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周考试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3分)
1.史载:秦朝某男子受到审讯时,供称他是“士伍(无爵男丁),居某里”,然后由审讯机关去查证其姓名、身份、籍贯是否属实,谓之“定名、事、里”。此类做法表明秦朝( )
A.户籍管理体系已形成 B.中央集权向基层延伸
C.地方事权呈分化趋势 D.教化遵循了一定程序
2.1072 年,诏“司农寺出常平粟十万石, 赐南京、宿、亳、泗州,募饥人浚沟河”。沈括受命体举其事,并令其“相视开封府界以东,沿汴(河)官、私田,可以置斗门,引汴水淤溉处,以闻”。从中可知( )
A.古代救灾赈灾机制僵化 B.社会救济与募役法相结合
C.社会救济机制走向完备 D.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民间组织
3.《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提到宗族是一种超越阶级界限的拥有自治权的组织,它力图在它的成员中维持法律和秩序,在发生骚乱时,它甚至可以组织地方民团进行防御。宗族的地位为清朝法律所承认,法律总是维护族长的威信,并且按照亲属关系身份进行惩处。这说明( )
A.宗族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B.清朝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C.宗法制度在中国得以保存并强化D.宗族作为基层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
4.清代学者朱奇龄曾对前朝某一制度做出分析,说:“既有常业,有令世守之。则父兄所以教其子弟,子弟所以拳其父兄者,无非各事其事,童而习之,其心安焉,不见异面迁焉。”以下对该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①调节赋税征收,确保经济发展 ②强化人身控制,职业世代相袭
③牺牲社会活力,不利阶层流动 ④增强军事力量,维护社会治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清朝的《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中有“今之谈荒政者,不越二端,曰义仓,曰社仓,此预备而敛散也;曰平粜,曰常平,此预备而粜籴者也……万世理荒之上策在是矣。今欲为生民长久之计,则常平仓断乎当复者。”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恤农成为古代社会救济的动因 B.财物积蓄是应对突发灾害的唯一手段
C.古代政府重视救济的现实效果 D.规范市场管理以防止商品流通无序化
6.明代正统之后,流民的数量大为增加,政府通过招抚流民回原籍复业、就近附籍等方法,并且给予复业者耕牛良种、免除赋税等安抚优恤措施,吸引流民回乡复业。成化年间,“荆襄寇乱,流民百万”,明宪宗仿效东晋时侨置郡县的办法,“招流民十二万户,给闲田,置郧阳府,立上津等县统治之。”明朝这些举措旨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控制人口规模 C.稳定统治秩序 D.推行社会救济
7.明太祖曾指出:“予观古昔,救民者必成功,害民者必速祸。”于是他“令天下县分各立预备四仓,官为籴谷收贮以备赈济,就择本地年高笃实民人管理”;规定凡遇岁饥先发仓廪以贷民然后奏闻;对赈济迟缓、坐盗仓粮、瞒报灾情的渎职腐败现象,重惩不贷。明太祖此举( )
A.开创设仓赈济灾民的先例 B.反映了政治权力下移
C.体现了对政权更替的反思 D.触及小农贫困的根源
8.汉代在每年的八月进行户口大检查,在户籍统计中,针对人口增长和消减,会有息户、息口和秏户、秏口之分,分别对应户、口的增长和消减。“定什伍口数,别男女大小”是汉代户口统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据此可知,汉代户口大检查旨在( )
A.实现对流民的管控B.加强对基层的管理
C.强化君主专制权力D.推动地方自治发展
9.在唐代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离开本县本州,无论是投亲访友或行医治病,还是经营生计,都必须持刑部所制定的纸质文件“过所”才能通过朝廷设置的关卡。这一措施( )
A.构建起全国性道路网络 B.推动三省六部制完善
C.促使中外交往走向活跃 D.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10.据清代行政管理著述《牧令书》记载,浙江海宁知县报请巡抚委派代理人在乡村催征赋税,巡抚遂指示该知县召集士绅会议征询意见。在士绅支持下,这一申请最终得到批准。这说明了清代该地区( )
A.基层政府架构庞大复杂 B.士绅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支配作用
C.知县直接征收基层赋税 D.官僚注重与基层利益集团相协调
