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01 读图理解(复习课件)中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题型01 读图理解(复习课件)中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22 21:4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讲师:xxx
题型01 读图理解
2024
真 题 研 析
解 题 技 巧
题 型 分 析
题 型 特 训
目 录
目录
01
题型分析
题 型 分 析
题型分析 类型 命题角度 常考图示
读图理解题的题干主要由“文字+图示(结构模式图、过程示意图、坐标曲线图、遗传系谱图等)”构成,以生物学图示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体现了生物学以图释文的特点。近年来中考对读图理解题的考查比重逐年增大,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结构模式图 ①侧重于图形结构名称的识记 ②各结构对应的重要功能的识图填空等 ①动植物细胞的结构②根尖及花的结构
③种子的结构④生殖系统的结构⑤鸡卵的结构等
关系模式图 ①侧重于图形各成分之间的联系 ②根据关系图填写等 ①生态系统生物部分之间的关系②花的结构与发育的结果之间的关系③染色体、DNA、基因三种之间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等
遗传图解类 ①侧重于相对性状的概念和判定 ②显性和隐形性状的判定和概率等 ①相对性状②显性和隐形基因的区别
③显性和隐形性状的判定和概率等
生理过程图 ①侧重于图形各结构的主要生理功能 ②根据过程图考查相应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①动植物发育过程②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的过程③呼吸过程、血液循环过程、人体代谢过程等
坐标曲线图 常以直角坐标系、直方图或圆饼图为表现形式。通过曲线的变化,揭示生命现象与原理的内在联系或反映某项生理指标的规律性变化。 ①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和干重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有机物或者气体的变化③呼吸运动中气压的变化④生态平衡种群数量变化⑤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变化等
题 型 分 析
读 图
理 解
结构模式
关系模式
遗传图解
坐标曲线
生理过程
02
解题技巧
解 题 技 巧
类型一 结构模式图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图示各部分的名称及相应的功能这一显著特点。
明确图示中包含的结构、过程、概念及含义等。结构示意图要按照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加以辨认。过程示意图要回忆有关的生理过程的知识,沿着箭头思考并理解该镜头反映的内容以及整体的生理过程
明确图示中的相关字母、符号、箭头等的含义或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结合题意分析相关的结构特点、生理功能等回答问题
1
审 图
2
分析并判断
3
正 确 作 答
解 题 技 巧
类型二 关系模式图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图中各成分的作用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理解层次类题目
表格通常是观察、调查、实验等结果的呈现方式
表 格
在解读表格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对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找出图表中隐含的信息,再总结出规律或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
分 析 信 息
解 题 技 巧
类型三 遗传图解类
属于分析、理解层次类题目,题目较难,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要先找隐形性状,然后写出各自的基因型。
判断显隐性
根据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确定系谱中遗传病或考察性状的显隐性
计算患病率
若计算子代的患病概率,需画出遗传图解进行计算
推断基因型
根据题意推断亲本和子代的基因型
解 题 技 巧
类型四 生理过程图
1
2
3
解题时,需要先弄清各个图形表达的含义、变化规律,然后联系相关的知识点或专业名词来解答问题
属于记忆、分析、理解层次类题目,题目较难,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图中各结构的作用及各结构之间功能上的区别
例如流程图,流程图是由一些图形符号、文字说明和生物结构图构成的图示,它具有简单明了、直观形象等特点,可以直观、明确地表示动态过程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步骤
解 题 技 巧
类型五 坐标曲线图
依据曲线纵横坐标,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纵坐标为因变量,横坐标为自变量,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改变
抓住起点、交点、转折点、最高点、最低点和终点的变化
依据曲线走势的变化趋势,得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联系曲线与结构图或相关的生理活动,理解生物体内发生的生理变化过程
明确变量
看清走势
抓特殊点
联系
3
真题研析
真 题 研 析
类型一 结构模式图
例1 (2023 连云港)如图是一段小肠(a)、环形皱襞(b)及小肠绒毛(c)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猪小肠内表面结构时需要将一段小肠横向剪开
B.a内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参与食物的消化
C.环形皱襞b只增加小肠消化表面积,与吸收无关
D.c内的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由多层细胞构成
B
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参与食物的消化
环形皱襞增大了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观察猪小肠内表面结构时需要将一段小肠纵向剪开,才能观察到内表面结构
真 题 研 析
类型一 结构模式图
例2 (2023 临沂)图甲、乙分别是黄瓜果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
B.甲的⑤内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C.甲的①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D.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
C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
