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2 14:5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主旨和要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归纳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主旨和要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中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理解生命的真谛和价值。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播放一段有关大自然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2. 教师提问:“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你会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情境。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一段关于大自然的视频,你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哪些美妙和神奇之处呢?
学生A:我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比如森林、湖泊和瀑布,它们都非常壮观。
学生B:我觉得大自然很神奇,比如那些动物和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特点。
教师:非常好,同学们。大自然确实是一个充满神奇和美妙的地方。那么,如果我让你们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你们会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C:我想我会感到很安静,因为树是静止不动的,我可以感受到风的吹拂和阳光的照耀。
学生D:我会感到很自豪,因为我可以为大自然做出贡献,比如提供氧气和净化空气。
教师:非常好,同学们。你们的想象非常有趣和有意义。当我们想象自己变成一棵树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生命力和对大自然的贡献。这种感受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和情感。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感受作者笔下的自然之美吧。
(二)朗读课文
1. 教师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2. 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语音、语调和停顿方式。
3. 学生跟读,模仿教师的朗读方式,逐渐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朗读课文。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在读的过程中,试着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学生(们):(开始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好,现在我来示范一下正确的朗读方式。请大家注意听,特别是语音、语调和停顿的部分。(教师开始示范朗读)
学生(们):(认真听教师示范朗读)
教师: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读,模仿我的朗读方式。我们一句一句来,逐渐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教师逐句带读,学生跟读)
学生(们):(跟读,逐渐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教师:很好,大家已经掌握了正确的朗读方式。接下来,请大家继续自由朗读,感受课文的美妙之处。
学生(们):(继续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最后,我想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朗读体验。谁愿意先来?
学生A:我觉得这篇课文的语调很美,读起来很动人。我特别喜欢其中的一句:“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我们共同成长。”
教师:非常好,你捕捉到了课文的情感色彩。那么,你在朗读时是如何处理这句的语调和停顿的呢?
学生A:我在读到这句话时,会稍微提高音调,然后在“共同成长”这部分稍微停顿一下,以强调我们的共同经历。
教师:非常棒!你的处理方式很到位。其他同学也可以尝试一下这种处理方式,看看效果如何。
(三)理解课文
1.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课文的主旨和要点,并选派代表进行汇报。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我想变成一棵树》。首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课文中的“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呢?请大家思考一下,并尝试回答。
学生A:老师,我认为“我”想变成一棵树,是因为树可以自由地生长,不受人类社会的束缚。
教师:很好,这是一个很好的观点。还有其他同学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吗?
学生B:我认为“我”想变成一棵树,是因为树可以拥有长久的生命,而且可以为大自然提供氧气,对人类和动物都有很大的贡献。
教师:非常好,这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观点。同学们,你们说得都对。在课文中,“我”想变成一棵树,是因为树具有自由、长寿和贡献等优秀品质,这些品质让“我”感到向往和羡慕。
接下来,我们来讲解一下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请大家注意听,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
(教师讲解生词和难句)
好,现在我们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接下来,我要请大家分组讨论,归纳课文的主旨和要点,并选派代表进行汇报。请大家注意,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学生分组讨论)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现在请各组的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学生C(代表第一组):我们组认为,课文的主旨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类社会的束缚和限制的不满。课文通过“我”想变成一棵树这个寓言故事,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保护大自然。
教师:非常好,第一组的代表总结得非常到位。其他同学还有其他看法吗?
学生D(代表第二组):我们组认为,除了表达作者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之外,课文还通过“我”变成树之后的生活经历,向我们展示了树的重要性。树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氧气,还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土壤等。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保护树木,让它们在大自然中继续发挥它们的作用。
教师:非常好,第二组的代表也总结得非常精彩。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内容,还深入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保护大自然。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拓展思考
1. 教师提问:“树在自然界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对我们人类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树的重要性。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人类像树一样,拥有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毅力,我们会变得更强大吗?”
3. 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树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存在,那么,树在自然界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它对我们人类又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1:“老师,树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我们提供清新的空气。”
学生2:“树还可以减少噪音,美化环境,给我们带来舒适的生活空间。”
学生3:“树还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维护生态平衡。”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树在自然界中的确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清新的空气,美化了环境,还能保护土壤和生态平衡。那么,树对我们人类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4:“树为我们提供了木材、果实等资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5:“树还能带给我们心灵上的慰藉,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宁静和放松。”
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对。树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物质资源,还为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那么,接下来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人类像树一样,拥有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毅力,我们会变得更强大吗?”
学生6:“我认为会。如果我们能像树一样坚韧不拔,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就不会轻易放弃,这样就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学生7:“我也同意。而且,像树一样拥有顽强的毅力,我们就能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保持持久的动力和热情,更容易取得成功。”
教师:“同学们的观点很有启发性。确实,如果我们能像树一样拥有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毅力,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就会变得更加坚定和勇敢。这种精神力量会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那么,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对树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如何借鉴树的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像树一样坚韧不拔,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五)课堂小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的主旨和要点。
2.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自然和生命,珍惜身边的一切。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有关自然或生命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