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同步练习(含解析)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同步练习(含解析)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2 21:2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中古西欧,私立法庭是贵族自己的地方法庭,专门处理贵族庄园中的事情,以及处理农奴的案件。按照惯例,农奴的案件一般主人说了就可以裁决,领主可以自由处理他自己的农奴,可以对农奴判以死刑。由此可知,私立法庭的设置( )
A.使农奴的法律地位与奴隶相同 B.直接推动了罗马法在西欧的普及
C.使领主开始得以随意处死农奴 D.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庄园与农奴制度
2.12世纪,西欧各国君主对城市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12世纪初,法兰西的路易六世极力镇压新出现的城市,而他的孙子腓力·奥古斯都鼓励城市的发展。城市提供的大量现金税收,使君主们摆脱了在国家治理上对封建领主的依赖。上述材料可用来解释( )
A.欧洲封君封臣制度产生的条件 B.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基础
C.近代文艺复兴兴起的社会环境 D.西欧封建王权强化的原因
3.下列选项中,对下图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封君封臣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无论大小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方式向国王效忠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关系 D.各阶层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4.在中世纪后期的西欧自治城市里,市民热衷于制定具有本城市特色的法律,将全民参政、司法独立、理性取证等原则写入其中。这一现象( )
A.得益于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B.源于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
C.推动了罗马法律体系的完善 D.反映封建阶层特权的终结
5.“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是封臣表示效忠的一段誓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一情景出现在中世纪的西欧 B.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
C.国王或皇帝是最高统治者 D.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6.下图为11世纪法国北部圣奥梅尔的城市印章正面,其中的人物是负责城市审判的议员。该印章可以用来实证当时西欧( )
A.城市经济的繁荣 B.市民阶层的衰落
C.城市自治的现象 D.商人力量的萎缩
7.“通常,他和他的配偶、孩子被固着在分给他们的一块土地上,独立经营自己的经济,为领主服劳役并缴纳实物租赋;他们的婚姻也被认为是合法的,尽管在法律上和习俗上,他们仍被视为主人的财产……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据此判断,材料中的“他们”( )
A.是领主的私人财产,可以买卖 B.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男耕女织
C.被固定在土地上,无自由可言 D.与领主存在权利与义务的契约关系
8.7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发行了金币索里得,正面图案是皇帝与其长子的并排胸像,前者居左,后者较小。该类型金币深受突厥统治者的欢迎,被大量仿制。在仿制时,拜占庭钱币上的人物形象得以保留,但其形象已改用大宽脸,一大一小两个人物也调换了左右位置。这反映了( )
A.拜占庭文化的开放包容性 B.不同文化之间相互融合
C.希腊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D.丝绸之路促进地区贸易
9.15世纪,不少教皇热衷于搜集和收藏古典手稿,如尼古拉五世一当上教皇,就宣称要建立一所教廷图书馆,他还在梵蒂冈设立了一个翻译、抄写和编纂中心,招募各地知名学者前来服务。这些古典手稿内容广泛,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哲学著作、古希腊宗教和神学著作。教皇的上述活动( )
A.意在用宗教的形式彰显人文精神 B.通过自身的特有方式助推文艺复兴
C.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利于促进文化思想的传播与发展
10.在英国“议会”一词本指国王与贵族交谈和谈判。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的反对,他们迫使国王签署《大宪章》,从而调整封君与封臣的关系,稳定封建统治。以下关于《大宪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后英国确立起了君主立宪制度
B.标志着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C.构成了世界性法律体系“民法系”
D.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原则
11.153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禁止上诉法》。根据该法案,“关于契约、婚姻等的纠纷、诉讼”必须在国内解决,禁止向国外法庭上诉。这一法案( )
A.强化了国王权力 B.保障了司法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 D.维护了私有制度
12.14世纪,在法国的封建体系中,庄园是贵族社会的核心,领主从农民那里征收租金和其他费用,庄园生产的目的“务使各项农产品及手工业品供应丰足而且自给”。这说明当时的庄园是( )
A.农民自发的自治机构 B.贵族政治活动中心
C.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D.西欧社会贸易场所
13.在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市民通过赎买等手段获得程度不等的自治权,在城市特别是法国城市争取自治的过程中,国王往往支持城市自治,抵制教会和封建贵族的掠夺。因此,城市的兴起( )
A.致使封君封臣制已被破坏殆尽 B.推动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建立
