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评估卷05(上海专用)
1.无之以为用 一觞一咏 兰亭集序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觞”“咏”“哀”“鉴”等。
2.(1)D (2)C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排序的能力。
文段谈在上位者要礼贤下士,招纳人才。前面分别举了周公和孔子的例子。“昔周公之相也”,从前周公做宰相时,则后文要接他招揽人才的具体做法③,再谈效果,结合“俊义满朝”可知,应接②;
再谈孔子,接④,①是对“七十有余人”的解说。
排序为③②④①。
故选D。
文段意思是:从前周公做宰相时,非常谦虚而又不揽事过多,从全国选拔和任用有才能的人,因此满朝都是有才德的人,门下充满了贤才聪明的人。孔子没有官位,却有70多个有才德的人所跟随,这些人都是可以做卿相、诸侯的人才啊!更何况位居三公这样高官的人,要招致天下的贤士的人呢?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点句子含义的能力。
文章是对贾政的正面评价,他清醒理智,直面现实,“是成人的标征”,引领驱策宝玉历练人生,走向成熟,从而承担承继贾府的责任。据此排除ABD三项。
故选C。
3.D 4.B 5.C
6.示例:①鲁迅信中表达了编导及演员表演难以准确把握原著旨意的担忧;②提供书信促使与会者进一步研读原著,聚焦鲁迅的担忧研讨改编得失,结合观影体验有理有据地发表看法,使研讨更深入。
7.示例:①我赞同社员丁的看法,编导巧用解说词诠释了原著国民性批判这一命题;②阿Q其实代表了一个群体形象,他的精神胜利法贯穿了民族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③这段解说词帮助观众理解原著创作旨意,引发观众的深思和回味。
【解析】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D.“为评议电影改编有创意提供充分依据”错,依据“况且鲁迅文学语言独有的风格为电影改编提供了创作空
间”,以及电影中增添的“吴妈给阿Q点油灯、与阿Q说心里话”等情节,可知摘引部分的“阿Q被赵太爷打耳光”这一情节,没有体现“为评议电影改编有创意提供充分依据”。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B.依据后文几个社员发表的看法所提到的“保留了原著精髓”“尊重了原著,减少了‘误读’”“讲述这段故事的音调”“结尾的解说”等内容,可知主持人的话,涉及到电影《阿Q正传》的某种处理方式,这种处理方式,正是前文影评中提到的“选用鲁迅视角旁白,画外音贯穿整个电影”,所以B应该是主持人提出的研讨话题。
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阿Q游街时观众的喝彩与不同造型”最能演绎鲁迅“作此篇”的目的,依据鲁迅的原话“我之作此篇,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可知,“滑稽或哀怜”是作者采取的艺术手段,以达到对国民性的批判的目的,而“阿Q游街时观众的喝彩与不同造型”,正好符合“滑稽或哀怜”的特点,同时也揭示出深刻的批判性主题。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书信内容:鲁迅书信是对编剧(或编导)表明担忧,担心编导及演员表演难以准确把握原著旨意,不能真正展示创作的意图和主旨。
对影评的作用:有了鲁迅本人书信原文,以及鲁迅本人的顾虑,能够促使与会者(或电影创作者、参与者)进一步研读原著,聚焦于鲁迅的担忧,着力寻求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的平衡。
对发言摘要的作用:文学社社员观看电影《阿Q正传》后交流研讨,要根据真实的观影体验,也要结合鲁迅本人的意见和看法,这样就使得交流有理有据,也能使研讨更加深入。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主要观点态度的能力。
首先要对社员丁的看法出明确的表态,赞同或不赞同。
如果认同,就进一步分析社员丁提到的解说词的内容:阿Q没有“断子绝孙”,其实就是阿Q代表了一个群体形象,他不属于一时一地,尤其是他的精神胜利法贯穿了民族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
最后,指出解说词起到的效果,这段解说词是编导的巧妙之处,借解说词诠释了原著国民性批判这一主题,帮助观众理解原著创作旨意,引发观众的深思和回味。
8.第①段的跌宕奔流总领后文,记叙作者认识怒江丰富形象的曲折过程,第⑤段写怒江的静止,既丰富了文中怒江的形象,也以这一反差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或设置悬念、为后文写怒江形象的丰富及变化埋
下伏笔等)。
9.画线句描写想象中怒江在战争中吞噬桥面人与物的惨烈以及之后的平静的画面,与前文实写自己探访怒江的经历形成对照,虚实结合,丰富了怒江的形象和意蕴(或从声与静对比等角度赏析);句式上长短结合,先以长句写平缓的景象,再以短句写枪声哭声混杂的激战场景,紧凑的节奏营造了激烈氛围,令人身临其境。
10.作者写怒江 “宁静又恚怒”“澄净又浑浊”,怒江丰富的形象在作者笔下极富生命力,笔力雄浑;描写“沙子或鹅卵石细碎或大块的温热”,写花的“触碰”的 “絮语”等笔触细致而敏锐;这种雄浑而细腻的笔触与怒江的粗犷又多变的形象是一致的。
11.不同意删去。最后一段在前文由怒江抚慰人心的空之后再交代两次游历中看到的怒江的变化,发出万物亦如人心,都在起着变化的感叹,进一步丰富了怒江的形象,“变化无法阻挡”照应“内心的空”,深化了主旨,丰富了文章的意蕴;这种感叹也是围绕怒江在天地间的“跌宕起伏”的,所以不能删去。
同意删去。最后一段在前文由怒江抚慰人心的空之后再交代两次游历中看到的怒江的变化,发出万物亦如人心,都在起着变化的感叹这种感叹和前文写怒江对人的抚慰是矛盾的,消减了怒江抚慰人心的力量,使得全文的重心游离而散乱,因此需要删去。(或:第 段写到这巨大的空洞,对应着内心的空,也抚慰着内心的空,如果作为结尾句,有余韵袅袅、言尽意不穷的效果,所以不必再写具体的感叹了)。
【解析】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和探讨作品创作意图的能力。