11.《岳麓书院藏秦简》记载了秦代对于法令向下传达的规定,要求“乡部啬夫、令史、里即为读令。布令不谨,吏主【者赀(赀:罚款)二甲】,令、丞一甲,已布令后,吏、典、伍谦(廉) 问不善当此令者,辄捕论。”这一规定说明秦代( )
A.法律制度苛刻B.文书传输便捷C.基层治理严格D.律令格式完备
12.雍正年间,清世宗下令各地乡村设立乡约,规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乡约正、约副要召集全约之人宣讲《圣谕广训》,建立起“乡有约,里有保”的乡村社会。据此可知,乡约制度( )
A.是乡村的民主自治制度 B.提高了儒学的普及程度
C.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成本 D.利于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13.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乡约》中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该乡约体现王阳明( )
A.教化百姓,移风易俗的思想 B.宗族互助,和谐乡里的思想
C.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 D.内外兼修,约束官民的思想
14.义仓是民间自发设置的公共粮仓,人们按贫富各出些粮谷,以备荒年赈灾。唐代初年,官府以设义仓为名,规定从王公百官到普通百姓,均须按其拥有的田亩,每亩交粟二斤。这一举措( )
A.为两税法提供了借鉴 B.实现了赋税征收的公平
C.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 D.解决了政府的财政赤字
15.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官方基层组织先后有里甲制、保甲制、粮长制等,半官方基层组织有乡约、社学、社仓等,民间组织有义庄、善会、善堂等。这些官民组织同时并存,在社会功能上相互补充,且吏胥职役至清代也成为士绅的一大出路。这些现象说明明清时期( )
A.江南士绅权力和影响力扩张 B.国家对基层的控制逐步减弱
C.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民间组织 D.乡里成为最基层的行政机构
16.开宝年间,宋太祖赵匡胤诏令天下“举孝悌彰闻”,开宋代劝孝之风。南宋度宗时,“民有以孝悌闻于乡者,守、令具名上闻,将旌异劳赐(表彰赏赐)焉”;同时,两宋大量印制《孝经》并向民间普及。上述做法( )
A.适应了基层治理的需要 B.体现了优抚特殊群体的传统
C.丰富了儒家经书的内容 D.促进了封建礼仪制度的完善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由于简牍书写不便,更因形体繁重,运输保管不易,乡吏具体负责户籍的编造,县吏主要起监督、审核作用,户籍的正本放乡,副本呈县。由于乡吏是郡县任命,俸禄微薄,工作上经常有私派加征、盘剥百姓的行为。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户籍散乱。魏晋时期,随着技术的进步,户籍转由县廷编造,并由县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政府。隋唐则彻底废除乡吏,继续强化以县廷为中心的治民方式。
——摘编自张荣强《从户版到纸籍:战国至唐代户籍制度考论》等
材料二 宋代,主户“均为五等”,施行五等分户制,并据户等征收赋役。客户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良人身份,在户籍管理上有自己的专属户籍,并未附籍于主户。此外,州县还编制丁籍,对象涵盖主、客户,以全体男性为统计范围,登记姓名、年龄,不计财产,主要是为了征发夫役和科派身丁钱。与唐代相比,宋代的未成年男性已经不再承担徭役。当发生饥荒时,朝廷也会依据丁籍存恤百姓。
——摘编自戴建国《宋代籍账制度探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时期户籍编造主体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户籍制度的作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学家费孝通基本肯定古代中国实行的是“专制政治”,又认为不宜作简单化解释。他说:“中央集权的行政制度在中国已有极长的历史。自从秦始皇废封建、置郡县以后,地方官吏在原则上都是由中央遣放的。”他进一步指出,中国以往的专制政治中有着两道防线,使可能成为暴君的皇帝不致成为暴君。第一道防线是政治哲学里的无为主义。第二道防线是把集权的中央悬空起来,不使它进入人民日常有关的地方公益范围之中。
把中国传统政治概括为“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两层”,中央所做的事是极有限的,地方上的公益不受中央的干涉,由自治团体管理。而地方自治团体大体由“宗法”组织承担,乡绅在其中起主导作用。这正是秦汉以下皇权政治限定性的又一表现。时至近古以至近代的保甲制,则将“第二道防线”即“在专制和集权名义所容忍着的高度地方自治”予以“冲溃”。故在近古(明、清)以至近代,中国的集权政治有增无减,以致将基层社会纳入集权政治的掌握之中,使皇权登峰造极。
