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苏东坡去拜望王安石,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菊花生长于秋天,独耐风霜,即使老来枯憔,也是留香枝头,绝不落瓣的!提笔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苏东坡遭贬到任黄州。时值秋季,一日,大风过后,苏东坡到花园赏菊,不禁目瞪口呆:眼前黄花纷纷凋落,果真是“满地铺金”。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苏轼黄州菊花误”的故事,可以看出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新课导入
苏轼平生最讲究求实,早年他针对北宋危机的形势,上书仁宗皇帝,要求革新弊政。神宗时代,他认为熙宁新法有些激进,便站在保守派边反对,等到哲宗亲政,旧党上台要彻底废除新法时,他却又“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而倒行逆施,竭力主张保留新法的合理内容。即使遭贬,也不“随时上下”,这种可贵的求实精神不仅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深入实地考察和因事阐发。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州,游览了石钟山,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进行实地考察,写了这篇文章。
写作背景
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石钟山记》写作背景
种树郭橐驼传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北宋
文学家
眉山人
作者简介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作者简介
诗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全能苏
六边形战士
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石钟山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海拔61.8米,相对高度40米左右,面积0.2平方千米。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两山
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000米。南面一座濒临鄱
阳湖,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
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
知识补充
知识补充
石钟山是儒家的圣地,也是佛家的道场。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依旧鼎盛。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辙、黄庭坚、陆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等文人墨客都曾登临览胜,或题诗,或撰文,以记胜抒怀。
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说明、议论、抒情成分。
分类: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如《五人墓碑记》
②游记:是一种摹山范水、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带抒彩的《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如《核舟记》《病梅馆记》
④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如《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记
回顾以往所学,
想一想苏轼还写过哪些
千古流传的游记?
《记承天寺夜游》《赤壁赋》……
资料链接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苏子曰……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这两篇游记具备哪些构成要素?
所至 所见 所感
《石钟山记》
vs
《记承天寺夜游》《赤壁赋》
结构?
手法?
结合游记类文本的构成要素,参考课文注释和学习资料,在了解《石钟山记》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梳理行文结构。
结构
【第一段】游因——质疑
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
【第二段】游历——解疑
通过实地观察,找到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
【第三段】游感——结论
提出自己的思考
翻译第一段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靠近
拍打
即使
使……发出声响
访求
状后句
敲击
鼓槌
传播
消失
唯独
定后句
这种
介词,把
名作动,激荡,掀动
才
省略句
同“含糊”
指所在地
但是
更加
名作动,命名
介词,用
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后被郦道元改编为《水经注》
《水经》上说:“鄱阳湖的出口处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座山)的下面靠近深水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像大钟一样。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更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朝李渤才开始寻访它的遗留下来的踪迹,在水潭边上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然后仔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清脆悠扬,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继续)传播,余音慢慢消失。李渤自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被敲打时)发出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文本大意
资料链接
钟
资料链接
磬
解读第一段
段意归纳
交代石钟山的位置,提出其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质疑。
观 点
评 价
依 据
水石相搏
声如洪钟
扣石闻声
音质如钟
人常疑之
余尤疑之
以钟置水
风浪不鸣
扣石有声
比比皆是
郦道元
李 渤
探究第一段
“人常疑之”“余尤疑之”可以互换吗?