解答时可从内容和手法的角度分析其目的。
结合“怒是仄声,江是平声,一条大江,便在此间跌宕奔流”可知,此内容位于句首起到总领后文的作用,后文再写小时候的不知道怒江,考上大学离开时所见,记叙作者认识怒江丰富形象的曲折过程;
结合“水声更响亮了,而江水是静止的,只是随意的一片黄色,窝在莽莽苍苍的大山间。”可知,第⑤段写怒江的静止,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全文写的静止和夏季的江水滔滔,静与动并存,此处描写既丰富了文中怒江的形象,也以这一反差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
9.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鉴赏语言可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句式特点、语言风格等角度进行分析。
结合“守桥官兵立马回击。同时,一声令下,早早埋藏在大桥上的炸药轰然炸响。这是怎样的巨响?”“浑浊江水在猛烈的颤抖过后,也显出奇异的平缓。只短暂的一瞬。猛然间,枪声,喊声,哭声,呻吟声,骤然在江面响起,久久回荡”可知,描写想象中怒江在战争中吞噬桥面人与物的惨烈以及之后的平静的画面,与前文实写自己探访怒江的经历形成对照,虚实结合,将现实生活的描绘与回忆、想象相结合,可以创造
出更为立体和富有层次感的文学作品,丰富了怒江的形象和意蕴;
结合“浑浊江水在猛烈的颤抖过后,也显出奇异的平缓”先以长句写平缓的景象,节奏也跟着舒缓,内容丰富、精确细致;“猛然间,枪声,喊声,哭声,呻吟声”再以短句写枪声哭声混杂的激战场景,紧凑的节奏营造了激烈氛围,令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先以长句写平缓的景象,再以短句写枪声哭声混杂的激战场景,紧凑的节奏营造了激烈氛围,令人身临其境,句式上长短结合,使整段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
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风格的能力。
此题要抓住题干中的“雄浑又细腻、粗犷又敏锐”的评价,结合原文从两方面具体分析。
结合“怒江宁静有时,恚怒有时;澄净有时,浑浊有时;开阔有时,旖旎有时”可知,作者运用短句,写怒江“宁静又恚怒”“澄净又浑浊”,怒江丰富的形象在作者笔下极富生命力,笔力雄浑,语言的节奏感极强;
结合“脚下的沙子或鹅卵石散发着细碎或大块的温热,有风徐来,将身后的攀枝花树吹得一阵轻微地晃动,千万花朵彼此碰撞,发出轻柔的絮语”可知,作者通过触觉和视觉,描写“沙子或鹅卵石细碎或大块的温热”;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花的“触碰”的“絮语”等笔触细致而敏锐,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感和情景,展现了语言的魅力,这种雄浑而细腻的笔触与怒江的粗犷又多变的形象是一致的。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的作用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此题要先明确观点,然后结合全文的主旨,写出充分的理由。
(1)结合“峡谷空旷,四野无人。这巨大的空洞,对应着内心的空,也抚慰着内心的空。”“上上次去怒江是刚过完年后。这天唯一的缺憾是,攀枝花还没开。只不过短短半月,我再到怒江边,江水仍然清澈,但两岸的攀枝花已经开得不管不顾,……”可知,最后一段在前文由怒江抚慰人心的空之后再交代两次游历中看到的怒江的变化,攀枝花由未开到盛开,作者由亲眼所见,发出万物亦如人心,都在起着变化的感叹,进一步丰富了怒江的形象,最后一段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变化无法阻挡”照应“内心的空”,深化了主旨,也升华了主旨,帮助读者理解主旨,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结合“这天唯一的缺憾是,攀枝花还没开”与“但两岸的攀枝花已经开得不管不顾,不惜血本,忘乎所以了,远远望去,连成一大片”可知,怒江的攀枝花由未开到盛开,这一从无到有的变化,作者的这种感叹也是围绕怒江在天地间的“跌宕起伏”的,可以说与主旨一致,所以不能删去。
(2)结合“峡谷空旷,四野无人。这巨大的空洞,对应着内心的空,也抚慰着内心的空。”可知,此处写怒江抚慰人心的空,点出了主旨,可谓卒章显志了,到此完全可以结束;
结合“这天唯一的缺憾是,攀枝花还没开。只不过短短半月,我再到怒江边,江水仍然清澈,但两岸的攀
枝花已经开得不管不顾,不惜血本,……”可知,结尾再交代两次游历中看到的怒江的变化,写攀枝花由未开到盛开的变化,发出万物亦如人心,这种感叹和前文写怒江对人的抚慰是矛盾的,消减了怒江抚慰人心的力量,使得全文的重心游离而散乱,减少了“形散神聚”的力量,因此需要删去。
12.B 13.C
14.两句的意思是诗人要乘坐小舟去凭吊一下项羽和韩信的祠堂。刘邦成功后杀掉了造反的开国元勋,躲在宫里与太监厮混,雄风志气丧失。诗人凭吊完记念刘邦事业的歌风台,再去凭吊被刘邦打败的项羽和韩信。此二句,意蕴含蓄而深远:帝业的成败在于既在于善于用人,也在于励精图治,应当认真总结那些王朝竞争失败者的教训。
【解析】
1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根据句数和押韵看,这首诗的体裁为古体诗,不是近体诗,故收录本诗的作品集拟制为《吴中四才子律绝》不妥。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关键在于用与杀伐”错,应该是关键在于善于用人。
B.“留下的人奴颜婢膝,当初志气不再”错,应是刘邦曾躲在宫里与太监厮混,雄风志气丧失。
D.“从古人写到今人”错,应是由今人写到古人。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明朝放舟淮浦去,项王韩侯祠下亦徘徊”两句的意思是诗人要乘坐小舟去凭吊一下项羽和韩信的祠堂。诗人凭吊完记念刘邦事业的歌风台,再去凭吊被刘邦打败的项羽和韩信。刘邦成功后杀掉了造反的开国元勋,躲在宫里与太监厮混,雄风志气丧失。尽管那些已经死去一千八百年的豪杰无法引起诗人的悲哀,但那一段历史却是令人感伤、发人深思的。诗人想像,在离开歌风台,经过项羽的都城徐州和韩信的家乡淮阴时,自己仍会在他们的祠庙前久久徘徊。诗人登临的歌风台,徘徊流连的项羽和韩信祠庙,提供了成功与失败的重大范例。他不能不思考,在历史的深处,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奇怪法则?此二句,意蕴含蓄而深远:帝业的成败既在于善于用人,也在于励精图治,应当认真总结那些王朝竞争失败者的教训。
