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只要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
B.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C.小明看了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胸有成竹地说:“我肯定能全部答对。”
D.没有了亲友朝朝暮暮的紧密陪伴,其实也就意味着没有了任何的束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份安闲去沉思。
【答案】A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A项,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用法有误,可改为“设身处地”;B项,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使用正确;C项,胸有成竹 指画竹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使用正确;D项,朝朝暮暮:指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也有比喻从早到晚,天天如此的用法。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误用主要有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不分、不合逻辑、表意重复、谦敬错位等类型。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通读句子,读懂句子的含义;其次,要结合平时积累,理解成语的含义;最后要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判断。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但包括诗词、书法、绘画在内的传统文艺,对我创作的影响更为深远。
②身为一名建筑师,中国古人的造园手法及其营造的意境,的确给我带来许多启示。
③我也常常从怀素、黄庭坚的书法中领悟线条构成,感受空间实与虚、水墨浓与淡的关系,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意到笔不到”“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理念。
④不论是苏东坡、辛弃疾,还是秦观、李清照,我对建筑意境的感悟,很大一部分来自他们笔下的诗词。
A.②④①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②①④③
【答案】D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②句点明自己的身份,①句中的“但”与②句构成语意上的转折:中国古人的造园手法及其营造的意境给“我”带来了许多启示,但传统文艺对“我”的创作影响更为深远。故前两句为②①。④句表达的是自己从诗词中得到的感悟,③句表达自己从书法中得到的启示,分别与①句中的“诗词、书法”相照应。故后两句为④③。故四句排序为:②①④③。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3.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惆怅(chóu) 赋予(yǔ) 夔门(kuí)
B.渲染(xuàn) 柏树(bǎi) 颐和园(yí)
C.暮霭(ǎi) 真挚(zhì) 掠影(lüě)
D.朝霞(zhāo) 熟悉(shú) 沁园春(qìn)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BD注音完全正确。C.“掠”应读lüè。故C不正确。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音的积累。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答案】A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
【解析】【分析】A.没有语病;
B.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C.动宾搭配不当,“突破”改为“实现”;
D.不合逻辑,应去掉“不”。 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二、语段阅读
5.(2024九下·瑞安开学考)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1:
上古时期,古人眼中的“龙”其实是由"角亢氐房心尾箕”.所构成的青龙七宿,在二十四节气尚未确立之时, 古人会观天象安排耕种活动,青龙七宿就是他们主要观测的星象,他们春种秋收,皆根据“龙”星在天空中的位置虽而定.考古天文学家发现,青龙七宿的星名与龙的身体部位一致,而且如果将青龙七宿里的星星连线,以房宿为连接点依次连缀,刚好就可以得到一个甲骨文的“龙”字(见图),《说文》里也记录了“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个运行规律与青龙七宿在天空中的运行情况一致,这些证据表明,“龙”是古人观星所产生的天神崇拜,并不是随意编造的。
(选自《博物汉字》)
材料2:
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龙圈腾,不拘它局部的像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部好,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这表明在当初那众图腾单体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最为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这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体的结果。
(选自闻一多《伏羲考》)
材料3:
在《史记》130卷正文中,司马迁直接记,即以“龙”字出现为标志的龙文化资料,共有188处…….概括而言,其内容约有6个方面:一是龙为帝德盛表的征兆;二是龙为国运兴替的标志;三是龙既为皇族正统的凭借,又与圣贤英雄联姻;四是人龙相应,善恶有别;五是龙鼎结合为王权的象征:六是龙纹、龙饰为吉祥高贵和权威的标志,这反映了先秦至秦汉时期龙文化的基本面貌、由此,“龙”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同而又神通广大、灵异非凡的超现实动物,一旦被人们虚拟和创造出来,它便成为上自帝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共同顶礼膜拜的圣物、
(选自雍际纯《轩辕黄帝与龙鼎文化》)
材料4:
首先,远古时期,黄帝部落根据各部落的动物图腾创造出象征融合团结的龙图腾,龙图腾产生的本身就是中华民族融合统一进程的重要文化标志。其次,在龙信仰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形成了丰富的与龙相关的节庆、习俗活动,这些传统文化无不显现集体的精神、团结进取的力量,节庆如汉族及诸多少数民族都有的龙舟节,如苗族的召龙节、壮族的祭龙节等;活动如汉族地区的舞龙、侗族的耍龙,土家族的炸龙等;这些都需要集体参与,同心协力才能完成,很好地体现了龙文化中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再者,龙文化能以“血缘”“地缘”为纽带,通过“龙的传人”的身份认同来凝聚全世界的华人,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一点已在华夏几千年来经历的无数次民族战争中得到了证实。
(选自姚莉、屠飞鹏《“龙”的传统文化内涵及当代价值解析》)
(1)提炼上述材料各自的观点,并为该版块拟写版块名称.
(2)在甲辰龙年到来之际,中国龙文化研究会正式宣布将中国“龙”loong 样, 的英文由"Dragon”更改为 “Loong”.借助以上四则材料及小贴士,阐述更名的理由.
