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导学案
第 课时 授课人: 签字: 日期: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能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能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动手操作及设计实验的能力。2、培养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意识。
【重点难点】
1、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认知目标】
利用教科书P12的“想一想,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议”,引导学生思考: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环境有哪些适于大熊猫生活的特点? 让学生感悟生物与环境是有关系的。
【自主学习 尝试解疑】
学习任务一:认识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通过思考大熊猫与北极熊各自生活环境的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说这两种环境有什么特点?影响其生活的因素有
叫做生态因素。
在问题1当中,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有 属于生物因素的有
学习任务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认真观察教材第13页的“小麦田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麦的生长受到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附近炎热、降雨量丰富的地区。影响热带雨林分布的因素是
和 。
3、阔叶林分布在海拔低的地区,针叶林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任务三: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探究实验
1、[提出问题]:同学们按照要求利用课余时间捕捉到了一些鼠妇,能告诉大家,你是在什么样的地方找到鼠妇的?
鼠妇适应什么样的环境?
2、[做出假设]:鼠妇适应 环境。
3、[设计实验方案]:要想验证自己的假设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否成立,我们必须设计实验。 <推荐器材>:现在提供实验材料有培养皿、干土、湿土,黑纸板,请每组同学设计实验装置。
4、[进行实验]:解决问题。
5、[得出结论]:表格记录
6、[小组交流]:小组成员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小组之间交流,得出结论。
学习任务四: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生物会对周边环境中的其他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除了捕食关系以外,还有
、 和 等等。
下列3种的生物现象,属于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水稻与杂草争夺阳光和生长空间
一群蚂蚁一起搬运叶子
生活在人体肠道里面的大肠杆菌
3、每种生物都具有与其 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骆驼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发,以适应 环境
骆驼刺以其深长的根适应 环境
海豹皮下有很厚的脂肪层,适应 环境
旗形树树冠的形状,适应 环境
4、蚯蚓的活动能使土壤 ,排出物能增加土囊肥力。
沙地栽种植物,能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得影响“的实验中”,能否只用1只鼠妇?为什么?
2、实验中,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3、“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了什么生物现象?
【精讲点拨 归纳提升】
水葫芦<生物入侵>
照片中的植物看起来只是一束 ( http: / / www.21cnjy.com )普通的紫色鲜花,但这正是大名鼎鼎的水葫芦,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的一些地区,这种植物堵塞河道,阻断交通,致使大量水生生物因缺氧和阳光不足死亡虽然这种植物对污染水体有一定的降解净化作用,但其过快的繁殖速度还是使其成为最具侵略性和危害性的植物之一。
<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C、人类的一些习惯也能影响环境,想想自己有哪些影响环境的习惯,
举例说明:
【自我检测 巩固达标】
1、鼠妇的生活环境是 ( )
A.水中 B.干燥的陆生环境 C.潮湿的陆生环境 D.土壤里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
A.相互影响,毫无作用 B.相互影响,毫无影响 C.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在大自然,生物适应环境。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
A.森林可保持水土 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
4、 2008年奥运帆船比赛地—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岛,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藻类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 )
A. 阳光 B. 温度 C. 气体 D. 盐度
5.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如图所示。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 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 鼠妇只数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下 18
干草地中 2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梳理总结 反思升华】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_ _____。它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
2、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生物能适应环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能影响环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