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明 小专题通关训练(含解析) 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古埃及文明 小专题通关训练(含解析) 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2 15:5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小专题通关训练------古埃及文明
一、单选题
1.古代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是我们人类历史上的两种重要文明,一点一滴的成就都弥足珍贵,不仅深刻影响了古代西亚和埃及,而且还影响到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进步。下列文明成就最能作为上述观点依据的是两者( )
A.发明了六十进制 B.强化了法老权力 C.创制了成文法典 D.创造了古老文字
2.在宗教从多神崇拜向主神崇拜过渡的同时,古埃及法老不仅拨巨款大修神庙,而且赋予神职人员公职。法老之下地位最高的官员维西尔往往由大祭司担任。由此可见,古埃及( )
A.教俗势力两权分立 B.法老借神权巩固统治
C.社会环境较为宽松 D.社会结构完全解体
3.据《帕勒摩石碑》的铭刻,古埃及每年都有关于尼罗河洪水泛滥高度的记载,如第一王朝(约公元前 3100—前2890年)就有“第一年,六肘”“第三年,四肘一掌”“第五年,五肘五掌一指”“第六年,五肘一掌”的记录。这一做法( )
A.事关埃及经济的发展 B.说明法老严格地控制国家经济
C.决定了埃及社会兴衰 D.表明国家实现了高度集权统一
4.19世纪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靠文献记载,对古代文明认识存在很大局限。法国语言学家商博良通过古希腊文破解了罗塞塔上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含义,尼罗河流域几千年的面纱就此揭开。这说明( )
A.没有考古学历史研究将无法得出真相
B.历史研究中不存在客观的历史事实
C.考古发现丰富人们对古代文明的认识
D.史学传统差异影响史家的历史认识
5.大约公元前2000年的时候,赫梯人将最新发明的辐条车轮安装在马拉战车上,这种轮子因轻便、机动性强使得车上弓箭、长矛、标枪手们更能适应多种作战需要,这种战车成为赫梯帝国的主要战争武器。这说明了赫梯( )
A.军事力量发展 B.军队骁勇善战
C.尚武精神浓厚 D.重视技术创新
6.古埃及实际上是一个农业国,处在大海和沙漠的包围之中。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古埃及人迫切地渴望着绿色,渴望着绿洲与水源,因此就有了初始的对植物的崇拜情结。这说明古埃及人对植物的崇拜( )
A.是地理与人文环境的产物 B.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C.推动了古埃及社会的发展 D.促使宗教思想逐渐成熟
7.古埃及金字塔的修建过程中有庞大的官僚机构来负责筹措资金、征集材料、招募工匠、安排工程进度。此外还有大批书吏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如对建筑用料的估算。这反映了古埃及( )
A.政局统一稳定 B.建筑技术先进
C.对外贸易繁荣 D.政府组织力强
8.在古代埃及,人们普遍将国王视作众神的一员,也是众神的子嗣,负有修建神庙和供奉众神的职责;国王的去世也视为“升天与众神汇合”。这表明了国王的神化基于( )
A.建设工程的现实需要 B.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
C.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D.广泛认同的社会意识
9.埃及第四王朝时,王子作为“国王所有工程的监督者”,组建了庞大的官僚机构,为金字塔修建筹措资金,征集材料,招募工匠和其他工程建设人员,安排工程进度。这反映出,当时埃及( )
A.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B.建筑技术水平较高
C.国家监察体系完善 D.法老拥有无上权威
10.“塔尼斯的宝藏”文物展为纪念象形文字破译200周年而举办,如图是该文物展上展出的一件珍贵文物。这件文物反映了( )
A.东北非古文明灿烂辉煌 B.苏美尔工艺品精美绝伦
C.哈里发的权威至高无上 D.笈多帝国经济社会繁荣
11.古埃及的神灵众多,在西底比斯的帝王谷的一处陵墓的墙壁上,描绘和记载了741位不同的神祇。埃及人不仅崇拜狮子、狼、鹰等凶狠动物,还崇拜猫、狗、山羊、公羊、蜜蜂,甚至甲虫等大大小小的动物。这反映了古埃及( )
A.经济生产以游牧狩猎为主 B.法老权力至高无上
C.宗教神学思想意识较浓厚 D.使用图画文字记事
12.埃及迄今发现的金字塔共约110座,胡夫金字塔是其中最大的金字塔。塔高146.59米,相当于40层大厦的高度。大小不等的石料重达1.5吨至50吨,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人们需要将这些大石块沿着金字塔内部的螺旋上升通道往上拖运,然后逐层堆砌才能建成。据此可知古埃及( )
A.宫殿修建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B.具有较强的社会组织能力
C.实现了滑动运输方式的飞跃 D.胡夫利用神权来统治民众
13.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留下名句:“尼罗河造就了埃及”。它反映了尼罗河在古埃及文明所起到的重大作用。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
A.历史观点和历史记录 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D.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14.下图还原的是古埃及时期金字塔的制作,根据希罗多德的描述,各环节如采石、运输、下河、上岸,不仅需要大批的石匠、工人、水手,而且需要大批工程师和管理人员,以及有足够镇压能力的军队,三十年方可完成一座。这说明埃及( )
