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2课《词四首》同步练习(基础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2课《词四首》同步练习(基础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8 13:03:18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2课《词四首》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默写
1.(2024八下·江油开学考)默写:名篇名句默写。
(1)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2)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3)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4)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5)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可以让我们发现文字难以表达的生活真谛,这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所说的“     ,     ”。
(6)早春的翠湖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堤边的柳树绽出绿意,莺燕等鸟儿们忙着争春,到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面对此景,你不禁吟咏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     ,     。”
2.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的词句是:    ,    。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词句是:   ,    ,     。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秋瑾 (清)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 侬:    蛾眉:   
殊未屑 屑: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莽红尘:   
5.词中哪些句子表现了词人国事家事交织心中,不由得更加思念故乡?
6.本词描写了哪些景物,有怎样的作用?
7.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 “四面歌残终破楚”(从用典或修辞的角度)
②“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从句子特点的角度)
8.下列句子对本词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本词多豪放语,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属于豪放风格作品。
C.“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写出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反映了词人在参加革命前的担心和忧虑。
D.“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是一幅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我秋瑾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老夫聊发少年狂( )
千骑卷平冈( )
会挽雕弓如满月( )
10.填空。
上片一个“   ”字,不仅表现了出猎场面的盛大壮观,而且写出了随猎者矫健的身姿和如虹的气势。下片一个词语“   ”集中抒发了词人豪壮的情怀。
11.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12.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地影响,苏、李二人成为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阅读《渔家傲·秋思》《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千嶂里 嶂:   
将军白发征夫泪 征夫:   
赋壮词 赋:   
五十弦翻塞外声 翻:   
马作的卢飞快 作:   
14.两首宋词都写到了秋天的边塞。《渔家傲》侧重记实,用一个“   ”字统领下文的景物描写,揭示了边关将士   的处境;《破阵子》侧重回忆,“   ”一句为将士们的出征渲染了肃杀悲壮的气氛。
15.请你说说两首词的作者借“白发”各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16.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渔家傲·秋思》中,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
C.《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上片描述军旅生活。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全词共十句,前九句每句咏一事,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鲜丽、生动。
D.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极雄豪、壮美的事,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
三、语言表达
17.(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渔家傲·秋思》)读《渔家傲·秋思》,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100字以内)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江入大荒流
(2)学诗谩有惊人句
(3)报君黄金台上意
(4)岂不罹凝寒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雁门太守行;饮酒(其五);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赠从弟(其二)
【解析】【分析】此题第(1)--(4)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注意“ 荒 ”谩 “” 罹 “” 凝 “等词语的书写。此题第(5)--(6)题属于理解性默写。从第(5)题提示语” 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所说的,文字难以表达的生活真谛 “可知,第(5)空应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第(6)题的提示语” 早春的翠湖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堤边的柳树绽出绿意,莺燕等鸟儿们忙着争春,到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面对此景,你不禁吟咏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 “可知第(6)句应填”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注意” 篱 “” 悠 “” 啄 “等词语的书写。
故答案为: 江入大荒流 ; 学诗谩有惊人句;报君黄金台上意;岂不罹凝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点评】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2.【答案】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解析】【分析】考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重点及易错字:霹雳。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此句风格豪迈雄壮,描写了战争时扬鞭策马、弓弦雷鸣、万箭齐发的壮景。
故答案为: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点评】本道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解答此类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3.【答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江城子·密州出猎
【解析】【分析】考点:《江城子·密州出猎》。重点及易错字:雕。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此句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词人保家卫国的豪迈之情融入其中,表达了词人壮志满怀的赤子之心。
故答案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点评】本道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解答此类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答案】4.你;本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很,甚;莽莽人世
5.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6.本词先写中秋景物,“篱下黄花”为特写,“秋容如拭”为概写,表现出环境的静谧和寂寥,为下面满纸的抒情蓄势,景与情前后相继,各自分明。
7.①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或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②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的淋漓尽致。
8.D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⑶此题考查把握诗词意象的能力。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准确把握作品的意象。
⑷本题考查多角度赏析名句。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诗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然后从修辞手法、内容主旨、哲理等方面对诗句进行赏析。从修辞角度赏析,要答出该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手法的作用;从内容主旨方面赏析,需要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写出该诗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胸襟;从哲理角度赏析,则需要答出该诗句蕴含的哲理。
⑸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作答,如从诗歌遣词用句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从修辞的角度、抒情的方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作答时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完成作答即可。
4.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
①句意为: 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
②句意为: 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③句意为: 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
故答案为: 你 ; 本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 ; 很,甚 ; 莽莽人世
5.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句子的理解赏析。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的意思是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其中,“四面歌残终破楚"引用了《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的故事,表明列强通近,中国前途危殆,表现了词人对国事的忧虑;“八年风味徒思浙”写出了对故乡浙江的思念。
故答案为: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6.本题考查学生对景物描写及作用的理解能力。本词写中秋时节的景物,特写“篱下黄花”都已盛开,“秋容如拭”一句概写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为下文抒情营造出一种静谧、寂寥的氛围。
故答案为: 本词先写中秋景物,“篱下黄花”为特写,“秋容如拭”为概写,表现出环境的静谧和寂寥,为下面满纸的抒情蓄势,景与情前后相继,各自分明。
7. ①“四面歌残终破楚”是《史记·项羽本纪》中“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地故事,结合写作背景分析用典的作用,这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虽由吴芝瑛出面调解,但秋瑾下决心投身革命,东渡日本留学。因此这个典故一方面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另一方面感叹清王朝面对帝国主义的瓜分一-退再退、束手无策、软弱腐败的窘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②“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运用了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将她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豪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故答案为: ①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或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②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的淋漓尽致。
8.ABC.正确。
D.有误,诗句“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是一幅天高气爽,篱笆下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明净的画 面。
故答案为:D.