15.通晓 / 了解 / 知道 高兴 / 愉快 / 喜悦
16. C A
17.现在君王事无巨细都总览而亲自处理,这样君王更加辛劳而臣子更加安逸,这是替代厨师宰杀牲口做
佳肴、替木匠砍削木头打家具啊。
18.时居士何胤筑室若邪山 / 山发洪水 / 漂拔树石 / 此室独存
19.顾暠:认为明帝躬亲细务,地方及中央公事都要上报其决断,凡事亲自处理,导致机构办事效率低下;钟嵘:建议明帝具体事务交给三公九卿办理,触犯(违背)君权;明帝:自身有专权包揽的想法,不想下放权力。
20.钟嵘曾请沈约称誉推荐自己,遭沈拒绝。沈死后,钟嵘评价沈约诗文:以五言诗最优,沈独霸文坛是因为谢朓笔力还弱、江淹江郎才尽、范云地位低微;沈文辞比范云强,意蕴比江淹浅薄。钟对沈的评价有肯定,也夹杂着当年被沈轻视产生的怨恨;表现了记仇、挟私报复的性格弱点。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钟嵘做国子生,通晓《周易》。所以“明”解释为动词,通晓、了解或知道。
(2)句意:钟嵘奏章递上去,明帝看了不高兴。所以“怿”解释为动词,高兴。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没有不争着启奏朝廷,等候皇上裁决。所以“启闻”解释为“禀报”。
故选C。
(2)句意:估量人的才能大小颁布政令,根据人的能力的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所以“揆”解释为“估量”。
故选A。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总而亲之”,总览而亲自处理;“是人主愈劳而人臣愈逸”,这样君王更加辛劳而臣子更加安逸;“庖人”,厨师;“斫”,砍削;“所谓……也”,判断句式。
1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当时有个叫何胤的隐士在若邪山建房舍,山洪暴发,把大树和巨石都冲跑了,何胤的房屋却安然保存。
“时”是句前时间状语,“居士何胤”是主语,“筑室”是谓语动词“建造房舍”,“若邪山”是“筑室”的地点,属于状语后置,应在“山”后断句;
“山发洪水”句意完整,“水”后断句;
“漂拔树石”省略主语“洪水”,句意完整,“石”后断句;
“此室独存”句意完整,意思是“只有这间房舍保存下来”;
所以应为“时居士何胤筑室若邪山 / 山发洪水 / 漂拔树石 / 此室独存”。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第②段“上不顾而他言”的原因,需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概括。主要是因为钟嵘上奏章,以及顾暠回答的话语。
原文:“嵘乃上书言:‘古者明君,揆才颁政,量能授职,三公坐而论道,九卿作而成务,天子可恭己南面而已。’”意思是“钟嵘就上书提出:‘古时候贤明的君主的职责在于根据每个人的才能授予官职;三公也只是陪君主谈论大政方针,具体事务都靠九卿去办理,天子只须保持自己的尊严面南称孤就行了。’”从中可知, 钟嵘这是建议皇帝不要事事躬亲,建议明帝具体事务交给三公九卿办理,触犯(违背)君权。
原文(顾暠)“答曰:‘ 嵘虽位末名卑,而所言或有可采。且繁碎职事,各有司存,今人主总而亲之,是人主愈劳而人臣愈逸,所谓代庖人宰而为大匠斫也。’”意思是“钟嵘虽然职位不高没有名气,但所说的或许有可采纳之处。况且繁琐的日常事务,自有各部门去办,现在人君把它们都包揽起来亲自处理,这样人君就越来越忙而人臣越来越安逸,这就是所谓的代厨子做饭、替木匠砍削啊。”从中可以知道顾暠认为明帝躬亲细务,地方及中央公事都要上报其决断,凡事亲自处理,导致机构办事效率低下。
原文“上不顾而他言”,意思是明帝不接茬儿把话岔开,可知明帝不想下放权利,有专权包揽的想法。
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
原文“云:‘观休文众制,五言最优。齐永明中,相王爱文,王元长等皆宗附约。于时谢朓未遒,江淹才尽,范云名级又微,故称独步。故当辞密于范,意浅于江。’ 盖追宿憾,以此报约也。”是指纵观沈休文(即沈约)各类诗文,以五言诗最优。齐永明年间,竟陵王萧子良爱好文学,王元长等人也都尊崇依附沈约。当时谢朓的诗还不够遒劲,而江淹才气已尽,范云的名声地位又低微,所以沈约得以独霸文坛。因此沈约的文辞比范云周密严谨,意蕴比江淹低下。这是钟嵘在追念旧时的怨恨,以此来报复沈约。可知,钟嵘曾请沈约称誉推荐自己,遭沈拒绝。沈死后,钟嵘评价沈约诗文:以五言诗最优,沈独霸文坛是因为谢朓笔力还弱、江淹江郎才尽、范云地位低微;沈文辞比范云强,意蕴比江淹浅薄。
钟对沈的评价有肯定,而文章“盖追宿憾,以此报约也”也明确指出他的评价夹杂着当年被沈轻视产生的怨恨;表现了记仇、挟私报复的性格弱点。
参考译文:
①钟嵘,字仲伟,颍川长社人,是晋朝侍中钟雅的七世孙。父亲钟蹈,为齐朝中军参军。
②钟嵘和哥哥钟岏、弟弟钟屿都很喜欢学习,有见识和思想。钟嵘,在南朝齐永明年间为国子生,通晓《周易》。卫将军王俭担任国子寺祭酒,很欣赏他,常与他交往。建武初年,他担任南康王侍郎这一职务。当时齐明帝爱亲自过问细小的事务,公务也繁多。于是各郡县以及中央各部门的日常公事,没有不是争相启奏朝廷,等候皇上裁决。文武官员任命都不归吏部,于是每个人都凭势力互相推举提拔,君主的事
务很繁忙。钟嵘就上书提出:“古时候贤明的君主的职责在于根据每个人的才能授予官职;三公也只是陪君主谈论大政方针,具体事务都靠九卿去办理,天子只须保持自己的尊严面南称孤就行了。”奏章递上去,明帝看了不高兴,问太中大夫顾暠说:“钟嵘是谁?想管我的机要事务,你了解他吗?”顾暠回答:“钟嵘虽然职位不高没有名气,但所说的或许有可采纳之处。况且繁琐的日常事务,自有各部门去办,现在人君把它们都包揽起来亲自处理,这样人君就越来越忙而人臣越来越安逸,这就是所谓的代厨子做饭、替木匠砍削啊。”明帝不接茬儿把话岔开。
③永元末年,钟嵘担任司徒行参军。梁天监初年,制度虽有改革,但未能革除前朝所有弊端。……
