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7课 诗三首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第7课 诗三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31 18:5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 《诗三首》导学案
编写:张丽曼
审核:高一语文组
【学习目标】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 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抓住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
【学习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朗读法
【知识链接】
一、《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二、《短歌行》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2.解读诗题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短歌行》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辞,原作共两首,课文选的是第一首,是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据考证,这首诗作于曹操的晚年,即东汉末年的建安十三年( 208 )曹操大败于赤壁之战以后。当时曹操已经 53 岁了,年事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感叹时光易逝,去日苦多,功业未成的苦闷和要求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情怀。全诗共 32 句,分为四层,每层 8 句。
三、《归园田居》
1.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东晋杰出的文学家。
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自称五柳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2.创作背景
陶渊明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 ( http: / / www.21cnjy.com )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
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再也没有出仕。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第一练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释义。
(1)采之欲遗谁( )________ (2)青青子衿( )________
(3)譬如朝露( )________ (4)绕树三匝( )________
(5)呦呦鹿鸣( )________ (6)何时可掇( )________
(7)周公吐哺( )________ (8)羁鸟恋旧林( )________
(9)榆柳荫后檐( )________ (10)暧暧远人村( )_______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1)采之欲为谁( ) (2)长路慢浩浩( )
(3)越陌渡阡 ( ) (4)食野之萍 ( )
(5)何时可缀 ( ) (6)守绌归园田( )
(7)榆柳阴后檐( ) (8)暖暖远人村( )
(9)鸡鸣桑树巅( ) (10)依依墟里烟( )
3.运用所学知识填空。
(1)《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的《________》。
(2)《短歌行》是________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
(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汉末建安文学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局面的开创者,他的诗全部是________,就内容而言,一部分乐府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另一部分表现了他________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
(4)陶渊明,一名________,著名________诗人,世称“________”,自号“________”。
(5)《涉江采芙蓉》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雅洁,情感纯洁美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曹操的《短歌行》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 ”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并以此喻自己胸怀宽广,招揽人才越多越好。
(7)《短歌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 慨叹人生短暂。
(8)《归园田居》中表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的诗句有 , 。 , 。 , 。
第二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jīn) 呦呦(yāo)鹿鸣 越陌(mài)度阡
B.鼓瑟吹笙(shēng) 绕树三匝(zā) 暧(āi)暧远人村
C.羁(jī)鸟恋旧林 狗吠(fèi)深巷中 久在樊(fán)笼中
D.守拙(zuó)归园田 周公吐哺(bú) 榆柳荫(yìn)后檐
2.下列词句书写错误的一组是( )
A.月明星稀 误落尘网中 鸡鸣桑树颠 B.我有嘉宾 长路漫浩浩 池鱼思故渊
C.譬如朝露 兰泽多芳草 桃李罗堂前 D.契阔谈讌 复得反自然 少无适俗韵
3.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长路漫浩浩 漫:广阔无尽的样子
B.枉用相存 存:生存
C.守拙归园田 守拙:守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
D.契阔谈讌 契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B.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C.司光马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真是不刊之论。
D.所有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事实,歹徒想抵赖是徒劳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非洲足联主席哈亚图在韩国郑梦准等人的支持下,将与现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角逐下届国际足联主席的职位的竞选。
B.在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两大领域内,中国科技界以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的姿态勇敢地迎战,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表现不俗。
C.近几年来,关于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将成为21世纪主导性文化以及21世纪将成为中国文化或东方文化的观点,十分流行。
D.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6.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枝。
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螟将渠俱不眠。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常睡起无情思,先看儿童捉柳花。
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A.④/③/②⑤/①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⑥/③④/②/①⑤ D.①④/③/⑤/②⑥
7.将下列诗句按作者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⑤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⑥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⑦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⑧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⑩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A.②⑨③/①⑤⑩/④/⑦/⑥ B.②⑨/⑤⑥/①⑩/③⑦/④/⑧
C.①⑤/②⑨/⑦⑩/③/④/⑧/⑥ D.②⑨③/⑤④/①⑩/⑦/⑧/⑥
8.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归田园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二、阅读题
(一)阅读古诗《涉江采芙蓉》,回答1—5题。
1.再读《涉江采芙蓉》,对该诗赏析不恰当的是( )
A.首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
B.“采之欲遗谁”中的“遗”读wèi,是馈赠的意思。古人有采摘香花赠与相亲之人的习俗。
C.“所思在远道”,所思念的人尚在远地,表现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悲慨之情。
D.“同心而离居”五字,说出了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人生遗憾,也表现了主人公思乡怀友的真挚之情。
2.简要回答诗人为何忧伤?
