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老王
王老
老王
杨绛
走近作者
杨绛,生于1911年,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评论家、学者。
代表作有:
——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
——小说《洗澡》《倒影集》
——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
——译作《小癞子》《堂吉诃德》
《斐多》《吉尔布拉斯》
——回忆录《我们仨》
老王是谁?作者给我们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从这些信息中你读出了什么?细读课文,找出相关信息。
情况 分析
姓名 职业 家庭成员 外貌特征 家庭住址 老王
蹬三轮车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便就没了。
荒僻小胡同里的破落大院里的塌败的小屋。
谋生手段的艰苦
生理缺陷
居住条件恶劣
地位卑微
老光棍、孤独终老
生活艰苦
整体感知
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看看本文记录了作者和老王交往的哪些事情。
本文记录了作者和老王交往的四个片段:
①老王送冰;
②老王送钱锺书先生看病;
③老王在“文革”中生计愈加艰难;
④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给“我”。
整体感知
根据作者和老王的交往片段,请结合全文,梳理本文的结构。
全文围绕“我”与老王的交往展开叙述,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多角度展现老王孤苦寒微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老王的同情。
第二部分(第5—7段):回忆与老王交往的三个片段,表达了对老王的尊重、感激和同情。
第三部分(第8—22段):详写老王临终前赠送“我们”香油和鸡蛋,既表现了老王和“我们”的深厚情意,又抒发了作者的感念和愧疚之情。
本文围绕老王展开,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琐碎的内容的?
本文以作者一家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
介绍了老王的基本情况,依次写了他的职业、生理缺陷和居住条件。
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
回忆老王的工作和为人,以此突出老王的善良和忠厚。
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将几个具体事例有序地串联起来,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要读懂《老王》这篇课文,哪一句话特别重要?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第二课时
要读懂《老王》这篇课文,哪一句话特别重要?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体会老王的不幸
精读文本,从文字体会老王的不幸
原句: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改句:他靠着生活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演绎老王,自述身世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创造对话,理解老王的孤苦无依
原文: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改文:有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出息的侄儿,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杨绛:老王啊,你老伴还好吗?
老王:唉,我没有老伴儿……
杨绛:那你孩子都长大了吧?
杨绛:哎呦,老王啊,你家里还有什么亲人呐?
老王:唉,有个哥哥
杨绛:哎呦,有个哥哥真好啊。
老王:死啦!
杨绛:哎!那还有什么亲人吗?
老王:还有两个侄儿。
杨绛:那这两个侄儿也能够经常走动走到帮衬帮衬你吧?
老王: 这俩孩子都没出息啊
杨绛:那你还有其他可以照顾你的亲人吗?
老王:没什么了……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如果你就是那些看客,你怎么来表达这个句子?)
饰看客,理解社会对老王的凉薄
活该!
杨绛:老王啊,那个地方是不是就是你的家啊?
老王:住那儿多年了。
演读对话,理解无家的痛苦
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这个句子中哪一个词语最心酸地写出了老王的活命状态?)
读反复出现的“只”,感受老王的走投无路
①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②老王只有一只眼。
③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④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⑤他只说:“我不吃。”
读反复出现的“只”,感受老王的走投无路
小结1
作者为什么说老王是“不幸者”?
物质生活艰苦
精神世界孤苦
同情弱者
平易近人
心地善良
杨绛
老王
常坐老王的三轮
③________________
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关心他能否维持生活
不白收老王的鸡蛋、香油,给他钱
生活艰苦
知恩图报
纯朴善良
蹬三轮的单干户
有眼病
居住条件差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临终前送来香油和鸡蛋
阅读课文,想一想,在作者眼中,老王是个怎样的人?在老王眼中,杨绛又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送冰块,冰大一倍,价钱不变
送钱先生看病,不肯收钱
女儿送鱼肝油给他
走近背景
故事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那是一个荒唐的年代。作者夫妇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下放到“五七干校”,罚扫厕所,挨批斗,被剃了“阴阳头”,一度无人敢为他家提供服务。
女儿钱瑗,要回去看爸爸妈妈也要先把大字报贴了,说与钱钟书、杨绛在思想上彻底地划清界限,然后才能够回家去看往自己的父母。
在杨绛看来,老王是不幸的,他生活艰难,无依无靠,是被世人嘲笑抛弃的人。而自己虽然身处泥淖,但却仍旧得到了来自老王的帮助与善意,他以诚恳质朴之心对待自己一家。
在老王看来,杨绛一家是不幸的,作为知识分子在文革时期被下放批斗,生活境遇翻天覆地。但在自身艰难的情况下,杨绛却依旧善良,不歧视他的残疾,照顾他的生意,关心他的生活,给予他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帮助。
两个同样“不幸”的人,在那个荒唐的年代里相互关心,相互扶助,以善良之心回报善良之心,给那段冰冷的岁月增添了一丝丝人性的温情。
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从”和“压根儿”强调的是什么?“大概”同“压根儿”是否矛盾?
①“从”强调以前从未发生过,“压根儿”强调一点儿也没有过。②“大概”表明这是作者的推测,而“压根儿”表明作者坚信老王的诚实和善良,老王绝不会有欺负主顾的念头,所以“大概”和“压根儿”不矛盾。
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一般什么情况下说“当然”?“当然”用在这里,流露了“我们”什么样的心理?
