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高二下册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总分值:150分 建议用时:15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在唐以前的古代文学中,以忧患感为基调的作品是很多的。这些作品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所体现的主要是对于自己及亲友的命运而引起的忧患感,如宋玉《九辩》。第二类则是内涵更为深广的忧世之作,例如《诗经》中的《载驰》《正月》。这后一种倾向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传统之一,其代表人物是屈原。
屈原的作品,无一例外地蒙着一层浓重的忧患情调。关于《离骚》,诚如司马迁所云,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关于《九章》,从首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到末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忧患之感与《离骚》完全相同。屈赋对读者的强烈感染力主要来自它所蕴涵的忧患感,这种忧患感当然包含着诗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美人迟暮”的惆怅,但是更重要的则是诗人对于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危机感:“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那么,在屈原的时代,楚国是不是已经岌岌可危了呢?据史书记载,它当时还是一个“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的强国。在屈原生前,楚国虽然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几次失利,但并未濒于灭亡的危险。屈原作品中那种仿佛大难已经迫于眉睫的气氛,与其说是反映了当时楚国的实际形势,倒不如说是反映了诗人心中基于对现实的预感而产生的忧患意识,而这种预感和忧患意识正来源于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强烈的责任感。
屈原曾经被楚怀王委以重任,但是他不久就受到一连串的诬陷、疏远、放逐。在那个辩士四处奔走、朝秦暮楚的时代,屈原却情愿在“乃猿狖之所居”的流放地行吟泽畔,仍然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毅精神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时时刻刻把国家、人民的命运放在心上,仍然强烈地感到自己对于国家、人民的责任:“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甚至当他要想以身殉国时,仍念念不忘国家的政治,并以古代的贤臣作为自己的榜样:“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虽然屈原的忧世预言与历史的实际进程相符合的程度不一致,但是,他怀着对国家、人民的命
运的巨大关切,具有对于现实生活的深邃的洞察力,因而能够极其敏锐地觉察到当时政治、社会中各种形式的隐患。这种对于历史演变的深刻预感和忧患感是难以为常人所理解的,所以屈原的忠谏始终不被楚王采纳。这样,他在当时就处于一种非常孤独的境地。屈原反复悲叹:“国无人莫我知兮”“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种深沉的孤独感主要是由于拳拳忠忱和侃侃说言不为朝廷所接受。只有对国家、人民的命运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事业,理想的正义性怀有强烈的自信心,才能产生足以抗拒这种孤独感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程千帆 莫砺锋《忧患感和责任感》)
材料二:
《离骚》全诗可分为三段:正文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乱》曰”是全诗的尾声与总结。
从“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为前半部分,是写“骚”,写“忧”,写诗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斗争、矛盾、幽愤和痛苦。
在前半部分中,诗人抒写着“灵修浩荡”“皇舆败绩”“众女谣诼”“芳泽杂糅”的政治乱象,又强烈地感受到“草木零落”“美人迟暮”的人生忧愁。政治斗争的严重挫败,现实与理想的悬殊背离,给屈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深巨的忧愤。他抑止不住满腔的愤懑,反复诉说着自己无比失望、孤独、幽怨、孤疑的情绪,重重的忧郁、怨望、苦闷、彷徨,重重地压在心头。
前半部分的基本内容和感情基调,就是一个“骚”字,就是司马迁所说的“忧愁幽思”。那么,出路在哪里?诗人将如何“离”开这无边的“忧”愁?于是,便进入了后半部的描写——
从“女媭之婵媛兮”至“蜷局顾而不行”为后半部分。诗人紧承前半之“骚”之“忧”而写“离”,写为“离”开忧愁、解脱痛苦“上下求索”的不懈奋斗,写为实现“美政”理想而“求帝”“求女”的幻想经历。
当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现实世界“无路可走”之时,矢志不渝的诗人将他不屈的目光、深邃的思绪,投向了幻想的天际。诗人不顾“女媭”的劝说,否定明哲保身的逃避,而满怀虔诚的期冀,踏上上下求索的征程。但是“求帝”“求女”的不遇,不仅宣告了实现“美政”理想的无望,同时也宣告了“离骚”的失败。欲“离骚”而“骚”难“离”,忧患犹在,痛苦依然。
接下去,诗人又幻想着向灵氛、巫咸求助,灵氛、巫咸劝诗人去国远游,而诗人准备离去之时,远远地望见了故国的大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自己根本无法离开生长于斯的旧乡故土!
一篇《离骚》之诗,本为“离骚”而设,却历尽千回百折,数经心力交瘁,仍然是“骚”而未“离”,“忧”而未“解”。长达二千五百言的正文已经结束了,但此时的主人公,“骚”仍未
“离”。茫茫环宇,何处是归程?
“《乱》曰”部分总结全诗,点明主题:“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终极意义上的“离骚”,是全部忧怨、痛苦的最高形式的解脱。
“《乱》曰”五句呼应诗题,点明了全诗“离骚”的基本线索:“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是“骚”,“又何怀乎故都”是“离”;“既莫足与为美政兮”是“骚”,“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离”。
既不能去,又不能忍,这样就把矛盾推向高峰,“死”的问题便被尖锐地提出来了。《乱》的“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最终表明要追殷代贤臣彭咸而投水而死。“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终极意义上的“离骚”,是全部忧怨、痛苦的最高形式的解脱。
(摘编自何新文 彭安湘《离去现实忧患、解脱生命痛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唐代以前的文学作品大多以忧患感为基调,比如宋玉的《九辩》、《诗经》中的《载驰》《正月》等。
B.司马迁对屈原的创作有着洞见,他指出屈原因忧愁而进行创作,忧患感是其作品的情感主线。
C.屈原仰慕先贤彭咸,效仿他通过投水自尽的方式来劝谏君主改过,这是他强烈责任感的表现。
D.《离骚》前半部分重在写“离”,后半部分侧重写“愁”,诗人希望通过“求帝”“求女”来摆脱忧患,但最终失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B.“屈原的忧患感是其所有作品的主基调”夸大程度,材料一只说“屈原的作品,无一例外地蒙着一层浓重的忧患情调”。故选B。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战国时期,辩士游说各国,对国家没有忠诚的意识,但屈原与之不同,始终不愿离开楚国。
B.屈原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忧患感,不仅仅是因自身命运而引起的,还包括对楚国未来形势的担忧。
C.屈原因不被理解而孤独,但他不惧怕孤独,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能够消除这种孤独。
