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中国古代关于疫病的流行与防治的记载不绝于史。某学者在其著作中指出,在殷商时期中国就有了对疾疫的文字记载,如疟、疥、蛊等,并且还有“疾年”的记载,这有可能是对疫情的最早记载。下列不是中国古代对于疫病的防治措施的是
A.掩埋尸体,修建饮水道 B.疏通井渠河道
C.建立救治机构 D.发明人痘接种术
2.古罗马曾发生过多次瘟疫,当时罗马人把瘟疫的发生与神的惩罚联系起来,而医疗和医生都得不到重视。医疗条件的限制使罗马人相信对疫病的预防胜于治疗,他们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据此推知,古罗马人( )
A.创立巴氏消毒法 B.重视修建饮水道、下水道等
C.修建复合式公寓 D.逐渐普及自来水与排水系统
3.中国古代的一本医书认为气是世界的原初物质,阴阳二气交互作用而生成宇宙万物,该作者强调:“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治病必求于本。”关于该医书,说法正确的是( )
A.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B.最早由国家主导编修发行
C.记载了青蒿素的治疗作用 D.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4.李时珍在薪州大疫接诊过程中,发现以往药书中存在药物误注、图文不一等错误,于是走遍大江南北,积累药物标本,优化前人药物分类,“稿凡三易,然后告成”《本草纲目》。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
A.知识分子热衷科学创新 B.施医用药须经科学实验
C.勘误别类演绎仁医精神 D.师古不泥推动医术完善
5.下图为《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中的“历代疫病流行分布与理论创新及人口增长对照图”。它反映出( )
A.历代疫病流行频数与人口数量成正比 B.现实形势需要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
C.中医理论的创新多出现于疫病高发期 D.明清温病学说普及导致人口高速膨胀
6.根据甲骨卜辞记载,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季节性的特点,认为鬼神作祟、气候突变、饮食不洁等情况容易造成疾病产生和流行,探索出了祭祀、隔离、药物治疗等应对方法。这些认知和做法( )
A.折射出文明的发展程度 B.控制了传染病的爆发和扩散
C.构建起科学的防病系统 D.确立了完善的公共医疗体系
7.某医药学著作的序中写到:“予开卷细玩,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土产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著其体用也。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下列有关该著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早提出辨证施治原则 B.体例完备且重视真伪辨析
C.奠定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D.受此启发的研究问鼎诺奖
8.宋朝在疫情发生的时候,免费向疫区染病的疫民施药,以此来帮助疫区的百姓渡过难关。只要有疫情或者灾害发生,宋廷都会对疫民或者灾民提供救助。这反映出宋代
A.社会救助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
B.北宋已经有了尚未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C.民本思想在当时社会广泛传播
D.对疫民或灾民的救助体现了政府的人文关怀
9.《吕氏春秋》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黄帝内经》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由此可知
A.人们对于疫病的传染性有了一定认知 B.统治者对传染病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
C.传染病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破坏 D.人们对于传染病的预防达成共识
10.《汉书》记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四月,郡国发生大旱灾、蝗灾,瘟疫大流行。朝廷在长安城中建邸舍房屋200区,将灾民中的染病者安置在其中,进行隔离医治,以防止相互传染。由此可知
A.汉代各种疫情灾害频发 B.汉皇室对疫情不闻不问
C.政府主导抗击瘟疫疫情 D.汉朝开始中药治疗瘟疾
11.古代监狱人员密集,环境恶劣,疫病频发。对此北宋景德三年,宋真宗下令“除杀人者论如律”,“每岁暑热”则“杂犯死罪降流,流、徒递降,杖、笞释之”并亲自监督官员对该项诏令的实施情况,自此夏季释放犯人便成为定制。这表明( )
A.北宋对杀人犯处罚严苛 B.北宋政府重视疫病防控