【答案】9.姑且,暂且;一人一马的合称;终将
10.卷;开张
11.①上阕描绘了壮观(威武)的打猎场面;“狂”字贯串全词(是词眼),奠定了奔放、豪迈的感情基调(描绘了词人豪放不羁的形象)。②运用典故(比喻),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12.D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品味语言特色中的“炼字”型。解答此类题目时基本思路应首先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意思(字面意思和实质意思)或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最后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情感。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作答,如从诗歌遣词用句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从修辞的角度、抒情的方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作答时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完成作答即可。
9.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①句意为: 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
②句意为: 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③句意为: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
故答案为: 姑且,暂且;一人一马的合称;终将
10.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在了解词的内容基础上来分析“卷” 的表达效果即可。“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上 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故答案为: 卷 ; 开张
11.①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诗歌的炼字。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作者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据此概括即可。
②本题考查诗歌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情感的表达。“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末三句是说,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如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词人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天狼”,喻指西夏,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
故答案为: ①上阕描绘了壮观(威武)的打猎场面;“狂”字贯串全词(是词眼),奠定了奔放、豪迈的感情基调(描绘了词人豪放不羁的形象)。②运用典故(比喻),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1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ABC.正确;
D.错误,李清照是婉约派代表人物。
故答案为:D.
【答案】13.直立似屏障的山峰;出征的士兵;写作;演奏;像……一样
14.异;险恶危急;沙场秋点兵
15.《渔家傲》借“白发”表现将士们长期戍守边疆怀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思想感情;《破阵子》则体现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却又壮志未酬之情。
16.B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13.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①句意为: 层峦叠嶂里。
②句意为: 将军为操持军事, 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
③句意为:写作壮丽的诗词。
④句意为: 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⑤句意为: 战马像的卢一样。
故答案为: 直立似屏障的山峰;出征的士兵;写作;演奏;像……一样
14.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做此题要熟读全诗,理解诗词内容。“衡阳雁”、 “边声”、 “长烟”、“落日”都是边塞所特有的景物特征,所以上片描写的是边塞秋景。上片写出 了边塞和内地的不同,“异”字统领了全文。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描绘出一幅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象。突出戒备森严、战事吃紧,边关将士的处境险恶危急。《破阵子》“沙场秋点兵”意思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秋” 字既是写实,有是渲染.意境。首先秋点兵是那时的事实。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其次中国自古就是“悲秋”所以一个“秋”字就即渲染出了战场肃杀悲壮的气氛。
故答案为: 异 ; 险恶危急 ; 沙场秋点兵
15.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渔家傲》中“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意思是:将军和征人们不能入寐,他们都愁白了头发,流下伤心眼泪。互文见义表现出渴望建功立业、浓浓的思乡之情等复杂矛盾的心情。要抓住以下几点“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破阵子》“可怜白发生”是梦醒后的叹息,集中表现了词人强烈的感情。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故答案为: 《渔家傲》借“白发”表现将士们长期戍守边疆怀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思想感情;《破阵子》则体现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却又壮志未酬之情。
16.ACD.正确。
B.有误, 这首词抒发了边关将士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而结尾三句“羌管”发出的是凄切之声,加上秋霜,加重的是征人的愁思,“将军白发征夫泪”则采用互文的手法,悲怆含蓄的抒发了边关将士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故答案为:B.
