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帝国 小专题通关训练 (含解析)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亚历山大帝国 小专题通关训练 (含解析)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2 14:1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小专题通关训练------亚历山大帝国
一、单选题
1.下图为该帝国鼎盛时期疆域示意图(阴影部分) 据记载:“(帝国)从印度河到多瑙河,从喜马拉雅山脉的西面到撒哈拉沙漠。无论从规模和持久性上来说,还是从展现和维持权力的能力上来说……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该帝国( )
A.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官僚、税收体系 B.将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
C.任用马其顿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 D.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2.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其少年侍读托勒密成为埃及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对东方文化的浓厚兴趣,托勒密广泛搜集东方杰出的科学、艺术成就并收藏于名为“Mouseion”的宫殿,意为“献给缪斯女神的地方”。托勒密的做法( )
A.拓展了希腊政治体制的影响力 B.破坏了对东方文化成果的保护
C.开创了异地文明交流的新形式 D.体现了希腊化时代的精神追求
3.公元前3世纪,人们只要掌握一种语言就可以从罗马一直漫游到印度。从西西里到塔吉克斯坦,国王们在努力应对统治多民族国家所带来的挑战,而极具开拓性的希腊阿尔戈英雄们则探险到了印度洋和非洲大西洋沿岸。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波斯帝国的武力扩张 B.希腊化时代的影响
C.地中海地区保持稳定 D.经济与贸易的发展
4.托勒密二世(亚历山大死后,其部下埃及总督托勒密一世建立托勒密王朝)在治理埃及时规定:“所有学校(希腊文)教师,(希腊传统竞技)体育教练、所有从事狄奥尼索斯(奥林匹亚十二主神之一)祭仪相关人员,以及亚历山大里亚赛会竞技冠军……他们自己以及家庭成员均免于缴纳盐税。”这一举措旨在( )
A.减轻民众的赋税负担 B.提升公民的人文素养
C.传播先进的希腊文化 D.稳固王朝的政治统治
5.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帝国后,参照波斯的仪式,要求属下将领跪拜自己。这些将领认为依照马其顿风俗,只有在敬神时才用跪拜礼,因此拒绝跪拜亚历山大。最终,亚历山大作出让步,马其顿的将士可以不跪拜自己。这一事件可以说明( )
A.东西方文明有优劣之分 B.长期征战激化君臣矛盾
C.东西方政治传统的差异 D.亚历山大统治隐患重重
6.亚历山大在东征的过程中,他鼓励希腊人和当地人联姻,推广希腊语;与当地的精英阶层建立联系,鼓励并提拔当地贵族参与帝国的行政和军事事务;尊重并容忍当地居民的宗教信仰,在一些地区参拜当地的神祇。亚历山大意在( )
A.推广希腊文化 B.巩固帝国统治 C.推行地方自治 D.减少民族隔阂
7.面对日益扩大的帝国,亚历山大主要依靠希腊、马其顿人进行统治,对本地人利用而不重用。同时在被征服地区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并且采取联姻、招募军队等方法笼络当地贵族。亚历山大此举( )
A.扩大了帝国统治基础 B.有助于推广希腊文化
C.体现开明专制的特色 D.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
8.据史料证实,公元1世纪印度地区出现身着希腊式服装的佛像,印度梵语词语“书”“笔”“墨水”等都源自希腊语,早期中国佛像也有希腊特征。小亚细亚地区的小君主在宫廷中使用希腊语言,修建希腊式神庙。南俄库班地区发现的金属饰物上就有盛行于希腊化时期的命运女神的形象。这些现象源于( )
A.希腊城邦海外殖民产生的影响 B.阿拉伯帝国在交流中的作用
C.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文化融合 D.罗马帝国统治范围不断扩大
9.希腊化时代各个王国的希腊城市仍然保持了一定的自治传统,有些城市中甚至依然存在着诸如公民大会、陪审法庭以及公民的各种公共活动场所,但作为希腊城邦本质特征的公民团体的集体自治权已不复存在.封闭和狭隘的城邦观念逐渐消失。这反映出希腊化时代( )
A.政治上出现走向统一的趋势 B.基本上沿袭了城邦时代的传统
C.城邦仍保持原有的自治状态 D.城邦之间的界限逐步清晰明确
10.在远征以前,亚历山大认为希腊民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族,只有这个民族才真正具有开化的文明。随着东征的进行,亚历山大逐渐认识到波斯人和希腊人一样具有杰出的智慧和才能,他们也应该受到尊敬。亚历山大这一认识的转变( )
A.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隔阂 B.加速了东西方民族的迁徙
C.有利于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D.改变了希腊文化落后面貌
11.亚历山大帝国是短暂的,但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成千上万的希腊商人、行政官员和各种专业人员成群地涌往亚历山大及其继承人所建立的许多城市。这些城市从最著名的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到最东面的亚历山大城(即阿富汗的科贾特),都成为传播希腊文化的中心。尽管希腊文化的传播给人以深刻印象,但它并没有在中东留下永久的印记,更不用说亚洲其余地方了。这说明( )
A.西亚北非文化与希腊文化差异巨大难以调和
B.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中断了希腊化时代的进程
C.希腊文化的影响力未能深入广大乡村地区
D.希腊化世界的生产力水平制约了文化发展
