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六章 电功率》全章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六章 电功率》全章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1-01 10:41:50

文档简介

导学案
年级
九年级
主备
审核
物理组
姓名
科目
物理
课题
6.1+6.3 电功 焦耳定律
课型
新授
学习
目标
1、知道电功的单位是焦耳,另一个常用单位是千瓦时;
2、知道千瓦时和焦耳的换算关系;知道测电功的仪表是电能表,会使用电能表;
3、了解电能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
4、知道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场合和方法。
重点
会使用电能表测电功;知道电功的单位是焦耳和千瓦时;知道两个单位间换算关系;知道焦耳定律的内容。
难点
能运用焦耳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_^*)〈想一想※做一做〉(*^_^*)
1、用热水器烧开水时,过一段时间我们摸一下热水器的电线,会发现电线有些发热,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
如果在电路中用电器将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我们将这种电路称之为纯电阻电路,如电灯、电炉、电饭锅等组成的电路。如果电路中的用电器除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外,还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我们将这种电路称之为非纯电阻电路,如电风扇、电视机等组成的电路。
2、对于右图所示的各种数据,下列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
转盘转3000转;
B、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电流为10A;
C、表盘上的示数是20036度;
D、电能表读数的单位是kW·h。
※ 学法指导 ※
1、提示:了解我们身边的电学现象,并学会用物理知识去解释。
2、提示:了解电能表的一些知识,并能正确读数。




1、并联在电路中的两盏灯L1和L2,如果L1的电阻比L2的电阻大,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流通过L1所做的功为W1,电流通过L2所做的功为W2,则( )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确定。
2、以下用电器中,有一种用电器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与其他用电器不同,你认为应该是( )
A、电熨斗; B、电风扇; C、电饭煲; D、电热水壶。
1、提示:根据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发布情况及电功的计算公式来分析。
2、提示:注意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之间的区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如图所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1min内电流通过R1所做的功为多少?(已知R1=6Ω,R2=10Ω,R3=4Ω,电源电压为6V不变)
⑴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
⑵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
2、小强同学为了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甲
乙两个相同的烧瓶里装满
煤油,玻璃管内液面相同)
⑴电阻丝甲与乙采用串联
的连接方式,其目的是

⑵已知电阻R甲>R乙,通电一段时间后, 烧瓶中的玻璃管液面上升较高。
⑶已知甲烧瓶中盛放的煤油质量是200g,若煤油的温度从10℃升高到6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J。[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
⑷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利用该实验装置,还可以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写出一种即可)
⑸该实验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请你另举一个平时学习过程中用到该方法的实验名称 。
1、提示:分析在两种情况下电路属于串联还是并联,然后根据串联和并联时各个量的计算方法及欧姆定律来解答。
2、提示:
⑴串联是为了哪个量相同?
⑵通过焦耳定律可推导出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⑶运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⑷电热除了跟电阻有关,还与什么量有关?




1、电炉丝烧断后,人们常常这样来维修:第一种方法是把电炉丝烧断处两端刮干净,并把它们紧紧扭在一起;第二种方法是把断头的两端刮干净后,放在弯成槽形的窄薄铜片上,然后用平嘴钳用力把它夹扁夹紧。比较两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效果更好?为什么?
1、提示:可从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和焦耳定律去分析。考查了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导学案
年级
九年级
主备
审核
物理组
姓名
科目
物理
课题
6.2 电功率
课型
新授
学习
目标
1、知道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或千瓦;
2、会用公式P=W/t和P= U I来计算用电器的电功率问题,并会结合欧姆定律进行综合分析与计算。
3、观察体验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
知道电功率的物理意义;知道电功率的单位。
难点
运用P=W/t和P=U I并结合欧姆定律进行综合分析与计算。




(*^_^*)〈想一想※做一做〉(*^_^*)
1、每到夏天用电高峰时,我们都能感觉到灯泡的亮度变暗,那你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2、电炉工作时它的电阻丝热得发红,可是跟电阻丝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发热,这是什么道理?
3、以下各单位中不是电功率的单位的是( )
A、kW·h; B、J/s; C、W; D、V·A。
※ 学法指导 ※
1、提示:考查对电功和电功率的含义的理解。
2、提示:两者的电阻有何关系?可从焦耳定律去分析。
3、提示:可从电功率的各计算公式去分析。