【小贴士】 Dragon:源于古希腊语,原意是“瞪视",取意蛇和鱼等不眨眼指挥一直盯着东西看,后引申为蟒蛇或巨大海鱼。在希腊神话和拉丁神话中,这个词也指威胁现有秩序的无腿蛇状物,代表着死亡和敌人。
【答案】(1)材料2:龙图腾是以蛇图腾为最强大的图腾综合体。材料3:“龙”是王权象征(龙有多种文化内涵),是帝王贵族、平民百姓共同膜拜的圣物。版块名称:龙文化漫溯;文化中的龙;龙文化的诞生与发展(能概括四则材料,合理即可)
(2)中国的“龙”源于古人的崇拜,是融合了多种动物形象的图腾,是人们广泛认同的神通广大的超现实动物。随着历史发展,“龙”还承载了许多象征意义,古时是王权的象征,现今又成为中华民族的的精神符号。可见中国的龙并非一种实物,更非一种凶恶的龙形象,和西方的“Dragon”有不同的文化意义,两种龙应予以区别,用“Loong”更能向世界彰显中国龙文化。
【知识点】分析材料主体特征;启示、感悟、建议类;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2)本题考查材料的概括能力。材料 1:阐述了上古时期古人眼中的“龙”是由青龙七宿构成,古人通过观测其星象来安排耕种活动,且“龙”星的运行规律与青龙七宿在天空中的运行情况一致,表明“龙”是古人观星产生的天神崇拜。材料 2:指出龙是一种图腾,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融合而成的综合体,其中以蛇图腾最为强大。材料 3:说明在先秦至秦汉时期,“龙”文化包含多种方面,“龙”成为被广泛认同的圣物。材料 4:首先提到黄帝部落创造出龙图腾是中华民族融合统一的文化标志;其次说明在龙信仰影响下形成了丰富的与龙相关的节庆、习俗活动,体现了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再者强调龙文化能通过“龙的传人”的身份认同凝聚华人,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
(2)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文化内涵差异:中国的“龙”与西方的“Dragon”在文化内涵上有很大不同。材料 1 表明“龙”是古人观星所产生的天神崇拜,并非随意编造。而“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常代表着凶恶。更改名称可以更准确地传达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材料 2 提到龙是一种图腾,是多种图腾融合的综合体,具有独特的历史渊源。将英文名更改为“Loong”,能更好地反映中国龙文化的起源和特点。文化意义:材料 3 显示“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多种重要意义,如帝德盛表、国运兴替、皇族正统、圣贤英雄等。使用“Loong”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这些文化意义。民族精神:材料 4 指出龙文化体现了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以“龙的传人”的身份认同凝聚了全世界的华人。更改英文名有助于强调这种民族精神。避免误解:使用“Loong”可以避免西方对“Dragon”的固有印象造成的误解,更好地传播和推广中国龙文化。尊重传统:这一更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强调了中国龙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故答案为: (1)材料2:龙图腾是以蛇图腾为最强大的图腾综合体。材料3:“龙”是王权象征(龙有多种文化内涵),是帝王贵族、平民百姓共同膜拜的圣物。版块名称:龙文化漫溯;文化中的龙;龙文化的诞生与发展(能概括四则材料,合理即可)
(2) 中国的“龙”源于古人的崇拜,是融合了多种动物形象的图腾,是人们广泛认同的神通广大的超现实动物。随着历史发展,“龙”还承载了许多象征意义,古时是王权的象征,现今又成为中华民族的的精神符号。可见中国的龙并非一种实物,更非一种凶恶的龙形象,和西方的“Dragon”有不同的文化意义,两种龙应予以区别,用“Loong”更能向世界彰显中国龙文化。
【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综合性学习
6.学习了《山水画的意境》一文,同学们对艺术之美的探讨兴趣大增。班级开展了“生活中的艺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创作美】你收集了不同形状的树叶,发挥想象,进行树叶拼图的“叶贴画”创作,请你把自己的设计过程介绍给大家。
(2)【宣传美】请你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
近日,从江苏省旅游局传来喜讯,由省旅游局、省国土厅、省交通厅等五部门共同认定,全省有13条生态旅游风景道列入“2018年江苏省旅游风景道”创建名单,金湖是淮安市唯一成功入围的一家。
金湖全域绿道全长约300公里,其中核。区l20公里,利用现有的县域交通体系、淮河入江水道和高邮湖防洪大堤,重点对道路进行黑色化、景观化、趣味化系统提升,建设了43个服务驿站,42.195公里国际标准马拉松赛道、100公里自行车公路赛赛道,打造银杏大道、水杉大道、榉树大道、广玉兰大道、香樟大道、枫杨大道等20多种主题大道,并在道路两侧20米的范围内栽植紫娇花、波斯菊、大滨菊、格桑花等30多种彩色草花。
(3)【发现美】下图是江苏同里镇,请你用生动的语言介绍其旅游特色。
桥是思本桥。它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
【答案】(1)叶贴画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立意、构图、选材、制作、装饰等步骤。而画框、底板、三合板)、衬纸、黏合剂、颜料等都是不可缺少的材料。制作叶贴画,要尽可能地保留和利用植物枝叶原有的形态特征,必要时可以对某些材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剪切、拼接、重叠。
(2)金湖全域绿道成功入围“2018江苏省旅游风景道”创建名单。
(3)同里镇,距苏州市市区18公里,是江苏省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水乡古镇之一。同里最为出名的是“一园、两堂、三桥”,它们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一园”是江南名园退思园,“两堂”指崇本堂、嘉荫堂,“三桥”指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现存最古老的
【知识点】图表信息;新闻概括;活动设计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对于设计活动类型的题目,我们一般从平时掌握的几种常见的主题活动中做出选择即可。只是需要在表达时注意考题对于句子形式上的要求。
⑵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依据新闻导语“ 近日,从江苏省旅游局传来喜讯,由省旅游局、省国土厅、省交通厅等五部门共同认定,全省有13条生态旅游风景道列入“2018年江苏省旅游风景道”创建名单,”概括得出。
⑶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依据图画的内容依照一定的空间顺序进行描述即可。
故答案为:⑴ 叶贴画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立意、构图、选材、制作、装饰等步骤。而画框、底板、三合板)、衬纸、黏合剂、颜料等都是不可缺少的材料。制作叶贴画,要尽可能地保留和利用植物枝叶原有的形态特征,必要时可以对某些材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剪切、拼接、重叠。
⑵ 金湖全域绿道成功入围“2018江苏省旅游风景道”创建名单。
⑶ 同里镇,距苏州市市区18公里,是江苏省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水乡古镇之一。同里最为出名的是“一园、两堂、三桥”,它们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一园”是江南名园退思园,“两堂”指崇本堂、嘉荫堂,“三桥”指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现存最古老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活动环节的设计。为某个主题设计环节时,环节内容一定要与主题紧密相关,环节名称要简洁明了,易于识记。
⑵考查新闻标题拟写。标题所提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一致。标题中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依据。
