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时作业(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时作业(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2 20:1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机构所掌职权与如图一致的是
一、掌蒙、回诸番部王公、土司等官的封袭、年班、进贡、随围、宴赏、给俸等事。 二、办理满、蒙联姻事务。 三、管理喇嘛事务,保护黄教。 …… 六、掌管部分外交、通商事务。
A.鸿胪寺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2.有学者认为雍正朝在“改土归流”中军事手段残酷,政策粗暴。而魏源的看法是:“一时之疮痍,百世之甜熙”“功在西南,至今百年享其利”。材料中魏源认为“改土归流”措施( )
A.维护了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 B.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一统
C.将西南地区纳入了清朝版图 D.解决了西南地区的民族矛盾
3.下图所示市场
①适应各学民族政权之间经济往来需要②是因民族科融合自然形成的民间市场
③是民族政权网之间长期战争的产物④适应统治者安边绥远的政治需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下图为元大都平面图(局部),马可·波罗关于元大都宫殿有如下描述:“上述两墙之间,有一极美草原,中植种种美丽果树。不少兽类……繁殖其中。带麝之兽为数不少,形美类多”。这反映了元朝( )
A.华夷一体的民族观念 B.犬牙交错的行政区划
C.游牧区域的日渐扩大 D.多元融合的文化理念
5.有史籍在介绍中国古代“某机构”的前身时说,“朝廷立总制院,管领佛教僧徒及吐蕃境内事务,仍以帝师”八思巴统领之。”题中的“某机构”指的是
A.秦朝的典客制 B.宋代的枢密院
C.清朝的理藩院 D.元代的宣政院
6.《北史·西域传》载:“(高昌)文字亦同华夏,兼用胡书。有《毛诗》《论语》《孝经》,置学官弟子,以相教授。”1972年吐鲁番出土开元四年(716年)唐写本《论语郑氏注》残片,说明了( )
A.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 B.民族交融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C.族际流动与文化整合加强 D.西城少数民族受到中原文化影响
7.某机构“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此处“某机构”最有可能是( )
A.枢密院 B.都察院 C.宣政院 D.理藩院
8.先秦时期中原王朝将周边少数民族统称为“夷狄”。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提出了“华夷共祖”观念,建构了一幅以黄帝为中华民族共同始祖、囊括夷夏的中华谱系。司马迁的做法( )
A.具有民族平等的观念 B.完善了中华民族谱系
C.受到宗法观念的影响 D.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9.与正统的儒家天下观并不完全相同,以唐太宗为代表的唐朝皇帝提倡包容性,认为所有民族最终都将纳入中国,他们的帝国理想既包括中国人,也包括游牧民族,异域外来者也可以融合。上述主要反映出盛唐( )
A.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 B.民族交融的空前加强
C.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D.包容开放的时代精神
10.1793年乾隆皇帝复英王乔治三世信:“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锦为西洋各国必要之物,是以恩加体恤。”导致乾隆形成此观点的根源是
A.清朝统治面临着内忧外患 B.封建统治者的短视和无知
C.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D.长期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
11.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人吐蕃;唐后期唐蕃会盟:“患难相恤,暴虐不作”;元朝时,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清朝时,驻藏大臣和班禅达赖共同管理西藏。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民族共同缔造中华文明 B.唐朝开始对西藏进行行政管辖
C.元朝政府把吐蕃改为西藏 D.清朝在西藏大规模“改土归流”
12.隋炀帝增设四方馆,专门用来招待四方来宾。一时间,东都洛阳使节纷至,胡商云集,店肆林立,成了世界政治、商业和娱乐的中心。“蛮夷嗟叹,谓中国为神仙”。这反映出隋朝( )
A.是当时最强的国家 B.实行开明民族政等
C.民族交融开始出现 D.对外交往频繁活跃
13.“武帝时,身毒国献连环羁”,“(汉武帝)元封三年,大秦国贡花蹄牛”,“(汉和帝永元)十三年,安息王满屈复献师子及条支大鸟”,“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这些记载表明汉代( )
A.朝贡外交已经存在 B.采用羁縻外交手段
C.海陆丝绸之路繁荣 D.马市榷场贸易频繁
14.2004年,西安发现734年逝世于中国的井真成的墓志。墓志写道“公姓井,字真成,国号日本,才称天纵,故能衔命运邦,驰骋上国。”该墓志的发现 ( )
①可以作为用于研究遣唐使的重要物证
②具有见证中日文化交流的学术价值
③印证了唐代开放的外交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5.蒙古西征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融合而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蒙古统治下实现了民族间的自由平等
B.蒙古西征加强了不同民族的交流交融
C.回族是蒙古西征时各民族交融形成的
D.色目人主要是自东向西迁徙的欧洲人
16.唐太宗登上皇位后,积极推行民族团结政策,努力经营中国边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下列关于其民族政策叙述正确的是
A.设立鸿胪寺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B.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C.请求与吐蕃通婚促进民族融合 D.提出“示存异方之教”
17.如果能打破“夷夏之辨”等传统的思想壁垒便可发现,所谓“五胡乱华”的本质是中原王朝控制力衰退与周边民族势力崛兴所导致的竞争与碰撞,随之而来的则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出新的制度、文化,呈现出新的社会面貌,进而形成新的“中国”——隋唐国家。据此推知,这一时期胡汉交融的突出历史贡献是( )
A.避免了社会动荡 B.助力北方各族封建化
C.促进了区域开发 D.推动中国获得新发展