D.材料二将“离骚”的“离”理解为“远离”之意,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离骚》内容主旨的论述。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及观点的能力。
C.“屈原上下求索着自我拯救之路,这是《离骚》后半部分的主旨”错,根据材料二“诗人紧承前半之‘骚’之‘忧’而写‘离’,写为‘离’开忧愁、解脱痛苦‘上下求索’的不懈奋斗,写为实现‘美政’理想而‘求帝’‘求女’的幻想经历”,可知屈原求索“离忧”之路、实现“美政”之路,并非“自我拯救之路”。
故选C。
3.下列选项,与材料一观点最接近的一项是( )(3分)
A.班固《离骚序》评屈原“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
B.朱熹《楚辞集注》:“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
C.李白《江上吟》评“屈平词赋悬日月”。
D.颜之推《颜氏家训》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认为屈原对国家、人民的命运充满忧患感和责任感。BCD都提到屈原对国家的责任感。A只是评价屈原的文才,与材料一观点最不相符。
故选A。
4.根据材料二的划分标准,下面的链接材料属于《离骚》的哪一部分?该段主要书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4分)
链接材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镶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垢。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答案】第一问:该段属于《离骚》的前半部分。
第二问:该段写屈原品行高洁,坚守正道,尽忠尽职,而遭到群臣排挤、君主疏离的情况,抒发了他的失望、忧伤、孤独、愤懑的情绪,以及他刚正不阿、保持清白节操的坚定意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及课文内容的能力。
课文第3段围绕诗人被黜的原因写其高洁的品行(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走投无路的处境(謇朝谇而夕替/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以及失望、忧伤、孤独、愤懑的情绪(怨灵修之浩荡兮/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同时也表达了他刚正不阿、保持清白节操的坚定意志(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依据材料二第二段可知,该段属于《离骚》的前半部分。
5.有人认为,屈原在《离骚》中积极寻求“离去现实忧患”,说明屈原是在逃避现实,缺乏责任感。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案】不冲突。
材料一的忧患感是指屈原觉察到当时政治、社会中各种形式的隐患而产生的忧虑,其责任感是指屈原时时关心国家、人民,认为自己对国家、人民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材料二中的“忧患”是指屈原面临仕途失意而产生的忧愁,“离去现实忧患”是指摆脱这种忧愁。两个材料的“忧患”所指不同,“离去现实忧患”在《离骚》正文中一直无法实现,正是由于他强烈的责任感,“《乱》曰”部分所提出的终结解脱也是作为忠贞贤臣的无奈之举,也是其责任感的体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的观点的能力。
依据“在屈原生前,楚国虽然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几次失利,但并未濒于灭亡的危险。屈原作品中那种仿佛大难已经迫于眉睫的气氛,与其说是反映了当时楚国的实际形势,倒不如说是反映了诗人心中基于对现实的预感而产生的忧患意识,而这种预感和忧患意识正来源于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强烈的责任感”“虽然屈原的忧世预言与历史的实际进程相符合的程度不一致,但是,他怀着对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巨大关切,具有对于现实生活的深邃的洞察力,因而能够极其敏锐地觉察到当时政治、社会中各种形式的隐患。这种对于历史演变的深刻预感和忧患感是难以为常人所理解的,所以屈原的忠谏始终不被楚王采纳”可知,材料一的忧患感是指屈原觉察到当时政治、社会中各种形式的隐患而产生的忧虑,其责任感是指屈原时时关心国家、人民,认为自己对国家、人民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依据“政治斗争的严重挫败,现实与理想的悬殊背离,给屈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深巨的忧愤。他抑止不住满腔的愤懑,反复诉说着自己无比失望、孤独、幽怨、狐疑的情绪,重重的忧郁、怨望、苦闷、彷徨,重重地压在心头”“前半部分的基本内容和感情基调,就是一个‘骚’字,就是司马
迁所说的‘忧愁幽思’”可知,材料二中的“忧患”是指屈原面临仕途失意而产生的忧愁。
虽然两个材料的“忧患”所指不同,但结合“诗人紧承前半之‘骚’之‘忧’而写‘离’,写为‘离’开忧愁、解脱痛苦‘上下求索’的不懈奋斗,写为实现‘美政’理想而‘求帝’‘求女’的幻想经历”“诗人不顾‘女婆’的劝说,否定明哲保身的逃避,而满怀虔诚的期冀,踏上上下求索的征程”可知,“离去现实忧患”在《离骚》正文中一直无法实现,正是由于他强烈的责任感。而结合材料二最后一段可知,“《乱》曰”部分所提出的终结解脱也是作为忠贞贤臣的无奈之举,也是其责任感的体现。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终以身死问苍天
孙皓晖
太阳出来了。汨罗江畔晨雾渺渺,青山绿水陷在了无边无际的迷蒙之中。
屈原从茅屋中走出来了,扶着一支青绿的竹杖,消失在弥漫的晨雾里,登上了那座高高的孤峰。晨雾消散,那个身影像一座石刻的雕像,久久地伫立着,久久地仰望着湛蓝深邃的天空。渐渐地,苍翠青山吻住了半边红日,晚霞彤云飞金流彩,天空充满一种深不可测的神秘,一种主宰一切却又永恒地保持着沉默的威严。山下,汨罗江水被霞光照得青绿中透着金红,渔船正在江中缓行晚靠,隐隐有问答酬唱的渔歌传来。
那位圣哲般的老渔夫,依然肩扛鱼叉鱼网,漫不经心地从江畔走来。偶然,他抬头看了一眼那熟悉的茅屋,眼神闪过一丝惊异。那柱像渔火一样准时点燃的炊烟没有了,茅屋上挑着一幅长长的白幡,门前也没有了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老渔夫目光缓缓地向山顶移动着,木然地站住了。
白发飘飘的老人伫立在高高的孤峰顶端,山下是湍急的汨罗江。
老人仰起了高傲而执拗的头颅,凝视着流云飞动的长空,长长叹息一声,沉重极了。上天呵上天,你醒着吧?不!你定然睡着了,睡着了。你有双眼吗?不!你定然没有生得双眼,没有!没有!那你为何要做天?为何要受人的顶礼膜拜 上天呵上天,都说你是太古自生,不是人造,不受人制,洞察奸邪,惩恶扬善。真是这样么?不!你混混沌沌,无边无际,不识人间是非功过,全然没有公平、正义与爱心!你,你还是天么?
天空神秘而沉默,七彩流云的漩涡仿佛积淀着久远的愚昧,平静、麻木而又诡异。
太阳完全沉没于山后了,天际陷入了茫茫昏暗。
老人仰天大笑,笑一阵又大哭一阵,摇着头,拭着泪,释然而又迷惘地喃喃着:“上天呵上天,
不要责怪屈原骂你问你。你要有灵魂,有双眼,你可能早早都悲伤死了,激愤死了,对么?是了,你听不见屈原的话,你不过一片流云一汪大气而已!真想让你变成威力无边的神座。你?你答应了?答应了?呵,上天答应屈原了!上天开眼了!啊哈哈……”
老人大笑着,从高高的峰顶跃入了一片幽明的汨罗江。
“屈原大夫,回来了——”老渔人悠长的喊声响彻河谷,“渔哥们,救屈原大夫!屈原大夫投江喽——”顷刻间山鸣谷应,江面上点点渔火竞相而来,渔人们在船上喊成了一片:“屈原大夫,你在哪里——”
山间火把也从四面八方涌来,人们边跑边喊:“快救屈原大夫!快,跳水了!”
茫茫江面上,渔人们的喊声渐渐变成了无边无际的哭声。
鲁仲连与春申君闻讯赶来时,已是三日之后了。
汨罗江的春水静静地流淌着,空旷的山谷唯有大片的水鸟在那座孤零零的茅屋上空盘旋飞舞,嘶哑悠长地嘎嘎鸣叫,弥漫出无尽的悲怆。骤然之间,春申君变得枯瘦苍老,软瘫在茅屋前竟是泣不成声了。
“春申君,屈原大夫不足效法。”鲁仲连平静得有些冰冷。
“没有屈原,黄歇何堪!楚国何堪!”春申君猛然跳起,竟对着鲁仲连大喊起来。
“立国不赖一贤。”鲁伸连依旧平静得冷漠,“屈原之心,已经在放逐岁月中衰朽了。纵是秉政变法,也是刻舟求剑了。君自思之。告辞了。”
春申君大急:“噢呀,仲连,你如何能在此时离开我了?”