12.在亚历山大远征的推动下,希腊化时代产生了。在希腊马其顿,君主政治取代了城邦政治;埃及、叙利亚、两河流域及中亚等地区在承袭东方原有体系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希腊人建立的自治城市,其中仅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就有70多座。所以,希腊化时代( )
A.东西方文明相互影响 B.亚历山大获普遍尊敬
C.君主政治占绝对主导 D.使欧洲进入封建时代
13.20世纪60年代,法国考古队在阿富汗东北部挖掘出一座公元前4世纪末的城市遗址,城中不仅有希腊风格的神庙、广场、宫殿与体育馆,还存在希腊文的戏剧与哲学方面的手稿。在距希腊本土5000公里之外的中亚地区出现希腊化城市。这一现象主要缘于( )
A.罗马驰道的修建 B.亚历山大东征 C.雅典人海外殖民 D.腓尼基人西迁
14.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大量犹太人移居到埃及、巴比伦、土耳其、希腊等地,犹太人特别喜欢荷马、欧几里得、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同样,犹太人的文学、哲学也被希腊人有选择地吸收。据此可知( )
A.希腊文化影响深远 B.人口迁徙带来文化交流
C.世界隔绝状态被打破 D.文化中心分布发生改变
15.假如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菲利普没有被剌,而是尽其天年,那么亚历山大就不会有他的那一番事业了。假如亚历山大在 33 岁时没有病逝,而是活到他手下那些将领的平均年龄——他们都相当长寿——即活到 70 岁或 80 岁,那么历史就会完全不同了。由此出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历史是可以改变的事实 B.历史的书写有真有假
C.偶然性影响着历史进程 D.历史存在多种可能性
16.形成于公元1世纪左右的犍陀罗(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及中亚细亚的阿富汗东北边境一带)艺术是古代印度佛教艺术的主要流派。研究发现,在犍陀罗艺术中,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赫拉克勒斯及其它诸神在这一艺术形式中大量呈现(如图所示)。该艺术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融合 B.人类文明由分散走向了整体
C.亚历山大东征及希腊文化的推广 D.班超经营西域甘英出使大秦
17.“从公元前331年到公元前327年,帝国征服和组建了12个省”,帝国统治者“在入侵印度打败波鲁斯王国之后,继续让波拉斯为总督统治原来的国土”;“征服埃及后,任命多劳斯皮斯和坡堤西斯两个埃及人为省长”。开创这一帝国基业的古代族群是( )
A.波斯人 B.马其顿人 C.腓尼基人 D.罗马人
18.亚历山大目睹了波斯波利斯、巴比伦、尼尼微等地的王室图书馆,在埃及建立“世界图书馆”。亚历山大还赠给其老师亚里士多德巨资,用于扩建图书馆。亚历山大此举( )
A.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B.维系了帝国统治的稳定
C.推动了欧洲文化的重构与发展 D.扩大了希腊化世界范围
19.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后,意图推行波斯的跪拜礼。有人认为,“用过分的礼拜把一个凡人捧上天,这就等于用做人的方法去敬神,从而把神贬为凡人,使神受到不应有的污辱”,这一观点得到大部分希腊人支持。这反映了( )
A.帝国统治方式的分歧 B.文化交融中存在冲突
C.人神之间关系的演变 D.文明交流途径多样化
20.在帝国建立的过程,亚历山大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为女神伊西丝建庙;在巴比伦向当地的主神马都克献祭,下令重建被薛西斯毁掉的马都克神庙。亚历山大此举意在( )
A.宣示政权的合法性 B.推行宗教宽容政策
C.赢得当地忠心归顺 D.助推各地文化交流
二、材料分析题
1.古代文明各自扩展,使不同文明区域相互连接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个古代文明独立发展,因此在文化上也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大体说来,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人重视伦理教化,希腊人追求理性,罗马人注重实用,埃及人讲求来世。当然,这些特点不是绝对的,有些是各文明所独有的,有些则相互渗透。如佛教曾传入中国、东南亚、日本和朝鲜,希腊人曾统治埃及和西亚,罗马人曾占领东地中海和高卢等地区,并给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施以巨大影响。不过,所有这些对当地原有的文明来说,很难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当地原有的文化。
——晏绍祥《世界上古史》
材料二 亚历山大的远征及其所建立的帝国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却开创了一个希腊古典文明向东传播的历史时代——“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帝国西起希腊、马其顿,东至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达多瑙河。帝国分裂后又形成一系列的希腊化国家。在这一新的政治地理范围中,希腊文明逐渐向东扩展,并与东方文明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交流与融合,揭开了人类文明史上的新篇章。
——李世安《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世界古代文明的特点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亚历山大远征的影响。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波斯帝国灭亡后,亚历山大继续领兵东进,在粟特遇到当地居民激烈反抗,尤其以地方贵族斯皮泰门领导的起义威胁最大。起义军曾一度收复首都,给远征军以沉重打击。亚历山大在中亚细亚征战两年,方将起义军镇压下去。……据历史文献提供的数字估算,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屠杀的平民多达25万人。另外,波斯帝国战败投降后,亚历山大仍然纵兵烧杀抢掠,将富丽堂皇的波斯宫殿付之一炬,最后掳走的黄金数量惊人,需要5000头骆驼和2万头骡子驮运。