18.唐朝杜佑在《通典》中说道:“古之人朴质,中华与夷狄同,有祭立尸焉,有以人殉葬焉,有茹毛饮血焉。”从而他主张在民族关系方面“深达理源”“持盈知足”。这一民族观( )
A.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往 B.体现了狭隘的华夷观
C.否定了前朝的民族政策 D.源于民族交往的实践
19.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与发展。三个王朝都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并对边疆实行有效的管理。以下属于元朝对边疆管理机构的是( )
①设立宣政院②设鸿胪寺③设理藩院④设北庭都元帅府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20.《旧唐书》载:“(开元二年)时右威卫中郎将周庆立为安南市舶使,与波斯僧广造奇器,将以内进……”;《宋史》载:“提举市舶司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材料表明,唐宋时期设置的市舶使(司)的职能是( )
A.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B.负责各族朝见事宜
C.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D.掌管对外贸易事务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奉行“治中守边、固守封疆”的方略,明长城盘峰踞水,控扼要冲,烽堠相望,沿线地带驿递星罗,堡城遍布,“以御腹心之患”。隆庆和议后,长城沿线马市蓬勃兴起,到明朝末年,“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清朝统治者宣扬“内外一统”,再无对长城的大规模修筑。出于限制边内边外人口流动、防止流犯逃窜的需要,清廷对长城沿线重要关隘进行修缮,并在边墙关口设立税关,迎送和稽核藩部入贡人员。清延加强对长城关口及周边驿站的修建和维护,特别是北京通往边外蒙古的五路驿站,并将其交由理落院管理。此外,清廷还将直隶以北的边外土地划分为八旗旗地,默许沿边民户出边耕作甚至予以政策扶持,“历年既久,村落相望,遂与内地郡邑无异”。
——摘编自邓涛《延续与变革--清前期长城的军事和非军事功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明清两代在长城修筑上做法不同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长城的作用。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朝已开始出现“小行人、象胥、掌客、怀方氏”等具有周边民族事务管理性质的官职,秦朝正式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唐朝边疆民族的首领可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但需向唐王朝缴纳贡赋,统于唐王朝的中央政府。此外唐王朝还在边陲地区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妥善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元朝在吐蕃采取“政教合一”政策,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帝师和宣政院机构;在元朝兴起之地漠北,设岭北行省,基本行政单位仍是蒙古传统建制,并部署军队,戍守的同时进行屯田。明朝靠近内地的少数民族统治区减少,明政府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的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和修订相关法规,强化边陲管理的同时,还鼓励内地百姓外迁至边疆谋生与开垦。
——摘编自谷家荣、罗明军《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历谱识认》
材料二 在清朝的前150年,领土较明帝国增加了一倍多,并大部分遗留给20世纪的后继者,被视为今日中国的疆域。中国自身历史的一些产物,被积极地移植到边疆地域,而作为文明人类社会的典范。
——摘编自【加】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在边疆治理上的贡献。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在春秋时期被称为夷狄的许多民族融于华夏,至战国时期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古代民族共同体——华夏族。民族的融合与地区性的统一,为以华夏族为核心的“大一统”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材料二 从汉代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在内的广大地区统称为西域。自汉代开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汉朝以后,历代中原王朝时强时弱,和西域的关系有疏有密,中央政权对新疆地区的管治时紧时松,但任何一个王朝都把西域视为故土,行使着对该地区的管辖权。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出现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汉唐时期中央政权如何行使对西域的管辖权。
参考答案:
1.D
2.B
3.C
4.D
5.D
6.D
7.B
8.D
9.D
10.C
11.A
12.D
13.A
14.A
15.B
16.B
17.D
18.A
19.B
20.D
21.(1)因素:治国方略;民族关系;边防压力;边疆治理政策;统治者的民族观念。
(2)作用:具有守外安内的军事防御功能;便利于实施对朝贡和边关贸易的管理;促进中原与边疆地区的沟通往来;推动边内边外民众的交流交融。
22.(1)主要特点:产生时间早,历史悠久;治理方式多元;设置专门的官职和机构进行管理;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在边疆采用和内地不同的管理体制(因俗而治);以笼络安抚为主;注重边疆的“拱卫”作用;在“大一统”观念指导下制定边疆政策。(任答四点即可)
(2)贡献:疆域进--步开拓和巩固,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因革损益历代得失,积累了宝贵边疆治理经验;因地制宜治理边疆,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重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融发展;坚决平定叛乱,加强边疆统治。(任答三点即可)
23.(1)新变化: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形成华夏族(或“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2)说明:汉:设置西域都护府;唐: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