C.确立了专制王权至高无上统治 D.导致基督教会权力不断扩大
14.8世纪早期西欧一部题为《都尔的宗教礼节》的作品中记载了一种普遍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
致高贵的主人某某,我,某某因明显的衣食无着,而虔敬地请求您,希望您能同意我把自己交给您或委身于您的保护之下。为此,我将按下列条件行事:按照我为您服务的程度和为您服务的好坏,您必须给我以帮助和衣食的支持。至于我,只要还活着就必将以我的自由等级来为您提供服务和尊敬……。
A.基督教会的特殊地位 B.动荡不安的社会现状
C.人身依附关系的弱化 D.封建王权的日益强化
15.如表是13世纪初欧洲一些国家签署的重要法案,据此可知( )
时间 法案及签署者
1215年 英国贵族与国王约翰在兰尼米德签署《大宪章)
1220年 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城镇居民自制《马格德偿法》
1222年 匈牙利低等贵族和士绅迫使国王签署了《金玺诏书》
A.近代法制重大发展 B.契约理念趋向成熟
C.中央集权尚未形成 D.君主立宪制已出现
16.中世纪大学中重要的组织机构是学院,按学科划分一般有四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其中,神学院是地位最高的学院。这说明中世纪( )
A.欧洲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 B.新式教育解放了民众的思想
C.大学教育渗透了神学色彩 D.西欧的大学延续了古典思想
17.神判法是中古西欧世俗法庭常用的制度。它形式多样,如用烧红的铁块来考验嫌疑人,接受者需手握炽铁走六七步,然后将伤口包扎。三天后若伤口化脓,他将被判有罪,反之无罪。主持的神父有时会做手脚,帮当事人过关,但民众的态度一般是认真的。由材料可知,神判法( )
A.确保了司法审判的公正 B.凸显了神权高于王权
C.有助于教会对人的控制 D.反映教士阶层的腐朽
18.中世纪的西欧,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联合起来反对他。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照议事会的劝告行事。如果封臣们觉得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劝告或阻拦。据此可知当时的西欧( )
A.君臣共同主导政局 B.专制集权遭到削弱
C.君主权力有其限度 D.封建统治秩序稳定
19.有学者把封君封臣之间的关系比喻为一种“婚姻关系”,称“如果一方违背其义务并由此给另一方造成严重损害,那么另一方就有权通过一种称之为‘撤回忠诚’的庄严的蔑视性表示解除相互关系”。在他看来 ( )
A.臣服效忠是封君封臣之间关系的主旋律
B.封君封臣呈现契约式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C.封臣在人身上完全依附于封君
D.封臣对封君有独立性与自由性
20.1297年《宪章确认书》就明确提到,该文件是以国王爱德华一世的名义向全国发布,而且“盖上朕之御玺寄往王国各郡”,君主还勒令地方的主教和官员负责向民众宣传,并且“允许(人民)基于该宪章中的所有条款发起诉讼”。该记载实际上反映了当时英格兰法律行政体系的运行机制:王国律令先由君主中央政府发布,相关政治文件随即发往各地,由地方官员宣传贯彻。该材料指出当时西欧的政治形势是( )
A.王权加强 B.城市兴起 C.基督教会举足轻重 D.依法治国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世纪到13世纪期间,欧洲的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不但数量增多,规模也迅速扩大。这显示出中世纪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治安的改善。城市容纳了法院(包括市政法院)、医院、宗教团体或行业协会之类的兄弟会等组织机构。此外,大多数城市除了“中产阶级”或“市民”之外,还生活着数量相对较多的神职人员……在波兰,除了早已出现的450座城市外,1450年到1550年间又增加了约 200座新城市……但即便在那里,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依旧相当小,不到总人口的15%。1500年,只有6%的欧洲人居住在人口超过1万的城镇。
材料二 14世纪后,欧洲人口缓慢地恢复到原先的水平,然后开始增长……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贸易及制造业发展迅速。城市的规模愈发扩大,商人们也变得愈发富有。在每个国家,商人阶级都变得重要起来……1350年到1450年间,法兰西、西班牙、英格兰、苏格兰,丹麦、挪威、瑞典和匈牙利的统治者纷纷加强君主统治,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自身影响力,同时减少封建贵族和教会权力机构的土地。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1469年因女王伊莎贝拉和国王斐迪南联姻而统一,至此现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初步形成。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约翰·梅里曼《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欧洲城市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出现的新变化。指出这些变化对欧洲历史产生的影响。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国土的块状分布,平原面积狭小,以及这些天然国土数量之多,事先给各种小块政治单元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正是四分五裂的地缘分布和差异极大的地形、地貌,使希腊人长期以来习惯于城邦制的小国寡民的政治格局,甚至养成了城邦崇拜情结,以至于当建立大型政治共同体的任务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时,他们根本不可能表现出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
——摘编自虞崇胜、杨刻俭《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缘因素探析》
材料二 一般认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开始于10世纪后期。其实9世纪时,意大利的一些和东方贸易有关的城市已然兴起。11世纪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西欧各地不断有新的城市出现。许多城市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者脱离农村与商人集居而成的。还有一些城市是由封建主、教会、国王主导建立的,他们希望得到货币,而获得货币的手段之一是向城市索取。