④衡阳王萧元简出京去作会稽郡的太守,召钟嵘担任宁朔记室,专门掌管文字工作。当时有个叫何胤的隐士在若邪山建房舍,山洪暴发,把大树和巨石都冲跑了,何胤的房屋却安然保存。萧元简让钟嵘作《瑞室颂》来表彰何胤,文辞写得十分典雅华丽。钟嵘又改任西中郎晋安王记室。
⑤钟嵘曾请求沈约为他传播声誉,沈约不答应拒绝了他的请求。等沈约死后,钟嵘把古今之诗分品级加以评论,指出它们的优劣,说:“纵观沈休文(即沈约)各类诗文,以五言诗最优。齐永明年间,竟陵王萧子良爱好文学,王元长等人也都尊崇依附沈约。当时谢朓的诗还不够遒劲,而江淹才气已尽,范云的名声地位又低微,所以沈约得以独霸文坛。因此沈约的文辞比范云周密严谨,意蕴比江淹低下。”这是钟嵘在追念旧时的怨恨,以此来报复沈约。不久,钟嵘在官职上死去。
21.C 22.B
23.示例:写景的顺序,本段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写出四季变换之景。“至于丛花掩径,时鸟交声;微雨过林,凉蝉疏引;素月流空,梧影当砌;残雪在树,寒香绕帏”分别描绘了鹿园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时节的美景。(可选角度:写景的顺序、动静明暗、多种感官综合、整句等;景物特色:清幽、充满生机等)
24.答案示例:①作者认为鹿园虽然美好,然而隐没于世,无人理会,是其不幸。②但是能为古隐者与自己所赏,是其幸运。③可是鹿园的幸与不幸都不由自己,而是由人决定,这又是极大的不幸。④作者在其中寄寓了自己的人生感慨:自古才能之士的遭际往往取舍由人而不由己。(或:贤士虽有才华,而往往难以获得赏识)。
【解析】
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顾,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上文写这里景色优美,下文写这里位置偏僻,上下文之间形成转折的关系。句意:只是因为这里位置偏僻在乡村野外。
夫、且、则均不表示转折之意,“夫”放在句首,一般是发语词,“且”放在句首,一般表示“况且”,“则”一般表示“那么,就”。
故选C。
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而畅所欲言”错误。根据文中“心目之际,信有会焉,而未易言也”可知,心里展望的图画和眼前看到的风光往往能在远处交接、重叠,的确能够让人对自然人生有所领会,却不能够轻易地表达出来。
故选B。
2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景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写景的顺序。“至于丛花掩径,时鸟交声;微雨过林,凉蝉疏引;素月流空,梧影当砌;残雪在树,寒香绕帏”意思是这里的春天,百花掩映着小径,鸟儿们交相歌唱;夏天,微雨过后的林中清新而生凉意,那或短或疏的蝉叫,让人误以为那是秋后的蝉鸣;秋天,仰望皎洁的月亮在高天漫步,梧桐树影正好投射在台阶之上;冬天,残雪还贪恋在树梢,梅花的香气早已透过幔幕。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了鹿园的四季之美,春花、夏雨、秋月、冬雪,四时不同,景色也各有各的美丽。
动静明暗。“幽杉荫檐,密竹霭窗”“丛花掩径”“素月流空,梧影当砌”“残雪在树,寒香绕帏”“村原庐舍”是静止的景色,“蒸雾流烟”“时鸟交声”“凉蝉疏引”“朝霁辨色,归云敛空”“炊烟分缕”是动态的景色,动静结合,自有一番妙处。“丛花掩径,时鸟交声;微雨过林,凉蝉疏引”“朝霁辨色,归云敛空”是明亮之景物,“幽杉荫檐,密竹霭窗”“素月流空,梧影当砌”是幽深之景物,明暗相间。
多种感官综合。有听觉描写,如“时鸟交声”“凉蝉疏引”;有视觉描写,如“幽杉荫檐,密竹霭窗,蒸雾流烟,弄翠欲滴”“霁辨色,归云敛空,村原庐舍,麟次可数,炊烟分缕从树间出”;有嗅觉描写,如“寒香绕帏”,调动多种感官来描写鹿园景致,引人神往。
整句。文中多用四字短句,如“幽杉荫檐,密竹霭窗,蒸雾流烟,弄翠欲滴”“丛花掩径,时鸟交声;微雨过林,凉蝉疏引;素月流空,梧影当砌;残雪在树,寒香绕帏”“朝霁辨色,归云敛空,村原庐舍,麟次可数”,整齐的句式,读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
景物特色:清幽,充满生机。文中通过对幽杉、密竹、蒸雾、流烟、丛花、时鸟、微雨、凉蝉、素月、梧影、残雪、寒香、归云、村原、庐舍、炊烟等景物的描写,写出了鹿园中各种景物的生机勃勃,充满生气,营造出宁静幽深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根据文中第一段“背崇冈,枕连麓,开平原之远势,汇双溪之碧流,茂树周映,遥峰对峙,洵幽人之逸景也。顾以僻在村隅,虽好游者未暇过而问焉。是其所遭之犹有不幸也”可知,鹿园背靠高冈,头枕群峰,视野广阔,清溪环绕,茂树掩映,山峦耸立,的确优美宜人的好环境。只是位置偏僻,无人问寻,鹿园这样的遭遇,让人感到不幸。
根据文中第一段“古隐者居焉”,第二段“瞩览无厌,亦悠然有悟”,第三段“顾亦窃自喜,若矜独获焉”可知,无论是古代的隐士,还是作者自己,都喜爱这里的美景,喜欢这里的意境,发现了这里的妙处,懂得了这里的与众不同,这样看来,又是幸运的。
根据文中第四段“嗟夫,境之取舍由人,显晦有时,乃竟若此”可知,这里的一切美好能不能被知道,被欣赏,被喜爱,被传扬,都不是由这里的情况所决定的,而是由来到这里的人决定的,不由得让感慨鹿园的不幸。
作者通过本文中对鹿园兴废沉浮的描写,实则借园喻人,抒发自己对于人生知遇境况的感慨,鹿园的取舍由不得自己,在于他人的评判。作为有才能的士人,他们的遇合也不是由自己的决定,而取决于他人对自己是否具有的知遇之能。
参考译文:
鹿园,前人驯鹿的地方,有的人说古代隐士曾在这里居住,应该是取自孟子“鹿豕与游(与鹿猪相处)”的意思而得名。这里背靠高高的山冈,头枕连绵不绝的群峰,豁然开阔的是接向远方的广阔田野,两条碧绿的清溪交汇于此,茂树掩映四周遮天蔽日,远处的山峦相对耸立,的确是幽隐之人打发光阴的好环境。只是因为这里位置偏僻在乡村野外,即使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没有时间前来问寻,这样看来,鹿园的遭遇,还是有些不幸令人同情的。
