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人教二年级下册期中
整理和复习
一单元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814+1142=1956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1956-814=1142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其中一个加数叫减数,求另一个加数叫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0的运算
0+5=5 6+0=6 a+0=a
6-0=6 8-0=8 a-0=a
5x0=0 0x9=0 ax0=0
零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
任何数减零都得任何数
零乘任何数都得零
零除 数都得零
任何
非零
中括号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括号的功能是改变顺序
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从左往右算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46-32+36=
96÷[(12+4)×2]
租船问题
先要考虑那种船(或车)最便宜,调整方案,尽量做到
(无空座)或座位最少时最省钱
试卷六(6)
二单元
试卷五大题
观察物体
三单元
目的:为了计算简便
加法运算定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a+b=b+a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a+b)+c=a+(b+c)
40+56=56+40
88+104+96=88+(104+96)
试卷四(2)537+248+152+363
五(4)
减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他们的和。
字母:a-b-c=a-(b+c)
试卷四(2)645-239+155-61
乘法运算定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字母:a×b=b×a
字母:(a×b)×c=a×(b×c)
试卷四(2)32x125x25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字母:a×(b+c)=a×b+a×c
试卷四(2)47x48+51x47+47
试卷四(2)101x99-99
试卷五(2)(5)
除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后两个数的乘积。叫除法的性质。
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
0.3
计数单位:十分之一(或0.1)
0.07
计数单位:百分之一(或0.01)
0.37
0.0013
计数单位:千分之一(或0.001)
小数的性质
2.5元=2.50元 8.00元=8元
强调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写成简单的形式,这个过程叫做化简。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小数读、写法
41.47
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成“零”,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31.00047
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就写成“0”,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小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首先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大;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从十分位上比起,十分位数字大的小数大;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比较百分位上的数字,百分位上数字大的小数大,依次这样比下去。
3.05m>2.93m>2.88m>2.84m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 ),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倍;
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 ),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倍;
100
100
1000
1000
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
cm
mm
dm
m
km
面积单位
mm2
cm2
dm2
m2
公顷
km2
质量单位
g
kg
t
近似数
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对千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对百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保留整数,精确到个位,对十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