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 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2 18:50:2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8张PPT)
爱莲说



图片欣赏
写作背景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
  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
文学常识
  “说”是议论文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说爱好莲花,就是说问题。
作者简介
  周敦颐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甚蕃   淤泥    濯
清涟  不蔓不枝 噫   
亵玩   颐 隐逸
fán

zhuó
lián
màn
xiè



字·词·音
朗读节奏划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理解文意
  水上、地上各种花草树木,可爱的品种有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唐代开始,大多数都非常喜欢牡丹。
  水陆草木之(的)花,可爱者甚蕃(fán,多)。晋陶渊明独(只)爱菊。自(从)李唐(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理解文意
  我喜爱荷花,因为它生于淤泥中,却没有被淤泥污染,经过清水洗涤却并不显得妖艳,莲花的叶柄中间是空的,外面是直的,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它的香味传得越远越幽香,笔直的挺立在那里,只可以远远地观赏它而不能随心的把玩。
  予(我)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污染),濯(zhuō,洗涤)清涟(liā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玩焉。
理解文意
  我认为菊花,它是花中的隐士;牡丹,在百花中象征着富贵;莲花,则是花中的君子。哎!喜欢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喜欢莲花的人,跟我一样的还有谁;喜欢牡丹的,当然很多啦。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xiǎn,很少)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描写角度
描写特征
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
形态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味
香远益清
观赏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精读课文
新课·讲解
2.作者赋予了莲花哪些君子的品格?
角度
特点
品质(品格)
环境
形态
香味
观赏
洁身自好,不同
流合污,不媚于世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香远益清
美德布于四方,香名远扬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坚守节操,端庄严肃,被人敬仰
新课·讲解
3.文章咏莲,却写了菊和牡丹,在作者的眼里,这两种花还指代什么人?
菊:隐逸者。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称为隐士。牡丹:富贵者。追逐名利富贵的人。
新课·讲解
4.分析一下作者怎样通过菊和牡丹来衬托莲的形象?
   菊 —— 正面衬托
  牡丹 —— 反面衬托
新课·讲解

品格高洁 超凡脱俗
晋陶渊明独爱菊,
花之隐逸者也
莲花
质朴正直 志洁行廉
予独爱莲之……
莲,花之君子者也。
牡丹
贪慕富贵 追逐名利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正衬
反衬
5.三种花作者都喜欢吗?从中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予独爱”三字表明作者只喜欢莲,也可以说成是只有作者才喜欢莲可见当时的社会追逐名利已蔚然成风,道义已荡然无存。面对当时的不良世风,作者不同流合污,努力追求高洁的品格。
新课·讲解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几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几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菊”“牡丹”“莲”拟人化,既表明自己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又表现出自己对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庸俗世风摒弃。
新课·讲解
7.通写一种自然物来表白自己的心志,这种写法叫做什么?
托物言志。
新课·讲解
1.托物言志,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本文借赞美莲的品质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世风的批评,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态度。文中赋予菊、莲、牡丹不同的象征意义,对当时的世风做了精辟的概括,有力地表明作者“出淤泥而不染”有描写,有议论,有抒情。开篇记叙世态人情,既而描写莲的高洁、雅致的形象,最后议论莲的君子风范,整篇文章贯穿抒情,表明志向。
写法·指导
2.巧用衬托手法。
“衬托”是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通过描绘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为陪衬,使被描写的事物的特征更突出,形象更鲜明的一种表达技巧。
作者在文中先后用菊花、牡丹衬托莲:第一次衬托,表明自己喜好的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出了莲的品格高于百花;第三次衬托,以牡丹反衬,以菊花陪衬,突出了莲的品格。
写法·指导
(1)亭亭净植
(古义:立 今义:种植 )
(2)宜乎众矣
( 古义:当。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今义:合适,应当 )
古今异义
文言积累


水路草木之花(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
香远益清( )
结构助词,的
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
清澈
清香
一词多义
文言积累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故日月星辰移焉( )
陶后鲜有闻( )
芳草鲜美( )
语气词
兼词

鲜艳
文言积累
(1)不蔓不枝
(2)香远益清
蔓:名词作动词,长枝蔓; 枝:名词作动词,生枝杈。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 出去;
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
词类活用
文言积累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 )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3)濯清涟而不妖

判断句,均用“者也”表示判断。
被动句,染,沾染污秽
省略句,谓语“濯”前面省略了主语“莲”。)
文言句式
文言积累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环境虽然已经很好了,但也可能有不如意的地方,甚至于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里,可能是特别严重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办?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保持自己心灵的一方净土,保持自己精神上的家园。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