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课内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①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②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③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④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⑤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从选文中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语句抄写在横线上。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2.从选文的 , , 这三件事情中,可以体会到局势越来越严峻。
3.平时对“我们”非常慈爱的父亲,这一次却含糊地回答“我”的原因是什么?
4.文中画线句子表现了李大钊怎样的革命精神?
课内阅读。
①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②(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选文节选自《 》,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 同志而作的演讲。
2.请用“______”画出选文第2段的中心句。
3.根据上下文,在括号里填入正确的关联词。
4.请翻译划线句子的意思。
5.你如何理解“死得比泰山还重”这句话?这句话让你想起了哪些人?
阅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①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激起了点点尘土,四周冒起了白烟。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这时,他离暗堡只有几十米了。他隐蔽在一小块凹地里。郅顺义接二连三地扔手榴弹。趁着腾起的黑烟,董存瑞猛冲到桥下。
②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在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无法炸毁暗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1.根据文章内容填一填。
道路被封锁→① →负伤前行→② →解放隆化
2.选段2通过对董存瑞 、 、 的描写,表现了董存瑞 、 的英雄气概。
3.“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这句话写出了董存瑞怎样的形象?分析句子的表达特色。
4.从第1自然段中找出“面”描写的一句话,结合相关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5.读画“——”的句子,说说作者写时间的流逝的用意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王愿坚
①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儿,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瞧!枪不是还在我的肩膀上吗?”
②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就和我并肩朝前走。①他比我高两头,宽宽的肩膀,魁梧的身材,只是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③“小同志,你的老家在哪儿?”他问我。
④“金寨斑竹园!听说过吗?”
⑤“啊,斑竹园!有名的金寨大暴动,就是从你们那儿搞起来的。我在那儿卖过帽子。”
⑥一点儿不错,暴动前,我们村里来过几个卖帽子的人。我记得清清楚楚,爸爸还给我买了一顶。回家来掀开帽里子一看,里面有张小纸条,写着“打倒土豪劣绅”。真想不到,当年卖帽子的同志竟在这里碰上了。
⑦我立刻对他产生了敬佩的感情,亲切地问他:“同志,你在哪个部队工作?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呀?”“我吗?在军部。现在出来找你们这些掉队的小同志。”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咱们得快点儿走呀!你看,太阳快落山了。天黑以前咱们必须赶上部队。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
⑧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下了一大段。
⑨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⑩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快下去!”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②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走,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③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1.这位军部的同志是在什么情况下陷入泥潭的?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对人物进行了哪方面的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① 可以从中体会到
② 可以从中体会到
③ 可以从中体会到
3.“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中“光明大路”指的是( )(多选)
A.部队前进的方向。
B.通向陕北方向的路。
C.革命胜利的曙光。
4.读了短文,你认为这名军部的同志具有怎样的品质?
阅读理解。
长征的由来
①红军长征,可谓是家喻户晓,但“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些概念是何时提出的,却鲜为人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实行战略转移前后至遵义会议,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政治部在所发的指示和命令中,并没有把这次行动称为“长征”,而是称为“突围”“反攻”“西进”等。同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在莫斯科向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中国部全体工作人员作报告时,把红七军团北上和红六军团西征称为“长征”,这是目前所知党的文献中最早出现的“长征”概念。
②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中,第一次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5月,朱德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盛赞“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第一次提出了“万里长征”的概念。随着中央红军长征里程的不断增加,“长征”的定语由“万里”逐步扩充。
③1935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沙窝会议通过的决议中指出“一方面军一万八千里的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的伟大事业”。9月12日,在《中央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俄界会议)》中指出,红军进行了“二万余里的长征”。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由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改编而成)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了长征。当天,毛泽东即指出:红一方面军长征“根据红一军团团部汇总,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11月13日,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中明确提出:红军“经过二万五千余里的长征,跨过了十一省的中国领土,以一年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胜利到达了中国的西北地区,同陕甘两省原有的红军取得了会合。”这就是目前找到的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概念的最早文献记录。
④随着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广为流传,这一伟大壮举的影响不断扩大,“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就逐渐成为1934年至1936年间战略转移的专门用语。
1.文中最早提出“二万五千里长征”概念的文献是( )
A.《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
B.《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C.《中央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俄界会议)》
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
2.开篇首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
A.总结全文 B.开篇点题 C.交代创作背景 D.承上启下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前后,把这次行动成为“长征( )
(2)1935年2月,朱德第一次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成为“长征”。( )
(3)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结束了长征。( )
(4)1935年9月,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红军经过二万五千余里的长征。( )
4.最后一段中的“逐渐”一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5.1935年5月,朱德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盛赞“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请你也试着写一句歌颂“万里长征”精神的话吧。(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阅读快车。
露珠赞
①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
②夏日的清晨,我来到野外散步。在万道霞光中,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便(显出、呈现、出现)在我眼前。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的露珠,一颗、两颗、十颗……啊!像夜空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宝石,又像千百万闪光的眼睛。啊!露珠!这就是极普通而又为人们所喜爱的露珠。
③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教育、哺育、培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辛勤工作。它不像暴雨那样挟风雷电以(夸耀、显耀、炫耀)它的威力,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残忍、残暴)无情。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树木、庄稼……而对它们却无所苛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伏在桌边灯下夜以继日地工作,把全部心血洒在我们的心田……
④我爱露珠,它比珍珠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我赞美它。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
1.把文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2.用“ ”在文中画出表现“露珠精神”的句子。
3.本文赞美露珠,实际上是赞美了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2. 父亲早出晚归 父亲烧掉书籍文件 阎振三被捕 3.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峻,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4.李大钊明知处境危险,但他把革命事业看得比自己还重要,绝不肯离开工作岗位,表现出他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1. 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 2.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3.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不管 都
4.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 5.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死的价值有所不同。为了人民利益而死的,就死得有价值,有意义。这样的人有:邱少云、董存瑞、李大钊、刘胡兰等。
1. 请求任务 舍身炸暗堡 2. 动作 神态 语言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3.写出了董存瑞视死如归、顶天立地的形象。用“巨人”凸显董存瑞形象高大,对目光细致的描写表现董存瑞坚定的信念。 4.面的描写的句子有:“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地上冒起了点点尘土和白烟。敌人的机枪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道火网。”
面的描写句子写出了敌人的凶猛,敌方火力的密集衬托出董存瑞英勇无畏的精神和身手敏捷的特点。 5.表现出情况的紧急,在这种情况下董存瑞没有退缩,更突显了他坚定不移、不畏牺牲的英雄形象。
1.是在下着雨的黑夜,背着“我”一步一滑地向前走的时候陷进泥潭里的。 2. 外貌描写 这位军部的同志饥饿疲惫的状态。
动作、语言描写 这位军部的同志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心理描写 “我”极度悲痛的心情。 3.ABC 4.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
1.D 2.B 3. × × √ × 4.不能删去,“逐渐”词说明“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不是一下子成为1934年至1936年间战略转移的专门用语的,去掉后表达意思不够严谨。 5.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1.显出、出现 教育、培育 夸耀、显耀 残忍、残暴 2.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辛勤工作。它不像暴雨那样挟风雷电以显耀它的威力,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无情。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树木、庄稼……而对它们却无所苛求。 3.园丁和老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