3.《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
(二)阅读《短歌行》,回答后面的问题。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有杜康 这里代指酒 B.青青子衿 衣领
C.鼓瑟吹笙 弹奏 D.山不厌高 厌恶
E.周公吐哺 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指中途停止吃饭
5.下列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四句一节,共八节。开头两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抒发诗人对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首句“对酒当歌”及第三句的妙用比喻“譬如朝露”,突出了短句的精髓,展示了一种时间不等人的急迫境界,蕴藏着促人及时努力的意思。
B.三四节在内容上,表现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艺术手法上则是巧借“引用”,诗人引古喻今,突出了他求贤而不得时的朝思暮想和求得贤才后的恭敬。
C.五六节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发诗人渴望贤才的情怀,时忧时喜,感情有起伏。
D.最后两节仍运用借代和引用的手法,深化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6.说明诗中所用比喻的含义。
用“朝露”来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用“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7.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8.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思想感情?
9.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阅读归园田居,完成8—13题。
10.下列对《归园田居》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尘网”,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B.“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C.“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D.“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11.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用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12.《归园田居(其一)》里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遍,很常见,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三、拓展阅读
阅读陶渊明的《饮酒》诗,完成练习。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 造房 B.心远地自偏 精神超脱世俗
C.悠然见南山 安闲自得 D.飞鸟相与还 互相参与
2.对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首诗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充满诗情画意,生趣盎然,沁人心脾。
B.诗歌写的是田园生活的美好和作者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反映作者清高的思想和恬静、愉快的心情。
C.“采菊”两句,用白描手法刻画了一个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
D.本诗的语言简洁自然,婉曲含蓄。“心远”二字是全篇的主旨。
3.对“结庐”以下四句,理解正确的是( )
A.重在表明脱离官场后住处的清静。 B.重在表明对清静住处的满意心情。
C.重在表明因住处清静,所以心里远离官场。D.重在表明心里远离官场,因而住处清静。
4.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通过对眼前的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现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获得乐趣的恬淡心情。
B.这首诗虽然不曾号召人们对黑暗的官场采取激烈的斗争方式进行反抗,却启示人们蔑视那丑恶污秽的现实。
C.本诗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
D.本诗语言简洁自然,明白显豁。诗人要表现的追求蕴藏在所描写的景象之中。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句中“此”指代的是________,“真意”指________,而“忘言”则是因为________。
【自助练习】
四、阅读下而这首清词,完成8~9题。(8分)
临江仙
晁冲之[注]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衾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注]哲宗绍圣元年(1095年),“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苏”及“四学士”相继连续被贬。晁冲之虽只作了个承务郎的小官,也被当作旧党人物,被迫离京隐居河南具茨山。从此,当年的诗朋酒侣,天各一方,均遭困厄。
8.试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词的上片。(4分)
答案:前两句虚写当年纵饮豪谈的欢乐,实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人心中的无限留恋和惆怅;“别来不寄一行书”实写朋友之间杳无音信,虚写自己对朋友的挂怀;“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虚写见面后的感受,实写政治环境的恶劣。(每点2分,答到两点即可得满分)
9.词人梦中与友人相会,又为何要休问相思?请联系注释,结合“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一语双关,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后,无可奈何花落去;(1分)又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春去”比作昔日的美好时光的消逝,“落花”比作贬谪后的故人,(2分)隐喻了故人与自己都像落花一样遭受政治风雨的摧残,问相思也是徒增伤感,因此休问。(1分)
【美文阅读】
唐诗里的中国 吴克己
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藏着一个小小的唐朝,所以在今天,唐装才重回我们的衣柜,中国结又重系我们的裙衫,唐时的歌曲包上了摇滚的外壳,又一遍遍回响在我们耳畔……爱中国,可以有一千一万种理由,选一个最浪漫的理由来爱她吧——唐诗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爱唐诗,更爱中国。
站在世纪的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无论是沙场壮士征夫一去不还的悲壮,还是深闺佳人思妇春花秋月的感慨,唐诗之美,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振奋人心,或凄凉沧桑,都是绝伦美奂,久而弥笃。
翻开《唐诗三百首》,读一首唐诗,便如拔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精光黯黯中,闪烁着一尊尊成败英雄不灭的精魂:死生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梦一场,仰天长啸归去来……都在滚滚大浪中灰飞烟灭。多么豪迈的唐诗呵!读一首唐诗,宛如打开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氲香气中,升腾起一个个薄命佳人哀婉的叹息。思君君不知,一帘幽怨寒。美人卷帘,泪眼观花,多少个寂寞的春夜襟染红粉泪!多么凄美的唐诗呵!浅斟低吟,拭泪掩卷。
寒山寺的钟声余音袅袅,舒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双翼穿越时空,飞越红尘,似雁鸣如笛音,声声谱回肠。世事更迭,岁月无常,更换了多少个朝代的天子!唐宗宋祖,折戟沉沙;三千粉黛,空余叹嗟。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唯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依然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唐朝的江枫渔火,就这样永久地徘徊在隔世的诗句里,敲打世人浅愁的无眠。