己未这一年,我终于买下鹿园这块地,并在这里安家居住。依照弯曲的山势,凭借平坦的土地,勉强修建了几间房屋罢了。其中建筑天井的天花板的装饰、修筑的种植荷花的池子、种植草药的田地、稀疏的菜地这一类,各自有各自合适的处所。在这里,幽深的杉树遮蔽着屋檐,浓密的竹枝像云气一样包裹着窗子,雾气蒸蒸,云烟流沔,浓浓的翠绿仿佛一碰就会掉下来。坐在几和席上读几本书籍,闲适的气氛趣味浓厚,增加了许多光彩。这里的春天,百花掩映着小径,鸟儿们交相歌唱;夏天,微雨过后的林中清新而生凉意,那或短或疏的蝉叫,让人误以为那是秋后的蝉鸣;秋天,仰望皎洁的月亮在高天漫步,梧桐树影正好投射在台阶之上;冬天,残雪还贪恋在树梢,梅花的香气早已透过幔幕。这里一年四季的美景不胜枚举。这些往往和我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相碰触,一种奇妙的情趣陡然产生,心里展望的图画和眼前看到的风光往往能在远处交接、重叠,的确能够对自然人生有所领会,却不能够轻易地表达出来。每当雨过天晴的黎明,云消雾散,看远处的村庄和农舍鳞次可数,家家户户的炊烟从树间袅袅升腾,尽力观赏也不会满足,还会在悠然间似有所悟。
当初,这个园子淹没在荒烟蔓草之中,其美丽的风景不被世人知晓,也不感到遗憾和后悔,等到自己通过考察估量,选择在这里居住,景和物都全面开发显露出来,而且美丽亮眼,才渐渐有人来对我表示祝贺。回过头来想这件事,我也内心偷笑,好像夸耀自己独独得到这个地方,又不想被别人散布出去,那
么,这里的秘密风景会成为一个永待解开的奥秘,没有让有非分之想的人得到这个园子,抑或它曾经遭受的结果还是很幸运的。
哎,对于境况的取舍决定于人,显耀和隐藏都有一定的时机,竟然像这样啊,那么我也知道从前隐居这里的人,他们最初得到这个地方,不和我今天的境况相同吗?况且又怎么知道后世有我又来到这里居住,却仍旧能够享受到这里的美景叫呢?感慨那些已经逝去的人,他们的风节、踪迹没有保存下来,又已经感慨这座园子遭遇像这样的经历。所以写了这一篇文章,来赠送给后来的人。
25.略
【审题】
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
解读材料,首先要抓住并准确理解其中的关键词“人情世故”“立身之本”。“人情世故”:指在社会交往中习得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普遍的方法和经验。“人情世故”并不是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而是需要人们在与人交往时察言观色,且具备一定的情绪敏感性和思维灵活性才能习得的能力。比如求人办事要塞红包、朋友结婚要给份子钱、参加饭局不能比领导先动筷等,种种行为中都包含着一定的处世之道。在社会交往中,懂得一定的人情世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立身之本”:指人在社会上立足安身的根本原则或基础。“本”即事物的根本或根源,是我们生存在这世间不可或缺的依据。
对此,材料给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前者认为人情世故是立身之本,后者则认为人情世故不能成为立身之本。那么,我们就应该思考:人情世故是/不是立身之本呢?
诚然,在有些情况下,懂得人情世故能够对个人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比如可以比他人提前获得机会,可以让自己拥有相对和谐的人际关系。然而,我们也该认识到,过分强调人情世故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首先,过分追求人情世故可能导致个人忽视真实的自我,为了迎合他人而失去原则和立场。这种行为可能会损害个人的诚信和尊严,甚至可能涉及到道德和法律的边界。其次,当人情世故成为社会交往的主要准则时,可能会导致社会关系的表面化和功利化。人们可能更多地基于利益考虑来建立和维护关系,而非真诚的情感和共同的价值观。这种现象不利于建立长期稳定和深入的人际关系,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由此可见,将人情世故上升到“立身之本”的高度,显然是不正确的。
对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立身之道应该是多元化的。人情世故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忽视个人的原则、能力和贡献。一个人的价值不应仅仅取决于他如何与他人交往,更应该看他为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他的工作成果和道德品质如何。同时,现代社会强调法治和公平正义。在法律框架内,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个人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道德素养,通过诚实劳动和创新创造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综上所述,人情世故在现代社会中确实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我们不能过分依赖它,更不能让它成为立身的唯一准则。我们应该在坚持原则和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人情世故,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所谓“知世故而不世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现代社会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立身之道。
