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施耐庵
张恨水评《水浒传》
秋窗日午,小院无人,抱膝独坐,聊嫌枯寂,宜读《庄子·秋水》篇。
菊花满前,案有旨酒,开怀爽饮,了无尘念,宜读陶渊明诗。
黄昏日落,负手庭除,得此余暇,绮怀万动,宜读《花间》诸集。
大雪漫天,炉灯小坐,人缩如猬,豪气欲销,宜读《水浒传·林冲走雪》一篇。
《读书百宜》
1.了解《水浒》的整体内容、地位及价值。
2.学习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景物描写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技巧;积累情节结构构思技巧。
3.通过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学习目标
壹
作家作品
作者简介
施耐庵(约1296—1370年),名耳,字子安,号耐庵,或称“钱塘施耐庵”,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19岁时中秀才,28岁时中举人,36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今浙江杭州)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弃官回乡。
传说他曾参加过元朝末年张士诚的起义活动,在张士诚起义失败后,逃回兴化,隐居不出,感时政衰败,作《水浒传》寄托心意,又与弟子罗贯中撰《三国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说部。
他还精于诗曲,但流传极少。
因其创作的《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赞扬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故施耐庵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
章回体小说
章回体小说是分章回叙述的长篇小说,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就是说书的艺人们讲述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讲史一般都很长,艺人在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 。
经过长期的孕育,在明代初年出现了首批章回体小说,其中著名的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清代章回体小说继续发展,《红楼梦》是其艺术的高峰。
金圣叹:“天下六才子书”:《离骚》、《庄子》、
《史记》、《杜甫诗》、
《水浒传》、《西厢记》。
“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传》。”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
作品简介
《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生动的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故事性强,情节张弛有度,语言简练生动。
社会环境及人物
宋朝的社会:“重文轻武”(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后担心历史重演,因此“杯酒释兵权。”),教头的社会地位极低,据资料显示,宋当时有5700多个教头,林冲只不过是1/5700,而所谓的八十万禁军也不过是个虚数,宋代禁军最鼎盛是达80万,“王安石变法”裁军后只剩下3万左右人了。
林冲:禁军教头,官职从八品下,相当于今天的排长甚至是班长。
高俅:太尉,相当于今天的军委主席或国防部长。
贰
整体感知
姓名:林冲
座次:6
星名:天雄星
绰号:豹子头
相貌: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
原职: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梁山司职 :马军五虎将第二
所用兵刃:梨花枪,后改用丈八蛇矛
个人档案
人物介绍
●第九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一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六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七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八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相关章节
职业体面、家庭温馨的林冲是怎么走上梁山的?
前情提要
某日,林冲携娇妻到相国寺东岳庙上香,恰逢鲁智深在相国寺倒拔垂杨柳,林冲被鲁智深豪侠气概吸引并与之攀谈结为兄弟.两人正相谈甚欢时,丫鬟锦儿来报说夫人被一个流氓当众调戏,林冲急冲冲赶来:“抢到五岳楼时,见胡梯上一个年小后生,独自背立着,把林冲的娘子拦着道:‘你且上楼去,和你说话.’林冲娘子红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待要下拳时,认得是本管高太尉之子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后来鲁智深赶来要打高衙内,被林冲劝阻:“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前情提要
不想这高衙内回去之后竟害起了相思病,为了医治他的相思病,属下福安和陆虞侯帮他出计将张氏骗到陆虞候家欲对其无礼,还是丫鬟锦儿机灵及时找到林冲:“林冲吃了一惊,也不顾女使锦儿,三步做一步,跑到陆虞侯家.抢到护梯上,却关着楼门,只听得娘子叫道:‘清平世界,如何把我良人妻子关在这里!’又听得高衙内道:‘娘子,可怜见救俺!便是铁石人,也告得回转!’林冲立在护梯上,叫道:‘大嫂开门!’那妇人听的是丈夫声音,只顾来开门,高衙内吃了一惊,斡开楼窗,跳墙走了.”
