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八 年级 上 册 学科: 语文 科 著作人: 李代进 审稿人:
教学课题: 观刈麦
项目
设计内容
备 注
课时
第 课时
课 型
新课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反复吟诵,理解诗歌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态度与情感
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及社会根源。
重点
诵读、理解、赏析
难点
体会感情、把握主旨
教学手段方法
诵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或
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我们大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情况都比较了解。老师想请问大家:你曾经帮助父母下田劳作过吗?你曾经收割过庄稼吗?我们生活在科技发达,经济繁荣的现代社会,如今已不再需要亲自用手去收割了,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忘记了农家的辛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300多年以前的唐代,看看先人们是如何的辛勤劳作的。
解题,介绍作者
1、题目解说
《观刈麦》是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任周至县(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时写的。县尉官职不高,需要到民间查访。在查访中,作者亲眼看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悲惨生活,大有感触,从而写出了这首反映当时农村实际的好诗篇。观刈麦,就是看割麦子。
2、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贞元进士,后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被后世誉为“古今长歌第一”,和元稹齐名,世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
诗歌朗诵
1、听课文录音,注意正音。
2、请学生自由读诗(放声大读)
3、全班一起读
诗歌赏析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合作交流:
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在“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可以想象: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无地可种,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小结
在这首叙事诗中,诗人以自己的亲眼所见,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并对自己“不事农桑”而“利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想想我们生长在新中国,红旗下,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减轻农们的负担,我们这些农家的孩子没有理由不去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好好学习。
年级: 八 年级 上 册 学科: 语文 科 著作人: 李代进 审稿人:
教学课题: 赤壁
项目
设计内容
备 注
课时
第 课时
课 型
新课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熟读并背诵诗歌。
态度与情感
体会诗人
重点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诗歌
难点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手段方法
朗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或
设计意图
导入
指名学生讲述历史事件:赤壁之战
补充:这是诗人杜牧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的议论,是一首明显带有史论特色的咏史作品。
作者及背景简介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自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哀帝天佑四年(825—907)年,共计八十三年,文学史上一般称为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宦官专权,朋党交争,大唐帝国日益衰微,江河日下,藩镇势力日益强大,杜牧死后仅二十二年便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诗人杜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很不得志。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
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为黄州、池州等地剌史。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后李杜”,人称“小杜”,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
朗读诗歌
老师范读,
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古诗的诵读节奏。。
全体学生齐读。
理解诗歌内容
这是一首很著名的七言绝句。前两句看是平淡的叙事,但是,诗人从平淡的叙事中表现出了不平,为后面抒发“怀古之幽情”而奠定了基础。这里,诗人采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就好像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汉代人和事,以汉代唐一样。现在杜牧所在地是黄州,虽然有赤壁矶,并不是东吴周瑜打破曹操之处,所以无论是“赤壁”或者“折戟”是真是假,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以此引出对古代这一著名的战争,从而借此抒发心头之感。
后两句相对前两句来说是议论。意思是说,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那么铜雀高台会深深锁住二乔,江东二乔也就沦为曹公之妾了。这里是指赤壁大战中周瑜侥幸战胜曹操一战。可以说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年级: 八 年级 上 册 学科: 语文 科 著作人: 李代进 审稿人:
教学课题: 过零丁洋
项目
设计内容
备 注
课时
第 课时
课 型
新课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
阅读理解诗歌内容,品味鉴赏诗歌语言。
态度与情感
体味诗人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重点
阅读理解诗歌内容
难点
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挚诚的爱国情怀。
教学手段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或
设计意图
导入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民族英雄,同学们谁能举几个例子?学过哪些爱国诗篇?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一首诗《过零丁洋》
回忆文学积累
七战匈奴——卫青 匈奴末灭 精忠报国——岳飞 林则徐
明朝的戚继光 剿灭了危害中国的日本倭寇
明朝的郑成功 收复了被荷兰侵占的台湾
清朝的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姥吟留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归纳课外积累
简介作者及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仍在海上坚持抗元的宋将张世杰,文天祥严词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敌帅张弘范称其为“好人!好诗!”(之后二十多天,只有八岁的南宋最后一位皇帝,由大臣陆秀夫背负跳海殉国,誓死不降。)
诗歌朗读
学生听录音,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看注解,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研读赏析
