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课件+教学设计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人教版七下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课件+教学设计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人教版七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22 16:41:3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名称 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在第一节,学生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知道了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本节的学习,就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究环境对微生物究竟有哪些影响。2、教学分析“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7章“探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中的内容,本节的重点是通过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从而将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建立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是一个具有较大开放性的全过程探究活动,跨越周期较长,不同的模拟酸雨过程,不同的材料导致结果差异较大。通过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等方式,精心设计和实施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和应用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模拟实验、新闻实例、数据对比等环节,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渗透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思想促使学生以实际行动参加到绿化祖国的实践中,是进行本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本节的重点内容不是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而是“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这一模拟探究活动实施过程中涉及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难点: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生已经了解了生物圈、生物圈中的人等知识,再来学习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能使学生环境问题的危害有更深刻地理解,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心理和认知方面,七年级学生对新鲜的活动非常感兴趣,思维比较活跃,喜欢动手实践,通过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帮助学生加深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的理解。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说出当地的环境污染,认同生物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以及环境污染会对生物造成不良影响。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探究实践:自主设计,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态度责任: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增强环保意识。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以酸雨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探究能力 通过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培养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科学态度 增强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设计思路 本节以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这一活动为中心,引导学生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首先引导学生对于酸雨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危害有初步的了解。其次,再通过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在该模拟实验中,可以让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分组设计一个可行的探究方案,且师生共同完善。最后,通过视频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其他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杜甫的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根据语境提问:是不是所有的雨水都能滋润万物?展示被酸雨侵蚀的乐山大佛和被酸雨侵蚀的雕像前后对比照。提问:什么是酸雨呢? 学生阅读诗词。思考问题并回答:不是。学生思考、讨论。 通过诗词导入,吸引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望。通过酸雨的破坏力引出主题——酸雨。
新知探究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1.酸雨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教材P108~110。提问:什么是酸雨?正常雨水pH值不小于5.6,pH<5.6的雨水则是酸雨。酸雨号称“空中死神”。补充pH:pH也叫酸碱度,描述的是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pH=7的水溶液呈中性,pH<7的水溶液呈酸性,pH>7的水溶液呈碱性。pH的大小可用pH试纸来检测。思考: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展示酸雨形成的示意图。收集当地的雨水,用pH试纸测定pH值,看看是否是酸雨?如果是酸雨,你能分析其成因吗?2.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思考:(1)酸雨真的对生物有不利的影响吗?(2)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呢?你能根据课本上的提示设计一个探究方案吗?展示材料准备、实施建议、小麦种子等,引导学生参考并设计探究实验方案。组织学生展示、评价并完善实验方案。提出问题: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作出假设: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制定计划:(1)每组准备4个培养皿,分别标记A、B、C、D,培养皿内铺2~4层纱布。(2)每个培养皿放入30粒且生理状况相似的小麦种子,同时置于25℃左右的室温。(3)往A中喷洒清水,同时向B、C、D中分别喷洒等量不同H的“酸雨”,每天一次。(4)记录和观察实验结果。组织学生分组实施实验并记录:组别萌发的种子数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A B C D展示计算种子发芽率的公式,引导学生根据种子萌发的结果进行分析计算。请你尝试预期实验结果。交流讨论:(1)查找资料,了解酸雨含有什么成分?说一说模拟的酸雨和真实的酸雨有什么区别。(2) 2. 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吗? 带学生着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并回答。学生了解pH的含义。学生观看酸雨形成的示意图。思考、讨论,并回答:工厂排出的二氧化硫等气体与大气中的水蒸气相结合形成了酸雨。用pH试纸检测当地雨水的pH。学生思考、讨论,并尝试根据经验回答:(1)酸雨对生物有不利的影响。(2)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用食醋和清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可以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或植物的生长情况,来判断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学生根据现有的材料用具,尝试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并完善。学生分组实施计划并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学生思考、讨论,并预期实验:A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得多且萌发速度快;B、C、D组中种子萌发得较少且萌发速度慢,且随酸度增强,受害程度增大。学生查找资料,交流讨论,并回答。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本中未单独讲解pH,但对于学生来说并非熟知,通过补充pH,帮助学生了解其含义。让学生亲自用pH试纸检测当地雨水的pH,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pH和酸雨的概念,掌握检测pH的方法,为后面的实验探究做好铺垫。通过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模拟实验如何进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准备、实施建议、小麦种子等进行实验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并引导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进行探究实验。由于本实验所需时间较长,课上只培养种子并进行第一次“下雨”,其余部分留待学生课后完成。对于实验结果采用“预期”的方式,调动学生思考。
其他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思考:除了酸雨,你还知道其他的环境污染吗?展示美国俄亥俄州火车相撞大量化学品泄漏,民众头痛恶心,大量动物死亡!展示有关“水俣病”和“痛痛病”的图片。思考:人类活动正在将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这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展示温室效应示意图,提问:什么是温室效应?总结: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放散出的热量,起着温室上的玻璃一样的作用,这就是温室效应。拓展温室效应增强带来的一系列危害。臭氧层能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视频播放臭氧层被破坏的视频。谈感想:了解了这么多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你有什么感想?总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保护环境,共同爱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学生了解化学物品与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学生思考、并回答:温室效应增强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其他环境污染对生物乃至生物圈的影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交流。 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系列图片: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重金属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漏洞等,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环境污染对生物乃至生物圈的影响。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交流讨论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唤起学生保护环境的态度责任,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以及其他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认识到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并模拟探究了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学生总结归纳本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主要知识,明确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其他生物生存,也会影响人类自身的健康。
作业设计 查阅资料,了解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并说说我们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共33张PPT)
第四单元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2.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认同环境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有不良影响,形成环保意识。
新知导入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是不是所有的雨水都能滋润万物?