人常疑之 —— 人疑我未必疑
余尤疑之 —— 我尤对此生疑
郦道元
李 渤
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表现出作者不囿定论的质疑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求实精神。
翻译第二段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到……去
赴任
本来
……的样子
边……边……
状后句
因而
让
名作状,凭借着船
硿硿地响
省略句
扑
鸟鸣声
有的人
内心惊恐
名作状,在旁边
状后句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乘船出发到临汝去,(我的)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府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县,因而能够看一看人们所说的(名叫)石钟的山。寺院里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着斧头,在杂乱的石头中间选择其中一两处敲击它,发出硿硿的声音,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乘着小船,划到陡峭的山崖下面。巨大的石头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向人猛扑过来(似)的;而山上栖息的老鹰,听到人的声音也受惊飞起来,喋喋地在高空中鸣叫;还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似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鸟。我正心惊害怕想要回去(的时候),却(听到)巨大的声音从水面上传来,
文本大意
翻译第二段
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断,停止
兼词,于此
知道
表修饰
裂缝
调转,转弯
阻挡
先前
演奏
偏义复词
(波涛)激荡冲击
表并列
于是
判断句
宾前句
中间是空的
声音洪亮像(击)钟(敲)鼓一样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小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冲击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支流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文本大意
解读第二段
段意归纳
实地考察石钟山,探明石钟山其名由来的经过。
1
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
亲访石钟山的时间、同伴和机会
2
寺僧……余固笑而不信也
3
至莫夜月明……如乐作焉
4
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
访问寺僧
夜游石钟山的所见所闻
实地探究所得的结论
他示
自察
嘲讽
自得
解读第二段
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
声 源
声 音
微波——山下石穴罅
噌吰如钟鼓不绝
水石相搏说
风水——中流之大石
有窾坎镗鞳之声
资料链接
解读第二段
作者是如何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有何作用?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夸张
比喻
拟人
绘形
比喻摹声
直接摹声
绘声
动静结合
高低结合
①渲染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氛围;②突出亲访之不易,表现出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③为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
(这段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3.从读者感受上看,一段阴森森,让人毛骨棘然的描写能引人入胜,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读者】
2.从结构上看,为下文写听到石钟山的声音作了铺垫,正因为这样寂静的环境,静到连鸟的惊动都能听到,作者才能很好地听清楚石钟山的“钟声”,才能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结构】
1.从手法上看,运用比喻、拟人和视听结合的手法,着重描写石钟山月夜境界幽深,怪异恐怖,说明一般人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内容】
暗含石钟山得名的奥秘长期未能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如果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为接下来主旨的彰显蓄势。【主旨】
探究第二段
能否只揭示考察的结果而略去游览的过程?
不可以。
第一,如果略去游览的过程,只揭示考察的结果,本文就不成其为游记,而是一篇纯粹的议论文了。
第二,如果略去游览的过程,考察过程中惊恐骇人的场面不加渲染,就不足以揭示求真过程的艰难危险,也就无法说明长期以来无人去探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原因所在了。
第三,略去气氛的渲染,对考察过程中的惊险恐怖不做交代,文章的感染力必然大为减弱。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翻译第三段
表转折
见识浅陋
大概
……的原因
省略句
介词,用
记载
因此
它的真相
省略句
名作状,用眼睛,用耳朵
名作状,在夜里
流传
语气词
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
终究
没有人
竟然
敲打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文本大意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解读第三段
以反问的方式,点明全篇的主旨,强调了实地考察的重要性。
从三方面说明世上没有流传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
以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点明错误观点产生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
交代写这篇游记的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解读第三段
段意归纳
阐明了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山名由来的原因,
交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郦道元
士大夫
渔工水师
陋者(李渤)
石钟山名称由来“不传”的原因
言之不详
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虽知而不能言
以斧斤考击以求之
叹
讽
惜
笑
苏轼的态度
缺乏对考察结论的具体阐发
缺乏去实地考察的决心勇气
缺乏阐明真相的文化素养
缺乏对表象的深入探究
游因——质疑
郦说——人常疑之
李说——余尤疑之
游历——解疑
夜游见闻
大石侧立
栖鹘惊飞
鹳鹤怪叫
水声轰鸣
肯定命名
游感——总评:不可臆断有无
议论为主
提出问题
叙议结合
解决问题
集中议论
抒发感想
艺术特色: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石钟山记
1. 语言精练,描述生动,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
2. 结构独特,因事说理,叙议结合。全文以
“质疑──解疑──说疑”为线索展开,
首尾呼应,逻辑严密,达到情与景,
事与理的浑然融合。
艺术特色
再看文体
《石钟山记》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山水游记散文,始于魏晋。到了唐代,经过元结、柳宗元等人的创作实践,山水游记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宋代说理之风大盛,以记游为议论,在叙述中说明事理,形成了山水游记的新风格。正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所言,“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何在呢?
