气便于安排农事)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夜最长昼最短
■考点二 人类生存的地球
1.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地球从内到外分别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地幔的顶部和地壳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2.地壳运动
那不勒斯海边石柱的高低变化、沧海桑田、青藏高原的海底生物化石、台湾海峡的形成、岩层的弯曲和断裂等现象都说明地壳是变动的。
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地震带分布: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地震防范: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躲到面积较小的房子或桌子底下。
地震的预防要做到早预报、早预防,合理逃生。遇震时一定要镇静,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或空间小、有支撑的地方,或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3.板块学说
魏格纳首先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的观点。科学家通过大西洋底的科学考察提出了“海底扩张说”。后来,人们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脉,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六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因为板块之间会发生碰撞和张裂。
4.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流水、风、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的特点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
■考点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典例1:(2023·杭州模拟)杭州亚运会计划于2023年9月23日(秋分,农历八月初九)举行。下列描迩正确的是( )
A.我们可能在这一天晚上看到一轮圆月 B.在2023年中,杭州正午竽影这一天最短
C.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图中④-①之间 D.杭州这一天昼夜等长
【答案】D
【解析】①是春分登账(3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全球昼夜等长;②是夏至(6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也最短;③是秋分(9月23日左右),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全球昼夜等长;④是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解答】A.该天为农历八月初九,所以应该改为上弦月,不是圆月,所以A错误;
B.杭州亚运会计划于2023年9月23日 ,此时太阳折射点在赤道,杭州正午竿影不是最短的;正午竿影最短的一天应该在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夏至日那天,所以B错误;
C.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图中的③号处,为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C错误;
D.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所以杭州这一天昼夜等长,正确;
◆变式训练1:(2023·宁波模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去年3月4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目前在轨的三十颗卫星运行稳定,持续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1)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3月4日,地球最接近图中的 (填字母)点。
(2)目前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精度优于10米。卫星导航通过向在轨卫星发射 ,并检测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延迟来实现定位。
【答案】(1)A (2)电磁波
【解析】电磁波由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衍生发射的振荡粒子波,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的电磁场,具有波粒二象性,其粒子形态称为光子;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半球为夏至日;直射在赤道,为春分或秋分;直射在南回归线为冬至;
【解答】(1)地球自西向东的绕着太阳公转,B点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C点为秋分,时间为9月22日左右;D点是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左右;A点为春分,时间为3月22日左右;所以 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3月4日,地球最接近图中的A点。
(2) 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不能传播声波,但是可以传递电磁波,所以卫星导航通过向在轨卫星发射电磁波,并检测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延迟来实现定位。
◇典例2:(2023·温州模拟)如图,小明将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将地球仪放在灯旁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该装置能模拟的自然现象是( )
A.昼夜更替 B.板块运动 C.四季更替 D.月相变化
【答案】A
【解析】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旋转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会引起昼夜交替现象、日出日落等现象。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周期性运动,会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
板块碰撞会形成山脉,板块张裂会形成裂谷和海洋。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性的变化,地球上观察到的被太阳照亮的月球形状也会发生周期性变化,从而产生月相的变化。
【解答】该实验模拟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会引起昼夜更替,A正确。
◆变式训练2:(2023·宁波模拟)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2023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影OA长为55.7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北方
C.该小组预测2023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55.7cm长
D.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答案】C
【解析】影子形成的原因是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而且杆子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太阳离宁波最近,影子最短;一天中正午的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影子最短;
【解答】A.影子形成的原因是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而且杆子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所以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正确;
B.太阳直射点一年四季在宁波的南面,所以正午的时候影子应该是朝正北的,所以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北方 ,正确;
C.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太阳离宁波最近,影子最短,所以该小组预测2023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应该将比55.7cm短,C错误;
D.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正确;
■考点二 人类生存的地球
◇典例1:(2023·临安模拟)关于人类对地球表面板块的研究历程,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①舌羊齿化石广泛发布于非洲、南美、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可作为“大陆漂移学说”证据;
②“海底扩张学说”从解决动力来源方面支持了“大陆漂移学说”;
③“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七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
④地球表面的地震分布与火山相似,大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个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是在海洋,其余五大板块都包括有大块陆地和大面积海洋。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而形成的。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成为海洋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常形成巨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板块在向亚欧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 板块构造理论已被用来解释火山、地震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矿产的生成和分布等。
【解答】①舌羊齿化石广泛发布于非洲、南美、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可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①正确;说明大陆在很久以前可能是连在一起的;
②“海底扩张学说”从解决动力来源方面支持了“大陆漂移学说”;②正确;