A.社会动员能力强大 B.科学技术水平较高
C.封建官僚系统完备 D.实行中央集权体制
15.在古埃及,维持农业的基础是薄弱的,为保证水利系统的安全可靠,必须保证全埃及的土地、人口乃至其他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生产资料得到最有效的分配。这使得古埃及( )
A.建立起强力的中央政府 B.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C.推广种植了玉米等作物 D.摆脱了尼罗河影响
16.有学者在讲述某一文明的农业生产时这样说:“他们要取得收获,并不需要用犁犁地,不需要用锄掘地……只需等河水自行溢出来,流到田地上去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赶猪上去踏进这些种子,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这一文明是( )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巴比伦 D.古代美洲
17.古埃及国王森沃斯列特一世出生名字的写法是是国王的头衔“拉神之子”,国王的名字被框在一个椭圆形中,椭圆的右侧有一道象征土地的竖线,意谕法老是神佑护下的大地之主。这表明古埃及( )
A.全国土地掌握在国王手里 B.拉神被民众奉为众神之主
C.国王借助神权来维护统治 D.象形文字的发展日益成熟
18.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流域出现了几十个分立的“帕斯特”,“帕斯特”的象形文字就是一块被灌溉渠分隔开的土地。到了前3100年以后,整个尼罗河流域的“帕斯特”连接起来,形成了体系化的灌溉网。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尼罗河的定期泛滥 B.埃及初步统一的实现
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D.农业灌溉工具的进步
19.据希罗多德记载:“那里(古埃及)的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叫猪上去踏进这些种子,以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材料意在强调( )
A.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是古埃及的支柱 B.埃及统治者高度重视灌溉农业的发展
C.尼罗河为埃及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D.古埃及人从迁徙逐渐过渡到定居生活
20.古埃及人崇拜太阳神拉,认为太阳是万物之母;他们还崇拜尼罗河女神伊西斯,认为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河流的守护者。古埃及的神庙和陵墓上常常绘制有自然景观、动物和植物的图案。这体现了古埃及( )
A.拥有较高的建筑水平 B.借鉴融合东西方文明
C.渲染宗教的神秘色彩 D.具有自然崇拜的信仰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胡夫建造了古代埃及迄今已知规模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塔高146.5米,四边各长230.37米,底边长227.5米,底角为51°51',占地面积达52906平方米。胡夫大金字塔的中心采用黄色石灰石块,外层以及内部通道采用优质的浅色石灰石,墓室则用大块花岗岩砌成。塔身系用230万块石头砌成,平均每块的重量约为2.5吨;每块石头全都经过细工磨平,石块之间没有石灰泥之类的黏着物,完全靠着石块本身的重量紧紧压在一起。至顶盖呈三角形,这种独一无二的结构显然是用来缓解顶板所承受的石造物的压力。在一个间隔墙上,用象形文字刻写着胡夫的名字。胡夫墓室的南北墙上,开有两条狭长的通风道,以45°穿过石造物通往金字塔外面。
——摘编自令狐若明《让时间“惧怕”的古埃及金字塔》
材料二 古埃及象形文字从公元前3200年左右形成之后,始终是古埃及人使用的官方文字,尤其是古埃及神庙、墓葬、官方档案以及文学作品的主要文字形式。最晚到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人建立了统一国家。随着统一国家的建立,用于记载事件的象形文字逐渐成熟,成为此后近三千年埃及人使用的标准文字。古埃及人多神崇拜和君权神授的文化观念逐渐形成,并成为古埃及本土人关于自身及其国家认同的基本理念。概言之,公元前3100年左右,随着统一国家的产生,文字体系的形成和文化认同的成形,古埃及进入文明社会。
——摘编自郭子林《古埃及文明消亡的现代反思》
(1)根据材料一、指出胡夫金字塔的建筑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述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古埃及文明。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伯来文明与埃及文明发源于西亚、北非相邻的地区,在时间上埃及文明稍早。希伯来人(被认为是犹太人的祖先)从游牧转向定居的时间较晚,内需的不足是其发展商品交换、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内在动力。而迦南地区独特的自然与社会条件也孕育了希伯来人的经商意识。
——摘编自赵克仁《希伯来文明与埃及文明的异质性及其原因》
材料二 希伯来文明与埃及文明在政治上都发展出王权政治,但二者有很大的区别。 古埃及形成了“神—法老—官吏—平民”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在古埃及人眼中,神灵把管理和统治世界的权力全部交给了法老,而.其他人要得到权力只能由法老再次授予,即分享法老的管理权。在希伯来人的认知中,管理与治理世界的权力被神赋予了整个人类,神权与王权之间是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并非单方面的支配或遵从关系。早在希伯来文明兴起阶段,希伯来人就有军事民主制的传统,如遇大事,一般由以色列十二支派的首领共同商议来作出决定,而不是由一个人说了算。