(1)请同学读首联,思考: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哪两件事? 哪两个词语写出了这两件事给作者的感受?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哪一联可以看出国家当时的形势险恶,个人境况危苦?这是作者激情慷慨的绝唱,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补充:这两句是全诗的文眼句。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就在于他的精神境界,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在于诗人以生命为歌,以生命殉国,以生命殉诗,从而赢得了后世的尊崇!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颈联。
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
全班同学闭上眼睛,欣赏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默默感受爱国情怀。
小结
同学们,一曲《过零丁洋》让我们的内心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是他的精神却升上了历史的高度。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更爱我们的祖国。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志当存高远”,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愿同学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
年级: 八 年级 上 册 学科: 语文 科 著作人: 李代进 审稿人:
教学课题: 己亥杂诗
项目
设计内容
备 注
课时
第 课时
课 型
新课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态度与情感
领会作者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
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领会作者拳拳爱国之心
教学手段方法
诵读、合作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或
设计意图
导入
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19年,农历己亥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
认真听老师介绍
补充作者简介
朗读诗歌
龚自珍: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48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节奏。
学生通过手头收集的材料加以介绍。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
自主学习
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的意思。
诗歌赏析
一二句写龚自珍报国无门,终于辞官回归杭州故里,心情十分苦闷。用“浩荡”来形容愁之深、之久。用夕阳西斜来烘托离愁,更为愁绪抹上了一层重重的色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情怀。甩响马鞭,奔向遥远的天涯,从此和朝廷天各一方,决然离开京城,湮没于滚滚红尘之中。
三四句运用比喻,把落红比喻为辞官后的自己,花比为国家和朝廷,言外之意,虽然辞官,但在国家需要时,也愿意效力,抒发自己愿为朝廷效力的决心。
可以对整首诗进行赏析,也可以对单独的某个句子或某个字进行赏析。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赏析能力、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小结
本诗是龚自珍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诗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黯淡的前途迫使他挥鞭远离京师。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远赴天涯,但不甘退伏,憧憬未来,有机会还要为国效力的决心,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全诗寄情于物,形象贴切,浑然一体,感人至深。
背诵全诗
对本诗做一个整体的回顾
年级: 八 年级 上 册 学科: 语文 科 著作人: 李代进 审稿人:
教学课题: 山坡羊 潼关怀古
项目
设计内容
备 注
课时
第 课时
课 型
新课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反复吟咏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
态度与情感
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学会借景抒情感怀,提高写作能力。
重点
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同时有效地积累诗词曲知识。
难点
了解文章创作背景,通过抓住诗歌关键字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手段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或
设计意图
导入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潼关地形图和播放《山坡羊潼关怀古》歌曲以及朗读录音。
在慷慨悲愤的音乐声中,给同学们营造一种历史沧桑之感,引出叹世、怀古这一散曲流行的题材,进而导出新课————《山坡羊潼关怀古》
介绍潼关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西有长安,东有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缩短学生与潼关的空间距离
朗读
正音
峦(luán) 踌(chóu ) 蹰(chú )
阙(què) 兴(xīng)
教师示范朗读。
自由读课文
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听录音范读课文。
学生明确朗读时的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
感知课文,理解文意
总结补充:
张养浩赴陕西途中登临潼关古塞,怀古思今,写下了这一抒情名篇。前三句写登临潼关所见,由远至近,既是写景也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聚”和“怒”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望西都”四句点题怀古,面对昔日帝都的遗址,作者展开充分的想像,突出了历史的变迁。最后两句一语道破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从历史的变革中,从兴亡的对比里,作者把人民的悲惨命运揭示出来,既是历史的概括,也是现实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
这首散曲意蕴深邃,感情悲愤沉郁,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学生自主翻译和品读课文
第一层(头三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
“聚”: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
“怒”: 一方面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另一方面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黄河水是无生命的, “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
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奔流的险隘之处。也由此引发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第四、五句, 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感慨横生,激愤难平的样子。
第六、七句,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点出了无限伤感的原因。
第三层(末四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是全曲之眼。
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新课改的精神,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
写景 —— 潼关(山、河) 兴
议论(主旨)———— 百姓苦
抒情 —— 怀古(望、行) 亡
总结并拓展深化积累
反映百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是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是我国诗歌、散文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学过的诗歌、散文中还有哪些名句反映了这个主题?