酸雨
被酸雨侵蚀的雕像
被酸雨侵蚀的乐山大佛
1995年修缮(左)
2年后遭遇酸雨破坏(右)
1908年(左)
1969年(右)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一、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pH<5.6的雨水则是酸雨
CO2
正常雨水pH值不小于5.6
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呢?
“空中死神”
酸雨形成的原因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时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气体,在大气中与水蒸气结合而形成
新知讲解
  收集当地的雨水,用pH试纸测定pH值,看看是否是酸雨?如果是酸雨,你能分析其成因吗?
提示:正常雨水的pH不小于5.6,小于5.6的雨水则是酸雨。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模拟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酸雨真的对生物有不利的影响吗 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呢
你能根据课本上的提示设计一个探究方案吗
1.材料准备:培养皿、食醋、烧杯、试剂瓶、pH试纸和比色卡、玻璃棒、注射器等。
2.实施建议:配制“酸雨”:将食醋与清水
混合,玻璃棒搅拌,用pH试纸配制出pH为
3、4、5的三种“酸雨”溶液,贴好标签。
3.选择植物种子测定:小麦种子(小麦种子萌发最适温度25℃)。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1.每组准备4个培养皿,分别标记A、B、C、D,培养皿内铺2~4层纱布。
2.每个培养皿放入30粒且生理状况相似的小麦种子,同时置于25℃左右的室温。
3.往A中喷洒清水,同时向B、C、D中分别喷洒等量不同pH的“酸雨”,每天一次。
4.记录和观察实验结果。
(1)A、B、C、D四组实验中,A组为对照组,B、C、D组是证明不同浓度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2) B、C、D喷洒的“酸雨”浓度由小到大,也就是酸性由弱到强,A、B、C、D组喷洒的次数和数量要一致,以纱布和种子保持潮湿为宜。
新知讲解
注意事项:
组别 萌发的种子数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A
B
C
D
新知讲解
实施计划并记录
预期效果:
发芽率

发芽的种子数
供检测的种子数
×100%
A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得多且萌发速度快;
B、C、D组中种子萌发得较少且萌发速度慢,
且随酸度增强,受害程度增大。
新知讲解
分析计算
2. 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吗?
不一定是。这是因为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结合而成的,酸雨可以随大气流动而漂移,因此酸雨不一定是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酸雨甚至可以造成跨地域、跨国界的危害。
1. 查找资料,了解酸雨含有什么成分?说一说模拟的酸雨和真实的酸雨有什么区别。
二者的成分不同:酸雨的主要成分是水、硫酸和硝酸。模拟酸雨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醋酸。
交流讨论
新知讲解
①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酸雨使土壤酸化
新知讲解
酸雨的危害
  ②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严重时造成死亡。
新知讲解
酸雨改变水体生态环境
③酸化的水源威胁人类的健康,影响饮用;
新知讲解
  ④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酸雨危害树木(挪威)
新知讲解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新知讲解
控制酸雨的措施有哪些?
二、其他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新知讲解
思考:除了酸雨,你还知道其他的环境污染吗?
  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新知讲解
美国俄亥俄州火车相撞大量化学品泄漏
2023年2月3日,美国火车脱轨致癌物泄露。毒云漫天,居民头痛恶心,大量动物死亡!
1955~1972年发生在日本富山县
含镉的工业废水污染了当地的河水
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镇
含汞的工业废水污染了当地的河水
水俣病
痛痛病
新知讲解
  由汞和镉等重金属引起的水污染疾病
人类活动正在将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这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而导致的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温室效应增强
新知讲解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太阳
地球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温室效应是指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而导致的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新知讲解
全球变暖可以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潮滩生态格局变化等。此外,全球变暖也会导致旱涝灾害频发、病虫害加剧、农业减产、植被破坏、水资源分布不均、人类健康受到影响等后果。
冰川融化
岛屿淹没
旱涝灾害频发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南极上方出现的臭氧层空洞
臭氧层能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1.人类活动已经引起了大气、海洋和陆地的变暖。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B.倡导节能减排,开发新型能源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节约自我时间,多开车少步行
D
课堂练习
2.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在成都圆满举行,成都大运会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行为,实现了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消耗之间达到平衡。下列做法能够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是( )
A.风能发电
B.建筑材料回收利用
C.植树造林
D.倡导绿色出行方式
C
课堂练习
3. 2020年中国在碳中和国际峰会提出,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总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以下说法中,你不认同的是( )
A.禁止开发森林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之一
B.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
D.提倡低碳生活,多步行少开私家车
A
课堂总结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酸雨:
模拟探究:
酸雨的危害:
控制的根本措施:
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其他环境污染:
pH小于5.6的雨水
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土壤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
河流和湖泊酸化
水源酸化
危害植物
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