⑶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图片,找到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归纳,从而得出答案。
四、现代文阅读
7.阅读选文
形神兼备中国画
①中国画历史悠久,在中国数千年的绘画发展史上,画家辈出,名作荟萃,在世界美术领域绽放出璀璨的光辉。
②中国画有整套独特的表现手法,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着力于意境的表现,要求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有“书画同源”之说。中国画的颜料由天然的植物或矿物制成。画作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因常用朱红色和青色,所以又称为“丹青”。
③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④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从传世的人物画作中,后人可以一窥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面容,还能看到仕女图表现的宫廷生活和风俗画中展现的市井百态等。这些画作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例如明代曾鲸的代表作《王时敏像》,画作中人物画得不大,线条流畅遒劲,形象栩栩如生;背景则大幅留白,突出了人物形象;同时配以书法题字,更彰显了人物的精神气度。
⑤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的画作。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山水蕴含着天地宇宙间无穷的奥妙,由此形成了独到的山水观。中国的山水画常常运用散点透视法,利用远近、高低的对比,营造出江山万里、山谷深邃的立体效果,极具空间感。例如宋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这是一幅恢宏壮丽、色彩斑斓的巨幅山水作品,画卷长11.915米、高0.515米,画幅几乎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此画以略带俯视的角度横向展开全景式的大山大水,呈现出一派万象皆容的场景。画卷采用散点透视法,远近距离分明,空间层次清晰。在色彩表现上,该画以色调浓重的矿物颜料绘成,较同时期流传下来的其他青绿山水画作都要鲜艳。全画除青绿主色外,还以赭石来渲染山脚、天色,并以笔墨线条皴染山石,使山峰的立体感和明暗效果格外鲜明生动。元代书法家、鉴赏家溥光和尚在此画题跋中称其“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也”。
⑥花鸟画主要以花草树木、禽鸟鱼虫为题材。花鸟画表现的是边、角、点的小景,注重笔情墨趣。中国花鸟画并不只是纯粹的写生,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的关系,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所以,中国花鸟画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例如南宋赵孟坚的《春兰图》,描绘了两株生于杂草丛间的幽兰,摇曳多姿,舒展飘逸。兰叶、花瓣均以淡墨一笔绘出,笔法潇洒灵动、柔中带刚,画面旷淡清幽、意蕴无穷。画中左方题诗一首,以兰喻人。全图诗、书、画、印完美结合,表现了画家洁身自好、清高脱俗的追求。
⑦中国画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生活风貌,山水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状态。三者的结合,构成了中国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整体认识。画家们在创作时会自觉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这是中国人对哲学思考的艺术表现,也体现了艺术的真谛。
⑧中国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将诗、书、印等元素与画结合,这些元素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提升了图画的境界。中国画有壁画、屏风、卷轴、册页、扇面等多种画幅形式,并以特有的装裱工艺装潢画幅,给人带来更多的审美感受。
⑨领略中国画的魅力,不仅要欣赏画面,还要从古人的妙笔中感受他们的性情与哲思。
(节选自《中国画》,有删改)
(1)请根据本文内容填空。
(2)本文第④段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请选出下列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常用朱红色和青色,又称为“丹青”。
B.宋代《千里江山图》是一幅巨幅山水作品,画幅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
C.中国花鸟画注重笔情墨趣,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
D.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地介绍了中国画。
(4)请根据本文信息,说说下面的《梅花》扇面中,除了画以外,还可以增添哪些中国画的元素?请简要说明增添的理由。
【答案】(1)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类。
(2)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明代曾鲸的《王时敏像》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特征。
(3)B
(4)示例一:可以增添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诗句与梅花相得益彰,不仅提高了扇面的观赏性,且以梅喻人,还体现出人的精神追求。再盖上印章,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可以丰富画面的内容,提升图画的境界。 示例二:可以增添“凌寒独自开”这句诗,并盖上印章。这句诗能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质,诗与画融为一体,突显出人的高洁品格。题诗盖印,使画面更丰富,意境更深远。(能够结合本文信息,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举例子;逻辑顺序
【解析】【分析】(1)从“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的画作”“花鸟画主要以花草树木、禽鸟鱼虫为题材”可知答案。
(2)结合这段话说明的内容分析,这段话说明的是“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这些画的特点是:这些画作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作者举了明代曾鲸的代表作《王时敏像》 进行说明,说明非常具体真切。据此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3)ACD理解正确。B 理解不正确,原文说:宋代《千里江山图》是一幅巨幅山水作品,画幅几乎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
(4)根据“中国花鸟画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及“中国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将诗、书、印等元素与画结合,这些元素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提升了图画的境界” 可知可以增添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诗句与梅花相得益彰,不仅提高了扇面的观赏性,且以梅喻人,还体现出人的精神追求。再盖上印章,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可以丰富画面的内容,提升图画的境界。能够结合本文信息,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⑴ 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类。