——摘编自赵克仁《希伯来与古埃及王权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埃及与古代希伯来文明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古代埃及与古代希伯来文明发展差异的原因。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埃及人没有创作出大部头的文学著作,但他们创作出了多种多样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神话、格言、祈祷文、教训、传记、战记等。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古代埃及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其中,奥西里斯、奥西里斯同其弟塞特的斗争、奥西里斯之子荷鲁斯同塞特之间的斗争的神话,《大臣乌尼传》等传记铭文,《占领尤巴城》等战记,以及《两兄弟的故事》等小说都给人以深刻印象。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550年,埃及服饰的发展相对稳定。一般来说,埃及人会穿一种短裙申提(最初仅供法老穿用),这种服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仅限上层阶级穿用。服饰的布料多采用亚麻纤维,亚麻织物凉爽、轻便,适合埃及的气候。各神殿中的祭司浮雕在或长或短的身体外面常穿一件三角形或金字塔形的国裙;伊西斯神殿中的托勒密二世浮雕头戴王冠,王冠的圆柱形基座后部向上延伸,托起了两个花冠,红色花冠代表下埃及,上部的白色花冠代表上埃及,基座和两个花冠三者共同构成一个王冠的整体。
——摘编自梅利莎·利文顿《世界服饰史图典:古代到19世纪的时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埃及文学作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埃及服饰文化所体现的文明内涵。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除了尼罗河,金字塔已成为埃及的象征。埃及的金字塔主要建于古王国时期。最早的一座至少在公元前2700年即已存在了。建造金字塔花费了大量劳力,表现了惊人的技能。著名的胡夫金字塔高达146米(现高137米),底边长230米(现长227米)。在世界历史上,它保持最高建筑物的记录达4500年之久,直到19世纪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后才被超过。它所用石料之多,也是空前绝后的。据估计,此塔共用230万块石料,每块重达2.5吨。与建塔有关的土建工程无法估算。
——摘编自徐继素、陈君慧《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埃及金字塔在世界建筑史上和埃及历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如识,分析古代埃及建造金字塔等宏伟建筑的条件。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在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中国、古印度)及希腊、玛雅人民族的神话故事里,都有大洪水甚至洪水灭世的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古代希伯来人和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传说,其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故事的最早版本,后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希腊人那里,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中国古代也有“大禹治水”神话传说,但显然与上述神话差异较大。
——摘编自《世界文明探源》
(1)写出材料一地图中2、4古代文明的名称,并指出两者的一个不同点。
(2)写出材料一地图中1、3古代文明的名称,并指出两者的一个相似点。
(3)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所学可知,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文字的发明深刻影响着古代西亚和埃及,而且还影响到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进步,D项正确;发明了六十进制的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排除A项;强化了法老权力的是古代埃及,与两河流域无关,排除B项;创制了成文法典的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由材料及所学可知,埃及王权与神权结合,从多神崇拜向主神崇拜过渡,体现了王权的神圣独尊性。与此同时,法老拨巨款大修神庙,而且赋予神职人员公职等。这反映出王权在借助神权巩固统治,B项正确;法老集教权与世俗权力于一身,排除A项;从多神向主神过渡,信仰一体化,体现的是思想控制加强,排除C项;社会结构完全解体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埃及。根据材料可知,古埃及每年都有关于尼罗河洪水泛滥高度的记载,这有利于古代埃及农业的发展,事关埃及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法老严格地控制国家经济的信息,排除B项;农业丰歉和社会兴衰受多种因素影响,决定的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材料涉及古埃及关于尼罗河洪水泛滥的记载,据此无法得出当时埃及实现了高度集权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前后的世界。根据材料“19世纪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靠文献记载,对古代文明认识存在很大局限。”