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宠物狗,一开始一般只会吃饭睡觉,随地大小便,后来经过训练,小狗会在指定的地方吃饭,大小便,还会在主人回家时给他叼拖鞋。
快速回答:
1.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吗?
2.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在指定的地方大小便吗?
3.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叼拖鞋吗?
会
讨论:
小狗为什么可以在指定的地方大小便以及在主人回家时给他叼拖鞋?
不会
不会
第一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1、说出什么是动物的行为;
2、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3、区分什么是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并举例说明。
学习目标
阅读教材P19—P23,用笔圈画出对应内容。
1、什么是动物的行为?(P19第一段)
2、动物的行为受谁的调节和控制?(P19第二段)
3、什么叫先天性行为?(P22,第一自然段)
4、什么叫后天学习行为? (P22,第四自然段)
自主学习:
1、什么叫做动物的行为?它是怎么形成的?
动物体在受到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
一、动物的行为
肚子疼,难受用手捂肚子
缩手反射
1、什么叫做动物的行为?它是怎么形成的?
动物体在受到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
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一、动物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人们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将其分为:
动物行为的分类
涡虫是一种自由生活在淡水中的低等动物,在小溪、池塘等地采集时,往往会发现涡虫生活在石块或其他物体的下方。为什么?难道涡虫喜欢黑暗环境吗?有人设计了以下实验:
二、涡虫行为的研究
实验一
涡虫在A、B端停留的时间无明显差异
涡虫在B端停留的时间更长
结论:涡虫喜欢生活在黑暗环境中
铝箔纸覆盖
二、涡虫行为的研究
1、实验一中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实验一中有无对照?变量是什么?
涡虫喜欢黑暗的环境吗?
有;光亮和黑暗(光照)。
实验一
二、涡虫行为的研究
思考:
实验二
二、涡虫行为的研究
实验的步骤(1)和步骤(4)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有什么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
舒展
收缩
舒展
收缩
1.
2.
3.
4.
收缩
实验二
实验二
二、涡虫行为的研究
伸长
收缩
1.
4.
实验的步骤(1)和步骤(4)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有什么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步骤(1)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____________,这是涡虫的一种____________行为。
步骤(4)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____________,这是涡虫的一种____________行为。
表现不同的原因:
涡虫对“光照—电击”的连续刺激作用形成了条件反射,强光由无关刺激变成了导致收缩身体的条件刺激。
舒展身体
先天性
收缩身体
后天学习
3.光与电刺激100次后,只有光时涡虫收缩身体是——
1.涡虫在光下舒展身体是——
2.电击时涡虫身体收缩是——
先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舒展
1.
收缩
2.
光紧接着电击
舒展接着收缩
3.
4.
收缩
实验二
定义: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
注意:所有的动物都具有先天性行为
三、先天性行为
吮吸动作
同学们,你还知道
哪些先天性行为吗?
小孩哭泣
先天性行为
飞蛾扑火
蜜蜂采蜜
蜘蛛织网
鸟的筑巢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刚出生的小袋鼠,眼睛还没睁开,就能靠本能爬向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这对小袋鼠的生存非常有利。
思考:
所有动物都有先天性行为,你觉得动物只依靠先天性行为能顺利度过一生吗?
不行!先天性行为能让动物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生存,但环境是会变的,为了让动物能顺利的度过一生,必须在自己生活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
指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经历而获得的行为。
注意: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四、后天学习行为
学习可以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作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
最简单的学习行为:习惯化
田间的稻草人放置久了,一些小鸟不觉得他构成威胁
聪明的海豚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动物的图片,判断一下它们的行为属于
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
乌贼喷墨
蜘蛛结网
蜻蜓交配
先天性行为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食
鸡妈妈在照顾一群小鸭子
先天性行为
蚯蚓走迷宫实验
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之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蚯蚓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1、蚯蚓走简单的迷宫,须经200多次的尝试和错误后,
才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2、小白鼠走复杂的迷宫,只须经过3~5次尝试便可学会。
学习行为是在个体的生活经历中获得的
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强; 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学习能力也有差别。这些说明学习行为离不开遗传因素的作用。
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大山雀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
山雀偷吃牛奶
后天学习行为
黑猩猩用树枝取食
黑猩猩摘取香蕉
黑猩猩的这两种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虽然美国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是出于本能,但这对美国红雀来说是种浪费,对本物种的延续无意义。
如果只有先天性行为,会因找不到食物或无法逃避敌害而被大自然淘汰。
1. 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
2.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吗?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对于同种动物,学习条件相同时,学习速度也有差异,因为学习行为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思考:
1、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从进化的地位来看,动物的学习能力有何差别
2、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这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有,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越多,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如走迷宫的蚯蚓要经过200次以上的尝试和错误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而小白鼠走复杂的迷宫,只须经过3~5次尝试便可学会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时间
获得途径
适应性
存在意义
生来就具有的
出生后逐渐形成的新行为
由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在遗传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经历而获得的行为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使动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有利于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有重要意义。
知识小结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相同点 联系 都以遗传物质为基础
后天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之上的,后天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高等,更能适应环境。
动物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又称本能行为,
由 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
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
意义: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意义:有利于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有重要意义。
例1.(09年成都)下列不属于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A.蜘蛛结网 B.导盲犬给主人带路
C.小狗做算术题 D.鹦鹉说:“你好”
例2.(2009山东)“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A
A
例3.下列哪一项不是动物行为的特点( )
A.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
B.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
C.都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的
D.都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
例4.(2009潍坊)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
A.先天性、攻击行为 B.先天性、防御行为
C.后天性、防御行为 D.后天性、攻击行为
C
B
例5.(2014广东)关于“小鼠走迷宫”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是探究小鼠的先天性行为
B、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远少于蚯蚓
C、不同小鼠熟悉迷宫的能力都一样
D、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B
例6.(2015广东)关于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共同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生来就有
B.都要生活经验
C.都由环境因素决定
D.都与遗传物质有关
D
7.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心脏跳动 B.飞蛾扑火
C.鸟类育雏 D.蜜蜂采蜜
8.下列动物行为中,都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①鹦鹉学舌 ②蜘蛛结网
③孔雀开屏 ④老马识途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