1、一个灯泡的灯丝断了,将断了的灯丝重新搭起来,可以使灯泡工作一小段时间。此时的灯泡将会比原来更亮,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灯丝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又会烧断,请你分析灯丝会在哪一部分烧断,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2、某教室的电能表上标有“220V 5A”的字样,该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多少?教室内安装有“220V 40W”的日光灯10盏,如果每天少开灯1h,每月(用电天数按20天计)可节约多少电能?
1、提示:可从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中的各个量的变化情况去分析。
2、提示:学会使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1=2R2。,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
示数为I1,R1消耗的功率为P1;开
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I2,R1
消耗的功率为P2,则电流表示数之
比I1∶I2为 ;两次消耗
的电功率之比P1∶P2为 。
2、有两个电阻R1=10Ω,R2=20Ω,将它们串联后接在60V的电路中,那么R1上消耗的功率P1= W,R2上消耗的功率P2= W,电路的总功率P= W。
3、平均起来,一次雷电的电流强度约为2万安,电压约10亿伏,放电时间约为0.001秒。问平均一次雷击的电功率约为多少千瓦?电流所做功为多少焦?
4、有一个小灯泡与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10V电源上,滑片移到变阻器中点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路里电流为0.5A,求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
1、提示:运用欧姆定律可推导出电流之比,再用P=U2/R可得出电功率之比。
2、提示:计算电阻电功率的同时对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灵活运用时解电学计算题的关键。
4、提示:要求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必须找到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根据公式P=UI进行计算。




1、某同学将三个电阻按如图所示连接电路,已知R1=R2=10Ω,当S1、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A;当S1、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求:
⑴电源电压; ⑵R3的阻值;
⑶S1、S2断开时,R3消耗的电功率。
2、某电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
知两电阻丝的阻值相等,电源电压保持
不变,它有加热和保温两个工作状态。当
开关S1接b,S2断开时,它是处于
状态,此时热水器的功率为P1;当
开关S1接a,S2闭合时,它是处于
状态,此时热水器的功率为P2,
则P1∶P2= 。
1、提示:当S1、S2闭合时,电路属于什么状态?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电源电压。同理,当S1、S2断开时,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R3的阻值。根据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的导出式可求出R3消耗的电功率。
2、提示:此时电路属于纯电阻电路。可先分析两种情况电路处于什么连接状态,再根据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率计算公式去分析。




导学案
年级
九年级
主备
审核
物理组
姓名
科目
物理
课题
6.4 灯泡的电功率
课型
新授
学习
目标
1、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区别;
2、能根据电功率的计算式P=U I设计实验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3、通过实验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巩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操作技能。
重点
1、知道用电器正常工作时加在其两端的电压叫额定电压,这时的功率叫额定功率;
2、能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难点
1、能区别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四个概念;
2、能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_^*)〈想一想※做一做〉(*^_^*)
1、一只灯泡标有“220V 25W”的字样,它表示什么意思?
2、下图是测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电路图。
⑴a是 表,b是 表。
⑵按图连接好器材,测量前,开关应该
,滑片P应该滑到 点。
⑶如果小灯泡的阻值约为10Ω,电源
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电流表有量程
为0~0.6A和0~3A两挡,电压表有量
程为0~3V和0~15V两挡,那么a表量程应选 挡,b表量程应选用 挡。
⑷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两端电压只有1.8V,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 端移动,才能使电压数为 V,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
⑸要测量的数据是 和 ,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公式为 。
※ 学法指导 ※
1、提示:了解用电器的铭牌上的数据的含义。
2、提示:掌握测小灯泡的功率实验的电路图,能正确使用电流表与电压表,知道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现有两个标记模糊,外形相同,额定电压都是220V,但额定功率相差较大的白炽灯泡,请你简要写出三种方法,来判断哪一个额定功率比较大。
1、提示:可从灯丝的粗细、通电时灯泡的亮度和测量灯丝的电阻等方面去考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将两只“220V 100W”的灯泡串联后接在220伏的电路中使用时,消耗的总功率为(   )
A、200瓦;  B、100瓦;  C、50瓦;? D、25瓦。
2、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某同学电路连接正确,闭合开关,灯泡发光,但测试中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都达不到灯泡的额定电压值,其原因可能是( )
A、变阻器总电阻太大; B、电压表量程太大了;
C、电源电压太低; D、灯泡灯丝断开。
3、用伏安法测定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电阻和额定电功率。
⑴在未完成的电路[图1(a)]中,导线的接头应连在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接线柱上(填字母)。
⑵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为0.5V。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_端移动(填字母)。
⑶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图1(b)]是_________A。
⑷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 = ________Ω。
⑸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 = ___________W。
1、提示:两盏灯串联后的总电阻是一盏灯电阻的多少倍?可根据电功率公式P=U2/R求出。
2、提示:考查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的一些知识。
3、提示:掌握测小灯泡的功率实验的电路图,能正确读数,会运用欧姆定律及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1、根据右图所示的两盏白炽灯铭牌可知( )
A、甲灯一定比乙灯亮
B、正常发光时,甲灯的电阻大于乙灯的电阻
C、正常发光时,甲灯的电功率是乙灯电功率的4倍
D、正常发光时,甲灯消耗的电能是乙灯消耗电能的4倍
2、需要测定一只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有器材是:电源(6V),滑动变阻器(最大50Ω),电阻箱(0~9999Ω),开关3只,足够导线。⑴除上述器材外,增加一只电压表就能完成实验,请画出电路图,简述实验步骤。⑵根据实验中仪表的读数,写出P额 的表达式。
2、提示:设计电路图时需注意:电阻箱的作用是用等效替代的方法得知接入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P额 的表达式可根据P=UI进行推导。