回去之后,高衙内竟一病不起了.福安等人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高俅高太尉,高太尉怜惜他这个干儿子性命,所以便开始设计陷害林冲.先是故意让人在林冲要路过的街上耍大刀,让林冲以1000贯钱买了这柄宝刀,然后再派人来说高太尉听闻林冲买的好刀,让林冲带刀前去拜见,结果把林冲引到白虎堂(军机处,闲杂人等不得入内,更不别说带刀进入了),所以高俅便以林冲擅闯白虎堂意欲行刺为罪名将林冲发配沧州.
前情提要
在发配沧州的途中,高太尉买通押解,要在途中结果了林冲,两名押解得了高太尉银钱,打算在野猪林将林冲杀死,结果遇上鲁智深,鲁智深救下林冲并打算杀死押解,但被林冲劝阻.
后来林冲继续上路,在柴进庄中歇脚时遇见洪教头,洪教头恃才傲物,挑衅林冲,结果被林冲打败羞愧而走.柴进见林冲一身武艺,非常敬佩,于是便给了他一些银钱并给了他一封递给沧州牢头的书信,让林冲免去了100杀威棒的皮肉之苦!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前情后事 四次逼迫
东京岳庙娘子受辱
白虎堂上中奸计
野猪林刁难谋害
草料场火烧断后路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主要人物:
●故事情节:
●典型环境:
林冲
风雪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解题
原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故事发生的天气环境
故事发生的地点
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九回。本文是清初金圣叹的删节本
沧州遇旧交
密谋害林冲
买刀寻仇人
交接草料场
沽酒风雪中
愤怒杀仇敌
火烧草料场
雪夜上梁山
【情节复述】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林教头沧州遇故知
陆虞侯奉命来沧州
林教头买刀寻仇敌
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陆虞侯严冬施阴谋
林教头风雪夜复仇
陆虞候观火说真相
2-5段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和结局
1段
6-9段
10-12段
明线:林冲被逼上梁山
暗线:陆虞候设计害林冲
双线结构
明暗交织
线索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按情节划分层次,并简要概括每层大意。
段落
情节
两条线索通过酒店、点试厅、草料场、山神庙等几个场景连接交织,最后汇合到一起。两条线索是矛盾斗争的关系,副线推动主线发展,鲜明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主题。
叁
深入探究
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描写艺术
随着情节的发展,林冲的性格是怎样变化发展的?
(注意抓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具体分析。)
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又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又与他赔了些钱财,方得脱免;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不想今日却在这里撞见。
【分析第一部分】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序幕)
从李小二与林冲的旧交中,你可以看出林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侠义慷慨、古道热肠
“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
“我是罪囚,恐怕玷污了你夫妻两个。”
从林冲向李小二陈述自己遭遇的言辞中,你可以看出林冲怎样的个性特征?
逆来顺受、隐忍求全
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教他骨肉为泥!”
【分析第二部分】
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开端)
林冲无辜受害,刺配沧州,陆谦、富安一伙又追到沧州密谋陷害,当林冲从李小二处得知这件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当迫害到面前时,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
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 ,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天明起来,洗漱罢,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牢城营里都没动静。
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警惕性不够,反抗不坚决。
1.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2.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
【分析第三部分】
林教头接管草料场(发展)
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是一个巨大的阴谋,从林冲在草料场中的相关表现,可以看出他哪些性格特征?
对现实缺少清醒的认识,虽然这个世界如此寒凉(大雪),如此残破(崩坏),但是他对这个世界依然抱着期望(烧纸钱),并小心呵护(修理、盖火、拽、锁)。
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得过且过,善于隐忍。
3.(沽酒前)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4.(沽酒后)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于是余有叹焉】
东京的温柔乡住不成了,住到牢城营的天王堂;天王堂住不成了,住到草料场;草料场住不成了,住到荒郊古庙:虽然被人家逼到了世界的角落,但只要还有半寸立锥之地,林冲都会苟且,都会妥协。
他让我们心中有一种绝大的遗憾。让我们为他不平,为他愤怒!希望他能够将自己紧攥的拳头潇洒地挥出去,希望他能够将压抑在胸的怒火尽情地喷发出来!