——摘编自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希腊城邦政治的特点及形成此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材料可知,私立法庭是贵族自己的地方法庭,专门处理贵族庄园中的事情,农奴的案件一般主人说了就可以裁决,领主可以自由处理他自己的农奴,可以对农奴判以死刑,说明私立法庭加强了贵族和封建领主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庄园与农奴制度,D项正确;农奴是中古欧洲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人群,其法律地位与奴隶不同,排除A项;材料没有描述罗马法在西欧的普及信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只是说领主可以自由处理农奴,包括判以死刑,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处死农奴,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2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尤其明显,市民阶层壮大,在此背景下,欧洲的君主们逐渐在经济上依赖城市,摆脱了在国家治理上对封建领主的依赖,这为欧洲君主加强王权提供了条件,D项正确;封君封臣制度产生的时间早于12世纪,排除A项;现代民族国家构建和材料所列举的现象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B项;文艺复兴兴起的社会环境是人们对教会腐败的痛斥、对现世幸福的追求,而非材料所述现象,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据图可知,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下,下一等级需要对上一等级履行相应的义务,上一等级则需要向下一等级提供一定的服务或者报酬,因为西欧封建制度下,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关系,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西欧中世纪盛行“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的谚语,可见,中世纪西欧,每个领主只可以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不能越级管辖附庸,因此小封建主不会受国王直接管辖,排除A项;据所学,小封建主效忠的对象并非国王,而是大封建主,排除B项;据图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封建制度下,各等级之间等级森严,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类、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城市经济实力增强,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并壮大,他们追求自身权益的保护和政治地位的提升。这种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结构和观念的变革,使得市民阶层有能力也有需求去制定符合自身利益的法律,并推动司法体系的独立性和程序的合理化,B项正确;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发生在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中欧城市的法律不属于罗马法律体系,排除C项;封建阶层特权的终结在近代,不是中世纪,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这是中世纪时期西欧封君封臣制度下封臣表示效忠的一段誓词,西欧在中世纪实行封君封臣制度,土地实行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国王或皇帝名义上是最高统治者,在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因此C项表述有误,符合题意,C 项正确;其他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1世纪的法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印章正面是负责城市审判的议员,可知此时法国北部的圣奥梅尔的城市已经存在议会机构,并负责司法审判,说明城市通过议会进行城市自治,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排除A项;材料不能得出市民阶层的衰落,城市是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主体的市民阶层构建的,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商业发展的现状,不能得出商人力量的萎缩,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中古时期的欧洲。根据材料“他和他的配偶、孩子被固着在分给他们的一块土地上,独立经营自己的经济,为领主服劳役并缴纳实物租赋;他们的婚姻也被认为是合法的,尽管在法律上和习俗上,他们仍被视为主人的财产”及所学可知,描述的是西欧庄园经济的相关信息,“他们”指的是农奴,农奴法律上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有义务为领主劳动、交税、服从司法判决。但领主也不能随意没收土地,不得随意驱赶或者买卖农奴,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D项正确;领主不能随意买卖农奴,排除A项;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男耕女织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排除B项;农奴被固定在土地上,但并不是毫无自由,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7世纪拜占庭帝国。