“法国语言学家商博良通过古希腊文破解了罗塞塔上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含义”可知,文献记载对人们认识古埃及文明存在很大局限,但学者通过考古发现揭开了尼罗河流域的面纱,说明历史文献记录与考古证据相结合有助于更加准确的认识历史信息,C项正确;很多时候通过文献记录不能够完全还原历史真相,但也不是所有的历史真相都必须依靠考古发现,排除A项;历史研究中存在客观的历史事实,选项表述错误,排除B项;史学传统差异会影响史家的历史认识,但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2000年(世界)。根据材料“大约公元前2000年的时候,赫梯人将最新发明的辐条车轮安装在马拉战车上,这种轮子因轻便、机动性强使得车上弓箭、长矛、标枪手们更能适应多种作战需要,这种战车成为赫梯帝国的主要战争武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美尔人是马拉战车的最初发明者,但是最初的战车技术存在缺陷,但是赫梯人将最新发明的辐条车轮安装在马拉战车,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了马拉战车的战争价值,这说明赫梯重视技术创新,D项正确;军事力量发展的表现是军队战斗力的提升,军队组织度提升以及军事技术的提升等,但是材料主要将赫梯人的技术创新,排除A项;“军队骁勇善战”表现为在战争中经常获得胜利并且具有强大的战斗力,但是材料主要军事技术的创新,排除B项;本题主旨为“技术创新”,而“尚武精神浓厚”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据材料信息可知,由于古埃及被大海和沙漠包围,且水资源缺乏,这种地理环境和对绿色的渴望共同促成了对植物的崇拜,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外来文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古埃及人对植物的崇拜的影响,排除C项;初始的对植物的崇拜情结不是成熟的宗教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埃及。古埃及金字塔的修建过程中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大批书吏负责工程管理工作,官僚和书吏都是政府人员,反映了政府组织力强,D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金字塔修建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无法体现政局情况,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金字塔修建过程中的测量、建筑等技法,不能得出建筑技术先进,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金字塔修建与对外贸易有关,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古代埃及。据材料“人们普遍将国王视作众神的一员,也是众神的子嗣”可知,古代埃及普遍存在将国王视为神的观念,这种广泛认同的社会意识为国王的神化提供了条件和基础,D项正确;材料本意是古代埃及人认为国王有修建神庙的职责,体现神化国王的思想观念,而非现实需要,排除A项;材料本意是古代埃及人将国王视为神灵,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思想观念而非神话故事中的内容,排除B项;古代印度实行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埃及第四王朝通过政治手段为金字塔修建组织起大量的经济社会资源,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体现了当时埃及国家组织能力强大,A项正确;材料强调古代埃及国家组织能力的强大,无法体现建筑技术水平的高低,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埃及监察体系的相关知识,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埃及国家组织能力强大,不能反映埃及法老的权威,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非洲。根据材料“‘塔尼斯的宝藏’文物展为纪念象形文字破译200周年而举办”结合所学可知,位于开罗的埃及博物馆举办了“塔尼斯的宝藏”文物展,共展出约2500件古埃及第二十一和二十二王朝法老及高官墓葬出土的珍贵文物,说明的是东北非古文明灿烂辉煌,A项正确;苏美尔文明位于两河流域,排除B项;哈里发是伊斯兰教政治和宗教领袖的称谓,排除C项;笈多帝国位于古印度,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埃及。考查古埃及的神灵崇拜。根据材料“在西底比斯帝王谷的一处陵墓墙壁上,描绘和记载了741位不同的神祇”“大大小小动物也都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古埃及宗教神学思想较为浓厚,C项正确;古埃及的主要经济生产方式是农耕经济,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古埃及受到宗教神学影响较大,“法老权力”材料并未反映,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记事方式,得不出使用图画文字记事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古代(埃及)。从材料看到,古代埃及能够组织起庞大的人力物力来建造金字塔,说明古埃及有较强的社会组织能力,B项正确;材料陈述的是金字塔修建要求,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并非是宫殿修建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排除A项;根据材料“人们需要将这些大石块沿着金字塔内部的螺旋上升通道往上拖运,然后逐层堆砌才能建成”可知,当时古埃及人运输石块的方式是螺旋拖动,而非滑动,排除C项;通过材料并不能看出胡夫统治民众的方式,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方)。