——林汉达、曹余章《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 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三 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先后建立起儿十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化文明城市,分布在从地中海到阿富汗的广大地区,最远的到达吉尔吉斯斯坦和印度。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大量的希腊手工工匠、商人、学者、医生、冒险家纷纷涌入这些东方城市,不仅扩大了希腊与东方的经济联系,而且把希腊民主政治的传统、希腊文化和风格独特的生活方式直接介绍给了当地人,极大地扩大了希腊文明对东方的影响,而东方的风格传统也日益渗进了希腊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的观点。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代不同文明交往的方式,并谈谈你认为在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早年接受的良好教育与严格的军事训练,以及宦廷政治生活的熏陶,不仅胸怀大志,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军政经验。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约率领步兵3万人,骑兵5 000人,跨过海峡东侵。亚历山大与波斯的军队交锋,大流士三世怯阵脱逃,致使波斯军全线溃败。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东渡幼发拉底河,大败波斯军,大流士三世此后无力组织抵抗,仓皇逃命,大流士三世在逃亡中被他的部下杀害,波斯帝国灭亡。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进入印度西北部。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回到巴比伦。经过十年的征伐,他的统治区域扩展到了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更历山大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上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历山大迅速灭亡波斯帝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历山大东侵的影响。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统治幅员辽阔的领土,亚历山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定都巴比伦城,把统治中心放在东方,保留波斯帝国的行政制度,实行分省统治;鼓励东西方种族通婚,缓和民族矛盾:以马其顿和希腊人作为骨干力量,保证征服者的统治地位:沿袭东方专制政体,利用宗教进行统治,宣扬君权神授,从而使帝国的统治呈现出东方、马其顿、希腊城邦三种因素的混合现象。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第3版)
材料二 亚历山大经过十年大规模的征服,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几乎囊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 、埃及文明和犹太文明,以及印度文明的一部分,它首次沟通了世界五大文明发祥地,在历史上第一次把东西方部分世界联为一体,为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地域空间和政治保障。东征中还有许多随军学者,包括工程师、地理学家、测绘师、哲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等,他们沿途搜集了大量东方各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民情风俗方面的资料,他们与当地人交流来往,使东西方文化互相补充。这些人在吸收学习东方文化的同时,也将希腊文明传播到了东方,加深了东西方之间的彼此了解。
——摘编自李丽玲《浅析亚历山大统治政策与希腊化文明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帝国政治统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影响。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在占领了波斯帝国辽阔的疆土后,发现了波斯高度发展的文明后,要求人们以东方人的方式向他行匍匐礼,对他敬若神明。效仿东方的政治制度,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不断提高自己的地位。亚历山大去世之前,在西亚、中亚等地建立了许多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式城市,并动员大量希腊人来这些城市定居,与当地人通婚联姻。即使是这样的平等相处,希腊文化依然被当作“公分母”,被东方各族人民仰慕和效法。
——摘编自赵林《古希腊文明的光芒》
材料二 正如塔恩所说的那样,亚历山大推行的传播希腊文明、融合波斯人与希腊人的政策,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统治波斯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历山大措施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马其顿帝国)。据材料“(帝国)从印度河到多瑙河,从喜马拉雅山脉的西面到撒哈拉沙漠。无论从规模和持久性上来说,还是从展现和维持权力的能力上来说……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可知这一帝国是马其顿帝国,因为建立了完善的官僚体制、税收体制所以能持久维持其统治,A项正确;将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的是阿拉伯人,排除B性;材料未涉及“任用马其顿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罗马法的适用范围扩大,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亚历山大帝国时期。