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公元前5世纪前期,在雅典的西西里岛殖民地叙拉古,能接受其他族籍的自由民入籍本城邦,如僭主盖隆当政,一次性授予1万名外族雇佣兵叙拉古公民权。这一举措( )
A.推广了雅典改革的成果 B.加快了不同文明的交流
C.缓和了公民内部的矛盾 D.促进了专制帝国的形成
2.古埃及实际上是一个农业国,处在大海和沙漠的包围之中。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古埃及人迫切地渴望着绿色,渴望着绿洲与水源,因此就有了初始的对植物的崇拜情结。这说明古埃及人对植物的崇拜( )
A.是地理与人文环境的产物 B.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C.推动了古埃及社会的发展 D.促使宗教思想逐渐成熟
3.亚历山大东征后,希腊文化超越种族界限,与同时代的埃及、叙利亚、巴比伦、犹太、小亚细亚、波斯以及印度、中亚文化发生碰撞和交流,形成混合型文化。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
A.有助于不同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B.拓展了希腊文化的世界意义
C.增强了世界文明的同质化倾向 D.本质上是一场文化殖民活动
4.在波斯帝国内,每一个地区可以保留自己的语言、法律、风俗、道德、宗教、钱币。有些附属国甚至保留了他们自己的君主和朝代。其附属国的居民,甚至有这种感觉:波斯的统治者,远较他们自己的统治者温和。这一治理方式( )
A.促进了行省制度的构建 B.加剧了波斯帝国内部的分裂倾向
C.阻碍了帝国认同感形成 D.适应了统治范围广大的现实需要
5.公元前5世纪前期,罗马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欺压民众引发了广大平民的强烈不满。每当周边伊达拉里亚人、高卢人、埃魁人、沃尔斯奇人进攻罗马时,平民就趁机撤离罗马,让贵族陷入死战。到公元前449年,平民开展了三次“撤离运动”。这一运动( )
A.平息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B.催生了罗马成文法的产生
C.促使公民法向万民法过渡 D.体现出平民没有家国意识
6.“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玛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材料中描述的“我”建立的帝国( )
①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政教合一制度
②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
③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
④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穆斯林担任最重要的职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有人评价亚历山大说:“他政治上是波斯的,文化上则是希腊的。”这一评价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 )
A.融合了东西方文明 B.继承了古希腊的民主
C.促进了奴隶制发展 D.推动了基督教的扩张
8.古代西亚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推动这一文明成果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农业发展 B.洪水泛滥 C.军事扩张 D.计时需要
9.世界古老的文字有: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印度人:印章文字;古代中国:甲骨文;美洲,玛雅人发明象形文字。除甲骨文外,其他文字都已失传或消失,其主要原因是( )
A.文明交流 B.民族迁徙 C.异族征服 D.政权更迭
10.下图为公元前6世纪末的波斯帝国王室艺术作品《贝希斯敦铭文》的浮雕示意图,浮雕四周用楔形文字记录了大流士一世的平叛功绩。该作品( )
A.与历史文献互证能完全还原历史真相 B.是研究波斯君权神授理念的实物史料
C.是破解古代东亚楔形文字的关键素材 D.是研究波斯帝国官僚体系的图像史料
11.在古代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任何公民对某项提议或法律不满意,便可以对其提出意见;如果意见被公民大会采纳,则废止该提议,并且原提议人要接受惩罚;反之,则继续使用。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公民行使的权力相对有限 B.贵族垄断行政的局面被打破
C.公民需遵循谨慎的司法原则 D.民主政治机制实施较为完善
12.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古印度:“王田之内,大分为四:一充实国用,祭祀粢盛;二以封建辅佐、宰臣;三赏聪睿、硕学、高才;四树福田,给诸异道。宰牧、辅臣、庶官、僚佐,各有分地,自食封邑。”这表明古印度( )
A.自由农民向国家缴纳赋税 B.土地成为协调社会关系的纽带
C.土地名义上属诸侯王所有 D.分封制导致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13.据考古发掘,《汉谟拉比法典》抄本的出土地点,从北方的亚述城市阿淑尔、尼尼微,到南部巴比伦尼亚的西帕尔、拉尔撒、巴比伦,甚至埃兰的苏萨,都有法典抄本出土。这反映出《汉谟拉比法典》( )
A.推动古巴比伦王国扩张 B.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法典
C.影响后世两河流域国家 D.是亚述帝国的法律标准
14.公元前146年至公元前27年,古罗马处在一个充满危机的时期:阶级斗争、奴隶起义和愈演愈烈的军人干政严重地威胁着国家的存亡。提比留·格拉古和他的兄弟盖约·格拉古一度勇敢地进行了一场改革运动,由于元老院的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这说明( )
A.内部危机导致改革失败 B.改革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C.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D.帝制不适合罗马的发展
