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 《回收废电池(三位数笔算加法)》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课时学习目标 (1)借助口算或数线、计数器等直观模型,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多位数加法的计算道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2)能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估算的作用。 (3)结合具体情境,能提出三位数加法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加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课时评价任务 (1)学生通过画数线、拨计数器和列竖式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算法与算理,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同桌合作、集体交流,检验学习目标2和目标3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练一练,检验目标1、2、3的达成情况。
3.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安排了四个问题,首先是鼓励学生结合情境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估算活动。在计算方面,教材首先安排解决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问题,再安排解决进一位的加法问题,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相同数位对齐和“满十进1”的道理,同时展示多样化的算法。在本节内容的铺垫下,下一节课将引导学生解决连续进位的加法问题,同时梳理在三位数加法计算时需注意的事项。
4. 课时学生实际水平 学生已经有了口算的基础,对笔算的计算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学生只要牢牢把握住满十向前一位进1的道理即可。
5.学习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自主探索(指向目标3)学生活动1 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 根据信息尝试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我的问题是: 3、集体交流,听听同学们提的问题。教师活动1 创设“回收废电池”情景,引导学生自己找信息并提出问题。 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提出的数学问题。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自由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环节二:自主探索、交流汇报(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2 估一估,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加在一起可以获奖? 我的估算方法是: 2、集体交流估算方法。 学生活动3(1班和2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1、我可以这样列式。 (
(节)
) (
=
) 2、我是这样想的。(拨一拨、画一画、算一算都行哦) (
想法二:
) (
想法一:
) 3、小组交流 (1)说说我的方法。 (2)听听TA的想法。 4、全班汇报 (1)小组派代表发言。 (2)其余小组评价。 学生活动4(1班和3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1、我可以这样列式。 (
(节)
) (
=
) 2、我是这样想的。(拨一拨、画一画、算一算都行哦) (
想法一:
) (
想法二:
) 3、全班交流 (1)说说我的想法。 (2)其余同学评价和补充。教师活动2 1、引导学生读懂奖励规则,并估一估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加在一起可以获奖。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估算方法。 教师活动3 1、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筛选所需要的信息,列出算式。 2、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计算“122+77”的方法。 3、组织全班同学交流不同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提升。 4、在竖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数线和计数器的方法解释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师活动4 1、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筛选所需要的信息,列出算式。 2、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计算“122+149”的方法。 3、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多样化的算法,并引导学生注意进位点的书写位置,总结进位加法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4、在竖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数线和计数器的方法解释竖式计算的算理。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估一估”“算一算”“比一比”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环节三:练习归纳(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5 1、随堂小练:画一画,填一填,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归纳概括 计算三位数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时,有哪些方法?分别需要注意什么?教师活动5 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活动意图说明: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三位数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
6.作业与检测 (1)P46:2、4题,完成在书上;3题完成在作业本上。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竖式成立。
7.板书设计 回收废电池(三位数笔算加法) (1)1班和2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122+77=199(节) 方法一:画数线图 方法二:拨计数器 方法三:列竖式 答:一共回收199节。 (2)1班和3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122+149=271(节) 方法一:画数线图 方法二:拨计数器 方法三:列竖式 答:一共回收271节。
教后反思
《回收废电池(三位数笔算加法)》导学案
学习 内容 回收废电池(三位数笔算加法)
学习 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探索并正确计算三位数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提高运算能力。 2、在操作、探索、表达、交流中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了解三种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逐步掌握三位数加法不进位和进位的笔算方法,增强合作学习意识。
学习 资源 准备计数器 随堂记录
学习 过程 一、自主探索(找信息,提问题。) 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 根据信息尝试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我的问题是: 集体交流,听听同学们提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交流汇报。 估一估,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加在一起可以获奖? 我的估算方法是: 2、集体交流估算方法。 (
(节)
) (
=
)3、(1)班和(2)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我可以这样列式。 4、我是这样想的。(拨一拨、画一画、算一算都行哦) (
想法二:
) (
想法一:
) 5、小组交流(1)说说我的方法。(2)听听TA的想法。 6、全班汇报(1)小组派代表发言。(2)其余小组评价。 (
(节)
) (
=
)7、(1)班和(3)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我可以这样列式。 8、我是这样想的。(拨一拨、画一画、算一算都行哦) (
想法一:
) (
想法二:
) 9、全班交流(1)说说我的想法。(2)其余同学评价和补充。 10、随堂小练:画一画,填一填,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11、归纳概括 计算三位数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时,有哪些方法?分别需要注意什么?
作业 检测 作业与检测 1、P46:2、4题,完成在书上;3题完成在作业本上。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竖式成立。
学后 反思 我理解了三位数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也能自己结合画数线或拨计数器的方法解释竖式计算的算理。 2、我在本节课中表现得最好的是: ( 观察 操作 思考 倾听 合作 提问 答问 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