导学案
年级
九年级
主备
审核
物理组
姓名
科目
物理
课题
《第六章 电功率》复习
课型
复习
本章
关键
本章在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基础上对电学知识进行拓展,要把前面所有电学知识综合起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
难点
1、掌握电能和电功率的单位;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2、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运用电功、电热及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结合欧姆定律推导出计算电功、电热、电功率的一些导出式,并清楚导出式的适用范围。




1、若把标有“220V 25W”的电灯接入家庭电路中,通电1h,则电流做的功为 J,它的电阻为 Ω。
2、右图是一个同学家的电能表,月初示数为
,月末的示数为 ,
那么这个同学家本月用电为 度。
大山牌电热水壶
型号:NH-520
电源:220V 50Hz
额定功率:1500W
3、小明家的电热水壶的铭牌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该水壶正常工作时,用l0min能将2kg、10℃的水烧开。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消耗的电能;
(3)水增加的内能比消耗的电能小多少?请结合物理知识,从节能的角度提一个合理化的建议。
※ 学法指导 ※
1、提示:电功的计算公式的运用。
2、提示:电能表计数器上的最后一位数字是小数点后一位。
3、提示:水吸收的热量可以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直接得出;根据用电器的电功率与工作时间,利用公式W=Pt可求得消耗的电能。




1、一定阻值的电阻,接在电压为3V的电路上,消耗的功率为0.6W,求这个电阻的阻值,5min电流做功多少?
2、有一个电压值可任意选取的电源,有若干根电阻值相同的电阻丝,现把一根电阻丝接在电压值为U的电源上,通电1min,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为Q,要想使电阻产生的热量为4Q,应采取哪三种最简单的不同方法。
1、提示:由于这是纯电阻电路,可用P = U 2/R求电阻,由W=P t可求出电功。
2、提示:可从通电时间、电阻、电压等方面去考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功率为P的电炉,因电阻丝烧断,去掉原长的1/2,仍接入原电路里(电源电压不变),此时电炉的实际功率是( )
A、P/4; B、P/2; C、2P; D、4P。
2、一只家用电表标着“3000r/kW·h”这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流表转盘转3000转,现在室内接一只灯泡,测出转盘3min内转了15转,利用这些数据,算出灯泡在这段时间消耗的电能是 kW·h,合 J。
3、一个电热水壶,铭牌部分参数如下: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模糊不清,热效率90%,正常工作情况下烧开满壶水需要5min,水吸收的热量为118800J,此时热水壶消耗的电能为 J,其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 W,电阻是__________Ω,若实际电压为198V,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是__________A,1min内电热水壶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J。(假设电阻不随温度改变)
4、运用控制变量法,小蕾把两段电阻
不同的金属丝A、B(RA<RB)串联
后,分别放到两瓶等量的煤油中通电
一定时间,如右图所示,控制电流一
定时,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
与______________的关系”。通电后,
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这种现象是由电流的_________效应引起的,这时煤油的内能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其中,__________瓶中的煤油的温度升高得更快。
5、某校教学大楼有教室24间,每间教室装有“PZ220—40W”白炽灯6只。(1)求引入大楼照明线中的电流;(2)若平均每日用电3h,每月以30日计,每月耗电多少度?
1、提示:根据公式P=U2/R可推导出接好后的电阻丝的实际功率与原功率的关系。
2~3、提示:考查对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的运用。
5、提示:可由P=UI及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求出大楼照明线中的电流I;可由W=P t求出耗电量。