根据材料,拜占庭帝国发行的货币图案被突厥仿制,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出现融合,B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没体现,排除A项;突厥不是希腊化世界,排除C项;材料和丝绸之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15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皇为了扩大政治影响,积极开展材料所述活动,这些活动保护和抢救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遗产,扩大了文艺复兴的成果,有利于促进文化思想的传播与发展,D项正确;材料所述教皇的活动,意在扩大教皇的政治影响,排除A项;教皇的这些活动意在汲取其它营养助力基督教的发展,而不是助力文艺复兴,排除B项;宗教改革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英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 《大宪章》是英国封建时期的重要宪法性文件之一,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原则,故D正确;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度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排除A项; 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排除B项; 《大宪章》是英国封建时期的重要宪法性文件之一,不属于世界性法律体系“民法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英国。议会通过《禁止上诉法》会限制教皇对英国的干涉,有利于强化国王的权力,A项正确;保障司法独立是在光荣革命以后,排除B项;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排除C项;材料和私有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材料可知,中世纪的法国,庄园保证了各项农产品及手工业品供应丰足而且自给,且领主从农民那里征收租金和其他费用,说明当时的庄园是欧洲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C项正确;庄园是贵族社会的核心,而非是农民自发的自治机构,排除A项;庄园是贵族社会的核心,没有体现其为政治活动中心,也没有体现其为西欧社会贸易场所,排除B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西欧。根据材料可知,城市市民通过赎买等手段获得程度不等的自治权,城市自治管理的内容与实践,直接为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B项正确;“致使封君封臣制已被破坏殆尽”说法绝对且夸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城市的兴起推动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建立,并不会确立专制王权至高无上统治,排除C项;城市自治抵制教会和封建贵族的掠夺,并不会使基督教会权力不断扩大,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8世纪(西欧)。依据材料概况: “我,某某因明显的衣食无着”“希望您能同意我把自己交给您或委身于您的保护之下”并结合所学可知,8世纪早期的西欧人们因社会动荡和生活困苦,自愿把自己身份、自由甚至所有财物都归于一位尊贵的主人,以求得到庇护和生活的保障,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特征,B项正确;中古西欧基督教会的特殊地位表现在拥有大量庄园,向信徒征收什一税,形成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但材料强调8世纪早期西欧人们寻求庇护和生活保障,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我把自己交给您或委身于您的保护之下”表明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加强,而不是弱化,排除C项;中古中后期,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而8世纪早期,西欧王权较弱,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世纪(欧洲)。根据表中信息可知,英国的贵族、神圣罗马帝国的市民阶层、匈牙利的贵族和士绅分别通过法律文件争取自身的权益,限制君主的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的西欧,国王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各领主有较大的自主权,中央集权尚未建立,故而权力分散,王权软弱,C项正确;13世纪初属于中世纪时期,排除A项;材料涉及契约理念,但不足以得出成熟,排除B项;君主立宪制出现在近代,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中世纪(西欧)。据材料可知,中世纪的大学最主要的特点是学校为教会所控制,因而“神学院则是地位最高的学院”,僧侣们获得了知识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C项正确;材料所说的中世纪的大学,并没有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到解放民众思想和延续古典思想,排除B、D两项。故选C项。
1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西欧)。据材料“神判法是中古西欧世俗法庭常用的制度”“主持的神父有时会做手脚,帮当事人过关,但民众的态度一般是认真的”可知,神判法强调了宗教在司法审判中的作用,神父的行为有助于强化人们对神父的遵从,整体来看加强了教会对人的控制,C项正确;将司法审判归结于神不能确保司法审判公正,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宗教在司法中的地位,没有涉及神权与王权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神判法加强了教会对人的控制,材料虽然涉及部分教士在神判法执行过程做手脚,但D项不是材料表达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1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材料“国王应按照议事会的劝告行事。如果封臣们觉得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劝告或阻拦”可知,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受到封臣限制,君主权力有其限度,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王受到封臣的限制,但不能夸大为“共同主导”,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西欧的国王并未实现专制集权,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时期为封建社会时期,封君封臣制度容易造成割据势力,教权与皇权时而斗争,因此封建统治秩序并不稳定,排除D项。故选C项。