罗素曾说:中国人的性格中最让欧洲人惊讶的莫过于他们的忍耐了。在中国的很多谚语就体现了忍的主题:小不忍则乱大谋;忍字心上一把刀。
高潮——山神庙复仇
林冲在杀人前为何要发表一个宣言?作者为什么把杀人过程写得那么细?
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
林冲举手,肐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林冲喝声道:“……”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 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道:……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
这是为了表达林冲杀人的革命性和正义性。
第一,不能不明不白杀人,先问罪、再杀人,杀得光明磊落、理直气壮;
第二,仇恨程度不同,三人杀法不同,详略有别,让读者感受到林冲爱憎分明、光明磊落的个性特征。若换成李逵杀人绝不会啰嗦,不同的英雄杀人杀得不一样,同一个英雄杀不同的人杀得也不一样。
高潮——山神庙复仇
作者不惜用带着血腥味的文字生动地再现了林冲杀敌的全过程,让读者感受到他压抑于胸的愤怒,感受到一向隐忍的林冲奋起反抗时的决绝凶狠!
在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林冲
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 拽开庙门,大喝一声
翻转身来……林冲喝声道:“……”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
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道:……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
思考:什么让林冲性格实现从 “忍”到 “狠”的转化?
忍
忍辱求安
委曲求全
安于现状
英勇果敢奋起反抗
怒起
急躁
刚烈
怒
沧州遇旧
买刀寻敌
草堂交接
雪夜寻仇
安
反
逆来顺受
狠(豹子头)
忍(林教头)
逼
陆谦到来
大惊
大怒
不见消耗
初步反抗
并不坚决
亲闻阴谋
忍无可忍
林冲
高俅父子
抢老婆
远刺配
谋性命
逼
忍
再忍
忍无可忍
反
林冲性格变化揭示主题
看到北宋的社会现实——黑暗、腐败。林冲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广大的劳动群众更是痛苦不堪,这就说明了北宋王朝的黑暗腐败。
认识到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正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使人民无法生活。为了活下去,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进行反抗斗争,这就是“官逼民反”,表明了封建社会受压迫者反抗的必然性。
一逼——东京岳庙辱娇妻
二逼——白虎堂上设奸计
三逼——野猪林中谋性命
四逼——火烧草场断后路
小说题中概括人物性格的方法?
1、从情节发展变化中概括人物性格;
2、作者的评价概括人物性格;
3、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等细节描写概括人物性格(正面描写) ;
4、通过其他人的评价或者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侧面描写)概括人物性格;
方法点拨
肆
叙事精妙
思考:金圣叹说《水浒传》“看不厌”,原因在于其情节精彩。请根据提示的角度,体会本文的情节艺术。
角度 情节艺术
精彩在曲折 林冲买刀寻陆谦等人,“寻”而“寻不见”,再由“寻不见”而冥冥中“撞见”,情节安排错落有致,波澜起伏。
精彩在线索 小说采用双线结合形式,较好地展现了“好人在明处,坏人在暗处”的合理性,使读者无时无刻不在担心林冲的命运。
精彩在悬念 小二妻的偷听未听尽固然是悬念,但从林冲的反应来看,小二妻的偷听至少是部分了解了“疑”,只不过这个悬念的“核心疑问”——陆谦等人到底会采取何种手段、方式谋害林冲——并没有解开。小说在十分巧妙地“吊”起读者的胃口后,让读者得到了一个阅读心理的喘息空间,然后又被此悬念吸引至小说的最后,才全部“释悬”,从而让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角度 情节艺术
精彩在伏笔 伏笔妙在一个“伏”字,潜伏得无影无踪,丝毫不露痕迹。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其实暗藏玄机。如第1段,李小二对林冲说“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营前”二字看似信笔拈来,实则有意设伏,初读以为闲笔,再读令人惊叹不已。写李小二在“营(林冲驻地)前”开了茶酒店,暗示茶酒店离林冲的驻地很近,这为林冲与李小二密切来往埋下了伏笔。交往中双方情深意切,旧恩新知,无比亲热,这是李小二为林冲报信的原因;二则,茶酒店开在营前,准备加害林冲之人选取此处与营内之人接头,李小二能够得知阴谋,才不显突兀。这样写收到了一箭双雕、一石二鸟的艺术效果。这样的伏笔有很多,如“火”“刀”“庙”等,这也正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笔法: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精彩在合理 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会“掇”块大石头“靠了门”,而正是这块只有一身好武艺的林冲“掇”得起的大石头,为下文陆谦等三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使得林冲躲在庙内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总结:
巧设悬念 情节张弛有度
伏笔照应 结构安排精巧(草蛇灰线)
使情节既一波三折,又前后呼应,合情合理。
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伍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
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 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风雪的 在原文中找一找有几处 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直接描写风雪 侧面描写风雪
文本探讨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 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林冲出了大门“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直接描写风雪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林冲“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 “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
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那北风飞也是的奔到草场门口。
侧面描写衬托风雪(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
1、直接描写风雪的语句
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
一天大雪来。
——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
②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
③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沽酒返回时,又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
三处描写中,有一个最有表现力的字,是哪一个?