⑵ 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明代曾鲸的《王时敏像》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特征。
⑶ B
⑷ 示例一:可以增添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诗句与梅花相得益彰,不仅提高了扇面的观赏性,且以梅喻人,还体现出人的精神追求。再盖上印章,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可以丰富画面的内容,提升图画的境界。 示例二:可以增添“凌寒独自开”这句诗,并盖上印章。这句诗能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质,诗与画融为一体,突显出人的高洁品格。题诗盖印,使画面更丰富,意境更深远。(能够结合本文信息,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锁定答案区域并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
⑵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的分析能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最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⑶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及说明顺序的能力。这类的题,往往题目中的句子会存在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因此从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辨析即可。
⑷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紧扣文题要求,在文本中寻找依据。探究性试题讲求个性化认识,但认识不能超出文本这一基本范围,所以考生不可对文本只作粗略、肤浅的浏览后就乱作分析,乱下结论,否则容易误解文意。
五、语言表达
8.看见中秋月圆的场景,我们不仅会有颇多意境的联想,更有对亲人的思念。“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传统节日里,你有什么样的联想和感情表达?请在众多节日中选择一个,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中秋节——无论是赏明月,还是吃月饼,都表达出对家人团圆的渴望。
【答案】示例一:清明节——无论是燃香烛,还是踏青游,都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示例二:端午节——无论是赛龙舟,还是包粽子,都诉说着对故人久远的怀念。示例三:春节——无论是放鞭饱,还是贴春联,都传递着对亲人安康的祝福。
【知识点】续写式仿写;造句式仿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本题注意结合节日习俗来仿写句子。
故答案为:示例一:清明节——无论是燃香烛,还是踏青游,都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示例二:端午节——无论是赛龙舟,还是包粽子,都诉说着对故人久远的怀念。示例三:春节——无论是放鞭饱,还是贴春联,都传递着对亲人安康的祝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仿写一般有内容上的仿写、格式上的仿写、修辞上的仿写等类型。
9.观察下图楚均亭画作《无人亦自芳》,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答案】画面由外倾的山崖、一簇兰花、两只飞翔的小鸟组成。画的主体是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的一簇茂盛的兰花,数朵兰花鲜艳盛开,芬芳四溢;叶子四处伸展,有的直抵画面底端。画面左下角两只鸟儿从山崖下飞翔而过。画面以外倾的崖角和鸟儿飞行的位置,衬托出兰花生长的高度,突出表现了兰花自甘寂寞、高洁傲岸、不媚世俗的精神品质,使物性与人品、主观与客观水乳交融,别出心裁,发人深思。
【知识点】图表信息
【解析】【分析】第一步要关注题目,题目往往揭示了画面的注意内容或主旨,这幅画的题目是《无人亦自芳》,有题目可以看出这颗花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无人欣赏,但它却毫不气馁,仍然散发出自己的芳香。第二步观察看构图要素,这幅画由外倾的山崖、一簇兰花、两只飞翔的小鸟组成,根据题目可知花是主体。第三步按照一定的顺序叙述画面的内容,画的主体是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的一簇茂盛的兰花,数朵兰花鲜艳盛开,芬芳四溢;叶子四处伸展,有的直抵画面底端。画面左下角两只鸟儿从山崖下飞翔而过。第四步思考每个构图要素的内涵并表达出来。画面以外倾的崖角和鸟儿飞行的位置,衬托出兰花生长的高度,突出表现了兰花自甘寂寞、高洁傲岸、不媚世俗的精神品质,使物性与人品、主观与客观水乳交融,别出心裁,发人深思。叙述画面和含义时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故答案为: 画面由外倾的山崖、一簇兰花、两只飞翔的小鸟组成。画的主体是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的一簇茂盛的兰花,数朵兰花鲜艳盛开,芬芳四溢;叶子四处伸展,有的直抵画面底端。画面左下角两只鸟儿从山崖下飞翔而过。画面以外倾的崖角和鸟儿飞行的位置,衬托出兰花生长的高度,突出表现了兰花自甘寂寞、高洁傲岸、不媚世俗的精神品质,使物性与人品、主观与客观水乳交融,别出心裁,发人深思。
【点评】此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做此题时,首先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等。然后把观察所得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其次,还要注意可根据题干要求,思考画面的核心含义并表达出来。
六、写作题
10.(2023七上·滨江期末)读下面这幅漫画,请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来表达你的联想或思考。
【答案】示例一:有一颗心,心底栽种着一丛花,正向着心中的太阳开得烂漫。“你心中的空间越大,生长的花朵就越繁茂”,你的理想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可以追求更精彩的人生。
示例二:“心中的空间越大,生长的花朵就越繁茂”让我想到,如果一个人内心的空间和容量越大,他们所能容纳和生长的东西就会越多。拥有广阔的胸怀,看到的世界才能更广阔,从而更容易获得成功和成就,心中会充满更多的爱,一切都是美好的。
示例三:这幅漫画让我联想到自己,心中的空间越大,还意味着我们拥有更多的成长空间。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成长空间,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漫画释义;语言生动
【解析】【分析】言之合理即可,如:漫画上是一颗心,边上写着“心中的空间越大,生长的花朵就越繁茂”,里面有太阳和几朵茂盛的花。心就像是人的梦想,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随着太阳的盛开努力绽放,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要好好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让成长的花朵开的更茂盛。
故答案为:示例一:有一颗心,心底栽种着一丛花,正向着心中的太阳开得烂漫。“你心中的空间越大,生长的花朵就越繁茂”,你的理想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可以追求更精彩的人生。
示例二:“心中的空间越大,生长的花朵就越繁茂”让我想到,如果一个人内心的空间和容量越大,他们所能容纳和生长的东西就会越多。拥有广阔的胸怀,看到的世界才能更广阔,从而更容易获得成功和成就,心中会充满更多的爱,一切都是美好的。