①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
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⑤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作业布置
当堂背诵《山坡羊潼关怀古》。
课件58张PPT。观刈麦白居易题目解说《观刈麦》是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任周至县(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时写的。县尉官职不高,需要到民间查访。在查访中,作者亲眼看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悲惨生活,大有感触,从而写出了这首反映当时农村实际的好诗篇。观刈麦,就是看割麦子。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贞元进士,后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被后世誉为“古今长歌第一”,和元稹齐名,世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播放录音,朗读诗歌。诗歌赏析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在“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可以想象: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无地可种,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小结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 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总结在这首叙事诗中,诗人以自己的亲眼所见,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并对自己“不事农桑”而“利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想想我们生长在新中国,红旗下,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减轻农们的负担,我们这些农家的孩子没有理由不去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好好学习。 赤壁回顾历史事件--赤壁之战 。作者背景及作品简介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自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哀帝天佑四年(825—907)年,共计八十三年,文学史上一般称为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宦官专权,朋党交争,大唐帝国日益衰微,江河日下,藩镇势力日益强大,杜牧死后仅二十二年便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诗人杜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很不得志。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为黄州、池州等地剌史。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后李杜”,人称“小杜”,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
诗歌赏析这是一首很著名的七言绝句。前两句看是平淡的叙事,但是,诗人从平淡的叙事中表现出了不平,为后面抒发“怀古之幽情”而奠定了基础。这里,诗人采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就好像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汉代人和事,以汉代唐一样。
现在杜牧所在地是黄州,虽然有赤壁矶,并不是东吴周瑜打破曹操之处,所以无论是“赤壁”或者“折戟”是真是假,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以此引出对古代这一著名的战争,从而借此抒发心头之感。后两句相对前两句来说是议论。意思是说,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那么铜雀高台会深深锁住二乔,江东二乔也就沦为曹公之妾了。这里是指赤壁大战中周瑜侥幸战胜曹操一战。可以说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过零丁洋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民族英雄,同学们谁能举几个例子?学过哪些爱国诗篇? 七战匈奴——卫青 匈奴末灭 精忠报国——岳飞 林则徐
明朝的戚继光 剿灭了危害中国的日本倭寇 明朝的郑成功 收复了被荷兰侵占的台湾清朝的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姥吟留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一首诗《过零丁洋》。简介作者及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仍在海上坚持抗元的宋将张世杰,文天祥严词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敌帅张弘范称其为“好人!好诗!”(之后二十多天,只有八岁的南宋最后一位皇帝,由大臣陆秀夫背负跳海殉国,誓死不降。)
听录音,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1)请同学读首联,思考: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哪两件事? 哪两个词语写出了这两件事给作者的感受?
个人事件:因科举入仕;
国家事件:起兵抗元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哪一联可以看出国家当时的形势险恶,个人境况危苦?这是作者激情慷慨的绝唱,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
颈联。
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是全诗的文眼句。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 全班同学闭上眼睛,欣赏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默默感受爱国情怀。 小结同学们,一曲《过零丁洋》让我们的内心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是他的精神却升上了历史的高度。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更爱我们的祖国。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志当存高远”,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愿同学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 己亥杂诗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19年,农历己亥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 作者介绍龚自珍: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48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节奏。
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的意思。
诗歌赏析一二句写龚自珍报国无门,终于辞官回归杭州故里,心情十分苦闷。用“浩荡”来形容愁之深、之久。用夕阳西斜来烘托离愁,更为愁绪抹上了一层重重的色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情怀。甩响马鞭,奔向遥远的天涯,从此和朝廷天各一方,决然离开京城,湮没于滚滚红尘之中。
三四句运用比喻,把落红比喻为辞官后的自己,花比为国家和朝廷,言外之意,虽然辞官,但在国家需要时,也愿意效力,抒发自己愿为朝廷效力的决心。小结本诗是龚自珍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诗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黯淡的前途迫使他挥鞭远离京师。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远赴天涯,但不甘退伏,憧憬未来,有机会还要为国效力的决心,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全诗寄情于物,形象贴切,浑然一体,感人至深。 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西有长安,东有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播放《山坡羊潼关怀古》歌曲以及朗读录音。 赏析张养浩赴陕西途中登临潼关古塞,怀古思今,写下了这一抒情名篇。前三句写登临潼关所见,由远至近,既是写景也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聚”和“怒”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望西都”四句点题怀古,面对昔日帝都的遗址,作者展开充分的想像,突出了历史的变迁。
最后两句一语道破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从历史的变革中,从兴亡的对比里,作者把人民的悲惨命运揭示出来,既是历史的概括,也是现实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第一层(头三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
“聚”: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
“怒”: 一方面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另一方面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黄河水是无生命的, “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奔流的险隘之处。也由此引发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第四、五句, 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感慨横生,激愤难平的样子。
第六、七句,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点出了无限伤感的原因。 第三层(末四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是全曲之眼。
这首散曲意蕴深邃,感情悲愤沉郁,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知识拓展反映百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是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是我国诗歌、散文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学过的诗歌、散文中还有哪些名句反映了这个主题? ①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
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⑤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