1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中世纪的西欧。根据材料“如果一方违背其义务并由此给另 方造成严重损害,那么另 一方就有权通过一种称之为‘撤回忠诚’的庄严的蔑视性表示解除相互关系”及所学可知,封君给封臣土地和保护,封臣向封君效忠,“撤回忠诚”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具有双向契约的特征,B项正确;臣服效忠是封臣对封君的义务,但并不是主旋律,排除A项;封臣具有人身自由,并不是完全依附于封君,排除C项;在西欧封建社会,封君授予封臣土地,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独立性与自由性”的说法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B项。
2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依据材料“该文件是以国王爱德华一世的名义向全国发布”,而且“盖上朕之御玺寄往王国各郡”,“君主还勒令地方的主教和官员负责向民众宣传,王国律令先由君主中央政府发布,”可知当时西欧的政治形势是王权加强,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世纪城市发展状况,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教会地位,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王权加强,与依法治国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1.(1)特征:发展速度快,数量多,规模大;组织机构众多;主要由市民和神职人员组成;城市人口较少。
(2)新变化:人口恢复增长;工商业(贸易及制造业)发展迅速;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商人阶层的力量不断增强;君主统治加强;现代国家的雏形开始出现。
历史影响: 促进工商业阶层兴起,促进商品经济繁荣;有利王权加强和民族国家形成;兴办大学,促进了世俗教育发展。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材料“欧洲的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不但数量增多,规模也迅速扩大”,得出发展速度快,数量多,规模大;组织机构众多;据材料“城市容纳了法院(包括市政法院)、医院、宗教团体或行业协会之类的兄弟会等组织机构”,得出主要由市民和神职人员组成;据材料“但即便在那里,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依旧相当小”,得出城市人口较少。
(2)本题是对比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晚期(欧洲)。据材料“欧洲人口缓慢地恢复到原先的水平”,得出人口恢复增长;据材料“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贸易及制造业发展迅速”,得出工商业(贸易及制造业)发展迅速;据材料“城市的规模愈发扩大,商人们也变得愈发富有”,得出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商人阶层的力量不断增强;据材料“法兰西、西班牙、英格兰、苏格兰,丹麦、挪威、瑞典和匈牙利的统治者纷纷加强君主统治”,得出君主统治加强;据材料“1469年因女王伊莎贝拉和国王斐迪南联姻而统一,至此现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初步形成”,得出现代国家的雏形开始出现。
历史影响:据材料“特别是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贸易及制造业发展迅速。城市的规模愈发扩大”,得出促进工商业阶层兴起,促进商品经济繁荣;据材料“统治者纷纷加强君主统治,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自身影响力”,“至此现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初步形成”,得出有利王权加强和民族国家形成;从对文化教育的影响分析,得出兴办大学,促进了世俗教育发展。
22.(1)特点:城邦是小块政治单元;小国寡民。原因:地理环境的影响;城邦崇拜情结;缺乏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能力。
(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交通便利、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发展、人口聚集、不断出现新的城市。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古代希腊。根据材料“希腊国土的块状分布,平原面积的狭小,以及这些天姚国土数量之多,事先给各种小块政治单元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希腊人长期以来习惯于城邦制的小国寡民的政治格局”总结希腊城邦政治的特点。即城邦是小块政治单元;小国寡民。
根据材料中“养成了城邦崇拜情结……他们根本不可能表现出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结合城邦的地理环境等方面阐述原因即地理环境的影响;城邦崇拜情结;缺乏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能力。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11世纪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他们希望得到货币,而获得货币的手段之一是向城市索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有,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根据材料“其实9世纪时,意大利的一些和东方贸易有关的城市已然兴起。”“许多城市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可知交通便利、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根据材料“西欧各地不断有新的城市出现。”“手工业者脱离农村与商人集居而成的。还有一些城市是由封建主、教会、国王主导建立的。”可知手工业发展、人口聚集、不断出现新的城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