1、有两根电热丝R1和R2,将它们接在同一电路中烧开同一壶水,单独使用R1时需要10min,单独使用R2时需要15min。
⑴当把R1和R2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时,烧开这壶水需要几分钟?
⑵当把R1和R2并联在同一电路中时,烧开这壶水需要几分钟?
1、提示:用两根电热丝烧水,其实研究的是它们串联或并联在电路中时电流产生的总热能的关系。由题意烧开同一壶水时,需要的热能是相同的,即电流产生的热能相同,接在同一电路中,即电源电压也相等。两次连接方式不同,其实改变的是总电阻。因此根据题目条件找出电阻的关系是关键。




初三物理电学复习提纲
  同学们,初三电学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如果没有充分把握那么要在中考取得高分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我们把知识点归纳如下:一条主线,二个规律,三串公式。一条主线概括为“3721”,具体数字表示如下:
  “3”指3个基本电学实验仪器——电流表(安培表)、电压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7”指7个电学物理量(初中阶段)——电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电热。“2”指2个基本电路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1”指1种最为典型的电学实验方法——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等)。
  二个规律指: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内容、公式、适用范围)。
  三串公式指:基本公式(定义式)、导出式、比例式。
  现在就各要点进行详细说明:
????(一)对3个电学仪器要求掌握如下:电流表、电压表(作用、电路符号、量程、最小刻度值、使用规则),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电路中的作用)。电流表可用“二要二不”加以记忆,电压表可用“二要一不”加以记忆,滑动变阻器可用“串联接在电路中,接线一上加一下。AC、AD接线柱,P左R小反则大。BC、BD接线柱,P左R大反则小。AB接线阻值定,CD接线阻值无。”加以记忆(其中各符号如课本P74图5—3—11所示)。
????(二)对7个物理量要求掌握:定义(意义)、物理量符号、单位(国际、常用)、公式(导出式)、串并联电路中的特点。
  1、电量:(1)定义:物体含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用符号“Q”表示。(2)单位:库仑(库),用符号“C”表示。(3)检验:验电器(结构、原理、使用)。
  2、电流:(1)定义: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强度(电流)。用符号“I”表示。(2)公式:I=Q/t (定义式)式中I表示电流强度(电流),Q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t表示通电时间。(3)单位:国际单位——安培(安)(A) 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4)测量:电流表。(5)电路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1=I2=I3=…=In。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I总=I1+I2+…+In。
  3、电压:(1)电压的作用: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用符号“U”表示。(2)电源的作用:电源的使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压,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它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了电能,而在对外供电时,却又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3)单位:国际单位——伏特(伏)(V)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4)几种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U=1.5伏、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U≤36伏)(5)测量:电压表。(6)电路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Un。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均相等,即U=U1=U2=…=Un。
  4、电阻:(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符号“R”表示。(2)单位:国际单位——欧姆(欧)(Ω)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4)测量:伏安法(电压表和电流表)。(5)等效电阻: a.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即R总=R1+R2+…+Rn。若各电阻均为R,则R总=nR。b.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R=1/R1+1/R2+…+1/Rn。若各并联导体的电阻均为R,则:R总=R/n。
  5、电功:(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用符号“W”表示。(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3)单位:国际单位——焦耳(焦)(J)其它单位——千瓦时(kw·h),生活中也用“度”来表示。(4)公式:定义式——W=UIt=Pt导出式——W=I2Rt,W=(U2/R)t,W=UQ (Q在这指电量)(5)测量:用电能表(电度表)测量。应掌握它的读数方法(最后一位是小数)。
  电能表上铭牌上通常有以下内容:“220V”——表示电能表的额定电压是220伏“5A”——表示这只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安。“kwh”——表示电功的单位,即“度” “3000R/kwh”——表示每消耗1度电,电能表的转盘就转过3000转。(6)电功特点:a.电功特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所做的总功等于各部分用电器电流所做功之和,即W总=W1+W2。b.串联电路中电功分配关系:串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其电阻成正比,即W1∶W2=R1∶R2。c.并联电路中电功分配关系:并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各电阻所做的功与其电阻成反比,即W1∶W2=R2∶R1。