③“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六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所以③错误;
④地球表面的地震分布与火山相似,大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此处地壳不稳定,所以④正确;
◆变式训练1:(2022·柯桥模拟)去年位于南太平洋的汤加火山连续爆发,导致该岛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1)如图是世界地图上引起此次火山爆发的两大板块,为了快速寻找到汤加的位置。小温建议先在图上沿曲线AB附近寻找。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
(2)喷出的岩浆来自地球的 (填“地壳"“地幔"或"地核")。
(3)除了火山会改变地表形态。请再举一个因为外力作用而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
【答案】(1)AB是板块交界处,多火山(2)地幔(3)风力、流水、冰川等
【解析】因为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极其不稳定,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等现象;在板块的内部,地壳较稳定;火山和地震带有两处,一是环太平洋周边的陆地和沿海地区;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地震、火山是地球内力的作用,使得地势趋于崎岖; 风力、流水、冰川等外力的作用,使得地势变得平坦;
【解答】(1)因为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极其不稳定,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等现象;在板块的内部,地壳较稳定;所以小温建议先在图上沿曲线AB附近寻找。
(2)岩浆位于上地幔的软流层中,所以 喷出的岩浆来自地球的地幔;
(3)地形变化中的外力因素有风力、流水、冰川等;
◇典例2:(2022·温州)如图是小明制作的地表形态变化的概念图,还有部分未完成。
(1)概念图中的“?”应填入的内容是 。
(2)温州江心屿最初主要是由泥沙在瓯江下游沉积而成“江心屿的形成”可以放入概念图中的举例 。(填序号)
【答案】(1)火山 (2)②
【解析】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解答】(1)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火山、地震。故概念图中的“?”应填入的内容是火山。
(2)温州江心屿最初主要是由泥沙在瓯江下游沉积而成,“江心屿的形成”主要是流水的作用,故可以放入概念图中的举例②。
◆变式训练2:(2023·义乌模拟)3月27日,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率团赴大陆开展祭祖之行,促进了两岸民众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两岸一家亲。
(1)地质研究表明,在2.7万年前,台湾与祖国人陆相连,后来由于 的变动,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出现海峡,形成台湾岛;
(2)今年3月21日在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又一次发生4.9级地震。台湾一带是地震的高发区,主要原因是台湾处于板块的 地带。 (选填“中心”或“交界" )
【答案】(1)地壳(2)交界
【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共有六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极其不稳定,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的之间容易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解答】(1) 地质研究表明,在2.7万年前,台湾与祖国人陆相连,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出现海峡,形成台湾岛;
(2)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此处地壳不稳定,容易发生地震
1.(2022·衢州)今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将再次上演金星伴月天文景观。这一天的月相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农历中的日期是根据月球绕地球公转制定的,农历与月相是有关系的。初一新月,初七八上弦月,十五、六满月,廿二、三下弦月;
【解答】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为满月。
故选C。
2.(2023·温州)如图为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流动沙丘,影响它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生物 B.冰川 C.流水 D.风力
【答案】D
【解析】A.生物引起的地形有珊瑚等;
B.冰川引起的有冰斗谷等;
C.流水引起的有三角洲等地形;
D.风力引起如风蚀蘑菇,流动沙丘等;
【解答】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流动沙丘 是风力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的。
故答案为:D
3.(2023·杭州)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①昼夜更替 ②四季更替 ③昼夜长短变化 ④太阳东升西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地球的自转指的是绕着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自转周期为24h。
【解答】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昼夜更替,太阳东升西落 ;地球公转引起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 。
故答案为:C
4.(2023·金华)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
B.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C.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内部
D.地球从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
【答案】D
【解析】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地球从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
【解答】A.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A错误;
B.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B错误;
C.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C错误;
D.地球从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 ,D正确;
故答案为:D.
5.(2022·金华)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是目前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B.地球由内而外分为地幔、地核、地壳三层
C.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D.地球大气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
【答案】B
【解析】1.地球形状,即地球的外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但得到这一正确认识却经过了相当漫长的过程。
2.地球的内部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为地核、地幔、地壳。地球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主要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推测确定。
3.大气可以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它分层的主要依据是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
【解答】A: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A正确。
B:地球由内而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B错误。
C: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C正确。
D:地球大气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D正确。
故选B。
6.(2023·绍兴)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
B.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
C.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D.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答案】A
【解析】 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解答】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A错误;
故答案为:A.
7.(2021·衢州)人类对天体的认识是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下列天体系统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星系,别称宇宙岛,指数量巨大的恒星系及星际尘埃组成的运行系统。星系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
【解答】银河系包含了太阳系和地月系;太阳系包含了地月系;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2023·宁波)2023年3月24日夜晚,“金星合月”亮相天宇,金星登上了“月亮船”,如图所示。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金星能自行发光 B.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C.这天的月相为上弦月 D.2023年,这一天宁波黑夜最长
【答案】B
【解析】金星不能自行发光,是通过反射太阳的光; “月相”(天文学术语,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A. 金星不能自行发光,是通过反射太阳的光,A错误;
B.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B正确;
C.这天的月相为峨眉月,C错误;
D.2023年12月22日,冬至日是宁波黑夜最长的一天,D错误;
故答案为:B.