两个“紧”字,写出了什么?
这两个紧字,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着两把汗。
2.侧面描写风雪的文字有哪些?
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那两问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 “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
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交替出现,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揉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处处于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
这里的景物描写,虽然都非常简洁,但其作用却非常丰富,请归纳一下,这些景物描写有哪些具体作用?
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 的气氛,
很好地烘托了人物 的心情和 的处境。
当林冲在风雪中大踏步走上反抗道路时,风雪衬托
了一个 的英雄形象。
凄冷、悲凉
沉郁
危机四伏
孤独、悲壮、坚定、勇敢
环境描写
环境作用
推动情节
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
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烘托出林冲孤独,悲壮,勇敢的英雄形象
3.“风雪”是怎样推动小说情节一步步发展的 请简要分析说明
①林冲到草料场时风雪交加,想喝酒驱寒才会到市井洁酒,也因此经过山神庙。
②因为下雪,致使林冲住的草屋塌了,这使林冲想起离这半里路有个古庙,可以安身。
③正山于风大雪紧,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头靠住门,致使陆虞候三人没能直闯进山神庙来。
④正因为风大雪紧,陆虞候一伙人放完火才直奔山神庙,紧贴庙门说出放火始末,使林冲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考点链接: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方面。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2)人物方面。
①烘托心情;②体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
(3)情节方面。
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④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⑤开头的环境描写,引出下文 xx内容(为下文xx做铺垫),与结尾相呼应;结尾的环境描写,与上文xx内容相呼应,结构完整。
(4)主题方面。①揭示主题;②深化主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题目有何妙处?
①凝练地交待了故事的人物、地点、环境;
②渲染了一种凄冷、紧张的气氛,暗示了主人公危机四伏的处境并推动了情节发展;
③创造了一种凄凉、悲壮的意境,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而悲壮的心境,烘托了林冲的英雄形象。
梁山义军接受招安后,正遇辽兵侵犯,宋江受诏破辽。于是大军北进,攻下檀州,夺回蓟州,智取霸州,占领幽州,兵围燕京,辽主请罪投降。
回到京师,徽宗下诏,令宋江去平定河北田虎,随后又调去平定淮西王庆和江南方腊。在平定方腊军的过程中,义军损失惨重,虽然最后擒获了方腊,大功告成,但却阵亡72条好汉。回军途中,鲁智深在杭州六合寺坐化。
林冲因风瘫选择留在杭州六合寺,身边有已经断臂的武松陪伴着,守着好友鲁智深的骨灰,望着西湖的烟波浩渺,听着钱塘江的潮起潮落,日复一日卧在病榻上,回忆着在东京与妻子一起度过的时光,离开了这个让他心碎的世界。
英雄的结局
《水浒传》中写的108将,不同的英雄走上梁上的过程也不同:
李逵上山是最痛快的,宋江是最曲折的,鲁智深是最爽朗的……
而林冲走上梁上的道路却是充满艰辛酸苦的,可以说是刀架在脖子上踩着荆棘走过的。
“忍”是林冲人生哲学的核心,他上梁山之前一忍再忍,直到忍无可忍,才被逼上梁山。
延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