写作时,可以采用先破后立的方式,先适当地阐述认识到人情世故的重要性的合理之处,比如可说人情世故的确是为人处世不可或缺的因素,懂得人情世故能对我们有所裨益,比如能帮助我们维持体面的个人形象,获得更多资源和发展机会,而且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同时了解并尊重他人的文化背景、习惯和情感需求,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意图,有效地协调各种关系、增进情感交流,减少矛盾冲突与误解。然后,再进一步通过过分讲求人情世故的弊端,来阐述相反或相异情况。比如,可说一个人即便通过人情世故建立了表面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持了体面形象、获得了更多资源机会利益等,但他也可能人品低劣、道德败坏,也有可能把握不住获得的资源机会,白白浪费。或者,过分追求人情世故,容易忽视真实的自我,失去立场和原则;并且,一些过于复杂的规矩和礼仪会给人带来心理负担,造成压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可能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公,阻碍公平和效率等等。然后直观地展现自己的观点——人情世故不是立身之本。此后,则应当针对“什么才是真正的立身之本”这一问题展开分析,说明现代社会,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可能不同。但真正的立身之本只能是一个人的思维、品德、态度、能力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最后,则可再次回顾总结“人情世故”这一话题,思考我们该如何对待人情世故:人情世故在现代社会中确实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我们不能过分依赖它,更不能让它成为立身的唯一准则。我们要做到的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为人处世,我们应真诚待人,坚持个人原则并提升自身能力,在现代社会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立身之道。
【参考立意】
(1)踏实做事,真诚待人。
(1)以真诚为核心,合理运用人情世故。
(1)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2024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评估卷05(上海专用)
一 积累运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故有之以为利, 。(《老子》第十一章)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 》)
(3)《阿房宫赋》中的“ , ”两句,感慨历代统治者因为同样的原因不断重复着相似的悲剧。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昔周公之相也, 况处三公之尊,以养天下之士哉? (﹝西汉﹞桓宽《盐铁论》)
①皆诸侯卿相之人也,
②是以俊义满朝,贤智充门
③谦卑而不吝,以劳天下之士
④孔子无爵位,以布衣从才士七十有余人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
(2)前人批注有助于我们赏析作品,脂砚斋评语被认为是理解《红楼梦》的重要依据。脂砚斋认为贾政这一人物“有深意存焉”,下面对此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宝玉有来自上天的灵窍禀赋,贾政却来自人间现实环境。众人都在做梦时,只有贾政是醒着的。小说家给予贾政重任,让他兴建家园、重整家园,在各种紧要关头,起动警惕、总结、前瞻等作用。
贾政恨宝玉不务正,专在“浓词艳赋上作工夫”。贾政打宝玉,是边怒打边流泪。贾政一路提醒宝玉什么是现实生活,随时鞭策宝玉,催促宝玉醒来,必须接受历练而成长成熟,否则不能做好自己承继贾府的准备。贾政是成人的标征。在痛恨儿子是无用之人的同时,作父亲的却也一眼看得见他奇异天生。
我们终于明白了批评家脂砚斋所言——贾政之为人物,“有深意存焉”。是贾政,扶养宝钗母子;是贾政,携贾母和黛玉等灵柩归葬南乡;是他,送别宝玉。可以说,掉落人间的补天之石是宝玉,支撑现实人间的则是贾政。
A.对比宝玉的灵窍天赋,并讽刺礼教使读书人思维僵固
B.凸显贾政的守旧思维,隐喻家族未来必然会走向衰败
C.体现人在历练后,学会承担才是成熟面对生活的态度
D.指出在现实人生中,可以选择浪漫地或理性地过生活
二 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光启中学文学社组织社员观看了电影《阿Q正传》后召开了电影改编得失研讨会。请阅读会议资料“书信”“影评”和发言摘录,完成小题。
(书信)
1930年10月13日,鲁迅致信给将《阿Q正传》改编为电影剧本的王乔南:“我的意见,以为《阿Q正传》,实无改编剧本及电影的要素。因为一上演台,将只剩了滑稽,而我之作此篇,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其中情景,恐中国此刻的‘明星’是无法表现的。”
(影评)
《阿Q正传》改编:从文学语言到电影语言
①文学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学语言指遵循语言修辞规约且具有审美性和意向性。鲁迅作品的语言具有文学语言的共性特点,因擅将夸张与含蓄结合,喜用文白交杂,阐释其作品意向就有了难度。
②以《阿Q正传》而言,鲁迅选用戏谑的语调、口语化的对白、视听觉描写,编排了阿Q被打、打架、求婚、革命、杀头等一系列情节,推动整个故事的运行和阿Q命运的悲剧进程,展现出喜剧效果却不失其真,有讽刺意味又不浅露。仅举小说第一章“序”中阿Q被赵太爷掌嘴的情节为例:
那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阿Q不开口。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
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阿Q并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着左颊,和地保退出去了。知道的人都说阿Q太荒唐,自己去招打;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然而阿Q虽然常优胜,却直待蒙赵太爷打他嘴巴之后,这才出了名。
③这段场景描写,小说采用了未庄人的日常口语,还选用了“招”“优胜”“蒙”等有败讽意味的古雅之词,让读者听见了赵太爷掌嘴阿Q时的响亮耳光声、大声训斥声。对于阿Q的“不开口”,有人说阿Q被喝斥害怕了,而有人说阿Q其实是不屑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④在中国电影史上,多的是正剧,缺的是悲剧和喜剧,而最稀缺的是《阿Q正传》式的悲喜剧。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编导面临的挑战是准确把握鲁迅原著旨意,将文学语言转化为电影语言。电影语言包含机位、场景、造型及光影运用等电影符号系统,在讲述故事、塑造人物等构成要素及接受方式上与文学语言