“春申君,时也,势也。”鲁仲连笑了一下,分明是无奈地苦笑,“我接到密报:燕国乐毅正在奔走联络,意在灭齐。本想扶楚带齐,不想楚国衰颓如山倒。仲连总得尽力周旋,保住齐国,给天下抗秦留得一线生路。”
春申君惊愕了,良久沉默,低声道:“仲连,黄歇纵然无能,也要拼力撑持住楚国了。齐国若有急难,也好有一片根基。”
“春申君,仲连先行谢过。”鲁仲连叹息了一声,“春申君,临别一言,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君姑妄听之:要撑持楚国,便不能效法屈原。屈原之失,在于愚忠。楚怀王之颟顸昏聩,正是楚国衰落根源,屈原却始终寄予厚望。最终如何?楚王悲惨地死了,屈原也跟着悲惨地死了。仲连以为:谋国良臣,绝非一个‘忠’字所能囊括,忠而无能,照样误国害民!撑持危局,更根本者是胆略,是勇气,是见识!君若奋力振作,联结各方,挺身朝堂,拥立新君,疾呼国难而声讨国贼,昭雎们纵然阴险狡诈,安知不会铲除?但有此举,楚国岂能瘫倒灭亡?若一味效法屈原伸颈等死,非但君身败名裂,楚国又岂能不亡?”
鲁仲连戛然打住,对着春申君深深一躬,飞身上马,风驰电掣般去了。
春申君痴痴地望着鲁仲连的背影,骤然一个激灵,向着茅屋深深一躬,猛然飞身上马,飞出了幽静空旷的汨罗江。
(节选自《大秦帝国》,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一项是( )
A. 屈原登上江边的孤峰,眼前所见天空奇异而神秘,流云繁复变动,也是屈原在投江之前复杂心境的写照。
B. 老渔夫从江畔走来,由“漫不经心”到“闪过一丝惊异”,源于熟悉的环境发生变化及他对屈原的关切。
C. “向着茅屋深深一躬”,春申君在茅屋前表达对屈原的歉意,也对自己撑持楚国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D. 小说采用人物独白、对话等多种手法,刻画了不同人物的状态,使表达丰富灵动,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
【答案】C
【解析】“歉意”理解有误,鞠躬,表达的是对屈原的尊敬,应为“敬意”。
7. 关于文中谈论屈原之死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春申君认可屈原对楚国的意义与价值,所以他对屈原之死表现得很悲痛,瞬间枯瘦苍老。
B. 鲁仲连认为屈原对楚王是愚忠,其行为不值得效法,故对屈原之死“平静得有些冰冷”。
C. 渔人们哭喊,春申君对鲁仲连大喊,前后照应,彰显了屈原在楚人心目中地位的崇高。
D. 屈原以身死问苍天,渔人们放歌于江上,壮烈,一悠闲,其实质都是对楚国现实不满。
【答案】D
【解析】“都是对楚国现实不满”错,渔人们的悠闲之态,未见其对楚国现实不满。
8. 在投江之前,屈原的情绪通过两次问天得到一一宣泄、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答案】①屈原斥责上天“不识人间是非功过”,以表达对上天行为的质疑与不满、对现实的悲愤;②屈原意识到上天“没有灵魂”又幻想其有灵魂,以表达对上天行为的释然与不解、对现实的绝望。
【解析】考查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你混混沌沌,无边无际,不识人间是非功过,全然没有
公平、正义与爱心!你,你还是天么?”,屈原斥责上天“不识人间是非功过”,以表达对上天行为的质疑与不满、对现实的悲愤。 “上天呵上天,不要责怪屈原骂你问你。你要有灵魂,有双眼,你可能早早都悲伤死了,激愤死了,对么?是了,你听不见屈原的话,你不过一片流云一汪大气而已!真想让你变成威力无边的神座。你?你答应了?答应了?呵,上天答应屈原了!上天开眼了!啊哈哈……”,屈原意识到上天“没有灵魂”又幻想其有灵魂,以表达对上天行为的释然与不解、对现实的绝望。
9.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写屈原之死:“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本文增加了渔人搜救、仲连话别等情节,有何文学效果?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①使故事情节更丰满,使故事内容更具悲剧效果;②黄、鲁二人对屈原之死的态度对比,使屈原形象更立体;③在感性叙写中融入人物的理性思考,深化了作品主题;④由习惯于扁平人物塑造转向了圆形人物塑造,作品创作别具一格;⑤打破了读者对屈原的传统认知经验,带来新奇的阅读效果。
【解析】考查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增加情节,使得原本简单的“自投汨罗以死”的故事情节更丰满;同时“‘渔哥们,救屈原大夫!屈原大夫投江喽——’顷刻间山鸣谷应,江面上点点渔火竞相而来,渔人们在船上喊成了一片:‘屈原大夫,你在哪里——’”,这样的描写很有画面感,很感人,使故事内容更具悲剧效果。
在仲连话别的情节中,黄、鲁二人对屈原之死的态度对比,如“骤然之间,春申君变得枯瘦苍老,软瘫在茅屋前竟是泣不成声了”,春申君对屈原之死深感悲怆,觉得“没有屈原,黄歇何堪!楚国何堪!”;而鲁仲连却认为“屈原之心,已经在放逐岁月中衰朽了。纵是秉政变法,也是刻舟求剑了”“屈原之失,在于愚忠。楚怀王之颟顸昏聩,正是楚国衰落根源,屈原却始终寄予厚望。最终如何?楚王悲惨地死了,屈原也跟着悲惨地死了”。通过二人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屈原对楚怀王、对楚国一片忠心,想要变法图强,这样使屈原形象更立体。
鲁仲连的一番话很有哲理,如“要撑持楚国,便不能效法屈原”“仲连以为:谋国良臣,绝非一个‘忠’字所能囊括,忠而无能,照样误国害民!撑持危局,更根本者是胆略,是勇气,是见识!君若奋力振作,联结各方,挺身朝堂,拥立新君,疾呼国难而声讨国贼,昭雎们纵然阴险狡诈,安知不会铲除?但有此举,楚国岂能瘫倒灭亡?若一味效法屈原伸颈等死,非但君身败名裂,楚国又岂能不亡?”,这样在感性叙写中融入人物的理性思考,深化了作品主题。
对于屈原,艺术作品一直以来都是塑造正面形象,歌颂其忠君爱国的品格;但本文却认为屈原
是“愚忠”,认为其做法不值得效法。这样就由习惯于扁平人物塑造转向了圆形人物塑造,作品创作别具一格。
传统习惯中人们对屈原的品格一直是赞颂的,而此文却思考屈原的做法是否正确,是否对楚国有利,能否打破楚国衰败的局面,塑造了一个与传统认知不同的屈原,因而打破了读者对屈原的传统认知经验,带来新奇的阅读效果。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语段一: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节选自《史记 屈原列传》)
语段二: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中篇)
语段三:
东坡画兰常带荆棘见君子能容小人也吾谓荆棘不当尽以小人目之如国之爪牙王之虎臣自不可废。兰在深山,已无尘嚣之扰,而鼠将食之,鹿将啃之,豕将拱之,熊、虎、豺、麛、兔、狐之属将啮之。又有樵人将拔之割之。若得棘刺为之护撼,其害斯远矣。秦筑长城,秦之棘篱也。汉有韩、彭、英①,汉之棘卫也;三人既诛,汉高过沛,遂有“安得猛士守四方”之慨。然则棘刺之设,安可少哉!予画此幅,山上山下皆兰棘相参;而兰得十之六,棘亦居十之四。画毕而叹,盖不胜幽并十六州之痛②,南北宋之悲③耳!以无棘刺之故也。