C.北宋重文轻武,刑罚宽松 D.北宋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12.1950年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附近出土的东汉《针灸》画像石,原石长94.5厘米、宽91.5厘米、厚24厘米。石刻画像共三层,中层是针灸图,一神医人面鸟身,手执医针,正为病人做针刺治疗。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针灸技术得到民间认可 B.东汉开始出现针灸技术
C.山东是针灸术的发源地 D.东汉医疗水平快速提升(局部)
13.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医学研究团队,受到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素抗疟记载的启发,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防治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这说明
A.古代医药典籍对科研有启示 B.重视总结实践经验是中医特点
C.中国的中医得到了世界认可 D.中国医学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
14.不同史籍关于扁鹊望诊有不同的历史记述。《韩非子 喻老》:公元前七世纪初,扁鹊曾对齐桓侯望诊;《史记 扁鹊传》:公元前五世纪初,扁鹊为赵简子诊断病情;《战国策 秦策》:公元前四世纪末,扁鹊曾治疗秦武公脸部的疾病。据此推断( )
A.在春秋战国时期确实存在扁鹊其人 B.历史叙述往往带有作者的价值取向
C.扁鹊有可能是当时杰出医生的集合体 D.对同一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历史解释
15.《唐六典》中记载:“按摩博士掌教按摩生,以消息引导之法,以除人八疾:一曰风,二曰寒,三曰暑,四曰湿,五曰饥,六曰绝,七曰劳,八曰逸。”材料反映了唐代
A.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医疗体系 B.中医按摩疗法注重实用功效
C.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中医依赖 D.中医理念和治疗领先于世界
16.14世纪时,黑死病传到欧洲并肆虐欧洲全境。多数欧洲人认为,这场瘟疫是上帝对人类原罪的惩罚。为了获得上帝的原谅,成群结队的男男女女,辗转于城镇之间,用鞭子狠狠地相互抽打,以求洗清自己的罪责,这就是鞭笞运动。这说明,当时( )
A.基督教会权威逐渐加强 B.传统人文主义潜滋暗长
C.瘟疫横行导致道德败坏 D.神学守旧思想占据主流
17.《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秦汉时期大量的医家经验,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提出了辨证施治的原则。明代李时珍总结千百年来中药学的经验,著成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
A.医学在实践中的继承与发展 B.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对医药学的影响
C.政府重视医学家的临床经验 D.医学理论的创新多出于疫病高发期
18.下表为明代医学家孙一奎生平一览表,对此理解最为合理的是( )
条目 内容
学医动机 自述“先父……攻制艺过苦……体罢惫而弱益甚……见之恻隐心焉事亲者不可不知医”
习医过程 初行商,偶遇异人授秘方,而后钻研历代的“脉象说”、《黄帝内经》等医学理论
行医经历 因医术高超显于士大夫,后遇妓者李双,患痼疾,予诊之
医学成果 《赤水玄珠》(广辑《黄帝内经》成果)、《医旨绪余》(评述前朝诸家学说)、《孙氏医案》(记录临床案例)
A.学医动机体现传统主流价值观的转变 B.习医具有偶然性和传承性的特点
C.行医经历反映其阶级固化观念被打破 D.其医学成果重视理论创新与实践
19.据记载,面对疾病和瘟疫,清朝前期除了采取一般性的安置病人、施医舍药、隔离防控等措施外,一些官员和朝廷大臣还会通过刊刻文书的方式,来帮助更多民众隔离、预防或治疗疾病。这反映出清朝前期( )
A.中医治疗瘟疫的技术已比较成熟 B.政府重视医疗卫生与疫病防治
C.地方官员在防疫中发挥主导作用 D.医学进步能有效控制疫病传播
20.唐朝一改此前中医民间秘密传承的方式,在中央与地方广设医学校,并规定将临床实习成绩作为考试的参考;学生毕业后,依据考试成绩分别授予医师、医正和医工等职位,成绩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则会被勒令退学。这说明( )
A.医学成为官员考核内容 B.朝廷加强了对医学的控制
C.中医发展受到政府重视 D.民间防疫抗灾能力的削弱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24年,唐太宗下诏成立太医署。629年,地方性医学教育机构开始在某些州郡建立。至此,传统“师徒相授”模式有所改变。太医署非常重视考试,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每月、季及年都有考试,以评核成绩,并规定学习九年仍不合格者,即令退学。而医师们的升迁制度也是基于他们的成功治愈率。公元713年,地方政府可自行委任教师到这些地方医学院教授。公元723年,地方政府已被授权可指派医师为本地民众服务。