9.(2023·台州)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中心位于东经100.3°、北纬40.97°,即图中的( )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经度,地理学名词,一般指球面坐标系的纵坐标,具体来说就是地球上一个地点离一根被称为本初子午线的南北方向走线以东或以西的度数。按国际规定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然后向左右延伸。而各地的时区也由此划分,每15个经度便相差一个小时。经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基础,是认识地球转动和区域地理划分的基础理论,需认真掌握。
纬度是指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其数值在0至90度之间。位于赤道以北的点的纬度叫北纬,记为N;位于赤道以南的点的纬度称南纬,记为S。
【解答】0度纬线以北纬,往东经度变大为东经,故东经100.3°、北纬40.97°,即图中的b;
故答案为:B
10.(2023·湖州)2023年5月23日(农历四月初五),金星和月亮在西边天空“邂逅”,上演浪漫的“星月童话”。有关当天的情况正确的是( )
A.月相接近下弦月 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C.北半球昼长夜短 D.日、地、月三者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C
【解析】月相有新月(农历每月初一)、上弦月(农历初七、初八)、满月(农历十五、十六)、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
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如下图
【解答】A. 农历初五的月相接近上弦月,A错误
B.5月23日太阳直射点是在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是在北半球,B错误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C正确
D.月相是新月和满月时日、地、月三者才在同一直线上,D错误
故答案为:C
11.(2023·台州)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太阳因某种原因快速老化,体积膨胀,将逐渐吞没邻近星球,所以政府计划采取措施推动地球走向新家园。
(1)假设太阳逐渐膨胀,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 。
(2)“计划”的第一步是在地球赤道附近建造多台巨大的发动机,产生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转。该推力的方向为 。
(3)若地球最后到达离太阳最近的恒星附近。该恒星可能位于 (选填“地月系”“太阳系”或“银河系”)。
【答案】(1)水星(2)自东向西(3)银河系
【解析】(1)太阳系由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组成;
(2)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3)银河系由许多类似太阳系的恒星系组成的。
【解答】(1)水星距离太阳最近,故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水星;
(2)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故推力方向为自东向西;
(3)地球最后到达离太阳最近的恒星附近 ,故可能位于银河系。
12.(2023·舟山)在兔年春节来临之际,国家航天局公布了在月球上工作了4年之久的玉兔二号月球车最新图片(图甲),向华夏儿女送上新春祝福。
(1)农历正月初一,我们正在地球上欢度新春佳节,此时月球车与月球位于图乙中的 (填序号)位置。
(2)由于没有 的保护,月球上的月夜极为寒冷,气温可低至零下190摄氏度,为此玉兔二号只在月夜中“睡去”且长达半月之久。
【答案】(1)① (2)大气
【解析】月球表面的特点为无大气,有大量的环形山;同时还考查了月相和农历之间的关系。
【解答】(1)农历正月初一此时的月相为新月,日月地处于一条直线,且月球在中间,故为 ① ;
(2)月球表面由于无大气,故其昼夜温差很大;
故答案为:(1)① ;(2)大气
13.(2023·金华)第十九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金华也将承办部分比赛项目。如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23年9月23日是农历秋分日,这天地球公转至图中 位置;
(2)从9月23日到10月8日,金华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 。
【答案】(1)丙
(2)昼变短、夜变长
【解析】乙图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所以丙是秋分日,时间为9月22日,丁为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甲为春分日,时间为3月22日
【解答】乙图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所以丙是秋分日,时间为9月22日;丁为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甲为春分日,时间为3月22日; 2023年9月23日是农历秋分日,这天地球公转至图中丙位置;
(2)丙是秋分日,时间为9月22日;丁为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从9月23日到10月8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所以金华的昼夜长短情况为昼短夜长,且昼变短,夜变长;故答案为:(1)丙(2)昼变短、夜变长
14.(2023·湖州)2023 年5月22日,四川省珙县发生4.5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8.40度,东经104.83度。
(1)地震是地壳变动表现形式之一,板块的碰撞和 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2)如图是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本次地震震源位于A层,该层的名称是 。
(3)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尤为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可多选) 。
①若时间许可,要有序、快速撤离到室外
②高层人员应该乘电梯逃生
③在室内躲到坚固的桌子下或蹲在墙角处④迅速进 入室内抢运物品
【答案】(1)张裂
(2)地壳
(3)①③
【解析】地球上有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不断的在运动,导致板块与板块之间会发生碰撞和张裂,引起地壳变动
【解答】(1)地震是由于板块碰撞和张裂引起的,板块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2)地球内部结构从外到内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故A是地壳
(3)①发生地震时如果时间允许,应迅速逃离到室外空旷地,①正确
②地震时不能乘电梯逃生,②错误
③如果无法迅速逃到室外,则因躲到坚固的桌子下或蹲在墙角,③正确
④地震时应迅速逃离到室外空旷地,不能回室内抢运物品,④错误
故选①③
故答案为(1)张裂 (2)地壳 (3)①③
1.(2022·柯桥模拟) 2022-2023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太阳活动期间出现在太阳光球上最显著的现象是 ( )
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日珥
【答案】A
【解析】太阳的大气从外向内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三层;太阳活动期间出现在太阳光球上最显著的现象是太阳黑子,出现在色球层上的是耀斑和日珥;出现在日冕层上的是太阳风;
【解答】太阳活动期间出现在太阳光球上最显著的现象是太阳黑子,出现在色球层上的是耀斑和日珥;出现在日冕层上的是太阳风;
2.(2023·拱墅模拟)在一只气球表面画上一些小圆点,用打气筒持续向气球充气,观察到小圆点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该过程可用于模拟( )
A.宇宙的膨胀 B.地球的演化 C.板块的漂移 D.海底的扩张
【答案】A
【解析】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然后突然发生大爆炸,使物质密度和整体温度发生极大的变化,宇宙从密到稀、从热到冷、不断膨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最初那次无与伦比的爆发就被称为大爆炸,这一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则被称为宇宙大爆炸理论。
