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学习内容 教材P69例1,完成P69“做一做”,P71“练习十五”第1、2题。
素养目标 情境与问题: 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并提出涉及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的数学问题。 知识与技能: 利用计数器等工具,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够准确进行口算。 思维与表达: 通过探索和实践,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这一概念。学会使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进行交流,描述计算过程和结果。 交流与反思: 在小组合作和交流中,共同探索和解决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的口算问题,提升沟通和协作能力。反思学习过程,理解100以内减法和20以内减法之间的联系,认识到数学知识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和价值。
学习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口算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 逐一呈现题目,鼓励学生抢答。 通过快速响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精神。 2. 选取第一组中的35+4和35+40为例,指导全班学生交流他们的算法。 提出问题:“35+4是怎样计算的?35+40呢?” 引导学生探讨这两题在计算过程中的相似点。 1. 积极参与抢答活动,迅速给出答案并解释计算过程。 2. 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算法。 对于35+4,可能会说先算个位上的5加4等于9,然后再加上十位的30得到39。 对于35+40,可能会说先算十位上的3加4等于7,然后再加上十位的30得到70。 3. 讨论35+4和35+40在计算过程中的共同之处。 认识到两题都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即个位与个位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教科书P69例1主题情境图,指导学生观察并提取数学信息。 询问学生从图中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并引导他们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2. 引导学生列式,并揭示课题。 让学生探讨这两个算式的特点,并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计算。 3. 使用计数器进行操作演示和探索。 邀请学生使用计数器来实践并解释他们的操作过程。 4. 组织学生回顾交流,理解算理。 指导学生描述操作计数器的过程,巩固算法的理解,并将口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 5. 比较“35-2”和“35-20”的计算异同。 通过对比这两个算式,强调“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规则,并板书重点。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情境的引入和数学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利用计数器的操作,帮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比较和讨论,加深学生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这一算理的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 观察情境图,提取数学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 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式,并思考这两个算式的特点。 3. 使用计数器进行计算操作,尝试描述操作过程。 4. 与同学交流操作经验和算法理解,互相学习。 5. 比较两个算式的计算过程,理解并表达它们的不同点。
三、巩固练习 1. 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P69“做一做”的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订正,并引导学生思考每一组题目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 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P71“练习十五”第1、2题。 学生计算完成后,进行集中交流订正,针对普遍错误进行指导。 1. 独立完成教科书P69“做一做”的习题,并按组竖着比较题目之间的联系。 通过讨论和交流,理解每组题目的联系,如个位与个位相减,十位与十位相减等。 2. 完成教科书P71“练习十五”第1、2题的计算任务。 在集中订正环节,听取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解法,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检查和修正。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口算。 8-5= 7-4= 6-2= 5-3= 20-10= 40-20= 50-30= 60-10= 30-20= 80-20= 2.口算,并说出口算过程。 34+5= 76-5= 3.填一填。 (1)48-6=( ),想:把48分成( )和( ),先算( ),再算( )。 (2)59-30=( ),想:把59分成( )和( ),先算( ),再算( )。 4.判断。 (1)56-3=26( ) (2)48-40=8( ) (3)66-50=16( ) (4)39-9=30( ) 5.某班有学生44人,其中的30人参加了学校举办的运动会,没参加运动会的有多少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着重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借助计数器,让每个学生动手操作,感悟算理,然后让学生回忆并说清自己的操作过程,再在算式中标注出口算过程并口头叙述出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教学时,要多让学生操作并口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