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有多种味道:酸、甜、苦、辣,甲的⑤内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②细胞膜有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区别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依据是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植物细胞有①细胞壁、⑤液泡和③叶绿体
真 题 研 析
类型一 结构模式图
例3 (2023 吉林)图甲是某同学利用木板、橡皮筋、螺丝等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图乙是屈肘动作示意图。图甲中的螺丝相当于图乙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D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故木板、橡皮筋、螺丝分别代表运动中的:骨、骨骼肌(肌肉)、关节。图甲中的螺丝相当于图乙中的④关节
解析思路
真 题 研 析
类型二 关系模式图
例4 (2023 资阳)下列关于血液、血浆、红细胞三者之间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B
红细胞和血浆之间不是包含关系
血液和血浆之间,血液和红细胞之间属于包含关系,血浆和红细胞之间是并列关系
血浆和红细胞是血液的组成成分,不是独立于血液存在的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和红细胞不是包含关系
真 题 研 析
类型二 关系模式图
例5 (2023 海南)如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是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Ⅰ生殖器官、Ⅱ膀胱、Ⅲ睾丸
B.Ⅰ原核生物、Ⅱ细菌、Ⅲ病毒
C.Ⅰ激素、Ⅱ维生素、Ⅲ甲状腺激素
D.Ⅰ无脊椎动物、Ⅱ环节动物、Ⅲ节肢动物
D
环节动物、脊椎动物体内都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
维生素是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属于激素
膀胱属于泌尿系统,不是生殖器官
真 题 研 析
类型二 关系模式图
例6 (2023 赤峰)某草地生态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生物及相关指标后绘制了部分图示,据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中共有五条食物链,蛇与鸟都属于最终消费者
B.图2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D代表图1中的草
C.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析,图2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D.能量流动会沿着图3中丁→丙→甲→乙进行并逐级递减
D
有毒物质会随食物链富集,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毒素含量越多,因此根据图3可知甲乙丙丁的食物关系为:丁→丙→甲→乙,而随食物链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图2中D代表分解者,A代表生产者,B、C代表消费者
图2中D代表分解者,A代表生产者,B、C代表消费者,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析,图2缺少非生物部分
图1中共有2条食物链;草→虫→鸟,草→虫→青蛙→蛇,蛇与鸟都属于最终消费者
真 题 研 析
类型三 遗传图解类
例7 (2023 巴中)四川阿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了一张白色大熊猫照片,这只白色的大熊猫患上了“白化病”,如图为大熊猫白化病的遗传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体色的正常与“白化”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B.大熊猫亲代正常,子代出现“白化”,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C.基因控制“白化”这一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了子代
D.控制“白化”的基因为显性基因
D
“白化”是亲代没有,子代出现的,属于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大熊猫亲代正常,子代出现“白化”,这是亲子间的差异,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因此,基因控制“白化”这一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了子代
体色的正常与“白化”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称为相对性状
真 题 研 析
类型三 遗传图解类
例8 (2023 菏泽)如图是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由基因A、a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3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
C.6号与7号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D.8号的性染色体X可来自第一代的1、3、4号
D
通过遗传图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3号和4号遗传图为:
由此可见,3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由遗传图可知:6号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7号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为:
由此可见,6号是Aa的可能性是,它与7号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性别遗传图为:
8号是女性,X染色体可来自第一代的1、3、4号,正确
真 题 研 析
类型三 遗传图解类
例9 (2023 泰安)如图是由一对基因(用A、a表示)控制的人的遗传病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个体3、4的基因组成均为Aa
B.个体9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
C.个体11是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为
D.个体9、10生第一个孩子患病几率为
D
AB、个体3、4的后代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Aa,遗传图为:
