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形成过程,能够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计算。
能力目标:在研究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3、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长方形的纸片和剪刀。
教学过程
第一篇章 完美设计 承载希望
通过多媒体呈现出一些等腰三角形的图片。
〈设计意图> 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联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希望
第二篇章 自信自主 合作奋进
活动1:我的地盘我作主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图中虚线对折,并按教材要求剪去阴影部分,再将其展开,得到什么图形?(让学生动手操作)
(2)上述过程得到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介绍等腰三角形中相关概念:用图形说明
活动2:天生我才必有用
(1)活动1中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2)把剪出的等腰△ABC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角和线段。
(3)让学生从角和线段两个角度猜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用文字语言归纳猜想。在这里采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
<设计意图> 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所以我在这里力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表达,使学生充分感知等腰三角形性质。?
活动3:大家一起来
(1)性质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2)用数学符号如何表示题设和结论?
(3)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证明?
<设计意图> 从理性上认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先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证两个角相等 。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交流,我作为合作者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组织学生探索、交流,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形成一个既有独立思考,又有互相合作,广泛交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使其共同进步。
第三篇章 展示自我 展示风采
1、我会展示
(1)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
(2)等腰三角形一个顶角为8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
(3)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5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 。
(4)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1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 。
2、我会计算:
如图,在Δ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
(1)图中共有几个等腰三角形?
(2)设∠A为x ,你能分别表示出图中其它各角吗?
(3)你能求出△ABC各角的度数吗
3、我会判断:
现在工人师傅要加固屋顶,他们通过测量找到了横梁 BC的中点D,然后在AD两点之间钉上一根木桩,他们认为木桩是垂直横梁的.你认为他们的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变式训练:若已知∠BAC=100 , 你能否求出顶架上∠B、∠C、∠BAD、∠CAD的度数.
<设计意图> 为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 。所以我设计了三个练习题 。第一个习题是巩固基础知识,第二个习题是已知边相等,求角度数的问题,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因此我对它进行了改编,设置三个梯度问题降低难度,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交流,寻求好的解题方法。此题充分利用了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三个习题是对性质的灵活运用,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并服务于现实生活。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参与意识,巩固所学性质。同时渗透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反思】
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启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同时我也紧紧围绕教材,从教材出发,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使学习过程更加具有层次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等腰三角形
1、概念: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性质: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例题:
A
B
C
D
A
B
C
D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