【解答】在一只气球表面画上一些小圆点,用打气筒持续向气球充气,观察到小圆点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该过程可用于模拟宇宙的膨胀;所有的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远去的速度越快,星系和星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3.(2022·浦江模拟)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西部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发生猛烈喷发,大量岩浆从海底喷涌而出。岩浆主要来源( )
A. 地壳 B.软流层 C.岩石圈 D.地核
【答案】B
【解析】引起地表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这是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这层物质主要是熔融状态。
【解答】岩浆主要来源软流层,故选B。
4.(2023·乐清模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疆托木尔峰(如图)终年白雪皑皑,奇特的自然地貌犹如鬼斧神工。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海浪 B.冰川 C.流水 D.风力
【答案】B
【解析】地质作用是分内力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是——地球内部的能量对地表形态的改变,如火山喷发,造山运动,海陆交替,地震等。外力作用是有——冰川,风化,水的搬运、侵蚀作用,植物的破坏等因素。内力因素是地形变得陡峭;外力因素使地形趋于平坦;
【解答】外力作用是有——冰川,风化,水的搬运、侵蚀作用,植物的破坏等因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疆托木尔峰(如图)终年白雪皑皑,奇特的自然地貌犹如鬼斧神工。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冰川;
5.(2023·临安模拟)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将迎来第19届亚洲运动会,此时地球所在位置处于图中的(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答案】C
【解析】乙图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转,所以丙是秋分,时间为9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丁为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甲为春分日,时间为3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解答】乙图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转,所以丙是秋分,时间为9月22日左右;丁为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左右;甲为春分日,时间为3月22日左右;所以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将迎来第19届亚洲运动会 ,该时间段,地球处于在丙和丁之间;故答案为:C.
6.(2023·滨江模拟)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此次登月,“嫦娥五号”带回了2000克月球土壤。根据月球的状况推断,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
A.矿物质 B.水 C.微生物 D.腐殖质
【答案】A
【解析】月球上没有空气、水、生物,月球上含有大量月壤。
【解答】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以及生物。但是存在大量月壤,月壤含有大量矿物质。
7.(2022·温州模拟)三模考试(5月下旬)到中考(6月中旬)结束,在此期间同学们将会发现( )
A.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 B.日出时间变早,日落变迟
C.正午旗杆的影子朝向正南 D.正午旗杆影子长度变长
【答案】B
【解析】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太阳直射到最北端是北回归线,最南端是南回归线,在南北回归线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在他们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北半球的二分二至分别是3月21是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适合科学考察。9月23是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12月22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
【解答】A: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A错误。
B.(5月下旬)到中考(6月中旬),是从春分到夏至日之间,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故日出时间变早,日落变迟,B正确。
C.正午旗杆的影子没有朝向正南,C错误。
D.正午旗杆影子长度变短,D错误。
8.(2023·龙湾模拟)小龙在学习日食、月食现象时使用了三球仪模型(如图)。当月球、地球和太阳处于如图位置时,这天的月相最接近于(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时,此时的月相是满月,时间是农历的十五;当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此时的月相是新月,发生在农历的初一;
【解答】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时,此时的月相是满月,时间是农历的十五;
9.(2023·宁波模拟)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在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2月6日18时24分再次发生7.8级地震。下列关于此次地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地震的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发生地震后,应立即转移人群至空旷安全地带,防止余震的发生
C.此次地震释放大量能量,会引起地形的变化
D.地震后,卫生防疫部门对灾区应进行大规模的消毒杀菌行动
【答案】A
【解析】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解答】A. 土耳其发生地震的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A错误;
B.发生地震后,应立即转移人群至空旷安全地带,防止余震的发生,正确;
C.此次地震释放大量能量,会引起地形的变化 ,正确;
D.地震后,卫生防疫部门对灾区应进行大规模的消毒杀菌行动 ,正确;
10.(2023·杭州模拟)关于海陆变迁,下列说法正的是( )
A.人类活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最主要原因
B.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格局已经形成,不会再发生变化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D.由于板块的张裂,喜马拉雅山的海拔在不断升高
【答案】C
【解析】板块构造学说建立在海底扩张学说和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之上。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位于软流层以上部分的地球“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带分割成若干部分,其中主要的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地球的板块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由于板块的运动,使得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而板块的内部由于远离板块交界处,相对较为稳定。板块会不断的发生碰撞和张裂,板块的碰撞形成山脉;板块的张裂形成海洋和裂谷;
【解答】A. 地球内部因素是造成海陆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所以A错误;
B.地球的海陆分布在地球内力和外力的作用下仍在不断地变化中,所以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格局已经形成,不会再发生变化是错误的;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C正确;
D.由于板块的张碰撞,喜马拉雅山的海拔在不断升高,所以D错误故答案为:C.
