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三角形的内角和》 说课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目 录
01
说教材
1.1、教材分析
本节课将介绍三角形内角和的概念,即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学生将通过实验和数学证明来深入理解这一概念,并掌握如何运用三角形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此外,还将探讨三角形不等式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和解决几何问题的重要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建立更加深入的平面几何概念,提高几何直观能力,为今后学习更复杂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探究三角形内角和及其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全面解读说教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经历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组织学生通过量、剪、拼等实践活动,发现、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0
A+B+C+D=360
x(2π-6)
重点
难点
探究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探究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02
说学情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初步的数学推理和证明。此外,他们已经学习了初步的平面图形和角的概念,对三角形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课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教材设计了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02
说教法学法
二、关注学情说方法
学法
自主探索
小组交流
互学互教
教法
启发
讲授
活动
希沃课件辅助
03
说教学过程
0
A+B+C+D=360
x(2π-6)
情景导入
五、教学过程
自主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总结
小结作业
1.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
2.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
3.三角形的3条边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
复习导入
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1.要想用小棒围一个三角形,至少要用几根?
思考:
2.是否有了3根小棒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你的三边之和是比我长,但三个内角之和并不比我大。
我不但三边之和比你长,而且三个内角之和也比你大!
你同意谁的说法呢?为什么?
情境导入
90°+ 45°+ 45°=180°
90°+ 60°+ 30°=180°
知识点1:三角形的内角和
探究新知
从第113页剪下3个三角形,小组合作,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3个内角的度数。
初步结论: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验证环节,小组合作要求:
1.四人一小组,利用学具袋里的学具进行验证。
2.各组把本组验证的方法和发现记录在相应的
学习卡上。
3.时间为5分钟。
想办法把每个三角形的 3 个内角拼在一起, 看看拼成了什么角。
2
3
1
1
平角
3
2
3
1
平角:180°
自己再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先剪下来, 再拼一拼。
结论: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3.3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必做题,完成教材的练一练。
2.选做题
【这样设计】既巩固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并且为接下来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
做铺垫。。
3.4课堂小结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04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感谢聆听,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