拓展探究
大胆质疑 小心求证 善于思考
后世评价
苏轼的一生,将中国传统的三大思想体系——儒、道、佛,很好地融于一身。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的人物。他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王国维《人间词话》)
总结全文
本文写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作者先考察历史文献对郦道元的说法表示怀疑,对李渤的说法表示“尤疑”。得到机会后亲自实地考察,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否定了李渤的说法。得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结论,表现出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反求诸己,依“道”而行
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缘由,经历了“以声得名”到“以形得名”,再到“形声兼具”的过程。无论是郦元、李渤,还是苏轼,都认可石钟山以声得名,只不过对声音的来源有分歧。有学者诟病苏轼在涨水时游览石钟山,在涨水时才能看到微波入石穴罅、大石与风水相吞吐的场景,听到了由此产生的噌吰声和窾坎镗鞳声。但并不全面,枯水季节的石钟山又是怎样的呢?明朝罗洪先特意提出异议,他在枯水期考察石钟山,发现“石钟山中虚外窾”,里里外外都像钟形,从而在石钟山得名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质疑点一:苏轼是否得命名原因之实?
反求诸己,依“道”而行
据《旧唐书·李渤传》记载,李渤是唐代名臣,早年立志读书,并成功考取功名。走上仕途之后,心忧天下苍生,为百姓殚精竭虑。可见,无论是学识,还是人品,李渤并不“陋”。
《辨石钟山记》也是在李渤实地探访石钟山后写下的。李渤有疑,就实践考证,他的行为与苏轼本质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具备这种实地考察的探究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用“陋”来简单地给李渤贴标签,或许也有些武断。
质疑点二:李渤真的陋吗?
“言”即“说”。
渔工水师尽管文化素养不一定高,但如果他们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缘由,口耳相传多多少少也会影响周围人的观点,但从苏轼的文字中我们看不到相关的痕迹,寺僧小童也未提及渔工水师的看法。同时,渔工水师也未必会像苏轼那样暮夜至绝壁下游览石钟山。《石钟山记》有言,听到水上发出的噌吰声,“舟人大恐”,可见,舟人也没有见过这仗势,惊恐万分。他们是不会有苏轼这样发现的。
综上所述,渔工水师不是知而不能言,是不知!
质疑点三:“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真的如此吗?
“臆断”这个词,在全文没有落脚点。《水经注》是郦元搜集前人大量的文献资料,认真分析研究,且在实地考察基础上创作的,不是臆断出来的;李渤更是实地考察才发表自己的想法,也不是臆断。
耳闻目见得到的结果不一定正确,我们很多时候会被假象迷惑。同时,也未必事事都要目见耳闻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质疑点四:“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这个理,是否值得商榷?
理解性默写
1. 郦道元的《水经注》里记载的石钟山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2. 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名字由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唐代的李渤在石钟山敲击石头听到的声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钟山记》中写到人们怀疑郦道元说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石钟山记》中,作者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产生了对李渤的怀疑。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水石相搏 声如洪钟
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
理解性默写
6. 苏轼描摹绝壁旁千尺高巨石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苏轼探明的石钟山钟鼓声音连绵不绝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石钟山记》中,寺僧验证石钟山得名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寺僧的做法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 很大。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仅以“________________” 一句表示不屑一驳。
如猛兽奇鬼 森然欲搏人
则山下皆石穴罅
不知其浅深 微波入焉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寺僧使小童持斧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理解性默写
9.《石钟山记》中,苏轼乘小舟将进入港口时,发现水中大石 能发出窾坎镗鞳之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苏轼亲自探访石钟山名字由来之后,由此引发他的感慨,不禁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苏轼写这篇游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中而多窍 与风水相吞吐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
盖叹郦元之简 而笑李渤之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