11.(2023·宁波模拟)2022年5月12日,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发布了如图所示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座A。该黑洞距离我们2.59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431万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年是长度单位
B.所有恒星演化的最后阶段都变成黑洞
C.该黑洞虽然是银河系中心,但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D.该图片显示的是该黑洞周边2.59万年前的景象
【答案】B
【解析】质量和太阳相当(或小点)的恒星的生命旅程:星云→原恒星→主序星→红巨星→行星状星云→白矮星;质量比太阳大的恒星的生命旅程:星云→原恒星→主序星→亮星→红巨星→超新星→中子星(脉冲星);质量超大的恒星的生命旅程:星云→原恒星→亮星→红巨星→红超巨星→超新星→黑洞;
【解答】A.光年是长度单位,正确;
B.像太阳一样的恒星最后阶段是黑矮星,质量极大恒星演化的最后阶段都变成黑洞,B错误;
C.该黑洞虽然是银河系中心,但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正确;
D.该图片显示的是该黑洞周边2.59万年前的景象,正确;
12.(2023·鄞州模拟)“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
A.图甲为米勒实验 B.图乙为研究地球板块碰撞实验
C.图丙为研究宇宙膨胀实验 D.图丁为研究分子间有间隙实验
【答案】D
【解析】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解答】A. 图甲为米勒实验,属于模拟法,A正确;
B.图乙为研究地球板块碰撞实验 ,属于模拟实验,B正确;
C.图丙为研究宇宙膨胀实验 ,属于模拟实验,C正确;
D.图丁为研究分子间有间隙实验,不属于模拟实验,属于真实实验,D错误;
13.(2023·宁波模拟)2022年国庆和中秋正好在同一天,这样的情况非常少见,上一次出现还是在2001年。
(1)当天太阳光直射于 半球,宁波昼短夜长。
(2)在这一天三个星球间的位置关系,是____
A. B. C. D.
【答案】(1)南 (2)A
【解析】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新月是农历的初一,此时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之前,整夜不见月亮;满月是农历十五,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月亮整夜可见;
【解答】(1)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当太阳光直射于南半球,宁波昼短夜长;
(2)中秋节的月相是满月,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所以A正确;B是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C是上弦月(农历初七初八);D是新月(农历初一);故答案为:(1)南(2)A
14.如图为太阳、地球和月球运行关系示意图,图中圆弧实线表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圆形虚线表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
(1)当地球和月球运行到图示位置时,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是________。
(2)据目前所知,太阳系内只有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条件是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新月 (2)地球表面有大气或液态水或温度适宜等
【解析】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1)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中间时,太阳照射到月球的光无法反射到地球上,所以这时候是新月;
(2)地球能够出现生命的条件是水,水是生命之源;大气层对地表生物的保护,大气层可以保护生物不被大量的紫外线照射;其次地球的昼夜温差不大;
15.(2022·余姚模拟)2021年9月17日(农历八月初十),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杨洪波完成飞行任务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
(1)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时间为2021年6月17号(农历五月初八),此时的月相是 (填字母)。
(2)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太空“出差”整整历时三个月,安全着陆时间最接近于图乙的 (填序号)节气。
【答案】(1)B (2)③
【解析】1.月相是月球形态的圆缺变化,是地、月、日三者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形成的。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变化一个周期。满月出现在农历十五或十六,此时我们能看到被照亮的半个地球形状是一个整圆,上弦月出现在农历的初七八,此时地球上的人看到月球的形太是一个半圆弧面向西。
2.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制定的历法,阳历对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冬至(12月22日前后),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
【解答】(1)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时间为2021年6月17号(农历五月初八),此时的月相是上弦月,故选B。
(2)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太空“出差”整整历时三个月,安全着陆时间2021年9月17日,接近秋分日,故接近于图乙的③。
16.(2023·宁波模拟)从“嫦娥探月”"“天问探火”,再到“羲和探日”,我国始终致力于太空控测领城,以期为人类探索浩瀚宇宙作出中国贡献。
(1)上述探测的天体中属于恒星的是 。
(2)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 (填“核聚变”或核裂变“)产生的。
(3)“天问一号”探测器到达火星说明其已能逃离 (填“太阳系”或“地月系")。
【答案】(1)太阳(2)核聚变(3)地月系
【解析】恒星是自己可以发光的星球;太阳系中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围着太阳转的行星从近到远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系包括了地月系;
【解答】(1)月亮属于卫星,火星属于行星,太阳属于恒星,所以属于恒星的是太阳;
(2)太阳的绝大能量是内部核聚变产生的;
(3) 火星属于太阳系,所以“天问一号”探测器克服地球的引力,从而到达火星,说明其已能逃离地月系;
17.(2022·湖州)2021年10月14日,“羲和号”探日卫星顺利升空,实现了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
(1)太阳是一颗 (选填“恒星”或“行星”)。
(2)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产生的。
(3)“羲和号”运行在距离地面大约5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如果你是“羲和号”的设计师,根据其工作环境,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
【答案】(1)恒星(2)核聚变(3)耐高温、防辐射等
【解析】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 )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 千克(地球的330000倍)。从化学组成来看,现在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采用核聚变的方式向太空释放光和热。
【解答】(1)太阳是一颗恒星。
(2)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核聚变产生的。
(3)根据太阳表面具有超高的温度等情况分析,设计时需要考虑耐高温、防辐射等。
18.(2023·鹿城模拟)建立模型能帮助我们认识自然现象。如图是学生利用模型讨论温州地区冬寒夏热的问题。
(1)图甲是太阳内部释放能量过程的模型图,该变化属于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
(2)小明认为温州冬寒夏热是地球在夏季距离太阳较近。请从图乙中找出否定他观点的证据: 。
(3)小红用图丙模型解释冬寒夏热,认为夏季正午时地面单位面积接受到的太阳能比冬季多,这是因为地球以一个倾斜的角度绕太阳公转,造成夏季和冬季的 不同而导致的。
【答案】(1)核聚变(2)温州的夏季,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比冬季远(3)太阳高度角
【解析】太阳,氢弹是核聚变的原理释放能量;原子弹和发电站是重核裂变的方式释放能量;太阳自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北半球时是夏季,此时北半球昼长于夜;太阳自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左右,北半球时是东季,此时北半球夜长于昼;
