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 有学者言“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A.宣扬人人平等思想
B.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
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2. 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孔庙,砸孔子牌位,把儒家经书斥为“妖书”,严禁军民诵读和收藏,还专门成立了“删书衙”,负责将“四书”、“五经”中的“一切鬼话、怪话、妖话、邪话,一概删除净尽,只留真话、正话”。这表明太平天国起义(?????? )
A.领导人认识到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B.是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化革命运动
C.冲击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D.较为彻底地摆脱了封建思想束缚
3. 《天朝田亩制度》有关“分田”的各种规定从本质上说是(????)
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以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
C.否定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4. 洪仁?摹蹲收?缕?肥窍冉?泄?颂剿骶裙?胬淼闹匾?南住6浴蹲收?缕?废冉?枷氲恼?菲兰凼? www.21-cn-jy.com
A.主张在中国建立西方民主政体
B.香港居留期间受西方文明影响而萌发
C.总结了太平天国运动革命实践经验
D.具有鲜明的救亡图存意识
5.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具有相一致的方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
A.都反映了农民的愿望和要求
B.都没真正落实
C.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都是太平天国建国时期的纲领
6. 下列太平天国的事件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仁?摹蹲收?缕??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7. 学者张鸣认为: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他这样说的理由是
A.太平天国政府执行对外开放政策
B.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催生了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迫使清政府对外开放
D.太平天国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8. 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是空想性与进步性的统一体
C.具有日益脱离广大农民群众的趋势
D.政权的性质日益趋于封建化
9. 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 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最能体现“这些特性” 的是(????) 21cnjy.com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变乱
D.提出《资政新篇》
10. 有人参观了位于南京的太平天国东王府后感叹道:“太平天国幸好失败了,不然洪秀全又是一个朱元璋”。此人的观点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否认了太平天国的革命性
B.具有主观臆断性
C.站在地主阶级立场说话
D.客观地指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1. “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www-2-1-cnjy-com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12. 冯友兰教授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一书中说:“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天国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将倒退黑暗时期——中世纪”。以下说法不能论证冯友兰观点的是 21·cn·jy·com
A.太平天国要建立的是君权神授的封建国家
B.西方基督教思想对太平天国影响巨大
C.太平天国的纲领没有体现反对帝国主义本身
D.太平天国的主张不能超越封建社会,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3.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14.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21教育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 在对太平天国兴衰的研究中,学术界对石达开争议颇多。如果要研究这个人物,最有价值的参考材料是(??) 2-1-c-n-j-y
A.太平天国运动文献资料
B.小说《太平风云》
C.关于杨秀清的史学论著
D.中学历史教科书
二、非选择题(16题必做,17题选做,开拓思维)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二???政治上以法治国,设新闻官,广采社会舆论,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建铁路、造轮船;文教上,提倡设立新式学堂,办医院,禁止贩卖人口。????????????????????——摘编自《资政新篇》请回答:(1)材料中这两个文献都出自近代中国哪一次运动。2·1·c·n·j·y
(2)材料一《天朝田亩制度》描述的理想社会目标是什么?能否实现?
(3)《资政新篇》的作者是谁?这本书有什么特点?
(4)从时代的要求来看,《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哪一个更符合时代潮流?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们一般认为,太平天国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打击,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近年来,在研究深入的同时,人们努力对太平天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发生在近代时期的农民起义,我们更要注重从现代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从这个角度衡量,太平天国建立的政权,沿袭了封建的君主制、等级制;它借用西方基督教的形式并将其中国化,在将其作为号召和发动农民的工具的同时,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权。太平天国反对清王朝,只不过是要用一个封建王朝去取代另一个封建王朝。太平天国从宗教出发所采取的反孔政策,它所引起的长达十几年的内战,对中国探求现代化的进程都是一个冲击。 21*cnjy*com
——《近代史史学新观点》评论材料中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来源:21cnj*y.co*m】
太平天国运动 同步训练答案与解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太平天国农民阶级局限性这一概念的认识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在耶稣之下”“按照各自的行序”信息说明了太平天国各将领利用自然界天象的高低顺序来确立他们在领导阶层的权力大小顺序,本质反映了太平天国借助神权统治秩序构建自己的等级秩序,因此C符合题意。 2.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主要表明太平天国对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儒家思想的打击。但是太平天国并没有“立新”,也不能算“彻底”,BD错误;太平天国领导人所作所为只是反对清政府的需要,称不上解放思想,再有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领导起义,称不上解放思想。故选C。 3.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其颁布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农民阶级的革命性,其内容组要是关于土地的分配和农产品的分配。A不符合“分田”经济范畴,而是政治地位;B是其特征;D是其目的,该制度强调“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旨在是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因此C是其本质。? 4.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资政新篇》作为洪仁?岢龅奶?教旃?笃诘母锩?倭欤??皇翘?教旃?锩??榈淖芙幔?裁挥忻魅诽岢鲆??拔鞣降拿裰髡?澹??挥兄苯犹逑志韧鐾即妫??俏?苏?认萦谒ヂ涞奶?教旃?模??訟CD都是错误的,而这一纲领之所以能由他提出,是因为他逃亡香港期间,看到了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的西方文明,所以萌发了模仿西方文明的想法,故选B。 