示例三:这幅漫画让我联想到自己,心中的空间越大,还意味着我们拥有更多的成长空间。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成长空间,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漫画理解能力。要先读懂漫画内容,还要考虑漫画背后的深意。把漫画内容和深意表达出来,注意要把简单的漫画延伸,丰富漫画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等。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只要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
B.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C.小明看了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胸有成竹地说:“我肯定能全部答对。”
D.没有了亲友朝朝暮暮的紧密陪伴,其实也就意味着没有了任何的束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份安闲去沉思。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但包括诗词、书法、绘画在内的传统文艺,对我创作的影响更为深远。
②身为一名建筑师,中国古人的造园手法及其营造的意境,的确给我带来许多启示。
③我也常常从怀素、黄庭坚的书法中领悟线条构成,感受空间实与虚、水墨浓与淡的关系,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意到笔不到”“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理念。
④不论是苏东坡、辛弃疾,还是秦观、李清照,我对建筑意境的感悟,很大一部分来自他们笔下的诗词。
A.②④①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②①④③
3.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惆怅(chóu) 赋予(yǔ) 夔门(kuí)
B.渲染(xuàn) 柏树(bǎi) 颐和园(yí)
C.暮霭(ǎi) 真挚(zhì) 掠影(lüě)
D.朝霞(zhāo) 熟悉(shú) 沁园春(qìn)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二、语段阅读
5.(2024九下·瑞安开学考)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1:
上古时期,古人眼中的“龙”其实是由"角亢氐房心尾箕”.所构成的青龙七宿,在二十四节气尚未确立之时, 古人会观天象安排耕种活动,青龙七宿就是他们主要观测的星象,他们春种秋收,皆根据“龙”星在天空中的位置虽而定.考古天文学家发现,青龙七宿的星名与龙的身体部位一致,而且如果将青龙七宿里的星星连线,以房宿为连接点依次连缀,刚好就可以得到一个甲骨文的“龙”字(见图),《说文》里也记录了“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个运行规律与青龙七宿在天空中的运行情况一致,这些证据表明,“龙”是古人观星所产生的天神崇拜,并不是随意编造的。
(选自《博物汉字》)
材料2:
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龙圈腾,不拘它局部的像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部好,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这表明在当初那众图腾单体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最为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这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体的结果。
(选自闻一多《伏羲考》)
材料3:
在《史记》130卷正文中,司马迁直接记,即以“龙”字出现为标志的龙文化资料,共有188处…….概括而言,其内容约有6个方面:一是龙为帝德盛表的征兆;二是龙为国运兴替的标志;三是龙既为皇族正统的凭借,又与圣贤英雄联姻;四是人龙相应,善恶有别;五是龙鼎结合为王权的象征:六是龙纹、龙饰为吉祥高贵和权威的标志,这反映了先秦至秦汉时期龙文化的基本面貌、由此,“龙”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同而又神通广大、灵异非凡的超现实动物,一旦被人们虚拟和创造出来,它便成为上自帝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共同顶礼膜拜的圣物、
(选自雍际纯《轩辕黄帝与龙鼎文化》)
材料4:
首先,远古时期,黄帝部落根据各部落的动物图腾创造出象征融合团结的龙图腾,龙图腾产生的本身就是中华民族融合统一进程的重要文化标志。其次,在龙信仰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形成了丰富的与龙相关的节庆、习俗活动,这些传统文化无不显现集体的精神、团结进取的力量,节庆如汉族及诸多少数民族都有的龙舟节,如苗族的召龙节、壮族的祭龙节等;活动如汉族地区的舞龙、侗族的耍龙,土家族的炸龙等;这些都需要集体参与,同心协力才能完成,很好地体现了龙文化中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再者,龙文化能以“血缘”“地缘”为纽带,通过“龙的传人”的身份认同来凝聚全世界的华人,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一点已在华夏几千年来经历的无数次民族战争中得到了证实。
(选自姚莉、屠飞鹏《“龙”的传统文化内涵及当代价值解析》)
(1)提炼上述材料各自的观点,并为该版块拟写版块名称.
(2)在甲辰龙年到来之际,中国龙文化研究会正式宣布将中国“龙”loong 样, 的英文由"Dragon”更改为 “Loong”.借助以上四则材料及小贴士,阐述更名的理由.
【小贴士】 Dragon:源于古希腊语,原意是“瞪视",取意蛇和鱼等不眨眼指挥一直盯着东西看,后引申为蟒蛇或巨大海鱼。在希腊神话和拉丁神话中,这个词也指威胁现有秩序的无腿蛇状物,代表着死亡和敌人。
三、综合性学习
6.学习了《山水画的意境》一文,同学们对艺术之美的探讨兴趣大增。班级开展了“生活中的艺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创作美】你收集了不同形状的树叶,发挥想象,进行树叶拼图的“叶贴画”创作,请你把自己的设计过程介绍给大家。
(2)【宣传美】请你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
近日,从江苏省旅游局传来喜讯,由省旅游局、省国土厅、省交通厅等五部门共同认定,全省有13条生态旅游风景道列入“2018年江苏省旅游风景道”创建名单,金湖是淮安市唯一成功入围的一家。
金湖全域绿道全长约300公里,其中核。区l20公里,利用现有的县域交通体系、淮河入江水道和高邮湖防洪大堤,重点对道路进行黑色化、景观化、趣味化系统提升,建设了43个服务驿站,42.195公里国际标准马拉松赛道、100公里自行车公路赛赛道,打造银杏大道、水杉大道、榉树大道、广玉兰大道、香樟大道、枫杨大道等20多种主题大道,并在道路两侧20米的范围内栽植紫娇花、波斯菊、大滨菊、格桑花等30多种彩色草花。
(3)【发现美】下图是江苏同里镇,请你用生动的语言介绍其旅游特色。
桥是思本桥。它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
四、现代文阅读
7.阅读选文
形神兼备中国画
①中国画历史悠久,在中国数千年的绘画发展史上,画家辈出,名作荟萃,在世界美术领域绽放出璀璨的光辉。
②中国画有整套独特的表现手法,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着力于意境的表现,要求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有“书画同源”之说。中国画的颜料由天然的植物或矿物制成。画作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因常用朱红色和青色,所以又称为“丹青”。
③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④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从传世的人物画作中,后人可以一窥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面容,还能看到仕女图表现的宫廷生活和风俗画中展现的市井百态等。这些画作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例如明代曾鲸的代表作《王时敏像》,画作中人物画得不大,线条流畅遒劲,形象栩栩如生;背景则大幅留白,突出了人物形象;同时配以书法题字,更彰显了人物的精神气度。