托勒密搜集东方杰出的科学艺术成就,意为“献给缪斯女神的地方”体现了在亚历山大帝国解体后的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加强,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文化交流,和政治体制无关,排除A项;将东方科学艺术成就收藏是对东方文化成果的保护,排除B项;异地文明交流不是新形式,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3世纪(世界)。据材料“公元前3世纪,人们只要掌握一种语言就可以从罗马一直漫游到印度。”可知材料涉及希腊化世界,材料反映了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B项正确;题干涉及时间是公元前3世纪,波斯帝国早在公元前4世纪已经灭亡,排除A项;地中海地区保持稳定不是导致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材料反映了公元前3世纪,在罗马至印度的广大区域人们只要掌握一种语言就可以畅通地沟通,据所学这是希腊化影响的结果,排除C;经济与贸易发展与题干中“一种语言”不符,材料反映的是希腊化这种现象,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希腊化时期的埃及。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托勒密二世免除特定群体(包括学校教师、体育教练、祭仪相关人员以及竞技冠军等)及其家庭成员的盐税,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扶持文化、教育和体育事业,以及增强宗教团结和社会稳定,来稳固王朝的政治统治,D项正确;该措施只是免除特定群体及其家庭成员的盐税,其它群体及盐税以外的税收还是需要征收的,因此民众的赋税负担未必减轻,排除A项;特定群体及其家庭成员免于缴纳盐税起不到“提升公民的人文素养”和“传播先进的希腊文化”的作用,也不是托勒密二世的主观目的,其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排除B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亚历山大帝国时期。根据材料,亚历山大想按照波斯仪式让属下跪拜自己,但是属下认为按照马其顿风俗拒绝跪拜,可知马其顿代表的西方和波斯代表的东方政治传统存在差异,C项正确;材料只能看出政治传统的差异,体现不出优劣之分,排除A项;材料中亚历山大最终妥协也不能体现君臣矛盾,排除B项;D项材料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时空是古代欧洲。依据材料得出结论: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鼓励希腊人和当地人联姻、加强与当地精英阶层联系、提拔当地贵族参与帝国管理、尊重当地信仰习俗,这一切举措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缓和民族、阶级矛盾,巩固帝国统治,B项最佳;从亚历山大的举措来看,他是希望通过推广希腊文化来巩固统治,推广希腊文化是其目的之一,但不是根本目的,A项有一定道理;同理,减少民族隔阂也是其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或根本目的,D项有一定道理;C项错在“推行地方自治”,亚历山大不是为了推行自治;排除C项。故答案为:B项(3分)A项(1分);D项(1分);C项(0分)。
7.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向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亚历山大主要依靠希腊、马其顿人进行统治,对本地人利用而不重用。同时在被征服地区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并且采取联姻、招募军队等方法笼络当地贵族。”和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在对被征服地区的管理中,具有灵活开放的特点,D项正确;根据材料“对本地人利用而不重用”可知此举不利于扩大帝国统治基础,排除A项;“宗教宽容政策”不利于推广希腊文化,排除B项;材料中并无“开明专制”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1世纪(世界)。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印度地区、小亚细亚地区、南俄库班地区都受到希腊文化影响,希腊文化的影响非常大,结合所学,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历时十年,经过伊苏斯之战、高加米拉战役、吉达斯普河战役,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最终建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并且推崇希腊文化,所以这些现象得益于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希腊化,C项正确;希腊城邦海外殖民时间是在公元前八至六世纪,不符合公元1世纪的时间,以及印度、中国、南俄的地理范围,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建立于公元7世纪,与公元1世纪及早期中国时间不符,排除B项;罗马帝国没有扩展到印度、中国、南俄等地,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马其顿帝国)。据材料“但作为希腊城邦本质特征的公民团体的集体自治权已不复存在.