5.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只是符合《天朝田亩制度》;B是两者之间的相同点,都没实行;C只是适应《资政新篇》;D只是适应《天朝田亩制度》。所以本题答案选B。 6.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其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因此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B《资政新篇》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以落后的小农经济为基础,分配方案具有空想性,排除A;CD是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与题意无关。? 7.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 是指中国近代化开始,中国近代化是以洋务运动为开端,故说明太平天国对洋务运动的推动作用,故本题选择B。 8.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体现了小农经济思想,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时期空想性和落后性的一面;“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体现了实行婚姻自由,具有进步性,因此B符合题意。 9.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可知,天京变乱是由农民阶级内部矛盾引发的,是农民小生产者阶级局限性的反映,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政权领导核心的“自相残杀”是太平天国政权衰败的标志。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其余ABD三项均不是题意的准确体现。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10.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洪秀全朱元璋都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后者是大明王朝的皇帝,如果太平天国不失败洪秀全也会成为封建君主,而实行君主专制,仍然会阻碍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而这一切都是由于洪秀全所代表的阶级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故此题正确选项是D。 11.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足以证明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坐山观虎斗,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又和西方国家的基督教国家的宗教信仰又有相似的地方,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A。另外,其他几项的描述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12.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根据材料“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天国是要推行神权政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等人借助拜上帝教宣传发动群众,而且自称天父、天兄,要建立人间天国,故A、B两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大兴土木、等级森严,可见其并未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故D项正确。C项与材料观点无关,符合题意。 13.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采用了宗教、建设天国”说明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A项的内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在太平天国的斗争中,依靠的就是人民,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外反动势力进行了沉重的打击,CD表述错误。由此选择B。 14.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此问题学生只要细心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解题的关键在“新时代”上,当时中国的“新”主要体现在社会性质上,社会性质决定了革命的任务与对象以及革命的内容。农民阶级追求政治的平等、经济上的平均是历代农民斗争的内容,不是新时代的特点,所以排除。运动规模空前巨大也不是新特点,这应该是由矛盾激化程度决定的。 15.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石达开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按照史学研究原则,应以当时直接反映太平天国运动的文献资料为依据,如书信、文稿等,A符合题意;B属于文学作品;C是属于与石达开相关的历史人物,可作为参考但不全面;D项所涉及的信息相对较少。 16. 答案:(1)太平天国运动。(2)目标: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不能实现。?(3)作者:洪仁??21·世纪*教育网
特点: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4)《资政新篇》。解析:试题分析:(1)《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编》都是太平天国提出的维护自己统治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早期的建国纲领,《资政新编》是1859年太平天国运动衰落后颁布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它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它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只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干王洪仁?岢龅拇?凶时局饕迳?实母母锓桨福?哂忻飨缘慕?揭庖濉5??皇桥┟裾秸?导?牟?铮?刺峒芭┟衿惹幸?蟮耐恋匚侍猓煌?保?右哉秸?肪车南拗疲?茨苁敌小?(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谋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纲领性文献。它突破了封建地主阶级与农民小生产者经济思想的局限,为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指出了符合客观规律的方向,更符合近代化的时代潮流。 17. (判分值利于学生掌握要点)【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观点判断(2分)第一种:太平天国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促进统治集团内部的调整和更替,客观上为洋务派的出台创造了条件;(4分)太平天国肩负时代的使命,在反封建的同时还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3分)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在思想上提出了《资政新篇》,勾勒了中国近代化蓝图,具有开拓性的划时代意义。(3分)第二种观点判断(2分):从太平天国的领导阶级、主力、政策等方面来看,仍然是旧式的农民起义;(2分)《天朝田亩制度》企图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违背历史潮流;(3分)运动长期集中在长江流域,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3分)颁布的《资政新篇》虽是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文件,但并没有付诸实践。(2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小论文的写作题,材料的核心观点是如何看待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即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是起推动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就高中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大体可以分作两个步骤进行:首先要确定材料中的核心观点,在此基本上明确表达学生自己的态度,即表明是赞成或是反对的态度;然后,接着寻找相关的史实论据进行论证,在论证过程中要往往采用正反论证或多角度,多方面论证两种模式。需要说明的是学生往往对提炼或概括材料中的核心观点有一定的困难,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或根本不会概括,这种情况需要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多下功夫,勤加实践,同时也需要综合提高语言文字的素养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