⑤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的画作。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山水蕴含着天地宇宙间无穷的奥妙,由此形成了独到的山水观。中国的山水画常常运用散点透视法,利用远近、高低的对比,营造出江山万里、山谷深邃的立体效果,极具空间感。例如宋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这是一幅恢宏壮丽、色彩斑斓的巨幅山水作品,画卷长11.915米、高0.515米,画幅几乎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此画以略带俯视的角度横向展开全景式的大山大水,呈现出一派万象皆容的场景。画卷采用散点透视法,远近距离分明,空间层次清晰。在色彩表现上,该画以色调浓重的矿物颜料绘成,较同时期流传下来的其他青绿山水画作都要鲜艳。全画除青绿主色外,还以赭石来渲染山脚、天色,并以笔墨线条皴染山石,使山峰的立体感和明暗效果格外鲜明生动。元代书法家、鉴赏家溥光和尚在此画题跋中称其“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也”。
⑥花鸟画主要以花草树木、禽鸟鱼虫为题材。花鸟画表现的是边、角、点的小景,注重笔情墨趣。中国花鸟画并不只是纯粹的写生,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的关系,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所以,中国花鸟画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例如南宋赵孟坚的《春兰图》,描绘了两株生于杂草丛间的幽兰,摇曳多姿,舒展飘逸。兰叶、花瓣均以淡墨一笔绘出,笔法潇洒灵动、柔中带刚,画面旷淡清幽、意蕴无穷。画中左方题诗一首,以兰喻人。全图诗、书、画、印完美结合,表现了画家洁身自好、清高脱俗的追求。
⑦中国画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生活风貌,山水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状态。三者的结合,构成了中国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整体认识。画家们在创作时会自觉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这是中国人对哲学思考的艺术表现,也体现了艺术的真谛。
⑧中国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将诗、书、印等元素与画结合,这些元素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提升了图画的境界。中国画有壁画、屏风、卷轴、册页、扇面等多种画幅形式,并以特有的装裱工艺装潢画幅,给人带来更多的审美感受。
⑨领略中国画的魅力,不仅要欣赏画面,还要从古人的妙笔中感受他们的性情与哲思。
(节选自《中国画》,有删改)
(1)请根据本文内容填空。
(2)本文第④段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请选出下列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常用朱红色和青色,又称为“丹青”。
B.宋代《千里江山图》是一幅巨幅山水作品,画幅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
C.中国花鸟画注重笔情墨趣,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
D.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地介绍了中国画。
(4)请根据本文信息,说说下面的《梅花》扇面中,除了画以外,还可以增添哪些中国画的元素?请简要说明增添的理由。
五、语言表达
8.看见中秋月圆的场景,我们不仅会有颇多意境的联想,更有对亲人的思念。“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传统节日里,你有什么样的联想和感情表达?请在众多节日中选择一个,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中秋节——无论是赏明月,还是吃月饼,都表达出对家人团圆的渴望。
9.观察下图楚均亭画作《无人亦自芳》,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六、写作题
10.(2023七上·滨江期末)读下面这幅漫画,请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来表达你的联想或思考。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A项,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用法有误,可改为“设身处地”;B项,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使用正确;C项,胸有成竹 指画竹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使用正确;D项,朝朝暮暮:指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也有比喻从早到晚,天天如此的用法。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误用主要有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不分、不合逻辑、表意重复、谦敬错位等类型。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通读句子,读懂句子的含义;其次,要结合平时积累,理解成语的含义;最后要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判断。
2.【答案】D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②句点明自己的身份,①句中的“但”与②句构成语意上的转折:中国古人的造园手法及其营造的意境给“我”带来了许多启示,但传统文艺对“我”的创作影响更为深远。故前两句为②①。④句表达的是自己从诗词中得到的感悟,③句表达自己从书法中得到的启示,分别与①句中的“诗词、书法”相照应。故后两句为④③。故四句排序为:②①④③。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3.【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BD注音完全正确。C.“掠”应读lüè。故C不正确。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音的积累。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4.【答案】A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
【解析】【分析】A.没有语病;
B.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C.动宾搭配不当,“突破”改为“实现”;
D.不合逻辑,应去掉“不”。 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5.【答案】(1)材料2:龙图腾是以蛇图腾为最强大的图腾综合体。材料3:“龙”是王权象征(龙有多种文化内涵),是帝王贵族、平民百姓共同膜拜的圣物。版块名称:龙文化漫溯;文化中的龙;龙文化的诞生与发展(能概括四则材料,合理即可)
(2)中国的“龙”源于古人的崇拜,是融合了多种动物形象的图腾,是人们广泛认同的神通广大的超现实动物。随着历史发展,“龙”还承载了许多象征意义,古时是王权的象征,现今又成为中华民族的的精神符号。可见中国的龙并非一种实物,更非一种凶恶的龙形象,和西方的“Dragon”有不同的文化意义,两种龙应予以区别,用“Loong”更能向世界彰显中国龙文化。
【知识点】分析材料主体特征;启示、感悟、建议类;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2)本题考查材料的概括能力。材料 1:阐述了上古时期古人眼中的“龙”是由青龙七宿构成,古人通过观测其星象来安排耕种活动,且“龙”星的运行规律与青龙七宿在天空中的运行情况一致,表明“龙”是古人观星产生的天神崇拜。材料 2:指出龙是一种图腾,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融合而成的综合体,其中以蛇图腾最为强大。材料 3:说明在先秦至秦汉时期,“龙”文化包含多种方面,“龙”成为被广泛认同的圣物。材料 4:首先提到黄帝部落创造出龙图腾是中华民族融合统一的文化标志;其次说明在龙信仰影响下形成了丰富的与龙相关的节庆、习俗活动,体现了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再者强调龙文化能通过“龙的传人”的身份认同凝聚华人,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