(郑燮《题丛兰棘刺图》)
【注】①韩、彭、英:即辅助刘邦建立汉朝的三员大将韩信、彭越、英布。②幽并十六州之痛:
幽、并指今河北、山西北部地区。五代时,后晋石敬堂把幽并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换取契丹对自己称帝的支持,自称“儿皇帝”。 ③南北宋之悲:北宋被金灭亡、南宋又被元灭亡的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东坡画兰/常带荆棘见君子/能容小人也/吾谓荆棘不当尽以小人/目之如国之爪牙/王之虎臣/自不可废
B.东坡画兰/常带荆棘/见君子能容小人也/吾谓荆棘不当尽以小人目之/如国之爪牙/王之虎臣/自不可废
C.东坡画兰/常带荆棘/见君子能容小人也/吾谓荆棘不当尽以小人/目之如国之爪牙/王之虎臣/自不可废
D.东坡画兰/常带荆棘见君子/能容小人也/吾调荆棘不当尽以小人目之/如国之爪牙/王之虎臣/自不可废
【答案】B
【解析】“荆棘”为“带”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A、D;“以小人”为介词结构,修饰“目”,其后不可断,排除C。故选:B。句子翻译为:苏东坡画兰花时,常常芾着荆棘,是说君子不能容纳小人。我认为荆棘不能全部当作小人来看,他们就像国家的爪牙,君王的虎狼之臣,不可以被废止的。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齐与楚从亲(通“纵”,纵向联合)
B.秦离战国而王天下(离间)
C.孤独而有之(众叛亲离)
D.山上山下皆兰棘相参(交杂)
【答案】B
【解析】B.秦经历了战国到统一天下。离:遭受、经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张仪几次三番在楚国游说成功,一方面是直接用钱财收买了靳尚、郑袖等人做内应,另一方面也是怀王自身昏庸贪婪,不辨忠谄贤愚。
B.语段指出:秦统一天下后,其统治者没有随着攻、守形势的改变制定出正E确的政策是国家倾覆的根本原因。
C.在郑變看来,韩、彭、英等良将就是汉的护卫,他们被杀之后,高祖发出了“安得猛士守四方”的感叹。
D.三个语段都涉及了“良将贤臣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这个话题,其中语段三以“荆棘”设喻,别开生面。
【答案】A
【解析】A.“一方面是直接用钱财收买了靳尚、郑袖等人做内应”错,原文为“又因厚币用事
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没有张仪直接收买郑袖的证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②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答案】①(秦惠王)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准备丰厚的礼物,并将它们呈献给楚王。
②实行兼并要重视诡诈和实力,安定国家要重视顺时权变,这就是说夺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样的方法。
【解析】①详:通“佯”,假装;去:离开,脱离;委质:呈献礼物。句子翻译为:(秦惠王)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准备丰厚的礼物,并将它们呈献给楚王。
②高、贵:意动用法,重视;诈力:诡诈和实力;顺权:顺势权变。句子翻译为:实行兼并要重视诡诈和实力,安定国家要重视顺时权变,这就是说夺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样的方法。
14.语段三中,作者画《丛兰棘刺图》,题材与苏轼所画相同,意图却不同。请分别写出两人的创作意图。
【答案】苏轼画兰,以兰喻君子,以棘刺喻小人。突出君子宽宏大量的气度;郑燮画兰,以兰喻国家疆土,以棘刺喻保护国家的卫士,并列举秦汉与五代两宋的史实来证明“棘刺之设,安可少哉”的道理,同时表达对南宋灭亡的深切悲痛。
【解析】“东坡画兰,长带荆棘,见君子能容小人也”,这说明苏轼画兰花,将兰花比作君子,将荆棘比作小人,认为君子能容纳小人。郑燮却认为荆棘不是小人,而是“如国之爪牙,王之虎臣”。因为兰在深山,虽没有尘世间那种纷争扰乱,但是山鼠要吃它,野鹿要咬它,猪嘴要吞它,熊虎豺麝和兔狐等都要嚼它,还有砍柴的人要拔它制它。如果有荆棘为之维护,这些祸害就可以免除不少。所以兰丛旁的荆棘是不可少的:“予画此幅,山上山下皆兰棘相参。”
参考译文:
语段二:
奏始皇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焚毁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诡诈权势放在前头,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开始。假使秦始皇能够考虑古代的情况,顺着商、周的道路,来制定实行自己的政策,那么后代即使出现骄奢淫逸的君主,也不会有倾覆危亡的祸患。所以夏禹、商汤、周文王建立了国家,名号卓著,功业长久。
语段三:
苏东坡画兰花时,常常芾着荆棘,是说君子不能容纳小人。我认为荆棘不能全部当作小人来看,
他们就像国家的爪牙,君王的虎狼之臣,不可以被废止的。
因为兰在深山,已经没有尘世间那种纷争扰乱,但是山鼠要吃它,野鹿要咬它,猪獾要吞它,熊虎豺麝和兔狐等都要嚼它,还有砍柴的人要拨它割它。如果得到棘荆额维护,这些祸害就可以远离它了。秦国修筑长城,长城就是秦国的荆棘屏障。汉朝有大将韩信、彭越、英布,他们就是汉朝的荆棘守卫;这三个人被诛杀后,汉高祖经过沛地,就有了“安得猛士守四方的感慨。既然这样,那么荆棘的设置怎么可以少呢?我画这幅画,上上山下都是兰花和荆棘交杂;兰花占十分之六,荆棘也占了十分之死。画完之后感叹,大概禁受不住幽云十六州被占据,南宋北宋被灭亡的悲痛吧。这是因为没有荆棘的缘故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少 年 游
北宋 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15.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由秋日中的长安古道起笔,低沉伤感,为全词蒙上了一层愁绪。
B.“夕阳”至“目断四天垂”三句,绘出一幅空阔寥落的茫茫秋野之景。
C.“归云”乃作者自喻,“一去无踪迹”表现其归隐的洒脱和胸襟的豁达。
D.“不似少年时”,含有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眼下处境的失意之情。
【答案】C
【解析】“归隐的洒脱和胸襟的豁达”与原作情调不合。
16.“高柳乱蝉嘶”一句中“乱”字用得妙,请结合全词,分析其妙在何处?