材料“尼罗河造就了埃及”,仅仅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包含自己观点的阐述及结论性的概括,属于历史叙述;“它反映了尼罗河在古埃及文明所起到的重大作用”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解释,属于历史解释,C项正确;历史观点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历史记录是对过去的一些人和事,通过各种方式保留下来,并能够让更多的人学习,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历史结论通常包括对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性质、意义、历史地位等方面的总结,往往是从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分析中高度概括而来的,蕴含着丰富的内涵。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历史解释是一个涉及对历史事件、人物或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过程,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古埃及能够运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修建金字塔,说明埃及已拥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A项正确;材料所述古埃及文明制作金字塔的环节无法体现科学技术水平较高,排除B项;题干涉及到的大量人物是石匠、工人、水手、工程师和管理人员,而非官员,无从看出完善的官僚系统,且古埃及建立的是奴隶制国家,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能反映中央已经建立对地方的集权体制,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古埃及的社会经济结构依赖于尼罗河的洪水平原,以及与之相关的灌溉系统,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系统需要高度的组织和协调,以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且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来管理与分配资源,A项正确;材料主旨为“古代埃及的经济与政治制度的联系”,而“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古埃及的主要农作物是大麦和小麦,而不是玉米,排除C项;古埃及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深受尼罗河的影响,尼罗河定期泛滥的洪水冲积平原是他们农业生产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
1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埃及人可以很轻松的从事农业种植,这是因为尼罗河定期泛滥给农业种植带来肥沃的土地和便利的灌溉,体现了尼罗河为埃及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A项正确;古希腊属于海洋文明的范畴,排除B项;古巴比伦文明位于两河流域,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古代美洲的农业种植与“只需等河水自行溢出来,流到田地上去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埃及。据材料可知,国王被认为是神佑护下的大地之主,体现的是国王借助神权来维护统治,C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全国土地是否掌握在国王手里,排除A项;材料描述国王是“拉神之子”,没有体现出拉神被民众奉为众神之主,排除B项;材料没有描述象形文字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1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到了前3100年以后,整个尼罗河流域的‘帕斯特’连接起来,形成了体系化的灌溉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100年,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因此一块被灌溉樂分隔开的土地连接起来,材料反映的埃及初步统一产生的影响,B项正确;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与“帕斯特”连接起来关系不大,因为公元前3100年以前也有定期泛滥的时候,排除A项;土地私有制反而是难以将灌溉的土地连接起来,这是依靠强大的王权来推动灌溉统化的,排除C项;农业灌溉工具一直在进步,不足以说明公元前3100年左右灌溉网的体系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埃及人可以很轻松的地成农业种植,这是因为尼罗河定期泛滥给农业种植带来肥沃的土地和便利的灌溉,体现了尼罗河为埃及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尼罗河为埃及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不是说刀耕火种,排除A项;材料只说到农夫,没有统治者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埃及农业种植有便利条件,未涉及迁徙到定居,排除D项。故选C项。
