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4课时 除法(1)
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表内除法(一)
2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根据情境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
2.经历用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知道平均分的过程可以用除法来表示。
3.感受用除法表示的简洁性,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探究新知
想把这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应该怎么分呢
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平均分成4份,每份数量应该同样多。
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圆片代替竹笋分一分。
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结果怎样?
先拿出4个竹笋,每个盘子放1个,再拿出4个竹笋每个盘子放1个,剩下4个竹笋,再每盘分1个,正好分完。每盘放了3个。
先每盘分2个,还剩4个竹笋,再每盘分1个,正好
分完。每盘放了3个。
3个3个地分,分了4盘,正好分完。每盘放了3个。
结合图说一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你能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12-3-3-3-3=0。
3×4=12。
12÷4=3。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 )个。
3
除法算式:12÷4=3
结合图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 )个。
3
除法算式:12÷4=3
12是一共有12个竹笋,是被分的整体;4表示平均分在4个盘子里,是平均分成几份;3表示每个盘子分得3个竹笋,是平均分的结果。
除法算式中用到了“÷”这个符号,它是除号,和我们学习过的加号,减号,乘号一样,是一种常用的运算符号。在读除法算式的时候,除号读作“除以”。
你现在知道12÷4=3如何读了吗?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 )个。
3
除法算式:12÷4=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
除号
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
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除号的含义
1.写出下列运算符号的名称。
+ - × ÷
( ) ( ) ( ) ( )
2. 12÷4=3读作:( )。
3. 18÷6=3读作:( )。
巩固提升
4. 16除以4等于4写作:( )。
5. 15÷5=3表示把15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巩固提升
1.写出下列运算符号的名称。
+ - × ÷
( 加 ) ( 减 ) ( 乘 ) ( 除 )
2. 12÷4=3读作:( 十二除以四等于三 )。
3. 18÷6=3读作:( 十八除以六等于三 )。
巩固提升
4. 16除以4等于4写作( 16÷4=4 )。
5. 15÷5=3表示把15平均分成( 5 )份,每份是( 3 )。
巩固提升
除法(1)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
读作:12除以4等于3。
板书设计
课后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