【答案】“蝉嘶”之前加一“乱”字,表现蝉声纷乱;这纷乱的蝉嘶,配以日暮、寒风、茫茫荒野,以及易令人产生离愁别绪的“柳”,构成了萧瑟凄凉的景象。由蝉声“乱”更引出词人内心的纷扰烦乱,“前期”的渺茫、昔日欢乐的不可复得等愁绪令词人难以安适。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8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是 , 这也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
(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 。
【答案】(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从《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一直到现代白话新诗,中国的诗歌语言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________、发展创新,形成千姿百态的不同________和流派。其间,语言之体与文化之用,内外交相影响,互为两翼。
就诗歌的文化之用而言,作为文学之一体,诗歌本身就是文化之一端,不仅从侧面反映和体现了时代文化,而且要受哲学、绘画、音乐、风俗等相邻文化因素所制约和影响。中国文化与中国诗歌,其间的影响、反映关系,有如水洒在地上,浸湿附近的土壤是水的本性,但被浸湿的程度则需要视土壤情况而定。文化影响诗歌、诗歌反映文化的程度,有的较快,有的较慢;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有的隐晦,有的显露;有的是支配,有的是________;有的________,痕迹俱在,有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有的文化内容可以直接入诗,( );有的是影响,有的则只是暗合;有的是交叉,有的只是平行;有的具有事实联系,有的只具有精神心智上的共通。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嬗变演化 脉络 渗透 引经据典
B.嬗变演化 筋脉 渗透 寻章摘句
C.转变演化 筋脉 浸透 引经据典
D.转变演化 脉络 浸透 寻章摘句
【答案】A
【解析】“嬗变”的意思是演变,“转变”的意思是由一种情况变到另一种情况。原文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所以选“嬗变演化”。“脉络”可以比喻条理、头绪。多指文意的布局和条理,也指学术的流派或思维的线索。“筋脉”的意思是静脉管,书法中的笔势,文章的线索条理。原文是诗歌的语言形成千姿百态的不同流派,所以选“脉络”。“渗透”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多指抽象事物),或者一种思想或势力逐渐向其他方面扩展。“浸透”比喻饱含(某种思想感情等),原文上半句是“支配”,所以与之相对的应是“逐渐影响”,而不是“饱含”,所以选
“渗透”。“引经据典”的意思是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依据。这里说诗歌引经据典是为了表示诗歌运用典籍或者典故,其中能体现出文化影响诗歌。“寻章摘句”是指从书上挑选现成的文句,堆砌成文,语义强调“堆砌”。原文是“痕迹俱在”强调诗歌中的文句留下了一些文化的痕迹,与下一句的“无迹可求”相对,所以选“引经据典”。
19.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制约和影响着时代文化,而且从侧面反映和体现了哲学、绘画、音乐、风俗等相邻文化因素。
B.不仅要受哲学、绘画、音乐、风俗等相邻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且从侧面反映和体现了时代文化。
C.不仅要受哲学、绘画、音乐、风俗等相邻文化因素所制约和影响,而且从侧面反映和体现了时代文化。
D.不仅从侧面反映和体现了时代文化,而且要受哲学、绘画、音乐、风俗等相邻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答案】B
【解析】原句的语病有两处:一是语序不当,“哲学、绘画、音乐、风俗等相邻文化因素所制约和影响”应在“从侧面反映和体现了时代文化”前,“相邻文化因素”与“时代文化”构成递进关系。二是“受…·所”句式杂糅,画线句将“受……的影响”和“为·所影响”两个句式杂糅在一起了,保留其一即可。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有的则需要通过作家的中介、过滤
B.有的作家则需要对之进行中介、过滤
C.有的作家则需要对之进行中介、过渡
D.有的却需要通过作家的中介、过渡
【答案】A
【解析】根据主语一致的原则,确定句子的主语应该是“有的文化内容”,所以排除B、C两项,根据上一句的“直接入诗”可以判断下一句语义应该相对,所以是“过滤”,筛选,提炼的意思。而“过渡”是“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发展而转入另一个阶段”,不能和“直接入诗”构成相对的语义,且作家也不能和“过渡”构成动宾短语,排除D。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就文学艺术的诸种门类而言,哪两者的关系最密切?我们发现,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诗与音乐最初是结合在一起的,__①__,但一直互相渗透、互为表里。它们有相近的本质,都表现人的心灵世界,都要在时间的流动中展开。
正是由于诗歌与音乐的相近与相通,所以诗人较之于其他类文人,更能受音乐触发进而把对音乐的感受升华为诗。__②__,仅唐代就有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等杰作。青年诗人许劲草继承了前辈诗人以诗写音乐的传统,推出了诗集《音乐女神》,这部书可以说是诗与音乐结合诞生的“宁馨儿”。__③__,一类是听乐记感,一类是音乐礼赞。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①后来虽然分了家;②古代描写音乐的诗很多;③其中的诗分两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由句①后面的句子“但一直互相渗透、互为表里”可以推知“诗”和“音乐”已是独立的个体,但是还有联系;再由句1前的内容“诗与音乐最初是结合在一起的”可判断,句1处就填的句子为“后来虽然分了家”。
从句②前的内容“正是由于诗歌与音乐的相近与相通,所以诗人较之于其他类文人,更能受音乐触发进而把对音乐的感受升华为诗”可以捕捉到信息:有描写音乐的诗存在;句2后的内容“仅唐代就有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等杰作”意思是历朝历代描写音乐的诗歌就有很多,这是作为例证来证明前面观点的。所以推知句2处应填的内容为“古代描写音乐的诗很多”
由句③前的内容“当今时代,虽然有许多写音乐的诗歌,但都难以与青年诗人许劲草推出的《音乐女神》相比,这部书可以说是诗与音乐结合诞生的宁馨儿”推知,《音乐女神》是一部描写音乐的诗歌集;再从句3后的内容“一类是听乐记感,一类是音乐礼赞”可推知句3应填的内容为“其中的诗分两类”。
22.请分别写一句话,用“最”字对上述各段的主要意思进行强调。每句不超过20个字。
【答案】1诗歌与音乐最密切;2诗人最易与音乐产生共鸣:3《音乐女神》的音乐和诗结合得最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分别写一句话,
用‘最’字对上述各段的主要意思进行强调”。第一段:根据相关句子“哪两者的关系最密切”“诗与音乐最初是结合在一起的”“但一直互相渗透、互为表里”可知,本段论说的是音乐与诗歌之间最密切的关系。故第一段意思强调为“诗歌与音乐最密切”。
第二段:根据相关句子“所以诗人较之于其他类文人,更能受音乐触发进而把对音乐的感受升华为诗”,可知本段论说的是诗人更容易受到音乐的触发而写出诗。故第二段的意思强调为“诗人最易与音乐产生共鸣”。
第三段:根据相关句子“虽然有许多写音乐的诗歌,但都难以与青年诗人许劲草推出的《音乐女神》相比,这部书可以说是诗与音乐结合诞生的宁馨儿”,可知在许多写音乐的诗歌中,只有青年诗人许劲草推出的《音乐女神》中的诗与音乐结合的好。故第三段的意思强调为“《音乐女神》的音乐和诗结合得最好”。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小学生使用的“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比如整个小学六个年级共有古诗文129篇,平均每个年级约20篇,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面对此种情况社会上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这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需要从中小学生抓起;有人认为,有些古诗文晦涩难懂,中小学生未必能够理解古诗文的内涵,强行背诵,也给人囫囵吞枣的感觉;有人认为,这样做的初衷很好,接下来要注重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创新平台和方式去传承和表达,让中小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文之美,为推动传统文化归位培养更多新生力量。
你对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增加古诗文篇目的做法有何个人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材料主要介绍了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增加古诗文篇目的事情。先介绍了语文教材的古诗文在小学的总篇目和每个年级的平均篇目,然后列举了人们对教材增加古诗文的三类看法:一是肯定这种做法,认为传统文化就要从中小学生抓起;二是疑惑,认为中小学生未必懂得古诗文内涵,强行背诵没有真正的收获;三是肯定增加古诗文篇目的初衷,但还要注重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获得传统文化知识。具体的立意可以有:①新编教材增加古诗文可喜可贺;②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是一种进步;③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④大幅增加古诗文篇目有拔苗助长的风险;⑤学校如何应对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