封闭和狭隘的城邦观念逐渐消失”,可知随着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城邦观念逐渐消失,在政治上逐步走向统一,A项正确;“基本上沿袭了城邦时代的传统”,与材料“各个王国的希腊城市仍然保持了一定的自治传统”相矛盾,排除B项;材料强调希腊化时代各个王国的希腊城市政治上出现走向统一的趋势,而不是城邦仍保持原有的自治状态,排除C项;材料强调城邦在政治上出现走向统一的趋势,而不是界限逐步清晰明确,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随着远征,亚历山大逐渐认识到波斯人的智慧和才能,这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促进不同民族文明的交融,C项正确;“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隔阂”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亚历山大认识的转变属于文化领域,与民族迁徙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项;“希腊文化落后”不符合史实,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帝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尽管希腊文化的传播给人以深刻印象,但它并没有在中东留下永久的印记。其根本原因在于,希腊文化的影响仅限于希腊殖民者居住的城市和一些希腊王朝的宫廷所在地。虽然有些土著民族也受到了影响,但真正受到影响的几乎仅囿于少数上等阶层。广大农村甚至许多城市的绝大多数人,仍继续说自己的语言,崇拜自己的神。因而,希腊文化并没有深深扎根,未能在它的一些移植地永久地幸存下来,C项正确;材料强调希腊文化未在亚洲地区留下印记,未涉及非洲,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崛起于公元7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希腊文化对被征服地的影响,未涉及文化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亚历山大帝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在希腊马其顿,君主政治取代了城邦政治,可知其借鉴了东方强有力的集权政治,埃及、叙利亚、两河流域及中亚等地区在承袭东方原有体系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希腊人建立的自治城市,可知东方也借鉴了西方的政治文明,由此可知东西方文明相互影响,A项正确;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就有70多座,也不能得出亚历山大获普遍尊敬,可以说明亚历山大集权较高,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政治体制的比较,不能得出君主政治占绝对主导,排除C项;欧洲进入封建时代是在西罗马灭亡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洲)。据材料“公元前4世纪末的城市遗址,城中不仅有希腊风格的神庙、广场、宫殿与体育馆,还存在希腊文的戏剧与哲学方面的手稿。在距希腊本土5000公里之外的中亚地区出现希腊化城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建立了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使得阿富汗地区发现了希腊化特色的遗址,B项正确;罗马驰道的修建有利于推动了罗马文化的传播,与材料希腊化文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雅典人的海外殖民主要是围绕地中海,没有扩展到阿富汗地区,排除C项;腓尼基人生活在西亚,阿富汗的位置在腓尼基人东面,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大量犹太人移居到埃及、巴比伦、土耳其、希腊等地,犹太人特别喜欢荷马、欧几里得、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同样,犹太人的文学、哲学也被希腊人有选择地吸收”可知,犹太人的迁移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流,B项正确;材料强调人口迁移与文化交流的关系,与希腊文化无关,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世界隔绝状态被打破,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文化中心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欧洲。据材料“假如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菲利普没有被刺;假如亚历山大在33岁时没有病逝”等,可指遇刺和英年早逝属于偶然性,这些偶然性改变了历史,C项正确;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实,是不可以改变的,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历史书写的真假,排除B项;材料只是假设,不能由此推论历史存在多种可能性,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世纪左右(亚洲、欧洲)。由材料犍陀罗艺术是印度佛教的流派,但受希腊文化影响显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亚历山大东征,并推广希腊文化,使得希腊文化推广到印度,并影响了印度的佛教,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希腊文化对印度文化的影响,并非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排除A项;1世纪时,人类文明尚未由分散走向了整体,世界之间整体联系不强,排除B项;班超经营西域甘英出使大秦与希腊文化影响印度文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从公元前331年到公元前327年,帝国征服和组建了12个省”、“在入侵印度打败波鲁斯王国之后,继续让波拉斯为总督统治原来的国土”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对亚历山大帝国的描述,亚历山大帝国是马其顿人建立的,所以这一族群应该是马其顿人,B项正确;波斯人建立的波斯帝国被亚历山大帝国帝国灭亡,排除A项;腓尼基人没有征服波斯帝国,和材料描述不符,排除C项;罗马人建立的是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是公元前27年前才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据材料信息可知,亚历山大在埃及建立图书馆,赠给亚里士多德巨资扩建图书馆,图书馆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亚历山大推动图书馆的建设,进而推动了文化的传承与保护,A项正确;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很快分裂,图书馆并没有维系帝国统治的稳定,排除B项;图书馆有利于保存和传承文化,但此时亚历山大建造的图书馆没有推动欧洲文化重构,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亚历山大修建的图书馆是在希腊化世界范围之内,并非在希腊化世界范围之外,所以没有扩大希腊化世界的范围,排除D项。故选A项。