2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可知,古埃及人崇拜的神包括太阳神、尼罗河女神,甚至在神庙和陵墓上绘制自然景观、动植物图案等,体现了古埃及具有自然崇拜的信仰,D项正确;材料反映古埃及在信仰方面的特征,与建造水平无关,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东西方文明的融合,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古埃及信仰方面的特征,并非为了渲染神秘色彩,且宗教本身就是人们在无法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情况下产生的,排除C项。故选D项。
二、
1.(1)特征:规模最大;独一无二的结构;体现数学思维。
(2)作用:古埃及神庙、墓葬、官方档案以及文学作品的主要文字形式;记载埃及历史的重要载体;推动古埃及进入文明社会。
(3)评析:古埃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其文明是通过奴役人民而取得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埃及时期。
特征:根据材料“胡夫建造了古代埃及迄今已知规模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塔高146.5米,四边各长230.37米,底边长227.5米,底角为51°51',占地面积达52906平方米。”可知,规模最大;根据材料“至顶盖呈三角形,这种独一无二的结构显然是用来缓解顶板所承受的石造物的压力。”可知,独一无二的结构;根据材料“塔高146.5米,四边各长230.37米,底边长227.5米,底角为51°51',占地面积达52906平方米。......塔身系用230万块石头砌成,平均每块的重量约为2.5吨”可知,体现数学思维。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埃及时期。
作用:根据材料“古埃及象形文字从公元前3200年左右形成之后,始终是古埃及人使用的官方文字,尤其是古埃及神庙、墓葬、官方档案以及文学作品的主要文字形式。”可知,古埃及神庙、墓葬、官方档案以及文学作品的主要文字形式;根据材料“最晚到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人建立了统一国家。随着统一国家的建立,用于记载事件的象形文字逐渐成熟,成为此后近三千年埃及人使用的标准文字。”可知,记载埃及历史的重要载体;根据材料“公元前3100年左右,随着统一国家的产生,文字体系的形成和文化认同的成形,古埃及进入文明社会。”可知,推动古埃及进入文明社会。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埃及时期。
评析:根据材料“胡夫建造了古代埃及迄今已知规模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古埃及象形文字从公元前3200年左右形成之后,始终是古埃及人使用的官方文字,尤其是古埃及神庙、墓葬、官方档案以及文学作品的主要文字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古埃及的评价,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如:古埃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其文明是通过奴役人民而取得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1)同:都建立了王权政治;都宣扬君权神授;都受到早期宗教的影响(神权与政治结合紧密)。(答出两点即可)
异:古埃及文明起源稍早,希伯来文明形成略晚;古埃及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希伯来文明带有游牧文明和商业文明特征;古埃及政治文明集权色彩浓厚,希伯来文明保留较多原始民主传统。(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原因:自然环境上,古埃及文明兴起于尼罗河流域,希伯来文明兴起于西亚干旱地带;经济基础上,埃及是人类灌溉农业发祥地之一,希伯来人对商业较为依赖;政治传统上,埃及较早建立统一的君主制国家,希伯来人军事民主制传统深厚;思想观念上,法老被古埃及人视为神在人间的唯一代表,希伯来人则认为神与人类整体建立了契约关系。(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世界。第一小问同,根据材料二“希伯来文明与埃及文明在政治上都发展出王权政治”可知,都建立了王权政治;根据材料二“在古埃及人眼中,神灵把管理和统治世界的权力全部交给了法老”与“在希伯来人的认知中,管理与治理世界的权力被神赋予了整个人类,神权与王权之间是契约关系”可知,都宣扬君权神授并且都受到早期宗教的影响。
第二小问异,根据材料一“希伯来文明与埃及文明发源于西亚、北非相邻的地区,在时间上埃及文明稍早。”可知,古埃及文明起源稍早,希伯来文明形成略晚;根据材料一“希伯来人(被认为是犹太人的祖先)从游牧转向定居的时间较晚,内需的不足是其发展商品交换、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内在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希伯来文明带有游牧文明和商业文明特征;根据材料二“古埃及形成了‘神—法老—官吏—平民’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与“早在希伯来文明兴起阶段,希伯来人就有军事民主制的传统”可知,古埃及政治文明集权色彩浓厚,希伯来文明保留较多原始民主传统。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一“而迦南地区独特的自然与社会条件也孕育了希伯来人的经商意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环境上,古埃及文明兴起于尼罗河流域,希伯来文明兴起于西亚干旱地带;根据材料二“希伯来人(被认为是犹太人的祖先)从游牧转向定居的时间较晚,内需的不足是其发展商品交换、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内在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上,埃及是人类灌溉农业发祥地之一,希伯来人对商业较为依赖;根据材料二“在古埃及人眼中,神灵把管理和统治世界的权力全部交给了法老,而其他人要得到权力只能由法老再次授予,即分享法老的管理权”与“早在希伯来文明兴起阶段,希伯来人就有军事民主制的传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传统上,埃及较早建立统一的君主制国家,希伯来人军事民主制传统深厚;根据材料二“ 在希伯来人的认知中,管理与治理世界的权力被神赋予了整个人类,神权与王权之间是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并非单方面的支配或遵从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思想观念上,法老被古埃及人视为神在人间的唯一代表,希伯来人则认为神与人类整体建立了契约关系。