6、电功率:(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用符号“P”表示。意义:它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单位:国际单位——瓦特(瓦)(W)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瓦(kW)(3)公式:定义式——P=W/t,决定式——P=UI(因为W=UIt=Pt) 导出式——P=U2/R=I2R (因为P=UI、I=U/R、U=IR)(4)测量:伏安法(电压表和电流表)另也可以用电能表和秒表测量。(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用电器铭牌上标的通常为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如某灯上标有“PZ220—60”、“220V 60W”等,要懂得从当中求出R(因为P=U2/R所以R=U2/P),也可以从中求出该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因为P=UI所以I=P/U)。灯的亮暗决定于它的实际功率。(6)电功率特点:a.电功率特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都等于各用电器所消耗的功率之和,即P总=P1+P2。b.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阻)所消耗的功率与它的电阻成正比,即P1/P2=
R1/R2。c.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阻)所消耗的功率与它的电阻成反比,即P1/P2=R2/R1。
  7、电热:(1)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热量叫电热。即电流的热效应。用符号“Q”表示。(2)单位:国际单位——焦耳(焦)(J)。(3)公式:定义式——Q=I2Rt (焦耳定律) 导出式——Q=W=UIt,Q=(U2/R)t这两个导出式成立的前提是电路为纯电阻电路,也就是这时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就是电流所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4)电热器的发热体——电阻率大、熔点高。保险丝——电阻率较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丝。(5)电热特点:a.电热特点:不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路中所产生的总热量都等于各用电器产生的热量的总和,即Q总=Q1+Q2。b.串联电路中电热与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阻)产生的电热与其电阻成正比,即Q1/Q2=R1/R2。c.并联电路中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阻)产生的电热与其电阻成反比,即Q1/Q2=R2/R1。
  (三)对2个基本电路联接方式要求掌握:典型电路图的画法、实物电路图的连接、电流特点、电压特点、等效电阻、电功特点、电功率特点、电热特点。
  (四)对1个重要电学实验——伏安法,应掌握:在测电阻和测电功率的具体实验中的常规处理方法,包括它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电路图、操作方法等。
第六章导学案参考答案
6.1+6.3 电功 焦耳定律
预习导学:1、略。 2、C。
课堂探讨:1、C。 2、B。
反馈练习: 1、216J;576J。
2、使电流大小相等;甲;2.1×104;时间;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拓展训练:1、将断头处扭在一起时,接头处只有一小部分表面接触,由于接触面积很小,故接头处的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大,由Q=I2Rt可知,接头处产生的热量更多,更易烧断;第二种方法,由于铜是导体,铜片与电炉丝接触面积增大,减小了电阻,从而减小了发热量,效果就好些。
6.2 电功率
预习导学:1、略。 2、电阻丝与连接它的导线是串联的,电流相同,又由Q=I2Rt可知,电阻丝的电阻比连接它的导线电阻大得多,相同时间内,电阻丝发热比连接它的导线大得多,因此,电阻丝会热得发红。 3、A。
课堂探讨:1、因白炽灯的电阻变小,使得电流变大,而电压未变,所以功率变大。重新搭上的部位会先烧断,因为那里由于接触电阻的存在使得电热更多。 2、5,2.88×107。
反馈练习:1、1︰3,1︰1。2、40,80,120。 3、2×1010kW,2×1010J。4、2.5W。
拓展训练:1、10V,10Ω,2.5W。 2、保温,加热,1︰4。
6.4 灯泡的电功率
预习导学:1、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25W。 2、⑴电压,电流;⑵断开,B;⑶0~3V,0~0.6A;⑷A,2.5;⑸电压U,电流I,P=UI。
课堂探讨:1、⑴看灯丝,灯丝较粗的额定功率大;⑵将两个灯泡并联在220V的电源上,亮度较大的额定功率大;⑶将两个灯泡串联在220V的电源上,亮度较小的额定功率大;⑷测量灯泡的电阻,电阻较小的额定功率大。
反馈练习:1、C。(提示:根据P=U2/R,R变为2 R,则P为P/2) 2、C。
3、A(或B),A(或B),0.5,5,1.25。
拓展训练:1、C。2、⑴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如右图)
②闭合开关S2,断开S1,把电阻箱调到适当的电阻值R,
再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灯两端电压为
2.5V,此时灯正常发光;
③再断开S2,闭合S1,测得电阻箱和灯串联的总电压为U。
⑵电阻两端电压UR=U-2.5V,通过灯的电流I=UR/R=
(U-2.5V)/R,则灯的额定功率P额=2.5V×I=2.5V(U-2.5V)/R。
《第六章 电功率》复习
概念复习:1、9×104,1936。 2、273.1kW·h,292.1kW·h,19。
3、⑴7.56×105J;⑵9×105J;⑶1.44×105J;壶嘴上加盖;及时除去发热管上的水垢;可以在水壶外壁装上保温材料。
课堂探讨:1、15Ω,180J。2、⑴把该电阻丝接在相同电压U下,通电4min;⑵将其接在2U电压下,通电1min;⑶把4根相同的电阻丝并联接在相同电压U下,通电1min。
反馈练习:1、C。 2、5×10—3,1.8×104。 3、1.32×105,440,110,1.8,3564。
4、电阻,热,增加,B。 5、26.2A;518.4度。
拓展训练:1、25min;6min。
导学案
年级
九年级
主备
审核
物理组
姓名
科目
物理
课题
3.1 电现象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知道电场、电流、电能;
3、了解电流时怎样形成的,电流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了解能量的转换。
重点
摩擦起电的实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观察、探究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难点
了解原子的结构和电能的转换。