(2)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文化内涵差异:中国的“龙”与西方的“Dragon”在文化内涵上有很大不同。材料 1 表明“龙”是古人观星所产生的天神崇拜,并非随意编造。而“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常代表着凶恶。更改名称可以更准确地传达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材料 2 提到龙是一种图腾,是多种图腾融合的综合体,具有独特的历史渊源。将英文名更改为“Loong”,能更好地反映中国龙文化的起源和特点。文化意义:材料 3 显示“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多种重要意义,如帝德盛表、国运兴替、皇族正统、圣贤英雄等。使用“Loong”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这些文化意义。民族精神:材料 4 指出龙文化体现了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以“龙的传人”的身份认同凝聚了全世界的华人。更改英文名有助于强调这种民族精神。避免误解:使用“Loong”可以避免西方对“Dragon”的固有印象造成的误解,更好地传播和推广中国龙文化。尊重传统:这一更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强调了中国龙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故答案为: (1)材料2:龙图腾是以蛇图腾为最强大的图腾综合体。材料3:“龙”是王权象征(龙有多种文化内涵),是帝王贵族、平民百姓共同膜拜的圣物。版块名称:龙文化漫溯;文化中的龙;龙文化的诞生与发展(能概括四则材料,合理即可)
(2) 中国的“龙”源于古人的崇拜,是融合了多种动物形象的图腾,是人们广泛认同的神通广大的超现实动物。随着历史发展,“龙”还承载了许多象征意义,古时是王权的象征,现今又成为中华民族的的精神符号。可见中国的龙并非一种实物,更非一种凶恶的龙形象,和西方的“Dragon”有不同的文化意义,两种龙应予以区别,用“Loong”更能向世界彰显中国龙文化。
【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6.【答案】(1)叶贴画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立意、构图、选材、制作、装饰等步骤。而画框、底板、三合板)、衬纸、黏合剂、颜料等都是不可缺少的材料。制作叶贴画,要尽可能地保留和利用植物枝叶原有的形态特征,必要时可以对某些材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剪切、拼接、重叠。
(2)金湖全域绿道成功入围“2018江苏省旅游风景道”创建名单。
(3)同里镇,距苏州市市区18公里,是江苏省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水乡古镇之一。同里最为出名的是“一园、两堂、三桥”,它们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一园”是江南名园退思园,“两堂”指崇本堂、嘉荫堂,“三桥”指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现存最古老的
【知识点】图表信息;新闻概括;活动设计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对于设计活动类型的题目,我们一般从平时掌握的几种常见的主题活动中做出选择即可。只是需要在表达时注意考题对于句子形式上的要求。
⑵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依据新闻导语“ 近日,从江苏省旅游局传来喜讯,由省旅游局、省国土厅、省交通厅等五部门共同认定,全省有13条生态旅游风景道列入“2018年江苏省旅游风景道”创建名单,”概括得出。
⑶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依据图画的内容依照一定的空间顺序进行描述即可。
故答案为:⑴ 叶贴画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立意、构图、选材、制作、装饰等步骤。而画框、底板、三合板)、衬纸、黏合剂、颜料等都是不可缺少的材料。制作叶贴画,要尽可能地保留和利用植物枝叶原有的形态特征,必要时可以对某些材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剪切、拼接、重叠。
⑵ 金湖全域绿道成功入围“2018江苏省旅游风景道”创建名单。
⑶ 同里镇,距苏州市市区18公里,是江苏省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水乡古镇之一。同里最为出名的是“一园、两堂、三桥”,它们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一园”是江南名园退思园,“两堂”指崇本堂、嘉荫堂,“三桥”指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现存最古老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活动环节的设计。为某个主题设计环节时,环节内容一定要与主题紧密相关,环节名称要简洁明了,易于识记。
⑵考查新闻标题拟写。标题所提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一致。标题中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依据。
⑶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图片,找到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归纳,从而得出答案。
7.【答案】(1)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类。
(2)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明代曾鲸的《王时敏像》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特征。
(3)B
(4)示例一:可以增添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诗句与梅花相得益彰,不仅提高了扇面的观赏性,且以梅喻人,还体现出人的精神追求。再盖上印章,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可以丰富画面的内容,提升图画的境界。 示例二:可以增添“凌寒独自开”这句诗,并盖上印章。这句诗能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质,诗与画融为一体,突显出人的高洁品格。题诗盖印,使画面更丰富,意境更深远。(能够结合本文信息,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举例子;逻辑顺序
【解析】【分析】(1)从“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的画作”“花鸟画主要以花草树木、禽鸟鱼虫为题材”可知答案。
(2)结合这段话说明的内容分析,这段话说明的是“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这些画的特点是:这些画作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作者举了明代曾鲸的代表作《王时敏像》 进行说明,说明非常具体真切。据此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3)ACD理解正确。B 理解不正确,原文说:宋代《千里江山图》是一幅巨幅山水作品,画幅几乎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