——摘编自李成文《中医发展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医进入中国,中医学的有识之士迫于生存压力,提出了中医“科学化”的口号。北洋政府开设新式学校,但把中医药排除在教育体系之外,中医界人士意识到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遂有业界名流向政府请愿,也有一些人开始着手筹建学校。到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中国医学院、浙江中医专门学校等纷纷成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高度重视传统经典的教授,如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开设了金匮要略等17门中医课程,也教授学生西医知识。中医在推行学校教育的同时,仍继承了师徒相传的模式,部分名医公开教学之余,仍带徒授业。民国中医学校重视临床能力培养,各校都设有临床实践季度,部分学校甚至安排半天课堂教学半天随师临床时间的教学模式。
——摘编自朱建平《百年中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医学教育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中医学教育得到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其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医发展的认识。
22.中医药学
材料 中国古代中医药学发展示意图
(1)阅读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中医药学的特点并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和所学,简述中医药学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初年,卫生防疫口罩开始零星出现于中国社会。1904年《中华报》报道,北京城内因开挖沟渠,不仅臭气熏天,且有“无限奇状之微生物”经口鼻进入腹部而致疾,因此“西人行者均带鼻罩”。1918年,留美公共卫生学博士、中华医学会发起人俞凤宾在概括与总结国际社会抵御“西班牙大流感”,以及中国应对东北、华北鼠疫之经验基础上发表了《避疫面具之制法及用法》,对口罩的规格形制、佩戴方法、防护效果等进行了细致说明。总体而言,口罩在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并未真正流行和普及开来。20世纪初年,中国现代卫生事业刚刚起步,面临政局动荡、人才匮乏、财政困顿、职权不明等一系列问题,甚至连负责全国公共卫生事务的内政部卫生司都一度降格为卫生科。口罩往往是在疫情突发时应急使用,疫情扑灭之后便束之高阁,因此口罩这一新生事物也就迟迟未被纳入中央层面的公共卫生防疫制度。
——摘编自陈鹏、王璞《卫生防疫口罩在近代中国的兴起、流行与波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民初卫生防疫口罩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民初卫生防疫口罩兴起的特点。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5.C
6.A
7.B
8.D
9.A
10.C
11.B
12.A
13.A
14.C
15.B
16.D
17.A
18.B
19.B
20.C
21.(1)意义:提高了从医者的专业素养;有利于保障民众的健康;推动了传统医学在全国范围的推广与发展等。
(2)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医学得到传播,对中医造成冲击;近代教育体系有所发展;中医进行教学体系改革;中医界有识之士的努力等。
特点:中西医相结合;传统与近代传授方式相结合;注重临床实践等。
(3)认识:中医的发展应立足时代变迁,创新突破;中医发展应取长补短,完善自身体系;我们应该积极继承并发扬中医知识,为医疗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造福人类健康。(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2.(1)“源远流长”。如古代中医药学从西周出现分科,到清朝,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一直从未间断。
“诊断方法独特”。如战国的扁鹊已经用“望、闻、问、切”的四诊法进行诊断。
“重整理与总结”。中医药学著作众多,如明代的《本草纲目》是总结千百年来中医药学的经验著成的。
古代中医药学理论、诊疗方法的不断丰富与发展,治病、养生、防疫多效并举,取得良好效果。
(2)古代的中医药学的发展,有利于政府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稳定了社会基层治理。有利于人们治病祛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保障了家庭稳定。古代中医药学被传承与发展,铸造了中华民族的医学特色,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
23.(1)原因:西方的影响;防治疫病的现实需要;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学人才的推动。(任答三点即可)
(2)特点:普及过程缓慢;具有应急性特征;缺乏制度保障;民众认可度低。(任答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