[参考例文]
传承文化,我们责无旁贷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里的“文化”就包括从远古走来的滋养了数代人、传承了几千年的民族文化。
而中小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大幅度增加古诗文篇目,正印证了十九大报告内容的精神实质,是
一件利在当代、功在未来的好事。
历经数千年历史的淘洗,能够流传至今的古诗文,都是古代先哲为后世留下的精神财富,其中有描写祖国美好江山的诗词歌赋,有教导人如何为人处世的经典语录,有催人奋进勇往直前的华彩文章。阅读它们,仿佛与一位位古人对话,从他们留下来的字里行间中,我们感知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依恋、对社会的感悟;阅读它们,仿佛沐浴在春风之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精巧、精美和博大精深;阅读它们,就是汲取丰富的古代文化养料,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
能准确、生动、形象地使用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应该掌握并且必须掌握的能力。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诗文以其骈俪对仗、韵律工整、言辞优美、寓意深刻的特点而成为中华历史文化的瑰宝。当然,也可能有人认为先秦诸子的文章能够教我们如何做人,唐诗宋词能够涵养我们的精神世界,而一般的文言文用途并不大,在日常生活的沟通中已经不需要这些文言语句了。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文化本身有一个继承和传递的过程,而文言文在意境的营造上、写作的形式上、音韵的处理上都有着与白话文不同的特殊美感,恰恰体现的是传统文化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同时,以历史为基石的古诗文,体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中小学语文教材增加古诗文的篇目,恰恰能够让青少年从小就受到经典古诗文的道德熏陶、思想感染和精神启迪,能够让他们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上有更多的能动性,真正树立文化自信,以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
[名师点评] 文章开篇引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有关中国文化的观点,表达党和国家对传承民族文化的高度关注,接着文章讨论中小学语文教材大幅增加古诗文篇目体现的意义。在讨论语文教材增加古诗文篇目时,文章先解说古诗文的文化特征以及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意义,然后论述作为中华儿女的中小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是责无旁贷的。随后,作者宕开一笔,写有些人的错误认识,即否定学习一般文言文的现实价值,然后从古文蕴含的意义入手,再次证明自己的观点。文章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深入,结构完整,是一篇考场佳作。第一单元(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高二下册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总分值:150分 建议用时:15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在唐以前的古代文学中,以忧患感为基调的作品是很多的。这些作品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所体现的主要是对于自己及亲友的命运而引起的忧患感,如宋玉《九辩》。第二类则是内涵更为深广的忧世之作,例如《诗经》中的《载驰》《正月》。这后一种倾向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传统之一,其代表人物是屈原。
屈原的作品,无一例外地蒙着一层浓重的忧患情调。关于《离骚》,诚如司马迁所云,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关于《九章》,从首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到末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忧患之感与《离骚》完全相同。屈赋对读者的强烈感染力主要来自它所蕴涵的忧患感,这种忧患感当然包含着诗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美人迟暮”的惆怅,但是更重要的则是诗人对于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危机感:“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那么,在屈原的时代,楚国是不是已经岌岌可危了呢?据史书记载,它当时还是一个“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的强国。在屈原生前,楚国虽然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几次失利,但并未濒于灭亡的危险。屈原作品中那种仿佛大难已经迫于眉睫的气氛,与其说是反映了当时楚国的实际形势,倒不如说是反映了诗人心中基于对现实的预感而产生的忧患意识,而这种预感和忧患意识正来源于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强烈的责任感。
屈原曾经被楚怀王委以重任,但是他不久就受到一连串的诬陷、疏远、放逐。在那个辩士四处奔走、朝秦暮楚的时代,屈原却情愿在“乃猿狖之所居”的流放地行吟泽畔,仍然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毅精神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时时刻刻把国家、人民的命运放在心上,仍然强烈地感到自己对于国家、人民的责任:“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甚至当他要想以身殉国时,仍念念不忘国家的政治,并以古代的贤臣作为自己的榜样:“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虽然屈原的忧世预言与历史的实际进程相符合的程度不一致,但是,他怀着对国家、人民的命
运的巨大关切,具有对于现实生活的深邃的洞察力,因而能够极其敏锐地觉察到当时政治、社会中各种形式的隐患。这种对于历史演变的深刻预感和忧患感是难以为常人所理解的,所以屈原的忠谏始终不被楚王采纳。这样,他在当时就处于一种非常孤独的境地。屈原反复悲叹:“国无人莫我知兮”“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种深沉的孤独感主要是由于拳拳忠忱和侃侃说言不为朝廷所接受。只有对国家、人民的命运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事业,理想的正义性怀有强烈的自信心,才能产生足以抗拒这种孤独感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程千帆 莫砺锋《忧患感和责任感》)
材料二:
《离骚》全诗可分为三段:正文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乱》曰”是全诗的尾声与总结。
从“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为前半部分,是写“骚”,写“忧”,写诗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斗争、矛盾、幽愤和痛苦。
在前半部分中,诗人抒写着“灵修浩荡”“皇舆败绩”“众女谣诼”“芳泽杂糅”的政治乱象,又强烈地感受到“草木零落”“美人迟暮”的人生忧愁。政治斗争的严重挫败,现实与理想的悬殊背离,给屈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深巨的忧愤。他抑止不住满腔的愤懑,反复诉说着自己无比失望、孤独、幽怨、孤疑的情绪,重重的忧郁、怨望、苦闷、彷徨,重重地压在心头。
前半部分的基本内容和感情基调,就是一个“骚”字,就是司马迁所说的“忧愁幽思”。那么,出路在哪里?诗人将如何“离”开这无边的“忧”愁?于是,便进入了后半部的描写——
从“女媭之婵媛兮”至“蜷局顾而不行”为后半部分。诗人紧承前半之“骚”之“忧”而写“离”,写为“离”开忧愁、解脱痛苦“上下求索”的不懈奋斗,写为实现“美政”理想而“求帝”“求女”的幻想经历。
当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现实世界“无路可走”之时,矢志不渝的诗人将他不屈的目光、深邃的思绪,投向了幻想的天际。诗人不顾“女媭”的劝说,否定明哲保身的逃避,而满怀虔诚的期冀,踏上上下求索的征程。但是“求帝”“求女”的不遇,不仅宣告了实现“美政”理想的无望,同时也宣告了“离骚”的失败。欲“离骚”而“骚”难“离”,忧患犹在,痛苦依然。
接下去,诗人又幻想着向灵氛、巫咸求助,灵氛、巫咸劝诗人去国远游,而诗人准备离去之时,远远地望见了故国的大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自己根本无法离开生长于斯的旧乡故土!
一篇《离骚》之诗,本为“离骚”而设,却历尽千回百折,数经心力交瘁,仍然是“骚”而未“离”,“忧”而未“解”。长达二千五百言的正文已经结束了,但此时的主人公,“骚”仍未
“离”。茫茫环宇,何处是归程?