15.城邦是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古希腊城邦的这一特征( )
A.利于促进大规模农业生产 B.便于公民直接参与政治生活
C.阻碍了科学和哲学的发展 D.导致文化和艺术的单一发展
16.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它与奴隶制度有相似之处,但又不等同于奴隶制度——它主要强调社会分工。可以说,种姓制度是印度文明所特有的。据此,种姓制度可以用来印证印度( )
A.文明的独特性 B.宗教的虚伪性 C.阶层的对立性 D.职业的世袭性
17.波斯帝国的建筑以王室为中心,很多由希腊工匠修建。波斯人还仿制巴比伦尼亚的阶梯状建筑风格,美索不达米亚建筑中的有翼公牛、绚丽多彩的琉璃砖,采用埃及的圆柱和柱廊结构。上述现象表明古代波斯( )
A.疆域范围地跨欧亚非 B.推广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C.统治者崇尚君权神授 D.文化具有一定的包容性
18.罗马统治者将雅典视为高等教育的中心。哈德良皇帝在雅典修建了新城和凯旋门,完成了雅典人在几个世纪内都未能完工的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并将他自己的雕像与宙斯的神像共同安放于神庙之内。哈德良皇帝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加强罗马帝国对希腊城邦的统治 B.推动希腊与罗马政治制度深度融合
C.缓解罗马帝国与希腊城邦的对立 D.强化雅典作为帝国文化中心的地位
19.贝希斯顿铭文中,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 “在我征服的国土上,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宣扬君权来自神授 B.继承君主专制制度
C.建立完善官僚体系 D.国王注重法律教化
20.在《埃及亡灵书》中,古埃及人想象今世与来世之间有一条大河,这条河被比作为难以战胜的死神,只要死者渡过了河水就等于征服了死亡,获得了重生。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民众对法老的统治悲观失望 B.自然环境对古代文明影响深远
C.航运经济是埃及的支柱产业 D.文学艺术起源于对死亡的敬畏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城邦是政治共同体,每个城邦都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农村。有公民大会、议会和行政官员。这是所有希腊城邦的共性。雅典城邦作为自由人的共同体,它的强盛与公民的自由和幸福息息相关。大约公元前八至七世纪,雅典人对这种具普遍性的城邦局势作出了创造性反应,在克服贵族与平民的剧烈冲突、克服过渡时期社会变化导致的混乱、暴力的过程中,不仅要解决冲突,而且要寻求一种公平正义的解决方法。通过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和使所有公民轮流参加陪审团而扩大了参与,拓宽了政权基础;每个公民有向陪审团申诉的权利,既对个人身家性命等权益提供了保护屏障,同时也遏制了公共权力的专横。
——摘编自肖雪慧《古希腊的政治遗产》
材料二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是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他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2年中,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他的东征,让希腊文明开始步入亚洲大陆,又让古老的亚洲文明在西方重新焕发出光彩,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从此,优美而富于表现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引领了亚洲人的审美,而来自东方的天文、数学、医学等知识奠定了西方科技进步的根基,更有一条条如丝绸之路一般的道路横贯于亚欧之间。
——摘编自徐翠芬《谁倒在了亚历山大的铁蹄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政治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尔干半岛南部地狭多山,小块平原受山隘阻隔,交通不畅,封闭分离。希腊人先后在此建立起二百多个城邦,这些国家通常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联合周围村落而组成,一般都是小国寡民,一城一邦,希腊城邦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分立于希腊的古典时代,没能像东方那样由小王国走向统一的帝国。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在农耕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征服包括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埃及和巴尔干半岛北部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这个帝国一方面继承了此前亚述、新巴比伦、米底和埃及等先驱者的遗产,实行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与税收系统;另一方面,帝国首次把古代埃及文明区、两河流域文明区和古代印度以及希腊文明的部分地区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帝国中,促进了埃及、西亚、希腊和印度等古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摘编自晏绍祥《高中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上古中古史内容解读(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希腊“没能像东方那样由小王国走向统一的帝国”的因素,并结合所学概括其向外扩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波斯帝国形成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据材料