17.【答案】结合诗句内容,语言表达流畅即可。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如: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语言表达条理清楚、连贯、鲜明、生动。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2课《词四首》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默写
1.(2024八下·江油开学考)默写:名篇名句默写。
(1)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2)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3)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4)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5)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可以让我们发现文字难以表达的生活真谛,这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所说的“     ,     ”。
(6)早春的翠湖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堤边的柳树绽出绿意,莺燕等鸟儿们忙着争春,到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面对此景,你不禁吟咏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     ,     。”
【答案】(1)江入大荒流
(2)学诗谩有惊人句
(3)报君黄金台上意
(4)岂不罹凝寒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雁门太守行;饮酒(其五);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赠从弟(其二)
【解析】【分析】此题第(1)--(4)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注意“ 荒 ”谩 “” 罹 “” 凝 “等词语的书写。此题第(5)--(6)题属于理解性默写。从第(5)题提示语” 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所说的,文字难以表达的生活真谛 “可知,第(5)空应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第(6)题的提示语” 早春的翠湖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堤边的柳树绽出绿意,莺燕等鸟儿们忙着争春,到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面对此景,你不禁吟咏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 “可知第(6)句应填”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注意” 篱 “” 悠 “” 啄 “等词语的书写。
故答案为: 江入大荒流 ; 学诗谩有惊人句;报君黄金台上意;岂不罹凝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点评】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2.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的词句是:    ,    。
【答案】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解析】【分析】考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重点及易错字:霹雳。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此句风格豪迈雄壮,描写了战争时扬鞭策马、弓弦雷鸣、万箭齐发的壮景。
故答案为: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点评】本道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解答此类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词句是:   ,    ,     。
【答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江城子·密州出猎
【解析】【分析】考点:《江城子·密州出猎》。重点及易错字:雕。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此句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词人保家卫国的豪迈之情融入其中,表达了词人壮志满怀的赤子之心。
故答案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点评】本道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解答此类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秋瑾 (清)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 侬:    蛾眉:   
殊未屑 屑: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莽红尘:   
5.词中哪些句子表现了词人国事家事交织心中,不由得更加思念故乡?
6.本词描写了哪些景物,有怎样的作用?
7.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 “四面歌残终破楚”(从用典或修辞的角度)
②“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从句子特点的角度)
8.下列句子对本词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本词多豪放语,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属于豪放风格作品。
C.“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写出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反映了词人在参加革命前的担心和忧虑。
D.“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是一幅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我秋瑾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
【答案】4.你;本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很,甚;莽莽人世
5.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6.本词先写中秋景物,“篱下黄花”为特写,“秋容如拭”为概写,表现出环境的静谧和寂寥,为下面满纸的抒情蓄势,景与情前后相继,各自分明。
7.①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或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②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的淋漓尽致。
8.D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⑶此题考查把握诗词意象的能力。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准确把握作品的意象。
⑷本题考查多角度赏析名句。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诗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然后从修辞手法、内容主旨、哲理等方面对诗句进行赏析。从修辞角度赏析,要答出该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手法的作用;从内容主旨方面赏析,需要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写出该诗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胸襟;从哲理角度赏析,则需要答出该诗句蕴含的哲理。
⑸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作答,如从诗歌遣词用句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从修辞的角度、抒情的方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作答时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完成作答即可。
4.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
①句意为: 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
②句意为: 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③句意为: 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
故答案为: 你 ; 本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 ; 很,甚 ; 莽莽人世
5.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句子的理解赏析。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的意思是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其中,“四面歌残终破楚"引用了《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的故事,表明列强通近,中国前途危殆,表现了词人对国事的忧虑;“八年风味徒思浙”写出了对故乡浙江的思念。
故答案为: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6.本题考查学生对景物描写及作用的理解能力。本词写中秋时节的景物,特写“篱下黄花”都已盛开,“秋容如拭”一句概写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为下文抒情营造出一种静谧、寂寥的氛围。
故答案为: 本词先写中秋景物,“篱下黄花”为特写,“秋容如拭”为概写,表现出环境的静谧和寂寥,为下面满纸的抒情蓄势,景与情前后相继,各自分明。