【解答】(1)图甲是太阳内部释放能量过程的模型图,该变化属于核聚变;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温州时夏季;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是温州的冬季,从图中距离数据可以看出温州的夏季,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比冬季远 ;
(3)从图丙中可以看出来,因为地球以一个倾斜的角度绕太阳公转,造成夏季和冬季的太阳高度角不同,导致了夏季正午时地面单位面积接受到的太阳能比冬季多, 从而使的夏季比冬季热。
19.(2020·北仑模拟)科幻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
(1)“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让地球停止自转。下列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昼夜交替现象 B.季节变化 C.昼夜长短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2)影片中“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二步是通过一系列的变轨操作使地球逃离太阳系,其过程如图所示,地球在椭圆轨道Ⅰ上运行到远日点B加速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在椭圆轨道Ⅱ上运行到B点时再次加速变轨,从而最终摆脱太阳束缚。地球从A点运动到轨道Ⅱ的B点 ________受到平衡力作用。(选填“有”或“没有”)
【答案】(1)A (2)没有
【解析】(1)根据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特点进行区分解题即可。
(2)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在不受外力或者受平衡力的作用下所处的状态,从平衡力的知识点切入解题。
【解答】 (1)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让地球停止自转。下列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公转产生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2)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因此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不变,但是从A到B的过程,引力做负功,动能减小,所以B点速度小于A点速度,因此 地球从A点运动到轨道Ⅱ的B点没有受到平衡力作用,因为物体并不是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备考指南
知识导图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真题在线
专项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 地球、宇宙、空间科学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考点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①阳历和地球公转,知道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节气②识别月相,描述太阳和月球概况③知道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海陆变迁④知道板块学说的要点,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⑤描述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
考点2 人类生存的地球 ☆☆
■考点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地球自转的周期约24小时(月球自传和公转周期是相同的)。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口诀:南顺北逆)
地球不发光不透明,所以出现昼夜现象(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出现月食。地球自转引起或产生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星星的视运动照片。
2.阳历和地球公转
(1)地球倾斜着身子自西向东在近似圆形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周期为365.2422天,即一年。阳历(公历)是按照地球绕日公转规律制定的。
(2)一年有24个节气,“二分二至”是最重要的四个节气,它们分别指春分、秋分和夏至、冬至。(节气便于安排农事)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夜最长昼最短
■考点二 人类生存的地球
1.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地球从内到外分别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地幔的顶部和地壳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2.地壳运动
那不勒斯海边石柱的高低变化、沧海桑田、青藏高原的海底生物化石、台湾海峡的形成、岩层的弯曲和断裂等现象都说明地壳是变动的。
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地震带分布: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地震防范: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躲到面积较小的房子或桌子底下。
地震的预防要做到早预报、早预防,合理逃生。遇震时一定要镇静,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或空间小、有支撑的地方,或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3.板块学说
魏格纳首先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的观点。科学家通过大西洋底的科学考察提出了“海底扩张说”。后来,人们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脉,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六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因为板块之间会发生碰撞和张裂。
4.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流水、风、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的特点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
■考点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典例1:(2023·杭州模拟)杭州亚运会计划于2023年9月23日(秋分,农历八月初九)举行。下列描迩正确的是( )
A.我们可能在这一天晚上看到一轮圆月 B.在2023年中,杭州正午竽影这一天最短
C.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图中④-①之间 D.杭州这一天昼夜等长
◆变式训练1:(2023·宁波模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去年3月4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目前在轨的三十颗卫星运行稳定,持续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1)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3月4日,地球最接近图中的 (填字母)点。
(2)目前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精度优于10米。卫星导航通过向在轨卫星发射 ,并检测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延迟来实现定位。
◇典例2:(2023·温州模拟)如图,小明将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将地球仪放在灯旁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该装置能模拟的自然现象是( )
A.昼夜更替 B.板块运动 C.四季更替 D.月相变化
◆变式训练2:(2023·宁波模拟)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2023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影OA长为55.7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北方
C.该小组预测2023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55.7cm长
D.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考点二 人类生存的地球
◇典例1:(2023·临安模拟)关于人类对地球表面板块的研究历程,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①舌羊齿化石广泛发布于非洲、南美、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可作为“大陆漂移学说”证据;
②“海底扩张学说”从解决动力来源方面支持了“大陆漂移学说”;
③“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七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