可知,雅典殖民地城邦通过授予其他民族自由民公民权,来维护自身统治,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B正确;材料未涉及雅典改革成果的推广,排除A项;材料不是解决公民内部矛盾,而是给外族人公民权,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公民权的赋予,而非专制帝国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据材料信息可知,由于古埃及被大海和沙漠包围,且水资源缺乏,这种地理环境和对绿色的渴望共同促成了对植物的崇拜,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外来文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古埃及人对植物的崇拜的影响,排除C项;初始的对植物的崇拜情结不是成熟的宗教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根据材料“亚历山大东征后,希腊文化超越种族界限,与同时代的埃及、叙利亚、巴比伦、犹太、小亚细亚、波斯以及印度、中亚文化发生碰撞和交流,形成混合型文化”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不同文化交流,有助于不同文化的交融与发展,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希腊和各文化之间交流交融,并没有强调希腊文化的世界意义,排除B项;形成混合型文化,并不代表同质化倾向,排除C项;文化殖民是通过游戏、文学、影视、漫画等媒介实施的一种文化侵略的结果,文化殖民主义是强行消灭弱势文化,希腊文化和各文化交流不能说是文化殖民侵略活动,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波斯帝国)。根据材料可知,波斯帝国统治时期,统治者允许每一个地区可以保留自己的语言、法律、风俗、道德、宗教、钱币。有些附属国甚至保留了他们自己的君主和朝代,这体现了波斯帝国统治具有灵活性,适应了统治范围广大的现实需要,D项正确;这一统治方式和行省制度构建没有关系,排除A项;“波斯的统治者,远较他们自己的统治者温和”说明这种治理方式缓和了内部矛盾,排除B项;这种治理方式有利于帝国的认同感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罗马时期的平民“撤离运动”使得贵族认识到平民的地位和重要性,为了获得平民的支持,贵族被迫做出让步,催生了罗马成文法的产生,贵族不再能随意的曲解法律、欺压民众,B项正确;这一运动是催生了罗马成文法的出现,并没有平息平民与贵族间的矛盾,排除A项;这一运动是催生了成文法,公民法向万民法过渡都是在成文法出现之后,排除C项;平民是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而不能说他们没有家国意识,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波斯帝国)。根据材料表述可知,这个帝国是指波斯帝国,根据材料“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玛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可知,波斯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②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波斯帝国在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③正确,D项正确;波斯并非政教合一制度,而是实行君主专制,①错误,排除AC项;波斯帝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任用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④错误,排除B项。故选D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亚历山大帝国时期。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帝国政治上是波斯的,文化上则是希腊的,说明其建立融合了东西方文明,A项正确;继承了古希腊的文明,表述不全面,还包括融合东方文明,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东西方文化融合,没有描述奴隶制的发展,也没有描述宗教的信息,排除CD项。故选A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时期。据材料可知,随着农业的发展,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A项正确;洪水泛滥是古埃及时期的尼罗河,排除B项;苏美尔人发明的60进制,是农业发展的需要,而非军事扩张,排除C项;计时需要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所学可知,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玛雅文字的消失主要原因是异族入侵导致,C项正确;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促进文字的演化,并不是古文字消失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文字会随着民族迁徙而转移流传的空间,但并不一定会消失,排除B项;如果是同一民族之间的斗争导致政权更迭,其文字并不会断绝,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6世纪末的波斯帝国。