(*^_^*)〈想一想※做一做〉(*^_^*)
1、冬天晚上关掉灯后,我们脱毛衣时经常会看到有火花出现,这是因为什么原因?
2、在天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头发随梳子上下飞舞,停止梳头时,头发显得很蓬松。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3、电池能够提供 ,电池有两个电极,一个是 ,一个是 。电流从 流出,从 流回电池。干电池、蓄电池对外供电时是把 能转化为 能。蓄电池充电时是把 能转化为 能。发电机发电对外供电时把 能转化为 能。




1、有一物体,小花想知道这个物体是否带电,请利用两种方法,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2、电荷之间有什么规律?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A、B、C、D为四个带电小球,
它们的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
带正电,则B带 电,C带
电,D带 电。
2、下列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了什么能?
(1)电扇:电能转化成 。
(2)电热水器:电能转化成 。
(3)电饭锅:电能转化成 。
(4)电烙铁:电能转化成 。
(5)日光灯:电能转化成 。
3、下列现象中,与静电无关的是( )
A、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干毛巾擦镜子,镜子表面往往粘有很多“毛毛”;
B、通信卫星采用硅光电池板提供电能;
C、运送石油的大卡车常在地上拖一条铁链;
D、晚上脱化纤衣服时会有火花产生。
4、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着的通草球时,发现球被排斥,这说明通草球( )
A、一定带负电; B、一定带正电;
C、一定不带电; D、可能不带电,可能带正电。
5、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用在干燥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将发生的现象及原因是( )
A、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后具有磁性排斥水流;
B、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后具有磁性吸引水流;
C、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排斥水流;
D、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吸引水流。




1、写出下列现象中能量的转化:
(1)雨天时发生雷电: 。
(2)手摇发电机发电使灯泡发光: 。
(3)水电站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
2、在加油站里我们常常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请你说出这是为什么?




导学案
年级
九年级
主备
审核
物理组
姓名
科目
物理
课题
3.2 电路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知道电路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知道电路元件的符号;
2、知道通路、开路和短路以及短路的危害;能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电路。
重点
1、知道电路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
2、知道通路、短路、开路以及短路的危害;能画简单的电路图。
难点
用统一规定的符号正确画出电路图。




(*^_^*)〈想一想※做一做〉(*^_^*)
1、什么是电路?电路有哪几种状态?
2、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 。电路元件的符号要用统一规定的,不能自造符号。请画出下列电路元件的符号:
电池: 开关: 灯泡: 电铃:
电动机: 交叉的导线: 相连的导线:
3、在组成电路的元件中,提供电能的是 ;消耗电能的是 ;输送电能的是 。
4、关于电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B、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C、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
D、用电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导线把开关和电灯等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B、电源是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装置;
C、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电动机都是电源;
D、短路和断路时电路中都没有电流。
2、在实验室做实物电路连接实验时,连接电路前,应先 ;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 ,这样做是防止电路接
错而造成 损坏电源;实验完毕拆除电路时,要先
,再 ,然后

3、某反恐小组的拆弹专家在拆除恐怖分子设置在飞机上的
爆炸装置,如右图所示,为使爆炸装置停止工作,应拆除的
线为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如图所示,这是电风扇中的一个自动断电的安全装置。当电风
扇倒地时,它 电路;当电风扇直立时,它
电路。(填“断开”或“闭合”)
2、如图所示电路中,各元件符号分别表示的元件是:
A、 ;B、 ;C、 ;
D、 ;E、 ;F、 。
3、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中,会造成电源短路的是( )
A、开关的接线柱上接线不牢; B、灯座的接线柱上接线不牢;
C、开关的两接线柱用导线接通; D、灯座的两接线柱用导线接通。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则有( )
A、灯A、B都不亮;
B、灯A、B都亮;
C、灯A亮,灯B不亮;
D、灯A不亮,灯B亮。
5、根据如图所
示的电路图,
连接右边的实
物图。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下图中的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