——摘编自冯天瑜《百代皆行汉政法》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古时期基层治理出现变化的历史原因。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传统秦汉的全面体制之后,魏晋时期的邻长、里长、党长还具有“义兴讼息”的功能,乡官此时还具备理讼的职责;隋代也曾短暂地赋予乡正以署理辞讼之权;随后基层事务大多转化为里正负责,基层治理体制不断下延,秦汉以来什伍体制的延续,至北宋中后期与明清时期实行保甲制。另一方面,虽然基层治理体制向下延伸,加大对基层社会及其基本单位“家庭”的控制,但县以下原本有关听讼、解决纠纷的职责则不再明晰。原本里正的各类职责之中,只有“检察非违”在涉及词讼与纠纷解决,其余大多为行政性事务。但“检察民间善恶”之后,里正须“以告监官”,反映出里正并不是官职,有明显的差役的特征,丧失了原本乡官所具备的纠纷解决功能。宋代耆长仅负责刑事案件的调查取证;从元代开始的社长,以及明代的老人则是法律规定,拥有基层调解民事纠纷的权力。
——摘编自杨晔《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纠纷解决模式及其启示》
材料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我国基层治理发生了巨大变化。1908年,清朝颁布了《城镇地方自治章程》,规定人口满丑万以上者为镇,不满五万者为乡。自此开始,中国首次出现乡镇自治。到民国初期,乡镇自治、民主选举和公务员制度等西方现代治理观念与手段逐渐深入,国家权力在推进基层自治的过程中成功扩张、乡镇基层组织逐渐被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而原本在帝国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地方乡绅与家族组织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地方乡绅在清朝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大量向城市转移,以期在动荡的社会中获得政府的保护,所以乡绅阶层在农村慢慢消亡了。从20世纪初开始,家族组织受到多方面的冲击而陷入解体之中,现代国家的成长打破了家族组织的权威以及合法性基础,家族自身的血缘性和封闭性受到流动的社会威胁,丧失了其生存能力。
——摘编自毕鸿昌《中国古今农村基层治理新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至明代乡村社会纠纷解决模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我国基层治理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基层治理对当今中国社会治理的启示。
参考答案:
1.A2.B3.A4.B5.A6.C7.C8.B9.D10.D11.C12.D13.C14.A15.A16.A
17.(1)变化:由乡吏改为县吏。 原因: 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乡里体制存在弊端,吏治腐败;传统户籍制度遭到破坏;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2)作用:为朝廷征发赋役和赈灾提供依据;推动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客观上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负担,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18.(1)变化:明清之前,在基层治理中,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明清时期,皇权渗入基层社会。
(2)原因:保甲制的推行;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儒家伦理进一步向基层渗透;政府对基层社会的重视。
19.(1)基层治理体制不断下延;解决纠纷的职责不再明晰;处理的多为行政性事务;里正具有差役的特征
(2)变化:首次出现乡镇自治;西方现代治理理念与手段逐渐深入;国家权力逐渐扩张,乡镇基层组织逐渐被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乡绅阶层和家族组织逐渐消亡。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方思想的传入;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列强的入侵
(3)要明确基层治理的职责;要给予基层组织一定的权力;要注重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