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015年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暨观摩活动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江苏省阜宁县明达初级中学 戚万友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爱护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书 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课题一的教学内容。教材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是人类拥有的水资源,二是爱护水资源,每部分内容又都是从两方面入手。
人类拥有的水资源,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这种从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来认识事物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方法,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为在丰富的水储量与有限的淡水这一现实情况中,本身就蕴含着相对、辨证的思想,同时随着海水淡化等水处理工艺的发展,可利用水的短缺状况又是变化的、动态的,因此这里又蕴藏了发展、变化的观点。这里教材文字不多,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如利用几组对比数字突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的现状,意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21cnjy.com
爱护水资源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介绍的,同样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文字。考虑到节水和水污染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关宣传、报道的资料非常丰富、易得,相关内容也很好理解,因此节水只是以举例的方式简要给出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节水思路;防治水污染则只从污染源角度简明概括引起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也就是说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路,具体的内容留待学生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自己去寻求并获得。教材后的调查与研究和习题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这类活动。这样既体现了教材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2、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人类的关系及水的重要性。
2.了解水污染的来源及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调查研究等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探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对学生进行关心水、爱护水、保护水环境资源的人文教育。
2.运用科学的辩证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的两重性,加深对节约用水和爱护水资源的认识,以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3、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难点:树立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大多是阜宁县城的,少数学生在农村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感性认识,因此,我先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和研究,非常有必要通过一些方式,使之从科学的角度逐渐认识到水缺乏和水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更加重视对水资源的关注。www.21-cn-jy.com
三、教法分析:
利用社会调查、教材、图表素材、模型、多媒体等教学资源,让学生以交流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四、学法指导:
学生采用讨论式、协作式、探究式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直观地、全面地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流程图:
由视频引入→水在自然界的存在和作用→淡水资源的缺乏→淡水资源的分布不均→河水污染的调查汇报→怎样保护水源→怎样节约用水。
六、教学过程:
活动 内容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视频引入
学生活动 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师生互动 水的存在和作用。 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水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教师活动 介绍地球上水的总量丰富
师生互动 海水所含主要化学元素 培养学生的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对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师生互动 阅读课本,P69-70,讨论:为什么淡水是有限的?
教师活动 幻灯片—世界人均水量和一些国家的人均水量、中国水资源分布图、我国各地区人均水量
师生互动 水资源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南水北调)、夏多冬少。 通过观察、识图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活动 引入水污染
学生活动 展示调查报告。 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协调能力,通过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师活动 河水被污染的原因
师生互动 观看视频——水的污染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P71第二段,讨论:如何保护水源?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水资源的珍惜,加强他们的节水意识。
教师活动 展示污水处理图,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对三个方面总结。
教师活动 由水费单引出生活中的节水窍门?
师生互动 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
师生互动 在工业上如何节约用水呢?搭建重复利用水的装置模型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师生互动 观看灌溉视频,讨论灌溉方式的优劣。 农业上三种灌溉方式的比较,再一次的增强了学生的节水意识。
教师活动 过去农村里灌溉都用土渠,现在不少地方改用水泥渠,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活动 观看幻灯片,回答使用水泥渠的优点。 联系生活实际
师生互动 播放幻灯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节水标志,学生说出节水标志寓意。
师生互动 总结交流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把本节课的知识系统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
学生活动 角色扮演 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升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惜水的意识。
七、板书设计
生命之源:
总量丰富:地表71%
淡水有限:2.53%,可用0.77%
分布不均:
经受污染:工农业、生活
保护水源:控源减排
节约用水:重复高效利用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主要依据《化学课程标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利用本节课加强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协调能力,通过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课件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收集了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使学生能深刻的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也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 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认识到工业、农业及生活上污染水的严重性;意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