根据材料“公元前6世纪末的波斯帝国王室艺术作品《贝希斯敦铭文》的浮雕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贝希斯敦铭文》的浮雕描述了大流士一世的平叛功绩,绘有太阳神,是研究大流士王权理念提供实物史料,B项正确;与历史文献互证能完全还原历史真相,“完全”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是否是破解古代东亚楔形文字的关键素材,排除C项;《贝希斯敦铭文》的浮雕是实物史料,而非图像史料,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任何公民对某项提议或法律不满意,便可以对其提出意见;如果意见被公民大会采纳,则废止该提议,并且原提议人要接受惩罚;反之,则继续使用”可知,古代雅典公民对法律的指控并非毫无顾忌,这有利于保证法律的庄严性,也限制了民主的随意滥用,这也反映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在实施过程中机制较为完善,D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机制实施较为完善,不能说明公民行使的权力相对有限,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公民对国家事务行使正当行政权利,未体现贵族垄断行政的局面被打破,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公民对国家事务行使正当行政权利,并不是司法原则,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度。材料信息表明,古印度出现了王田和以分封土地为基础的政治体制,表明古印度土地成为协调社会关系的纽带,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自由农民向国家缴纳赋税,排除A项;土地名义上属于国王所有,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制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巴比伦时期。根据题意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抄本的出土地点从北到南,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对后世两河流域国家的影响比较大,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汉谟拉比法典》的影响力,并不能体现对巴比伦王国扩张的推动,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最早”的说法无法体现,排除B项;虽然在亚述城市中出土了《汉谟拉比法典》抄本,但无法说明成为亚述帝国的法律标准,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根据材料信可知,提比留·格拉古和盖约·格拉古兄弟的改革触及了既得利益者——尤其是元老院贵族阶层的利益,遭到了激烈的反对,最终导致改革失败。这一历史事件表明,在罗马共和国晚期,政治体制的僵化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改革的必要性愈发凸显,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失败原因是其改革措施触犯了贵族的利益,排除A项;“改革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罗马帝制确立在公元前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据材料“城邦是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可知,古希腊地区的城邦规模比较小,呈现出小国寡民的特点,这有利于城邦公民直接参与政治生活,B项正确;古希腊城邦规模较小,且山地多耕地少,不利于发展大规模农业,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的科学和哲学较为发达,文化和艺术繁荣,呈现出多元特点,因此古希腊小国寡民的特征没有阻碍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也没有导致文化和艺术的单一发展,排除CD项。故选B项。
1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度)。据材料“种姓制度是印度文明所特有的”可知,种姓制度是印度特有的制度,反映了印度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独特性,A项正确;种姓制度并非宗教,而是一种社会等级制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种姓制度是其他文明没有的制度,并非强调种姓制度内部的不平等,也没有强调种姓的世袭,更没有涉及职业的世袭,排除CD项。故选A项。
1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波斯帝国时期。根据材料“波斯人还仿制巴比伦尼亚的阶梯状建筑风格,美索不达米亚建筑中的有翼公牛、绚丽多彩的琉璃砖,采用埃及的圆柱和柱廊结构。”可知,体现的是波斯建筑融合了多种建筑的艺术形式,说明古代波斯文化具有一定的包容性,D项正确;公元前513年,大流士一世攻占色雷斯,波斯帝国疆域横跨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波斯帝国推广被征服地区文化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君权神授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根据材料可知,哈德良在雅典修建神庙并将自己的雕像与宙斯的神像共同安放于神庙之内,其目的在于强化雅典作为帝国文化中心的地位,D项正确;材料罗马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有利于促进罗马希腊的文化交融,且当时希腊城邦不复存在,故不能加强对希腊城邦的统治,排除A项;材料强调罗马统治者对雅典文化的认同,与政治制度无关,排除B项;这一措施并不能缓解罗马帝国与希腊人的对立,罗马治理下的希腊,希腊城邦国家已不复存在,排除C项。故选D项。
1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波斯帝国)。根据材料“在我征服的国土上,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可以看出大流士一世对于忠诚他的人进行赏赐,对于不忠于他的人进行惩罚,他的命令都要遵行不误,这是大流士一世专权的表现,故大流士一世意在强调君主专制,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并不是君权神授,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大流士一世的专制权力,无法得出官僚体系的状况,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未体现国王注重法律教化,排除D项。故选B项。