由此可以看出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Aa,9号个体正常,基因组成是AA或Aa,正确
个体11的遗传图为:
由此可以看出个体11,患病的概率为,生男生女的比例为,因此,个体11是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为,正确
个体9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个体10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为:
由此可以看出:个体9是Aa的几率是,
由此可以看出:个体9、10生 个体9、10生第一个孩子患病的几率为:
第一个孩子患病几率为0。 ×=,错误
真 题 研 析
类型四 生理过程图
例10 (2023 渝北区)如图表示人体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精子 B.②代表子宫
C.③是受精卵 D.④在输卵管内完成
B
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现象叫做受精。因此④表示受精过程,在输卵管内完成
睾丸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因此①表示精子,是男性的生殖细胞,它是由睾丸产生的
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因此②表示卵巢,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③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真 题 研 析
类型四 生理过程图
例11 (2023 荆州)如图是人体呼吸全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③过程中的氧气直接在血浆中运输,不需要借助红细胞
B.②、④过程中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来实现的
C.呼吸道包括鼻、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D.人在平静状态下呼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
B
人在平静状态下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呼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
②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④表示组织间气体交换,两个过程中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扩散作用来实现的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③过程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
真 题 研 析
类型四 生理过程图
例12 (2023 果洛州)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如图表示动物体由小长大的部分过程。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
B.②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
C.③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
D.④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
D
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现象叫做受精。因此④表示受精过程,在输卵管内完成
细胞生长是指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但是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图中①的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
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未发生变化。图中②③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
真 题 研 析
类型五 坐标曲线类
例13 (2023 宜昌)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人体的某项生理过程,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若甲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则部位①是肾小球
B.若乙中y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则部位②是全身各处毛细血管
C.若丙中z表示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则AB段曲线表示呼气过程
D.若丁中①~⑤表示消化液,则④和⑤表示肠液和胰液,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D
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所以,若丙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①表示肾小管,重新吸收了全部葡萄糖
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若y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化,则部位②是肺部毛细血管
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所以,若丙中z表示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则AB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结合分析可知,若丁中①~⑤表示消化液,④和⑤表示的消化液可以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所以④和⑤表示肠液和胰液,且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真 题 研 析
类型五 坐标曲线类
例14 (2023 盐城)1850年后,由于工业污染,英国曼彻斯特附近森林里树干逐渐变成黑褐色。下面表示不同颜色桦尺蛾的数量分布图中,许多年后最可能是(  )
A. B. C. D.
A
1850年后,由于工业污染,英国曼彻斯特附近森林里树干逐渐变成黑褐色。环境改变后,浅色的桦尺蛾不能适应环境,大量死亡。剩下的棕色桦尺蛾,能适应环境,并把自己的基因型遗传给后代,深色的桦尺蛾比例不断的增加。可见1850年后,桦尺蛾的数量呈现出浅色的逐渐减少,所以灰色和白色的桦尺蛾相对较少,棕色的桦尺蛾数量最多,而且比例较为明显,所以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解析思路
真 题 研 析
类型五 坐标曲线类