“《乱》曰”部分总结全诗,点明主题:“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终极意义上的“离骚”,是全部忧怨、痛苦的最高形式的解脱。
“《乱》曰”五句呼应诗题,点明了全诗“离骚”的基本线索:“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是“骚”,“又何怀乎故都”是“离”;“既莫足与为美政兮”是“骚”,“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离”。
既不能去,又不能忍,这样就把矛盾推向高峰,“死”的问题便被尖锐地提出来了。《乱》的“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最终表明要追殷代贤臣彭咸而投水而死。“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终极意义上的“离骚”,是全部忧怨、痛苦的最高形式的解脱。
(摘编自何新文 彭安湘《离去现实忧患、解脱生命痛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唐代以前的文学作品大多以忧患感为基调,比如宋玉的《九辩》、《诗经》中的《载驰》《正月》等。
B.司马迁对屈原的创作有着洞见,他指出屈原因忧愁而进行创作,忧患感是其作品的情感主线。
C.屈原仰慕先贤彭咸,效仿他通过投水自尽的方式来劝谏君主改过,这是他强烈责任感的表现。
D.《离骚》前半部分重在写“离”,后半部分侧重写“愁”,诗人希望通过“求帝”“求女”来摆脱忧患,但最终失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战国时期,辩士游说各国,对国家没有忠诚的意识,但屈原与之不同,始终不愿离开楚国。
B.屈原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忧患感,不仅仅是因自身命运而引起的,还包括对楚国未来形势的担忧。
C.屈原因不被理解而孤独,但他不惧怕孤独,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能够消除这种孤独。
D.材料二将“离骚”的“离”理解为“远离”之意,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离骚》内容主旨的论述。
3.下列选项,与材料一观点最接近的一项是( )(3分)
A.班固《离骚序》评屈原“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
B.朱熹《楚辞集注》:“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
C.李白《江上吟》评“屈平词赋悬日月”。
D.颜之推《颜氏家训》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
4.根据材料二的划分标准,下面的链接材料属于《离骚》的哪一部分?该段主要书写的内容和
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4分)
链接材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镶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垢。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5.有人认为,屈原在《离骚》中积极寻求“离去现实忧患”,说明屈原是在逃避现实,缺乏责任感。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终以身死问苍天
孙皓晖
太阳出来了。汨罗江畔晨雾渺渺,青山绿水陷在了无边无际的迷蒙之中。
屈原从茅屋中走出来了,扶着一支青绿的竹杖,消失在弥漫的晨雾里,登上了那座高高的孤峰。晨雾消散,那个身影像一座石刻的雕像,久久地伫立着,久久地仰望着湛蓝深邃的天空。渐渐地,苍翠青山吻住了半边红日,晚霞彤云飞金流彩,天空充满一种深不可测的神秘,一种主宰一切却又永恒地保持着沉默的威严。山下,汨罗江水被霞光照得青绿中透着金红,渔船正在江中缓行晚靠,隐隐有问答酬唱的渔歌传来。
那位圣哲般的老渔夫,依然肩扛鱼叉鱼网,漫不经心地从江畔走来。偶然,他抬头看了一眼那熟悉的茅屋,眼神闪过一丝惊异。那柱像渔火一样准时点燃的炊烟没有了,茅屋上挑着一幅长长的白幡,门前也没有了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老渔夫目光缓缓地向山顶移动着,木然地站住了。
白发飘飘的老人伫立在高高的孤峰顶端,山下是湍急的汨罗江。
老人仰起了高傲而执拗的头颅,凝视着流云飞动的长空,长长叹息一声,沉重极了。上天呵上
天,你醒着吧?不!你定然睡着了,睡着了。你有双眼吗?不!你定然没有生得双眼,没有!没有!那你为何要做天?为何要受人的顶礼膜拜 上天呵上天,都说你是太古自生,不是人造,不受人制,洞察奸邪,惩恶扬善。真是这样么?不!你混混沌沌,无边无际,不识人间是非功过,全然没有公平、正义与爱心!你,你还是天么?
天空神秘而沉默,七彩流云的漩涡仿佛积淀着久远的愚昧,平静、麻木而又诡异。
太阳完全沉没于山后了,天际陷入了茫茫昏暗。
老人仰天大笑,笑一阵又大哭一阵,摇着头,拭着泪,释然而又迷惘地喃喃着:“上天呵上天,不要责怪屈原骂你问你。你要有灵魂,有双眼,你可能早早都悲伤死了,激愤死了,对么?是了,你听不见屈原的话,你不过一片流云一汪大气而已!真想让你变成威力无边的神座。你?你答应了?答应了?呵,上天答应屈原了!上天开眼了!啊哈哈……”
老人大笑着,从高高的峰顶跃入了一片幽明的汨罗江。
“屈原大夫,回来了——”老渔人悠长的喊声响彻河谷,“渔哥们,救屈原大夫!屈原大夫投江喽——”顷刻间山鸣谷应,江面上点点渔火竞相而来,渔人们在船上喊成了一片:“屈原大夫,你在哪里——”
山间火把也从四面八方涌来,人们边跑边喊:“快救屈原大夫!快,跳水了!”
茫茫江面上,渔人们的喊声渐渐变成了无边无际的哭声。
鲁仲连与春申君闻讯赶来时,已是三日之后了。
汨罗江的春水静静地流淌着,空旷的山谷唯有大片的水鸟在那座孤零零的茅屋上空盘旋飞舞,嘶哑悠长地嘎嘎鸣叫,弥漫出无尽的悲怆。骤然之间,春申君变得枯瘦苍老,软瘫在茅屋前竟是泣不成声了。
“春申君,屈原大夫不足效法。”鲁仲连平静得有些冰冷。
“没有屈原,黄歇何堪!楚国何堪!”春申君猛然跳起,竟对着鲁仲连大喊起来。
“立国不赖一贤。”鲁伸连依旧平静得冷漠,“屈原之心,已经在放逐岁月中衰朽了。纵是秉政变法,也是刻舟求剑了。君自思之。告辞了。”
春申君大急:“噢呀,仲连,你如何能在此时离开我了?”
“春申君,时也,势也。”鲁仲连笑了一下,分明是无奈地苦笑,“我接到密报:燕国乐毅正在奔走联络,意在灭齐。本想扶楚带齐,不想楚国衰颓如山倒。仲连总得尽力周旋,保住齐国,给天下抗秦留得一线生路。”
春申君惊愕了,良久沉默,低声道:“仲连,黄歇纵然无能,也要拼力撑持住楚国了。齐国若有急难,也好有一片根基。”
“春申君,仲连先行谢过。”鲁仲连叹息了一声,“春申君,临别一言,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君姑妄听之:要撑持楚国,便不能效法屈原。屈原之失,在于愚忠。楚怀王之颟顸昏聩,正是楚国衰落根源,屈原却始终寄予厚望。最终如何?楚王悲惨地死了,屈原也跟着悲惨地死了。仲连以为:谋国良臣,绝非一个‘忠’字所能囊括,忠而无能,照样误国害民!撑持危局,更根本者是胆略,是勇气,是见识!君若奋力振作,联结各方,挺身朝堂,拥立新君,疾呼国难而声讨国贼,昭雎们纵然阴险狡诈,安知不会铲除?但有此举,楚国岂能瘫倒灭亡?若一味效法屈原伸颈等死,非但君身败名裂,楚国又岂能不亡?”