存在差异。
⑤文学经典的跨媒介改编最为核心的原则是“忠于原著,慎于翻新”,为此编导试图尽量保留《阿Q正传》原著风格,遵循小说九章框架(序、优胜计略、续优胜计略、恋爱的悲剧、生计问题、从中兴到末路、革命、不准革命、大团圆)将电影分为九个片段,同时将部分文学语言直接搬上银幕,选用鲁迅视角旁白,画外音贯穿整个电影。
⑥小说按照阿Q的活动轨迹来叙事,编导将阿Q生活的“未庄”设计为电影中心场景,由土谷祠、赵家、街市等场所延展至县城的举人老爷家和砍头的法场,镜头闪现出越地市镇的人文风貌,场景转换中呈现人物各异的造型:阿Q与小D打架时,围观的人兴奋地看着热闹,发出一阵阵欢呼;阿Q被杀头游街时,围观的人有同情的,有好奇的,有眉头紧皱的,有一脸呆滞的……阿Q高唱一句“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博得众人喝彩,这些场景以电影构图的方式鲜活地演绎了鲁迅小说“看与被看”的经典模式。
⑦但既然是“改”与“编”,就意味着不能完全照搬原著,况且鲁迅文学语言独有的风格为电影改编提供了创作空间。电影中增添了吴妈给阿Q点油灯、与阿Q说心里话的温情场景,阿Q偷静修庵里的萝卜时被大黄狗追着跑的喜剧情节……这些改编提高了电影的观赏性,但观影时的笑场折损了原著具有的严肃性。恰如鲁迅预言:《阿Q正传》搬上银幕以后,大约也未免隔膜,供人一笑,颇亦无聊。
(发言摘录)
主持人: ,请大家就电影《阿Q正传》中这一设计发表看法,各抒已见。
社员甲:这个设计最大化地保留了原著精髓,对观众理解原著比较友好,是对鲁迅诞辰一百周年最好的致敬。
社员乙:这样确实是尊重了原著,减少了将文学语言转化为人物表演带来的“误读”,但我认为这样处理多少带有说教的意味。
社员丙:读小说阿Q被打却“常优胜”的文字时,让人想笑却笑不出;电影中鲁迅讲述这段故事的音调过于严肃,观众对阿Q只剩下可怜。
社员丁:改编瑕疵难免,但亮点更多。我要特别点赞电影结尾的解说:“阿Q并不像小尼姑骂的那样‘断子绝孙’,据考察家们考证,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3.下列对影评摘引小说《阿Q正传》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形象演绎阿Q故事悲喜剧的艺术效果。 B.阿Q挨打暗示了乡土社会的剧情背景。
C.印证了阐释鲁迅小说的旨意存在难度。 D.为评议电影改编有创意提供充分依据。
4.依据发言摘录,对画线处主持人提出的研讨话题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实现改编“忠于原著”的原则分为九个片断
B.为避免鲁迅所预言的“隔膜”而选用了话外音
C.将原著文学语言与电影语言相结合的改编创意
D.将小说文白相间的文学语言直接搬上电影屏幕
5.《阿Q正传》电影语言中,最能演绎鲁迅“作此篇”目的的一项是(2分)
A.以阿Q的活动轨迹来进行电影叙事。 B.镜头中闪现出越地市镇的人文风貌。
C.阿Q游街时观众的喝彩与不同造型。 D.对悲喜剧进行有悲有喜的情节改编。
6.结合影评和发言摘要,分析文学社提供鲁迅书信对展开研讨的作用。(4分)
7.结合你对小说《阿Q正传》的理解,对发言摘录中社员丁的看法写一则评点。(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怒江
甫跃辉
①怒是仄声,江是平声,一条大江,便在此间跌宕奔流。
②回想小时候,很长时间里,是不知道怒江就在自己所生活的县里的,也从没深究过,这到底是一条什么江。直到高中学习地理,才知道了,就在我生活的这偏僻之地,流淌着两条著名的大江,一条是澜沧江,一条就是怒江。
③和怒江见面,是在考上大学,离开保山再回来以后了。
④那天下午,大表哥骑摩托,我和他刚刚会站立的儿子坐后面,沿着陡峭山坡硬生生开出来的曲折窄路,摩托不断往下驶去。道路另一面是悬崖,崖边有灰绿色的铁篱笆(剑麻),这儿那儿,七八米高的花柱耸峙着。只往下瞥一眼,便不敢再看。只能看山坡上,高高的坡顶有鹰在盘旋,或者直面前方,任凭风不断吹来,湿热气流里裹挟着细小的土粒,不时叮叮地击打在眼镜片上。
⑤行不多时,依稀听得摩托声外,还有一种声音,轰隆轰隆,停下摩托细听,是水声!再前行一阵儿,忽见远远的峡谷底,一片黄。是怒江,表哥告诉我。这就是怒江?我再次下车看。水声更响亮了,而江水是静止的,只是随意的一片黄色,窝在莽莽苍苍的大山间。
⑥这是我第一眼看见的怒江。似乎和想象的一样,又有点儿不一样。
⑦得以走近怒江,则是五六年后了。
⑧车子翻山越岭,日光耀眼,空气灼热。忽地,眼前豁然开朗。宽展的峡谷出现在眼前,谷底平坦,绿意盎然,中间一条亮蓝大江蜿蜒。这就是怒江了!江边的攀枝花树,一树一树,花团锦簇,在白净沙滩之上挺立。是一支支火把吗?临水照影,要让江水沸腾起来了。迎着灼热的风,从车窗望出去,江水无声地移动着,一大块一大块亮蓝,和天空一样的颜色。不,比天空的颜色还要纯粹,还要深厚。
⑨那天,看够了鲜红、亮蓝、净白,赤脚走过了鹅卵石,走过了滚热的沙滩,在路边买了几块钱一把的树上熟的香蕉,吃了怒江鱼,爬上了独木成林的大榕树。还做了什么?记不得了。这一切太不真实。那一天的怒江,不是忿怒的,喧嚷的,而是温柔的,甜蜜的,轻声细语的。温柔得像是无限温柔的天鹅绒,甜蜜得像一个无限甜蜜的梦境。
⑩有了第一次,就会有很多次。如今,我到过怒江边多少次了?数不清了。
有一年夏天,刚刚入夏,虽然落过几场雨了,江水仍旧清澈。江水滔滔,从远处两山夹峙处滚滚而来,迎面撞在黝黑江石上,迸珠溅玉,雪白水花不时朝上涌,几欲将低处的石头淹没。涛声隆隆,相对言语,几不可闻。涛声如此充盈而霸道,听得久了,却觉得这涛声有一种均衡的、恒久的美感。
一条大江,将在夏日里金刚怒目,声声怒吼,皆是雷霆之怒……这样愤怒的大江,更多的只存在于我的想象之中。
那是八十年前的事了,我没见过,但一次又一次想象过。
1942年,日寇经缅甸北上,奔逃的老少妇孺,连绵在刚刚贯通不久的惠通桥上,忽然,一辆逆向行驶的车停下来了,为了不阻挡人流,守桥部队要求将卡车推入江中,司机不允,被士兵押到桥边,当场枪毙。枪声一响,在峡谷内炸开,宁静的空气顿时紊乱。突然,枪声大作,是混入江东岸的日军以为行踪暴露,开枪了。守桥官兵立马回击。同时,一声令下,早早埋藏在大桥上的炸药轰然炸响。这是怎样的巨响?