1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亚历山大帝国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是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后意图推行波斯的跪拜礼,而一部分希腊人认为应该敬神,因此本质上反映了在文化交融中存在冲突,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信仰的分歧,和统治方式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反映人神关系,排除C项;材料中得出的文化交流方式只有战争一种,排除D项;故选B项。
20.C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材料主要表明,亚历山大尊重各地的宗教信仰,根本目的还是赢得获得当地民众的好感和拥戴,从而维护帝国的统治,C项正确;宣示政权的合法性可以通过获得当地宗教的承认来实现,材料的侧重点不是当地宗教领袖对他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表明亚历山大采取宗教宽容政策,但目的还是维护统治,排除B项;帝国的建立有利于各地文化的交流,属于客观结果,不是亚历山大的主观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二、
1.(1)世界古代文明的特点:独立发展,多元并立;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相互渗透,交流交融;以己为主,保持民族特色。
(2)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开创了希腊化时代;推动了希腊文化与古代东方文化相结合,传播了文化、扩展了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沟通了各大文明间的交通,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世界。世界古代文明的特点:根据材料“古代文明独立发展,因此在文化上也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可分析出独立发展,多元并立,各具特色,百花齐放;根据材料“有些是各文明所独有的,有些则相互渗透”可分析出相互渗透,交流交融;根据材料“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当地原有的文化。”可分析出以己为主,保持民族特色。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根据材料“亚历山大帝国西起希腊、马其顿,东至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达多瑙河”可分析出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根据材料“开创了一个希腊古典文明向东传播的历史时代——‘希腊化时代’”可分析出开创了希腊化时代,推动了希腊文化与古代东方文化相结合,传播了文化、扩展了文明;根据材料“希腊文明逐渐向东扩展”可分析出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根据材料“并与东方文明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交流与融合”可分析出沟通了各大文明间的交通,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结合战争可分析出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
2.(1)性质:是侵略战争(或掠夺战争)。
理由:远征中残酷镇压当地人民的反抗;屠杀大量的平民;抢劫财物;焚烧建筑。(写出二点)
(2)观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也促进了各地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传播。
评价:消极:亚历山大东征,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积极:推广了希腊文化;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答出其中一点)
(3)主要方式:暴力冲突、和平交往等。
态度:①人类文明交往所追求的目标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②对自己民族、国家的文明应持自尊、欣赏的态度,对其他民族、国家的文明应持尊重、宽容,乃至欣赏的态度。③要做到文明互鉴,坚持对外开放意识。(答出其中二点)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世界)。第一小问性质:根据材料一“据历史文献提供的数字估算,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屠杀的平民多达25万人。”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是侵略战争。第二小问理由:根据材料一“亚历山大在中亚细亚征战两年,方将起义军镇压下去。”得出:远征中残酷镇压当地人民的反抗;根据材料一“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屠杀的平民多达25万人。”得出:屠杀大量的平民;根据材料一“亚历山大仍然纵兵烧杀抢掠,将富丽堂皇的波斯宫殿付之一炬”得出:焚烧建筑;根据材料一“最后掳走的黄金数量惊人,需要5000头骆驼和2万头骡子驮运。”得出:抢劫财物。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世界)。