④地球表面的地震分布与火山相似,大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变式训练1:(2022·柯桥模拟)去年位于南太平洋的汤加火山连续爆发,导致该岛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1)如图是世界地图上引起此次火山爆发的两大板块,为了快速寻找到汤加的位置。小温建议先在图上沿曲线AB附近寻找。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
(2)喷出的岩浆来自地球的 (填“地壳"“地幔"或"地核")。
(3)除了火山会改变地表形态。请再举一个因为外力作用而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
◇典例2:(2022·温州)如图是小明制作的地表形态变化的概念图,还有部分未完成。
(1)概念图中的“?”应填入的内容是 。
(2)温州江心屿最初主要是由泥沙在瓯江下游沉积而成“江心屿的形成”可以放入概念图中的举例 。(填序号)
◆变式训练2:(2023·义乌模拟)3月27日,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率团赴大陆开展祭祖之行,促进了两岸民众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两岸一家亲。
(1)地质研究表明,在2.7万年前,台湾与祖国人陆相连,后来由于 的变动,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出现海峡,形成台湾岛;
(2)今年3月21日在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又一次发生4.9级地震。台湾一带是地震的高发区,主要原因是台湾处于板块的 地带。 (选填“中心”或“交界" )
1.(2022·衢州)今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将再次上演金星伴月天文景观。这一天的月相是( )
A. B. C. D.
2.(2023·温州)如图为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流动沙丘,影响它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生物 B.冰川 C.流水 D.风力
3.(2023·杭州)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①昼夜更替 ②四季更替 ③昼夜长短变化 ④太阳东升西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2023·金华)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
B.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C.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内部
D.地球从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
5.(2022·金华)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是目前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B.地球由内而外分为地幔、地核、地壳三层
C.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D.地球大气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
6.(2023·绍兴)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
B.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
C.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D.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7.(2021·衢州)人类对天体的认识是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下列天体系统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8.(2023·宁波)2023年3月24日夜晚,“金星合月”亮相天宇,金星登上了“月亮船”,如图所示。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金星能自行发光 B.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C.这天的月相为上弦月 D.2023年,这一天宁波黑夜最长
9.(2023·台州)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中心位于东经100.3°、北纬40.97°,即图中的( )
A.a B.b C.c D.d
10.(2023·湖州)2023年5月23日(农历四月初五),金星和月亮在西边天空“邂逅”,上演浪漫的“星月童话”。有关当天的情况正确的是( )
A.月相接近下弦月 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C.北半球昼长夜短 D.日、地、月三者在同一直线上
11.(2023·台州)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太阳因某种原因快速老化,体积膨胀,将逐渐吞没邻近星球,所以政府计划采取措施推动地球走向新家园。
(1)假设太阳逐渐膨胀,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 。
(2)“计划”的第一步是在地球赤道附近建造多台巨大的发动机,产生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转。该推力的方向为 。
(3)若地球最后到达离太阳最近的恒星附近。该恒星可能位于 (选填“地月系”“太阳系”或“银河系”)。
12.(2023·舟山)在兔年春节来临之际,国家航天局公布了在月球上工作了4年之久的玉兔二号月球车最新图片(图甲),向华夏儿女送上新春祝福。
(1)农历正月初一,我们正在地球上欢度新春佳节,此时月球车与月球位于图乙中的 (填序号)位置。
(2)由于没有 的保护,月球上的月夜极为寒冷,气温可低至零下190摄氏度,为此玉兔二号只在月夜中“睡去”且长达半月之久。
13.(2023·金华)第十九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金华也将承办部分比赛项目。如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23年9月23日是农历秋分日,这天地球公转至图中 位置;
(2)从9月23日到10月8日,金华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 。
14.(2023·湖州)2023 年5月22日,四川省珙县发生4.5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8.40度,东经104.83度。
(1)地震是地壳变动表现形式之一,板块的碰撞和 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2)如图是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本次地震震源位于A层,该层的名称是 。
(3)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尤为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可多选) 。
①若时间许可,要有序、快速撤离到室外
②高层人员应该乘电梯逃生
③在室内躲到坚固的桌子下或蹲在墙角处④迅速进 入室内抢运物品
1.(2022·柯桥模拟) 2022-2023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太阳活动期间出现在太阳光球上最显著的现象是 ( )
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日珥
2.(2023·拱墅模拟)在一只气球表面画上一些小圆点,用打气筒持续向气球充气,观察到小圆点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该过程可用于模拟( )
A.宇宙的膨胀 B.地球的演化 C.板块的漂移 D.海底的扩张
3.(2022·浦江模拟)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西部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发生猛烈喷发,大量岩浆从海底喷涌而出。岩浆主要来源( )
A. 地壳 B.软流层 C.岩石圈 D.地核
4.(2023·乐清模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疆托木尔峰(如图)终年白雪皑皑,奇特的自然地貌犹如鬼斧神工。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海浪 B.冰川 C.流水 D.风力
5.(2023·临安模拟)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将迎来第19届亚洲运动会,此时地球所在位置处于图中的(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6.(2023·滨江模拟)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此次登月,“嫦娥五号”带回了2000克月球土壤。根据月球的状况推断,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
A.矿物质 B.水 C.微生物 D.腐殖质
7.(2022·温州模拟)三模考试(5月下旬)到中考(6月中旬)结束,在此期间同学们将会发现( )
A.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 B.日出时间变早,日落变迟
C.正午旗杆的影子朝向正南 D.正午旗杆影子长度变长
8.(2023·龙湾模拟)小龙在学习日食、月食现象时使用了三球仪模型(如图)。当月球、地球和太阳处于如图位置时,这天的月相最接近于( )
