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2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2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0-31 18:4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2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意义。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3、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4、培养学生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学生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化学变化中的元素与原子。
【提出问题】:化学变化中有新的物质生成,那么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是否发生改变?
【学生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
【学生点评】:P126 “最后一段”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后,生成物和反应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学生自学】:“探究活动”
【演示实验】
试验1:3NaOH+FeCl3==Fe(OH)3↓+3NaCl
现象:反应前、后天平指针指中央。
实验2:HCl + NaOH ==NaCl+H2O
现象:反应前、后天平指针指中央。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样的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备注: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解释化学变化,只适用于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分子个数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2、在考虑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时,要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12克的二氧化碳在32克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多少克的二氧化碳?
2、32克的硫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64克的二氧化硫,求有多少克的氧气参加反应?
3、小敏说用5克的水加热全部生成5克的水蒸气,该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呢?
四、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的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质量守恒。
五、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过程,新物质的性质不同于原物质的性质。
六、化学反应前后的5个不变,2个改变,1个可能改变。
1、元素的种类不变。
宏观
2、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5个不变
1、原子的种类不变。
微观
2、原子的数目不变。
3、原子的质量不变。
1、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2个改变
2、微观: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1个可能改变:分子的个数可能改变。
【板书设计】
单元2 质量守恒定律
一、化学变化中的元素与原子。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样的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12克的二氧化碳在32克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多少克的二氧化碳?
2、32克的硫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64克的二氧化硫,求有多少克的氧气参加反应?
3、小敏说用5克的水加热全部生成5克的水蒸气,该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呢?
四、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的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质量守恒。
五、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过程,新物质的性质不同于原物质的性质。
六、化学反应前后的5个不变,2个改变,1个可能改变。
【课堂练习】
P129 “联系实际”
【课后练习】 P129——130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