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二“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得出: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也促进了各地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传播。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材料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得出: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根据材料三“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大量的希腊手工工匠、商人、学者、医生、冒险家纷纷涌入这些东方城市,不仅扩大了希腊与东方的经济联系,而且把希腊民主政治的传统、希腊文化和风格独特的生活方式直接介绍给了当地人,极大地扩大了希腊文明对东方的影响”得出:推广了希腊文化;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亚历山大东征,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3)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世界)和现代(世界)。第一小问主要方式:根据材料一“起义军曾一度收复首都,给远征军以沉重打击。”得出:暴力冲突;根据材料二“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得出:和平交往。第二小问态度: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①人类文明交往所追求的目标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②对自己民族、国家的文明应持自尊、欣赏的态度,对其他民族、国家的文明应持尊重、宽容,乃至欣赏的态度。③要做到文明互鉴,坚持对外开放意识。
3.(1)原因:亚历山大杰出的军事才能;马其顿军队英勇善战;波斯国力衰弱,军队腐败。
(2)影响: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推广了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史(亚历山大帝国)。据材料“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早年接受的良好教育与严格的军事训练”,得出亚历山大杰出的军事才能;从马其顿军队分析,得出马其顿军队英勇善战;从波斯帝国的国力分析,得出波斯国力衰弱,军队腐败。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史(亚历山大帝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分析,得出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从对希腊文化的影响分析,得出推广了希腊文化;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分析,得出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4.(1)继承波斯帝国的行政制度,将统治中心迁移到东方;地方上实行分省统治;通过通婚缓和民族矛盾;征服者的政治地位较高;融合东西方的政体特点。
(2)将希腊文化带到东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但亚历山大东征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造成了严重的灾难和破坏。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政治统治的特点,根据“把统治中心放在东方,保留波斯帝国的行政制度,实行分省统治;鼓励东西方种族通婚,缓和民族矛盾”得出继承波斯帝国的行政制度,将统治中心迁移到东方、地方上实行分省统治及通过通婚缓和民族矛盾;根据“以马其顿和希腊人作为骨干力量,保证征服者的统治地位;沿袭东方专制政体,利用宗教进行统治,宣扬君权神授”得出征服者的政治地位较高;融合东西方的政体特点。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影响,根据“它首次沟通了世界五大文明发祥地,在历史上第一次把东西方部分世界联为一体,为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地域空间和政治保障”得出将希腊文化带到东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亚历山大东征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造成了严重的灾难和破坏。
5.(1)举措:建立专制君主政体;实行行省制,削弱地方权力;任用希腊和马其顿人担任主要职务;推行宗教宽容政策;实施联烟、招募军队策略;推广希腊文化。
(2)影响:加强了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有利于缓解被征服地区人民与征服者的矛盾;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
【详解】(1)举措:根据“效仿东方的政治制度”可得出建立专制君主政体;根据“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得出实行行省制,削弱地方权力;根据所学得出任用希腊和马其顿人担任主要职务;推行宗教宽容政策;根据“并动员大量希腊人来这些城市定居,与当地人通婚联姻”得出实施联烟、招募军队策略;根据“亚历山大推行的传播希腊文明、融合波斯人与希腊人的政策,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得出推广希腊文化。
(2)影响:根据“效仿东方的政治制度,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不断提高自己的地位。”得出加强了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结合所学,宽容的宗教政策有利于缓解被征服地区人民与征服者的矛盾;根据“亚历山大推行的传播希腊文明、融合波斯人与希腊人的政策,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得出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