A. B. C. D.
9.(2023·宁波模拟)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在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2月6日18时24分再次发生7.8级地震。下列关于此次地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地震的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发生地震后,应立即转移人群至空旷安全地带,防止余震的发生
C.此次地震释放大量能量,会引起地形的变化
D.地震后,卫生防疫部门对灾区应进行大规模的消毒杀菌行动
10.(2023·杭州模拟)关于海陆变迁,下列说法正的是( )
A.人类活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最主要原因
B.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格局已经形成,不会再发生变化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D.由于板块的张裂,喜马拉雅山的海拔在不断升高
11.(2023·宁波模拟)2022年5月12日,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发布了如图所示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座A。该黑洞距离我们2.59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431万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年是长度单位
B.所有恒星演化的最后阶段都变成黑洞
C.该黑洞虽然是银河系中心,但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D.该图片显示的是该黑洞周边2.59万年前的景象
12.(2023·鄞州模拟)“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
A.图甲为米勒实验 B.图乙为研究地球板块碰撞实验
C.图丙为研究宇宙膨胀实验 D.图丁为研究分子间有间隙实验
13.(2023·宁波模拟)2022年国庆和中秋正好在同一天,这样的情况非常少见,上一次出现还是在2001年。
(1)当天太阳光直射于 半球,宁波昼短夜长。
(2)在这一天三个星球间的位置关系,是____
A. B. C. D.
14.如图为太阳、地球和月球运行关系示意图,图中圆弧实线表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圆形虚线表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
(1)当地球和月球运行到图示位置时,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是________。
(2)据目前所知,太阳系内只有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条件是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15.(2022·余姚模拟)2021年9月17日(农历八月初十),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杨洪波完成飞行任务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
(1)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时间为2021年6月17号(农历五月初八),此时的月相是 (填字母)。
(2)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太空“出差”整整历时三个月,安全着陆时间最接近于图乙的 (填序号)节气。
16.(2023·宁波模拟)从“嫦娥探月”"“天问探火”,再到“羲和探日”,我国始终致力于太空控测领城,以期为人类探索浩瀚宇宙作出中国贡献。
(1)上述探测的天体中属于恒星的是 。
(2)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 (填“核聚变”或核裂变“)产生的。
(3)“天问一号”探测器到达火星说明其已能逃离 (填“太阳系”或“地月系")。
17.(2022·湖州)2021年10月14日,“羲和号”探日卫星顺利升空,实现了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
(1)太阳是一颗 (选填“恒星”或“行星”)。
(2)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产生的。
(3)“羲和号”运行在距离地面大约5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如果你是“羲和号”的设计师,根据其工作环境,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
18.(2023·鹿城模拟)建立模型能帮助我们认识自然现象。如图是学生利用模型讨论温州地区冬寒夏热的问题。
(1)图甲是太阳内部释放能量过程的模型图,该变化属于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
(2)小明认为温州冬寒夏热是地球在夏季距离太阳较近。请从图乙中找出否定他观点的证据: 。
(3)小红用图丙模型解释冬寒夏热,认为夏季正午时地面单位面积接受到的太阳能比冬季多,这是因为地球以一个倾斜的角度绕太阳公转,造成夏季和冬季的 不同而导致的。
19.(2020·北仑模拟)科幻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
(1)“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让地球停止自转。下列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昼夜交替现象 B.季节变化 C.昼夜长短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2)影片中“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二步是通过一系列的变轨操作使地球逃离太阳系,其过程如图所示,地球在椭圆轨道Ⅰ上运行到远日点B加速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在椭圆轨道Ⅱ上运行到B点时再次加速变轨,从而最终摆脱太阳束缚。地球从A点运动到轨道Ⅱ的B点 ________受到平衡力作用。(选填“有”或“没有”)
备考指南
知识导图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真题在线
专项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