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地理试卷
命审题单位:武钢三中地理学科组
审题单位:圆创教育研究中心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本试卷共6页,18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考试时间:2024年4月18日下午16:30—17:45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上海的海陆风局地环流会影响当地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图1示意上海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上海滨海地区海陆风风速大于市中心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地转偏向力 B.下垫面性质 C.人类活动 D.纬度差异
2.某日近地面大气污染物由上海市中心向滨海扩散。推测此海陆风发生的时间及其类型为
A.白天,陆风 B.白天,海风 C.晚上,陆风 D.晚上,海风
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地形中,冬季容易加强本地形部位辐射逆温的是
A谷地 B.山峰 C.丘陵 D.平原
4.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A.日出之前,晴朗无风 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
C.日落前后,大风呼啸 D.午夜时分,浓云密雾
海南岛降水量空间差异显著。图2示意海南岛年降水量分布。据此完成5~6题。
5.和周围地区相比,M地地势低平,则P的数值为
A.1200 B.1400 C.1600 D.1800
6.造成海南岛降水空间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 ②地形地势 ③大气环流 ④海陆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3年9月,我国首套海洋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海试成功。海洋温差能指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由温度差(年均20℃左右)而形成的热能,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据此完成7~9题。
7.若海洋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用在温带深海区域,发电效率较高的月份是
A.4月 B.6月 C.8月 D.10月
8.与海洋波浪能相比,海洋温差能的优势为
①属于可再生资源 ②设备利用率高 ③受天气影响较小 ④清洁能源无污染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利用温差能发电所抽取的深层海水,可以直接应用的领域为
A.农业灌溉 B.海洋运输 C.制冷系统 D.生活用水
赤道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其位置的季节性移动会影响区域降水状况。图3示意非洲部分区域7月赤道辐合带位置。
10.7月赤道辐合带南北两侧的气流分别是
A.西南风、东北风 B.西北风、东南风
C.东南风、东北风 D.西南风、西北风
11.与图示地区辐合带多雨成因相关性较弱的一项是
A.大范围的空气对流 B.台风带来充沛降水
C.附近洋流增温增湿 D.向岸风携充足水汽
12.据材料推测,与布埃亚的气候特征表述相符的为
A.气温年较差大 B.年降水量较少 C.冬季温和湿润 D.年降水量丰富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天然的蓄水池,2001~2019年洞里萨湖水位持续下降,但洞里萨河流向仍会出现季节性变化,图4示意洞里萨湖的位置。
13.导致2001~2019年洞里萨湖水位持续下降的原因是
A.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减少 B.经济发展,工农业用水增加
C.环境整治,植被增加 D.洞里萨湖下游水电站建设
14.每年1月份,关于该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洞里萨河自北向南流 B.洞里萨河自南向北流
C.洞里萨湖补给地下水 D.湄公河补给地下水
15.洞里萨河流向随季节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加重湄公河下游的旱情 B.湄公河下游洪水威胁减少
C.洞里萨湖蓄水量增加 D.保障湄公河上游航运稳定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1分)
沙尘暴是一种常见的极端天气。2023年4月12日-16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对我国北方多地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专家研究发现,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来自蒙古。图5示意4月13日14:00东亚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
(1)分析我国北方沙尘暴多发于春季的原因。(6分)
(2)推测图示时刻甲、乙、丙三地中最可能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理由。(7分)
(3)简要说明此次沙尘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可能造成的危害。(8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成水湖,且近年来湖泊面积呈现增大的趋势。湖泊东侧为浅水区。该区域冬半年以偏西风为主,日均温低于0℃,冬季水面结冰。湖泊水温、湖水运动、水深等影响湖泊冰情。湖冰可显著改变湖而和水下辐射能量传输过程。图6分别示意青海湖2010年~2018年封冻期平均冰厚的空间差异及时间变化。
(1)说明近年来青海湖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6分)
(2)相比东侧,青海湖西侧冰层厚度较薄,请说明其原因。(6分)
(3)相比11月~次年1月,指出1~3月份青海湖封冻期平均冰厚增速时间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4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白腹鲭是一种北大平洋西部近海酸水性鱼类,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沿岸海域。该鱼类资源对水温变化非常敏感,温度是影响该鱼类产卵的重要环境条件,3~4月,白腹蜻油游至东海中南部海城产卵。图7示意白腹靖产卵期东海海域及其周边地区,图8示意西北大平洋白腹鲭渔场重心月间变化。
(1)东海中南部海域是白腹鲭主要产卵场之一,请说明其原因。(8分)
(2)据图8,说明西北太平洋白腹鲭渔场4~8月重心的变化方向,并从海水温度角度分析其成因。(6分)
(3)2023年为厄尔尼诺年,推测厄尔尼诺现象对白腹鲭渔场产生的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