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第一章》考试答题数据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9题共38分
【第1题】
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本题答案:B
【第2题】
下面有关对信息的理解,哪句是错误的?
A、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B、信息无时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
C、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
D、人类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促进和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题答案:C
【第3题】
以下()项所述不是信息。
A、通知:今天下午高一和高二举行篮球赛
B、全班的期中考试成绩
C、2006年12月23日的《新华日报》
D、教育部公布“2010年全国高考改革方案”
本题答案:C
【第4题】
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可转换性
本题答案:A
【第5题】
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
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C、信息不能分享
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
本题答案:B
【第6题】
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其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A、火的使用
B、指南针的使用
C、印刷技术的应用
D、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本题答案:C
【第7题】
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必要性
B、时效性
C、共享性
D、载体依附性
本题答案:B
【第8题】
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专门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其内容可归纳为:
A、“四要”和“四不”
B、“五要”和“五不”
C、“六要”和“六不”
D、“七要”和“七不”
本题答案:B
【第9题】
我们通常所说的“IT”是( ) 的简称。
A、输入设备
B、因特网
C、手写板
D、信息技术
本题答案:D
【第10题】
下列叙述中,其中( )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本题答案:D
【第11题】
下面不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A、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D、越来越复杂的操作步骤
本题答案:D
【第12题】
下面属于虚拟现实技术( )。
A、电子宠物
B、ASR
C、TTS
D、Office助手
本题答案:A
【第13题】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
A、载体依附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独享性
本题答案:D
【第14题】
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错误的是:
A、天气预报、股市行情体现信息的有价值性
B、交通信号灯被许多行人接收,体现信息的共享性
C、身边的信息体现了信息的不完全性
D、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依附性
本题答案:C
【第15题】
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 )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
A、传感器技术
B、网络技术
C、通信技术
D、三维动画技术
本题答案:A
【第16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应该限制发展
B、网络上有许多不良信息,所以青少年应该积极抵制上网
C、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既不要过度地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
D、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所有输入手段将全部由语音技术来代替
本题答案:C
【第17题】
总体来说,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 )、管理、应用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
A、识别
B、变换
C、显示
D、交流
本题答案:D
【第18题】
关于语音技术,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 )
A、语音技术中的关键是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
B、语音合成是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
C、语音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
D、语音识别就是使计算机能识别人说的话
本题答案:C
【第19题】
家中新买计算机的配置为:Intel奔腾4 2.8GHz/2GB/80GB/50X/17',其中通常用来表示内存大小的是( )。
A.80GB
B.2GB
C.Intel奔腾4 2.8GHz
D.DVD
本题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