导学案
年级
九年级
主备
审核
物理组
姓名
科目
物理
课题
3.3 电路的连接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知道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
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重点
知道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难点
区别串、并联电路;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_^*)〈想一想※做一做〉(*^_^*)
1、教室里的灯泡与灯泡之间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家庭里的电视、电灯、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
连接方式是 的,每盏电灯都有一个开
关,电灯和控制它的开关的连接方式是
的。街道上的路灯,傍晚同时发光,早晨同时熄
灭,所以路灯之间是 的,控制开关
与各灯之间是 的。(填串联或并联)
3、如右图,要使灯泡L1和L2串联,应闭合开关
;要使灯泡L1和L2并联,应闭合开
关 。
4、在右图中,开关S接在 中,当只需电
铃工作时,应闭合开关 ;闭合开关
时,灯和电铃都工作。




1、有一仪器中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带
金属细杆的金属滑块M与两侧金属弹簧
相连接并接入电路中,金属块M与弹簧
套在光滑绝缘水平细杆上。现将该仪器
固定在一辆汽车上,当汽车启动时,
亮;当汽车急刹车时,
亮。(填“红灯”或“绿灯”)
2、节日用的小彩灯,在一个灯泡坏了以
后,其他的灯泡都不能正常工作,则这些小彩灯(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无法判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开灯”、“关灯”,其物理含义是( )
A、开灯是指断开开关,关灯是指闭合开关; B、开灯和关灯都是指闭合开关;
C、开灯是指闭合开关,关灯是指断开开关; D、开灯和关灯都是指断开开关。
2、将三盏灯接在同一电源上,当闭合开关时它们同时亮,断开开关时同时熄灭,则这三盏灯( )
A、一定串联; B、串联或并联都有可能; C、一定并联; D、以上说法都错误。
3、指出右图各电路中小灯泡之间的连接方式:
(a)图 ;(b)图 ;(c)图 ;(d)图 。
4、如图所示,当开关S、S1、S2都闭合时,电流通过灯
,它们是 联;当开关S闭合,S1、
S2都断开时,灯 亮,它们是 联;
当S、S2闭合,S1断开时,灯 亮;当S、S1
闭合,S2断开时,灯 亮。
5、如下图所示为一实物连接图,请画出它的电路图。




1、如图所示,如果闭合开关S1、S2,断开S3,则灯
L1、L2是 联,如果闭合开关S3,断开S1、S2,
则灯L1、L2是 联。
2、根据以下要求设计电路图,并在图中画出相应的
实物连接图。(导线不能交叉)
要求:(1)只闭合S1时,红灯发光,绿灯不发光;
(2)S1、S2都闭合时,两灯都发光;(3)只闭合S2时,两灯均不发光。




导学案
年级
九年级
主备
审核
物理组
姓名
科目
物理
课题
《第三章 认识电路》复习
课型
复习
本章关键
1、电路的组成;电路的三种状态;
2、电路图的画法及各元件符号的画法;电路的连接方式。
重点
难点
1、电路图的画法;串、并联电路的识别;设计电路图;
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准确地识别电路图。




1、如右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始终闭合,要使小灯泡L1、
L2串联,必须闭合开关 ,若要L1、L2 并联,必须
闭合开关 ,若闭合开关 则将造成
电路短路。
2、下列关于串、并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路边的路灯是一盏接一盏安装的,所以它们是串联的;
B、北京天安门城楼上的上千只装饰彩灯间连接方式为并联;
C、电冰箱内有一个小灯泡和一个电动机,二者同时工作,其连接方式是串联的;
D、家庭电路中各种用电器间的连接方式为并联。
3、根据下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4、现有灯泡、电铃、电池组各一个,电键
K1、K2,若干导线,设计一个电路,要求
当K1、K2闭合时,灯亮、铃不响;K1闭合、
K2断开时,灯亮、铃不响;K1断开、K2闭
合时,灯亮、铃响。