唐朝的月明。不知谁在春江花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唐朝的酒烈。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 ( http: / / www.21cnjy.com )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 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醉卧中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唐朝的离别苦。灞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涓涓地流,流不断历历柳的影子。木兰轻舟,已理棹催发,离愁做成昨夜的一场秋雨,添得江水流不尽。折尽柳条留不住的,是伊人的脚步;挽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岁月的裙袂。一曲离歌,两行泪水,君向潇湘我向秦。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地再逢君呵
唐朝的诗人清高。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一路狂舞,一路豪饮。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虚名。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踏遍故国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
唐朝的红颜多薄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刀刃上广舒长袖轻歌曼舞,云鬓花颜,泪光潋滟。都羡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马嵬坡下一抔黄土掩风流。情不可依,色不可恃。一世百媚千娇,不知谁舍谁收。长生殿里,悠悠生死别,此恨绵绵。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篇诗句在千年的落花风里尘埃落定。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琶的宫商角羽,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何夕。
唐装在身,唐诗在手,祖国在我心中。
【赏析】唐诗是中国最值得骄傲的辉煌篇章,唐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跃动在几千年血脉里的快乐与忧伤。唐诗里的中国流淌在作者的笔下,象五彩斑斓的油画,象钟鼓齐鸣的交响,象花团锦簇的山野,象永难复制的春梦。
作者文采洋溢,他将唐诗中的经典意境和人物娓娓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来,牧童、征夫、思妇、寒山寺的钟声、春江花月夜的明月、灞桥的离别、醉中起舞的浪漫,他将唐诗比作“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精光闪烁,比作“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氲香气缠绵在每一个梦里。他将我们熟悉与不熟悉的唐诗的意境融入到自己的描写中,激情洋溢,诗情缠绵。
7 《诗三首》导学案答案
第一练
一、课前预习
1.(略)2.(略)
3.(1)《文选》 (2)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府(3)乐府歌辞 统一中国 (4)潜 田园 靖节 五柳先生(5)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6)山不厌高,水不厌深。(7)譬如朝露(8)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第二练
一、选择题
1.C(A.呦:yōu,B.暧:ài,D.拙:zhuō,哺:bǔ)
2.D(“反”应该为“返”)
3.B(存:问候)
4.C(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可磨灭的言论。A.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B.付之一笑: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D.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
5.B(A.句式杂糅,原句应改为“非洲足联主席哈亚图在韩国郑梦准等人的支持下,将与现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角逐下届国际足联主席的职位。”或“非洲足联主席哈亚图在韩国郑梦准等人的支持下,将与现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一起参加下届国际足联主席的职位的竞选。”C.缺少主语,应去掉“关于”。D.语意重复,“万一”和“若”二者只能选用其一)
6.C(分别对应的是春夏秋冬)
7.C
8.C(“山水田园”应该为“田园”)
二、阅读题
1.C(“所思在远道”指所思念的人在远乡,表现的是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2.①诗人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分离;②他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③他与思念的人都深爱和思念对方,但却不能相聚。
3.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它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4.D(满足)
5.D(运用比兴和引用的手法,而不是借代)
6.答案:人生的短暂 贤才投主 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7.人生短暂、人才难求。8.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曹操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遇到不少挫折和失败。他深感奋斗中的艰难,也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所以才有人生短暂之叹。但这一“叹”不是无所作为者、蹉跎岁月者、不思进取者的消极之“叹”,而是一位渴望得到贤才帮助以实现建功立业雄心的英雄之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表达了诗人抓紧时机、大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然是积极昂扬的精神。9.这一句充分吐露了诗人的心志。“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同时曹操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10.D(项里的“社会制度”说法不确,这里比喻官场生活。)
答案:D
11. D(全诗是写诗人辞归隐、重返自然后的生活情景,并非从“进入官场”到“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12.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在对官场生活有了深刻的反感,彻底逃离它之后,对于田园生活更增添了感情。从诗中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的内心闲适、自在、喜悦。他把平常的农村景物饶有兴致地写入诗中,而这些景物一经入诗,便和他的感情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所以,我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其中蕴涵着盎然的诗意,普通的景物也具有了美感。尤其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两句,语调轻快活泼,“荫”“罗”的使用,更让人体会到,“榆柳”“桃李”几乎是含情的。
三、拓展阅读
1.D(应该是“一起,成群结队”)
2.A(“绘声绘色地描写”“生趣盎然,沁人心脾”讲述不恰当)
3.D
4.D(“明白显豁”表述不当,应该为“委婉含蓄”)
5.自然 不受拘束、羁绊的平和之乐 生活的真谛需要生活中的人自己去体验,想回归者自会去争取,不想回归者说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