7. ①“四面歌残终破楚”是《史记·项羽本纪》中“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地故事,结合写作背景分析用典的作用,这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虽由吴芝瑛出面调解,但秋瑾下决心投身革命,东渡日本留学。因此这个典故一方面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另一方面感叹清王朝面对帝国主义的瓜分一-退再退、束手无策、软弱腐败的窘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②“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运用了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将她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豪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故答案为: ①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或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②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的淋漓尽致。
8.ABC.正确。
D.有误,诗句“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是一幅天高气爽,篱笆下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明净的画 面。
故答案为:D.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老夫聊发少年狂( )
千骑卷平冈( )
会挽雕弓如满月( )
10.填空。
上片一个“   ”字,不仅表现了出猎场面的盛大壮观,而且写出了随猎者矫健的身姿和如虹的气势。下片一个词语“   ”集中抒发了词人豪壮的情怀。
11.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12.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地影响,苏、李二人成为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答案】9.姑且,暂且;一人一马的合称;终将
10.卷;开张
11.①上阕描绘了壮观(威武)的打猎场面;“狂”字贯串全词(是词眼),奠定了奔放、豪迈的感情基调(描绘了词人豪放不羁的形象)。②运用典故(比喻),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12.D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品味语言特色中的“炼字”型。解答此类题目时基本思路应首先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意思(字面意思和实质意思)或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最后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情感。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作答,如从诗歌遣词用句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从修辞的角度、抒情的方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作答时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完成作答即可。
9.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①句意为: 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
②句意为: 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③句意为: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
故答案为: 姑且,暂且;一人一马的合称;终将
10.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在了解词的内容基础上来分析“卷” 的表达效果即可。“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上 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故答案为: 卷 ; 开张
11.①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诗歌的炼字。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作者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据此概括即可。
②本题考查诗歌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情感的表达。“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末三句是说,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如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词人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天狼”,喻指西夏,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
故答案为: ①上阕描绘了壮观(威武)的打猎场面;“狂”字贯串全词(是词眼),奠定了奔放、豪迈的感情基调(描绘了词人豪放不羁的形象)。②运用典故(比喻),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1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ABC.正确;
D.错误,李清照是婉约派代表人物。
故答案为:D.
阅读《渔家傲·秋思》《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千嶂里 嶂:   
将军白发征夫泪 征夫:   
赋壮词 赋:   
五十弦翻塞外声 翻:   
马作的卢飞快 作:   
14.两首宋词都写到了秋天的边塞。《渔家傲》侧重记实,用一个“   ”字统领下文的景物描写,揭示了边关将士   的处境;《破阵子》侧重回忆,“   ”一句为将士们的出征渲染了肃杀悲壮的气氛。
15.请你说说两首词的作者借“白发”各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16.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渔家傲·秋思》中,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
C.《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上片描述军旅生活。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全词共十句,前九句每句咏一事,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鲜丽、生动。
D.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极雄豪、壮美的事,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
【答案】13.直立似屏障的山峰;出征的士兵;写作;演奏;像……一样
14.异;险恶危急;沙场秋点兵
15.《渔家傲》借“白发”表现将士们长期戍守边疆怀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思想感情;《破阵子》则体现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却又壮志未酬之情。
16.B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13.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①句意为: 层峦叠嶂里。
②句意为: 将军为操持军事, 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
③句意为:写作壮丽的诗词。
④句意为: 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⑤句意为: 战马像的卢一样。
故答案为: 直立似屏障的山峰;出征的士兵;写作;演奏;像……一样
14.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做此题要熟读全诗,理解诗词内容。“衡阳雁”、 “边声”、 “长烟”、“落日”都是边塞所特有的景物特征,所以上片描写的是边塞秋景。上片写出 了边塞和内地的不同,“异”字统领了全文。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描绘出一幅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象。突出戒备森严、战事吃紧,边关将士的处境险恶危急。《破阵子》“沙场秋点兵”意思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秋” 字既是写实,有是渲染.意境。首先秋点兵是那时的事实。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其次中国自古就是“悲秋”所以一个“秋”字就即渲染出了战场肃杀悲壮的气氛。
故答案为: 异 ; 险恶危急 ; 沙场秋点兵
15.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渔家傲》中“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意思是:将军和征人们不能入寐,他们都愁白了头发,流下伤心眼泪。互文见义表现出渴望建功立业、浓浓的思乡之情等复杂矛盾的心情。要抓住以下几点“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破阵子》“可怜白发生”是梦醒后的叹息,集中表现了词人强烈的感情。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故答案为: 《渔家傲》借“白发”表现将士们长期戍守边疆怀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思想感情;《破阵子》则体现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却又壮志未酬之情。
16.ACD.正确。
B.有误, 这首词抒发了边关将士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而结尾三句“羌管”发出的是凄切之声,加上秋霜,加重的是征人的愁思,“将军白发征夫泪”则采用互文的手法,悲怆含蓄的抒发了边关将士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故答案为:B.
三、语言表达
17.(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渔家傲·秋思》)读《渔家傲·秋思》,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100字以内)
【答案】结合诗句内容,语言表达流畅即可。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如: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语言表达条理清楚、连贯、鲜明、生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