1、飞机起落架的着陆机轮上的轮胎常用导电橡胶做成,你能分析其中的道理吗?
2、如图所示,在桌面上有两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它们的连接电路在桌面下,无法看到。某同学试了一下,闭合开关时两灯都亮,断开开关时两灯都灭,这两灯是串联还是并联?写出你的猜想和判断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用两个灯泡L1和L2、电池组、开关和导线组成串联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只有L1发光,则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
A、L2断路;B、开关断路;C、L2的灯座短路;D、电源短路。
2、如图所示,⑴当S1、S3断开,S2闭合时,L1、L2 联;
⑵当S2断开,S1、S3闭合,L1、L2 联;⑶当S1、S2、S3
全闭合时,电路中出现 路;⑷当S3断开,S1、S2闭合时,
灯 被短路,电流只经过灯 。
3、如右图所示电路中:
⑴根据电流方向,把电
池组填入甲电路中。
⑵连接图乙中所示的电
路需要的器材(包括名
称和数量)有 、 、 和至少 根导线。
⑶图丙中接法错误的元件是 ,原因是 。
⑷图乙中两灯泡是 联的,处于开路的灯泡是 ,处于通路的灯泡是 。
4、某同学按照灯L1、L2并联,开关S1控制整个电路,S2只控制L2的要求,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物图。
⑴判断他的连接是否
正确,如有错误,在
错误的接线上打“×”;
⑵只允许变动原图中
导线一个端点接线的
位置,将其错误连线
改正过来;
⑶按改正后的实物连接图,在方框里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1、按照我国交通管理的
规定,“红灯停、绿灯行、
黄灯预备”。小明在科技
活动中设计了一个实验电
路,如图所示,用以模拟
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控制,
请认真分析后填空:
⑴当单刀多掷开关接通
位置“1”时,有 个
灯发光,发光灯的连接
是 联方式。
⑵当开关接通位置“3”时,允许 方向的车辆通行(选填“东西”或“南北”);
⑶你认为小明的设计是否可行?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⑷联系实际,对设计方案提一条改进性建议:





第三章导学案参考答案
3.1 电现象
预习导学:1、略。 2、用梳子梳头,梳子与头发摩擦,使梳子和头发分别带上了异种电荷,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头发与梳子相吸而“上下飞舞”。梳完头后,头发上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头发蓬松。
3、持续的电流,正极,负极,正极,负极,化学,电,电,化学能,机械,电。
课堂探讨:1、⑴将物体靠近碎纸屑,如果物体能吸引碎纸屑,则物体带电,反之则不带电。⑵将物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则物体带电,反之则不带电。
2、略。
反馈练习:1、正,负,正。 2、机械能,内能,内能,内能,光能和内能。
3、B。 4、B。 5、D。
拓展训练:1、⑴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光能和内能;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运输过程中,汽油不断与桶壁摩擦,使塑料桶带电;由于塑料不导电,桶上的电荷不能转移,从而使桶上电荷越聚越多;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放电现象,产生电火花,容易点燃汽油,引起火灾。
3.2 电路
预习导学:1、略。 2、电路图。(图略) 3、电源,用电器,导线。 4、D。
课堂探讨:1、B。 2、画好电路图,断开,短路,断开开关,拆除电源,拆除其余连接导线。 3、a。
反馈练习:1、断开,闭合。 2、电铃,灯泡,电动机,导线,开关,电源。
3、D。 4、C。 5、图略。
拓展训练:1、图略。
3.3 电路的连接
预习导学:1、并联的,一个坏了时其他的仍能正常发光。 2、并联,串联,并联,串联。
3、S2;S1、S3。 4、干路;S、S1;S、S1、S2。
课堂探讨:1、绿灯,红灯。 2、A。
反馈练习:1、C。 2、B。 3、串联,并联,并联,并联。
4、L2、L3;并;L1、L2;串;L1、L2、L3;、L2。 5、图略。
拓展训练:1、并,串。 2、图略。
《第三章 认识电路》复习
概念复习:1、S2;S1、S3;S1、S2、S3。 2、D。 3~4、图略。
课堂探讨:1、这是因为飞行的飞机与空气摩擦而带了电荷,着陆时轮胎可将机身的电荷导入地下,从而避免可能造成的危害。 2、将一个灯泡从灯座上取下,如果闭合开关时另一个灯泡能亮,这两个灯泡就是并联,否则是串联。
反馈练习:1、C。 2、串,并,短,L2,L1。 3、⑴图略。⑵电源1个,电灯2个,开关1个,5。⑶开关S;当开关S闭合时,造成电源短路。⑷并,L2,L1。 4、图略。
拓展训练:1、⑴4,并;⑵东西;⑶可行;
⑷改为自动控制;加装时间显示;加装左右拐标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