顺理成章的情况下才会说“当然”。表明作者一家之前帮助老王是诚心诚意的,并不要求老王回报,也表明作者一家很同情贫困的老王,从来没有占便宜的念头。
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钱给老王,试着找出相关的语句,想一想: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了什么作用?
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作用:作者一家虽然一度经济拮据,但整体收入远在老王之上,作者同情老王的不幸,敬重老王的人品,所以愿意尽力照顾老王的生意,不让老王吃亏(不要他减半收车费,不让他白送钱先生看病,不白拿他的香油和鸡蛋)。
“钱”在作者这一方,是尊重老王的诚实劳动、表达谢意的方式,也是对生活窘困的老王表示同情和关怀的物质手段。
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了什么作用?
第三课时
如何理解文中老王给“我”家送香油和鸡蛋的行为?
老王临终前送给作者的香油和鸡蛋不仅珍贵,而且饱含深情厚谊。
“我”经常坐老王的车,照顾他的生意;“我”女儿知道老王的好眼天黑之后看不见东西,就送给他一大瓶鱼肝油;“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已被取缔,“我”为老王的生计担忧。作者一家与老王交往频繁,而且尊重他、关心他、同情他。老王同样也关心着作者一家,时常主动帮忙。所以孤苦无依的老王,临终前送来香油和鸡蛋,不仅仅是在表达谢意,也是在表达对这个世界最温情的留恋。
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老王来送香油鸡蛋”这部分内容?
因为这部分内容记叙的是集中体现作者一家与老王珍贵友情的一幕,也是老王向作者一家表达谢意,令作者既感动又愧怍的一幕。
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主要内容
怎么理解作者所说的“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一是本能地被老王骇人的病容吓到了;
二是担心老王马上就会倒下,“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原因
所以,作者在害怕的心理下,条件反射式地拿钱给老王,也没有请他坐坐喝口茶水,事后看来确实有失礼貌,显得“糊涂”。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第8段“镶嵌”—词原义是什么?此处有何表达效果?
“镶嵌”原指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此处充分(夸张)地表现出老王瘦弱无力、身体僵直、毫无生气的病态,暗示老王生命将逝。
“送香油和鸡蛋”这部分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老王的形象?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方法
动作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具体语句
分析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一堆白骨。
“我不吃。”
“我不是要钱。”
老王在身体如此衰弱的情况下双手都没空着,这份善意不能不让人感动。
借僵尸、骷髅外表干枯的特点,写出了老王病情极其严重,身体极度虚弱的状态。
简短生硬的语言表现出老王老实巴交、不善言辞的性格特点。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精读细研
通过动作描写,形象写出了老王离开时行动困难的情形,突出老王病情的严重。
分析描写
详写老王的外貌,是为了表现老王病情严重,病重时仍然来送东西,更能突出老王善良、知恩图报。
详写“我”的心理活动,从侧面表现老王的品质。既写出了我的感动,也写出我对老王的同情和担心.
作者详细描写老王骇人的病容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为后面自责因受惊吓而忽略老王的心意做铺垫。
在这部分中,又为什么要详写老王的肖像、神态以及“我”的心理活动?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
这些鸡蛋凝聚了老王对“我”一家的真诚谢意,情谊是无法计算的,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
如何理解结尾“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含义?
[常见的考查形式]
(1)试简要分析结尾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
(2)文章结尾句(段)“言简意丰,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
考点
理解、分析文章的结尾
结构
内容
[答题技法]
1.了解结尾句(段)的作用。
①照应标题、前文内容,使文章结构完整;②总结全文,收束全文。
①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②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的感悟或情感;③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④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2.理解结尾句(段)的内涵。
抓住句(段)中的关键词,将其所表达的意思和具体语境或文章主旨联系起来,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进行探究,进而领会其深刻内涵,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参考答案]
内容理解
理解一
老王抱病上门送礼要表达最深的谢意,而作者却没有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见面,也没完全领会老王的用意,仅以金钱回报,与老王没有进行更多的交流,作者感到对不住老王的情义。
作者反思自己一直充当给予者,从来没有接受过老王的回赠和无偿的帮助。这样做貌似对得起老王,却让老王始终觉得欠了作者一家的情。最后老王送香油和鸡蛋,自己不是感激地收下,而是又拿钱回赠老王,作者懊悔这样做等于“侮辱”了老王的心意。回想起来,老王似乎是带着伤感和遗憾离开自己家的。所以作者一直“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作者为自己的自命清高、不解人意而“愧怍”。
理解二
作者通过回忆老王窘迫的生活状况以及与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展现了特殊时代背景下,老王与作者一家珍贵的友情,凸显了孤苦寒微的老王纯朴、仁义、善良的品性,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之美的讴歌,对不幸者的悲悯关怀,对自身的反省以及对命运的慨叹。
主旨归纳
读完这篇课文,也许你会联想到下面这些词语:穷苦、命运、平等、尊重、同情、人道关怀……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围绕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谈谈感受吗?
人道关怀的体现是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个体生命、个体人格、个体价值,尊重和保障法律赋予的个体权利、个体尊严。作者一家关心老王的生计,尽可能地照顾老王的生意,尊重老王,让他有尊严地挣钱;而老王知恩图报,在作者一家最狼狈的时候,不避风险,倾力相助。善良之心互相传递、互相支撑,正是基于平等意识的“人道关怀”。这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让“人道关怀”照耀社会的每个角落,保障每个个体的合法权益,让忠厚善良、吃苦耐劳的“老王”们,能够凭借诚实劳动,过上有尊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