(4)根据“中国花鸟画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及“中国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将诗、书、印等元素与画结合,这些元素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提升了图画的境界” 可知可以增添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诗句与梅花相得益彰,不仅提高了扇面的观赏性,且以梅喻人,还体现出人的精神追求。再盖上印章,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可以丰富画面的内容,提升图画的境界。能够结合本文信息,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⑴ 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类。
⑵ 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明代曾鲸的《王时敏像》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特征。
⑶ B
⑷ 示例一:可以增添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诗句与梅花相得益彰,不仅提高了扇面的观赏性,且以梅喻人,还体现出人的精神追求。再盖上印章,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可以丰富画面的内容,提升图画的境界。 示例二:可以增添“凌寒独自开”这句诗,并盖上印章。这句诗能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质,诗与画融为一体,突显出人的高洁品格。题诗盖印,使画面更丰富,意境更深远。(能够结合本文信息,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锁定答案区域并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
⑵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的分析能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最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⑶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及说明顺序的能力。这类的题,往往题目中的句子会存在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因此从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辨析即可。
⑷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紧扣文题要求,在文本中寻找依据。探究性试题讲求个性化认识,但认识不能超出文本这一基本范围,所以考生不可对文本只作粗略、肤浅的浏览后就乱作分析,乱下结论,否则容易误解文意。
8.【答案】示例一:清明节——无论是燃香烛,还是踏青游,都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示例二:端午节——无论是赛龙舟,还是包粽子,都诉说着对故人久远的怀念。示例三:春节——无论是放鞭饱,还是贴春联,都传递着对亲人安康的祝福。
【知识点】续写式仿写;造句式仿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本题注意结合节日习俗来仿写句子。
故答案为:示例一:清明节——无论是燃香烛,还是踏青游,都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示例二:端午节——无论是赛龙舟,还是包粽子,都诉说着对故人久远的怀念。示例三:春节——无论是放鞭饱,还是贴春联,都传递着对亲人安康的祝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仿写一般有内容上的仿写、格式上的仿写、修辞上的仿写等类型。
9.【答案】画面由外倾的山崖、一簇兰花、两只飞翔的小鸟组成。画的主体是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的一簇茂盛的兰花,数朵兰花鲜艳盛开,芬芳四溢;叶子四处伸展,有的直抵画面底端。画面左下角两只鸟儿从山崖下飞翔而过。画面以外倾的崖角和鸟儿飞行的位置,衬托出兰花生长的高度,突出表现了兰花自甘寂寞、高洁傲岸、不媚世俗的精神品质,使物性与人品、主观与客观水乳交融,别出心裁,发人深思。
【知识点】图表信息
【解析】【分析】第一步要关注题目,题目往往揭示了画面的注意内容或主旨,这幅画的题目是《无人亦自芳》,有题目可以看出这颗花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无人欣赏,但它却毫不气馁,仍然散发出自己的芳香。第二步观察看构图要素,这幅画由外倾的山崖、一簇兰花、两只飞翔的小鸟组成,根据题目可知花是主体。第三步按照一定的顺序叙述画面的内容,画的主体是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的一簇茂盛的兰花,数朵兰花鲜艳盛开,芬芳四溢;叶子四处伸展,有的直抵画面底端。画面左下角两只鸟儿从山崖下飞翔而过。第四步思考每个构图要素的内涵并表达出来。画面以外倾的崖角和鸟儿飞行的位置,衬托出兰花生长的高度,突出表现了兰花自甘寂寞、高洁傲岸、不媚世俗的精神品质,使物性与人品、主观与客观水乳交融,别出心裁,发人深思。叙述画面和含义时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故答案为: 画面由外倾的山崖、一簇兰花、两只飞翔的小鸟组成。画的主体是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的一簇茂盛的兰花,数朵兰花鲜艳盛开,芬芳四溢;叶子四处伸展,有的直抵画面底端。画面左下角两只鸟儿从山崖下飞翔而过。画面以外倾的崖角和鸟儿飞行的位置,衬托出兰花生长的高度,突出表现了兰花自甘寂寞、高洁傲岸、不媚世俗的精神品质,使物性与人品、主观与客观水乳交融,别出心裁,发人深思。
【点评】此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做此题时,首先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等。然后把观察所得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其次,还要注意可根据题干要求,思考画面的核心含义并表达出来。
10.【答案】示例一:有一颗心,心底栽种着一丛花,正向着心中的太阳开得烂漫。“你心中的空间越大,生长的花朵就越繁茂”,你的理想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可以追求更精彩的人生。
示例二:“心中的空间越大,生长的花朵就越繁茂”让我想到,如果一个人内心的空间和容量越大,他们所能容纳和生长的东西就会越多。拥有广阔的胸怀,看到的世界才能更广阔,从而更容易获得成功和成就,心中会充满更多的爱,一切都是美好的。
示例三:这幅漫画让我联想到自己,心中的空间越大,还意味着我们拥有更多的成长空间。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成长空间,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漫画释义;语言生动
【解析】【分析】言之合理即可,如:漫画上是一颗心,边上写着“心中的空间越大,生长的花朵就越繁茂”,里面有太阳和几朵茂盛的花。心就像是人的梦想,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随着太阳的盛开努力绽放,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要好好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让成长的花朵开的更茂盛。
故答案为:示例一:有一颗心,心底栽种着一丛花,正向着心中的太阳开得烂漫。“你心中的空间越大,生长的花朵就越繁茂”,你的理想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可以追求更精彩的人生。
示例二:“心中的空间越大,生长的花朵就越繁茂”让我想到,如果一个人内心的空间和容量越大,他们所能容纳和生长的东西就会越多。拥有广阔的胸怀,看到的世界才能更广阔,从而更容易获得成功和成就,心中会充满更多的爱,一切都是美好的。
示例三:这幅漫画让我联想到自己,心中的空间越大,还意味着我们拥有更多的成长空间。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成长空间,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漫画理解能力。要先读懂漫画内容,还要考虑漫画背后的深意。把漫画内容和深意表达出来,注意要把简单的漫画延伸,丰富漫画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