2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古埃及人想象今世与来世之间有一条大河,这条河被比作为难以战胜的死神,只要死者渡过了河水就等于征服了死亡,获得了重生”及所学可知,古埃及文明的兴起及发展深受尼罗河流域定期泛滥的影响,这使得埃及人对河流产生了敬畏思想,体现了自然环境对文明发展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埃及民众与法老之间的关系,无法得出“悲观失望”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航运经济是埃及支柱产业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并不时期强调死亡的恐惧与文学艺术兴起的关系,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B项。
21.(1)特征:以城邦为基础;体现公平正义;主权在民;注重保障公民权利及对公共权力的遏制。
(2)影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推动希腊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希腊化的世界”和“希腊化时代”;为西方科技进步奠定基础;促使了希腊文化中心的东移;促进了民族交融。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希腊。根据材料一“城邦是政治共同体,每个城邦都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农村”可得出以城邦为基础;根据材料一“在克服贵族与平民的剧烈冲突、克服过渡时期社会变化导致的混乱、暴力的过程中,不仅要解决冲突,而且要寻求一种公平正义的解决方法”可得出体现公平正义;根据材料一“通过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和使所有公民轮流参加陪审团而扩大了参与,拓宽了政权基础”可得出主权在民;根据材料一“每个公民有向陪审团申诉的权利,既对个人身家性命等权益提供了保护屏障,同时也遏制了公共权力的专横”可得出注重保障公民权利及对公共权力的遏制。结合所学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还包括轮番而治、法律至上等。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根据材料二“他的东征,让希腊文明开始步入亚洲大陆,又让古老的亚洲文明在西方重新焕发出光彩,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可得出促使了希腊文化中心的东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根据材料二“优美而富于表现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引领了亚洲人的审美”可得出推动希腊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希腊化的世界”和“希腊化时代”;根据材料二“而来自东方的天文、数学、医学等知识奠定了西方科技进步的根基”可得出为西方科技进步奠定基础;根据材料二“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促进了民族交融。
22.(1)因素:多山少平原的特殊地理环境;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体制。特点:以移民方式向周边殖民扩展;沿海岸线呈点线状分布;建立众多城邦国家,独立于母邦。(任答2点即可)
(2)形成原因: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依靠军事征服建立;依靠军队和官僚体系维持;继承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任答3点即可)
影响:促进中东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为后继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中介。(任答2点即可)
【详解】(1)本题为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古代希腊。因素:由材料一中“巴尔干半岛南部地狭多山,小块平原受山隘阻隔,交通不畅,封闭分离”可知,多山少平原的特殊地理环境;由“希腊人先后在此建立起二百多个城邦……一般都是小国寡民,一城一邦,希腊城邦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分立于希腊的古典时代”可知,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体制。特点:结合所学可知,方式上,以移民方式进行;分布上,沿海岸线呈点线状分布;成果上,建立众多城邦国家,独立于母邦。
(2)本题为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古代波斯帝国。形成原因:由材料二中“在农耕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征服包括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埃及和巴尔干半岛北部的广大地区”可知,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依靠军事征服建立;依靠军队和官僚体系维持;由“这个帝国一方面继承了此前亚述、新巴比伦、米底和埃及等先驱者的遗产,实行君主专制统治”可知,继承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影响:由材料二中“帝国首次把古代埃及文明区、两河流域文明区和古代印度以及希腊文明的部分地区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帝国中,促进了埃及、西亚、希腊和印度等古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可知,促进中东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中介;结合所学,还可以从对后世的影响角度分析,如为后继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