鲁仲连戛然打住,对着春申君深深一躬,飞身上马,风驰电掣般去了。
春申君痴痴地望着鲁仲连的背影,骤然一个激灵,向着茅屋深深一躬,猛然飞身上马,飞出了幽静空旷的汨罗江。
(节选自《大秦帝国》,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一项是( )
A. 屈原登上江边的孤峰,眼前所见天空奇异而神秘,流云繁复变动,也是屈原在投江之前复杂心境的写照。
B. 老渔夫从江畔走来,由“漫不经心”到“闪过一丝惊异”,源于熟悉的环境发生变化及他对屈原的关切。
C. “向着茅屋深深一躬”,春申君在茅屋前表达对屈原的歉意,也对自己撑持楚国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D. 小说采用人物独白、对话等多种手法,刻画了不同人物的状态,使表达丰富灵动,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
7. 关于文中谈论屈原之死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春申君认可屈原对楚国的意义与价值,所以他对屈原之死表现得很悲痛,瞬间枯瘦苍老。
B. 鲁仲连认为屈原对楚王是愚忠,其行为不值得效法,故对屈原之死“平静得有些冰冷”。
C. 渔人们哭喊,春申君对鲁仲连大喊,前后照应,彰显了屈原在楚人心目中地位的崇高。
D. 屈原以身死问苍天,渔人们放歌于江上,壮烈,一悠闲,其实质都是对楚国现实不满。
8. 在投江之前,屈原的情绪通过两次问天得到一一宣泄、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9.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写屈原之死:“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本文增加了
渔人搜救、仲连话别等情节,有何文学效果?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语段一: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节选自《史记 屈原列传》)
语段二: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中篇)
语段三:
东坡画兰常带荆棘见君子能容小人也吾谓荆棘不当尽以小人目之如国之爪牙王之虎臣自不可废。兰在深山,已无尘嚣之扰,而鼠将食之,鹿将啃之,豕将拱之,熊、虎、豺、麛、兔、狐之属将啮之。又有樵人将拔之割之。若得棘刺为之护撼,其害斯远矣。秦筑长城,秦之棘篱也。汉有韩、彭、英①,汉之棘卫也;三人既诛,汉高过沛,遂有“安得猛士守四方”之慨。然则棘刺之设,安可少哉!予画此幅,山上山下皆兰棘相参;而兰得十之六,棘亦居十之四。画毕而叹,盖不胜幽并十六州之痛②,南北宋之悲③耳!以无棘刺之故也。
(郑燮《题丛兰棘刺图》)
【注】①韩、彭、英:即辅助刘邦建立汉朝的三员大将韩信、彭越、英布。②幽并十六州之痛:幽、并指今河北、山西北部地区。五代时,后晋石敬堂把幽并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换取契丹对自己称帝的支持,自称“儿皇帝”。 ③南北宋之悲:北宋被金灭亡、南宋又被元灭亡的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东坡画兰/常带荆棘见君子/能容小人也/吾谓荆棘不当尽以小人/目之如国之爪牙/王之虎臣/自不可废
B.东坡画兰/常带荆棘/见君子能容小人也/吾谓荆棘不当尽以小人目之/如国之爪牙/王之虎臣/自不可废
C.东坡画兰/常带荆棘/见君子能容小人也/吾谓荆棘不当尽以小人/目之如国之爪牙/王之虎臣/自不可废
D.东坡画兰/常带荆棘见君子/能容小人也/吾调荆棘不当尽以小人目之/如国之爪牙/王之虎臣/自不可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齐与楚从亲(通“纵”,纵向联合)
B.秦离战国而王天下(离间)
C.孤独而有之(众叛亲离)
D.山上山下皆兰棘相参(交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张仪几次三番在楚国游说成功,一方面是直接用钱财收买了靳尚、郑袖等人做内应,另一方面也是怀王自身昏庸贪婪,不辨忠谄贤愚。
B.语段指出:秦统一天下后,其统治者没有随着攻、守形势的改变制定出正E确的政策是国家倾覆的根本原因。
C.在郑變看来,韩、彭、英等良将就是汉的护卫,他们被杀之后,高祖发出了“安得猛士守四方”的感叹。
D.三个语段都涉及了“良将贤臣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这个话题,其中语段三以“荆棘”设喻,别开生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②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14.语段三中,作者画《丛兰棘刺图》,题材与苏轼所画相同,意图却不同。请分别写出两人的创作意图。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少 年 游
北宋 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15.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由秋日中的长安古道起笔,低沉伤感,为全词蒙上了一层愁绪。
B.“夕阳”至“目断四天垂”三句,绘出一幅空阔寥落的茫茫秋野之景。
C.“归云”乃作者自喻,“一去无踪迹”表现其归隐的洒脱和胸襟的豁达。
D.“不似少年时”,含有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眼下处境的失意之情。
16.“高柳乱蝉嘶”一句中“乱”字用得妙,请结合全词,分析其妙在何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8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是 , 这也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
(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从《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一直到现代白话新诗,中国的诗歌语言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________、发展创新,形成千姿百态的不同________和流派。其间,语言之体与文化之用,内外交相影响,互为两翼。
就诗歌的文化之用而言,作为文学之一体,诗歌本身就是文化之一端,不仅从侧面反映和体现了时代文化,而且要受哲学、绘画、音乐、风俗等相邻文化因素所制约和影响。中国文化与中国诗歌,其间的影响、反映关系,有如水洒在地上,浸湿附近的土壤是水的本性,但被浸湿的程度则需要视土壤情况而定。文化影响诗歌、诗歌反映文化的程度,有的较快,有的较慢;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有的隐晦,有的显露;有的是支配,有的是________;有的________,痕迹俱在,有的羚羊
挂角,无迹可求;有的文化内容可以直接入诗,( );有的是影响,有的则只是暗合;有的是交叉,有的只是平行;有的具有事实联系,有的只具有精神心智上的共通。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嬗变演化 脉络 渗透 引经据典
B.嬗变演化 筋脉 渗透 寻章摘句
C.转变演化 筋脉 浸透 引经据典
D.转变演化 脉络 浸透 寻章摘句
19.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制约和影响着时代文化,而且从侧面反映和体现了哲学、绘画、音乐、风俗等相邻文化因素。
B.不仅要受哲学、绘画、音乐、风俗等相邻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且从侧面反映和体现了时代文化。
C.不仅要受哲学、绘画、音乐、风俗等相邻文化因素所制约和影响,而且从侧面反映和体现了时代文化。
D.不仅从侧面反映和体现了时代文化,而且要受哲学、绘画、音乐、风俗等相邻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有的则需要通过作家的中介、过滤
B.有的作家则需要对之进行中介、过滤
C.有的作家则需要对之进行中介、过渡
D.有的却需要通过作家的中介、过渡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就文学艺术的诸种门类而言,哪两者的关系最密切?我们发现,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诗与音乐最初是结合在一起的,__①__,但一直互相渗透、互为表里。它们有相近的本质,都表现人的心灵世界,都要在时间的流动中展开。
正是由于诗歌与音乐的相近与相通,所以诗人较之于其他类文人,更能受音乐触发进而把对音乐的感受升华为诗。__②__,仅唐代就有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等杰作。青年诗人许劲草继承了前辈诗人以诗写音乐的传统,推出了诗集《音乐女神》,这部书可以说是诗与音乐结合诞生的“宁馨儿”。__③__,一类是听乐记感,一类是音乐礼赞。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请分别写一句话,用“最”字对上述各段的主要意思进行强调。每句不超过20个字。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小学生使用的“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比如整个小学六个年级共有古诗文129篇,平均每个年级约20篇,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面对此种情况社会上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这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需要从中小学生抓起;有人认为,有些古诗文晦涩难懂,中小学生未必能够理解古诗文的内涵,强行背诵,也给人囫囵吞枣的感觉;有人认为,这样做的初衷很好,接下来要注重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创新平台和方式去传承和表达,让中小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文之美,为推动传统文化归位培养更多新生力量。
你对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增加古诗文篇目的做法有何个人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