3.(1)特点:缺乏大部头的文学著作;体裁丰富多样;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神话宗教色彩(神的世界与人的社会相映射)。(答出三点即可)
(2)内涵:古埃及文明深受地理环境影响;古埃及社会等级森严,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古埃及神权色彩浓厚;古埃及实现政治大一统;古埃及手工业、建筑业等水平较高。(答出三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分别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古代埃及人没有创作出大部头的文学著作”得出缺乏大部头的文学著作;根据材料“他们创作出了多种多样的文学作品”得出体裁丰富多样;从“反映了古代埃及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得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材料“其中,奥西里斯、奥西里斯同其弟塞特的斗争、奥西里斯之子荷鲁斯同塞特之间的斗争的神话”得出出具有神话宗教色彩(神的世界与人的社会相映射)。(答出三点即可)。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分别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麻织物凉爽、轻便,适合埃及的气候”得出古埃及文明深受地理环境影响;根据材料“各神殿中的祭司浮雕在或长或短的身体外面常穿一件三角形或金字塔形的国裙;伊西斯神殿中的托勒密二世浮雕头戴王冠”得出埃及社会等级森严,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古埃及神权色彩浓厚;根据所学,从政治及经济角度可以得出古埃及实现政治大一统;古埃及手工业、建筑业等水平较高。
4.(1)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历史悠久;工程浩大;是世界建筑史的奇迹。
在埃及历史上的地位:是埃及的象征。
(2)古代埃及农业经济发达,为金字塔的建造提供了物质基础;国家统一及专制统治的建立,为金字塔的建造提供了政治前提;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为金字塔的建造提供了科技支撑。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根据材料“最早的一座至少在公元前2700年即已存在了”可知其历史悠久;根据材料“它所用石料之多,也是空前绝后的……与建塔有关的土建工程无法估算”可知其工程浩大;根据材料“在世界历史上,它保持最高建筑物的记录达4500年之久”可知其是世界建筑史的奇迹。在埃及历史上的地位:根据材料“除了尼罗河,金字塔已成为埃及的象征”可知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
(2)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尼罗河定期泛滥,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利于农业生产,古代埃及农业经济发达,为金字塔的建造提供了物质基础;兴建大型建筑,需要调动大量人力和社会资源,只有掌握权力的人才能做到,埃及国家统一及专制统治的建立,为金字塔的建造提供了政治前提;结合所学可知,金字塔建筑是埃及科技水平的代表,它体现了当时埃及人在建筑、数学、工程等方面的高水平,这说明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为金字塔的建造提供了科技支撑。
5.(1)名称:2处为西亚(两河流域)文明;4处为古希腊文明。
不同点:前者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后者产生了民主政治。
(2)名称:1处中华文明,3处为古埃及文明。
相似点:国王拥有大权。(以上文明之间的比较,言之有理即可)
(3)世界各文明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多元性;不同文明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影响。
【详解】(1)名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处位于两河流域,为西亚(两河流域)文明;4处位于地中海,为古希腊文明。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前者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后者产生了民主政治。
(2)名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处位于黄河、长江流域,属于中华文明,3处位于尼罗河流域,为古埃及文明。相似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君主和埃及的法老都拥有大权。
(3)特点:结合上述分析可知,世界各文明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多元性;不同文明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