例15 (2023 益阳)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系统及其生理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空气经呼吸道处理后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B.膈肌收缩时肺内气压变化如CE段所示
C.气管和支气管中有软骨作支架有利于气流顺畅通过
D.溺水造成呼吸暂停是因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受阻
B
溺水时,呼吸道堵塞,造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受阻,导致呼吸暂停
膈肌收缩时,顶部下降,胸廓变大,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即图中AC段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气管和支气管中有骨或软骨作支架,有利于气流顺畅通过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
04
题型特训
题 型 特 训
【新情境】变异的知识点融入到动物拟人化的“军备竞赛”情境中
思路点拨:变异的知识点融入到动物拟人化的“军备竞赛”情境中
1.猎豹和羚羊的进化过程宛如一场漫长的“军备竞赛”。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猎豹和羚羊都属于哺乳动物
B.跑得快的羚羊是一种有利变异
C.羚羊为逃避猎豹追捕产生了跑得快的变异
D.猎豹与羚羊在相互选择中共同进化
A、猎豹和羚羊都是体表有毛,胎生哺乳,牙齿分化,恒温动物,因此都属于哺乳动物,A正确。
B、跑得快的猎豹,捕食了跑的慢的羚羊,跑得快能提高羚羊的生存机率,所以跑得快对于羚羊是一种有利变异,B正确。
C、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变异不是生物的自主选择。因此,羚羊不可能做到“为逃避猎豹而产生了跑得快的变异”,C错误。
D、猎豹与羚羊之间是捕食关系,在长期的捕食过程中有优势(跑的快)的个体会存活下来,并将有利的变异遗传给后代,实现了二者的共同进化,D正确。
C
题 型 特 训
【新情境】均衡营养的知识点融入到微信朋友圈的生活化情境中
思路点拨:均衡营养的知识点融入到微信朋友圈的生活化情境中
2.现今,关注微信朋友圈成了很多人每天必做的事情,我们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晒”包围着。图中四位网友在微信群分享的午餐,其中营养比较均衡合理的是(  )
A. B.
C. D.
A、炸鸡+可乐+薯条,主要富含糖类、蛋白质、油脂、无机盐,但缺少维生素,B不合理。
B、牛肉面(面+牛肉片),主要含有蛋白质和糖类,而缺少维生素,A不合理。
C、米饭+肉沫豆腐+蔬菜汤,主要含有蛋白质和糖类,蔬菜汤主要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营养均衡,C合理。
D、水果沙拉(苹果+草莓+樱桃),主要富含维生素等,但是,缺少糖类、蛋白质和油脂,D不合理。
C
题 型 特 训
【新情境】免疫和传染病的知识点与生活中的《流感测周报》相融合
3.2023年3月,国家流感中心发布《流感测周报》提示,多个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九成为症状较重的甲型流感。如图为某学习小组针对高发的甲流制作的“传染病校园宣传手册”。请回答相关问题。
(1)   是引起甲型流感的病原体,它和其他生物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
(2)用咽拭子、鼻拭子在人的咽部或鼻腔擦拭采集样本是因为甲流病毒可通过    传播。
(3)甲流的传播途径有多种,图中“对付甲流有妙招”①②③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4)接种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有效方式,在接种后该疫苗作为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甲型流感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它与抗原的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使甲型流感病毒失去致病性,这属于 免疫。
题 型 特 训
【新情境】免疫和传染病的知识点与生活中的《流感测周报》相融合
思路点拨:免疫和传染病的知识点与生活中的《流感测周报》相融合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甲型流感病毒是引起甲型流感的病原体,和其他生物在结构上的区别是甲型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甲流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染。用咽拭子、鼻拭子在人的咽部或鼻腔擦拭采集样本是因为甲流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1)   是引起甲型流感的病原体,它和其他生物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
(2)用咽拭子、鼻拭子在人的咽部或鼻腔擦拭采集样本是因为甲流病毒可通过    传播。
甲型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空气(飞沫)
题 型 特 训
【新情境】免疫和传染病的知识点与生活中的《流感测周报》相融合
思路点拨:免疫和传染病的知识点与生活中的《流感测周报》相融合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甲流的传播途径有多种,图中“对付甲流有妙招”①常通风、②勤洗手和③戴口罩,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4)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由此产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接种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有效方式,在接种后该疫苗作为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甲型流感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它与抗原的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使甲型流感病毒失去致病性,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3)甲流的传播途径有多种,图中“对付甲流有妙招”①②③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4)接种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有效方式,在接种后该疫苗作为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甲型流感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它与抗原的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使甲型流感病毒失去致病性,这属于 免疫。
切断传播途径
抗体
特异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