八十载岁月悠悠,静静听——我听不到这巨响,但听得到巨响过后的寂静。浑浊江水在猛烈的颤抖过后,也显出奇异的平缓。只短暂的一瞬。猛然间,枪声,喊声,哭声,呻吟声,骤然在江面响起,久久回荡。
怒江宁静有时,恚怒有时;澄净有时,浑浊有时;开阔有时,旖旎有时……怒江以其多变的面貌,足以抚慰一个人的内心。闭上眼睛,想象着江面上闪烁的日光,倒影的山影和云影,脚下的沙子或鹅卵石散发着细碎或大块的温热,有风徐来,将身后的攀枝花树吹得一阵轻微地晃动,千万花朵彼此碰撞,发出轻柔的絮语……这一切的发生,都是静默的。峡谷空旷,四野无人。这巨大的空洞,对应着内心的空,也抚慰着内心的空。
上上次去怒江是刚过完年后。这天唯一的缺憾是,攀枝花还没开。只不过短短半月,我再到怒江边,江水仍然清澈,但两岸的攀枝花已经开得不管不顾,不惜血本,忘乎所以了,远远望去,连成一大片,可谓云蒸霞蔚。在时间之流中,万物亦如人心,都在起着变化,这变化看不见,却更剧烈,无法阻挡。
(有删改)
8.第①段写怒江“跌宕奔流”,第⑤段却写它是“静止”的,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3分)
9.赏析第 段画线句。(4分)
10.本文的语言“雄浑又细腻、粗犷又敏锐”,请以第 段为例加以评析。(4分)
11.有人认为本文最后一段冗余,可以删去,你是否同意?说说你的看法及理由。(4分)
(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歌风台
(明)祝允明①
掉臂②长安市,遥从日边来。因过芒砀③下,步上歌风台。
沛公善任使,猛士亡其骸。帝业袖手成,慷慨襟抱开。大风飞云亦壮哉。
韩彭英卢④相继死,寄命寺人髀股⑤间,未央⑥志气拉飒⑦摧。
相望千年余,安能为之哀。明朝放舟淮浦去,项王韩侯⑧祠下亦徘徊。
【注释】①祝允明:明代书法家,号枝山,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②掉臂:自在行游貌。③芒砀:芒山、砀山的合称。在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南,与河南省永城县接界。④韩彭英卢: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皆造反而死。⑤寺人髀股: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阉人充任。髀:大腿,音bì。刘邦曾居宫中不出,樊哙闯入见刘邦以宦官腿为枕躺着。⑥未央: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高帝七年建,常为朝见之处。⑦拉飒:如杂乱芜秽之物。⑧项王韩侯:项王:项羽;韩侯:韩信。
12.出版社编辑准备为收录本诗的作品集拟制一个名称,你认为下列不妥当的是(1分)
A.《明清古体诗选粹》 B.《吴中四才子律绝》
C.《枝山歌行菁华录》 D.《明人咏史诗大全》
13.下面对于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刘邦能够轻松取得如大风飞云般伟大的帝业,关键在于用人与杀伐。
B.随着开国将帅们一个个地死去,留下的人奴颜婢膝,当初志气不再。
C.借刘邦《大风歌》和汉初人物史事,深沉感慨,尽情抒发兴亡之感。
D.这首诗歌从古人写到今人,由前朝写到今世,风格沉郁,语言顿挫。
14.请联系诗歌内容与注释,鉴赏诗歌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
①钟嵘字仲伟,颍川长社人,晋侍中雅七世孙也。父蹈,齐中军参军。
②嵘与兄岏、弟屿并好学,有思理。嵘,齐永明中,为国子生,明《周易》。卫将军王俭领祭酒,颇
赏接之。建武初,为南康王侍郎。时齐明帝躬亲细务,纲目①亦密,于是郡县及六署九府常行职事,莫不争自启闻,取决诏敕②。文武勋旧皆不归选部,于是凭势互相通进,人君之务,粗为繁密。嵘乃上书言:“古者明君,揆才颁政,量能授职,三公坐而论道,九卿作而成务,天子可恭己南面而已。”书奏,上不怿,谓太中大夫顾暠曰:“钟嵘何人,欲断朕机务,卿识之不?”答曰:“嵘虽位末名卑,而所言或有可采。且繁碎职事,各有司存,今人主总而亲之,是人主愈劳而人臣愈逸,所谓代庖人宰而为大匠斫也。”上不顾而他言。
③永元末,除司徒行参军。梁天监初,制度虽革,而未能尽改前弊。……
④衡阳王元简出守会稽,引为宁朔记室,专掌文翰。时居士何胤筑室若邪山山发洪水漂拔树石此室独存。元简令嵘作《瑞室颂》以旌表之,辞甚典丽。迁西中郎晋安王记室。
⑤嵘尝求誉于沈约③,约拒之。及约卒,嵘品古今诗为评,言其优劣,云:“观休文众制,五言最优。齐永明中,相王爱文,王元长等皆宗附约。于时谢朓未遒,江淹才尽,范云名级又微,故称独步。故当辞密于范,意浅于江。”盖追宿憾,以此报约也。顷之卒官。
(选自《南史·钟嵘传》)
[注]①纲目:法网,法度。②取决诏敕:依靠诏书敕令来处理事务。 ③沈约(441-513),字休文,南朝梁开国功臣,文学家。钟嵘(466-518),南朝文学批评家,著有诗歌评论《诗品》。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为国子生,明《周易》( ) (2)书奏,上不怿( )
16.结合上下文,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莫不争自启闻( )
A.启发 B.听见 C.禀报 D.通知
(2)揆才颁政,量能授职( )
A.估量 B.准则 C.管理 D.消灭
17.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今人主总而亲之,是人主愈劳而人臣愈逸,所谓代庖人宰而为大匠斫也
18.请用“/”给画线部分断句(超过或少于三处不得分)。(3分)
时居士何胤筑室若邪山山发洪水漂拔树石此室独存
19.分析第②段“上不顾而他言”的原因。(3分)
20.分析第⑤段钟嵘对沈约的评价,并概括钟嵘的性格特点。(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
鹿园记
清·黎光地
①鹿园,昔人驯鹿地也,或曰古隐者居焉,取“鹿豕与游”之义。背崇冈,枕连麓,开平原之远势,汇双溪之碧流,茂树周映,遥峰对峙,洵幽人之逸景也。□以僻在村隅,虽好游者未暇过而问焉。是其所遭之犹有不幸也。
②岁己未,余始得而宅之。俯曲凭夷,为屋数椽而已。其中藻井荷池,药圃疏畦之属,皆位置有所。于是幽杉荫檐,密竹霭窗,蒸雾流烟,弄翠欲滴。图书几席之间,盎然增润。至于丛花掩径,时鸟交声;微雨过林,凉蝉疏引;素月流空,梧影当砌;残雪在树,寒香绕帏。四时之胜无尽。往往与幽怀相触,则奇趣勃发,心目之际,信有会焉,而未易言也。当夫朝霁辨色,归云敛空,村原庐舍,麟次可数,炊烟分缕从树间出,瞩览无厌,亦悠然有悟。
③初,斯园之隐没于荒烟草莽也,其佳胜自若世无知者,不以为恨也,迨余相度而居,景物毕露,蔚然光目,始稍稍有为余贺者。顾亦窃自喜,若矜独获焉,而不欲为人宣也。是园之秘而有待,不使非分者据焉,抑其所遭之果有幸耶。
④嗟夫,境之取舍由人,显晦有时,乃竟若此,则亦安知昔之隐于斯者,其始得之也,不与余今日同?况又何知后世有余之复处于此,而仍享其胜也?慨彼逝人,风迹莫存,又已感斯园所遭之如是。故为之记,以贻来者。
21.第①段方框中可填的虚词是(1分)
A.夫 B.且 C.顾 D.则
22.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第①段以“古隐者”居之和“好游者”不至两相对照,突出了鹿园之幽与隐。
B.第②段描绘了鹿园的景致,重在其能触动幽怀,使人有所感悟,而畅所欲言。
C.第③段写自己与鹿园相契深切,自己是鹿园的选择,鹿园也是其独享的天地。
D.第四段转入议论,与《兰亭集序》“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写法相似。
23.自选角度赏析第②段的景物描写。(3分)
24.作者是如何理解“不幸”与“幸”的,结合全文加以分析。(5分)
三 写作 70分
25.作文。
有人说,人情世故是现代社会的立身之本。有人则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