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下面材料反映了元朝腹里及部分行省的驿站设置情况。这体现了当时驿站交通( )
A.制度完善传递速度快 B.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C.加快了中国经济转型 D.工具多样且水陆并用
2.据考证,早在殷商时期我国就存在明确文字记载的有组织的邮驿制度。结合所学,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
①这一记载实证中国邮驿历史超过三千年 ②邮驿发展得益于交通的改善
③殷商时期发展邮驿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古代的邮驿主要为官方服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有学者指出,“如果没有牛耕,秦国就不能抽出更多的壮丁和积聚更多的粮食来作长期的战争。如果没有水通粮(后来的漕运),就不能把所积聚的粮食输送到远方去支撑兼并战争”。据此可知,秦能完成统一的主要原因是( )
A.变法比较彻底 B.铁犁牛耕出现 C.军事力量强大 D.生产力的发展
4.洋务运动造轮船、办铁路之初,北京的士大夫纷纷反对,斥为崇洋。京城官员奉旨出京一般借助驰驿。19世纪末以后,京城官员外出公务差旅,往往尽量乘坐轮船、火车。这一变化:
A.有利于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
B.说明近代交通工具成为主导
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迅速发展
D.体现中体西用思想深入人心
5.据统计,1934年上海附近的嘉兴县市镇繁华,境内营运的轮汽船仅25艘,总营业额约34万元;传统船只有3100余艘,总收入约40万元。这说明了当时嘉兴( )
A.列强经济侵略受到坚决抵制
B.近代交通工具强大的竞争力
C.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破坏了交通
D.传统因素制约了近代化的转型
6.“2023吴淞口论坛”发布: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将于2024年1月1日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启航,正式开始商业运营。该邮轮的建成交付有助于提升中国造船业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回顾中国近代以来造船工业的发展史,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19世纪60年代,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黄鹄号”试航成功
B.1872年,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
C.1960年,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东风号”远洋货轮下水
D.20世纪90年代,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了世界造船市场
7.19世纪中后期,铁路被引入中国。当时铁路建筑技术标准不一,有法式、英式、俄式等各种轨距,铺设铁路的钢轨类型达130多种,机车车辆更是五花八门,连西方国家淘汰的老式陈旧的机车车辆也仍然在中国铁路上运营,全国铁路机车型号有100多种,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近代铁路修筑技术落后 B.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政府试图平衡多方势力 D.地域差异及军阀割据的结果
8.1910年,上海某刊载:“一车辟易人百千,双轮足值价万钱。汽声呜呜向前进,按机四顾心雄然。未过泥城尘似烟,忽来马路灰扑天…行路难,行路难,逢窄路,真可骇。”据此判断,材料中的这种交通工具是
A.由英国人最早发明 B.上海新推出的公共交通工具
C.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标志 D.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运输工具
9.《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得益于( )
A.构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B.构建了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的交通网
C.构建了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水陆交通网
D.构建了以大都为中心的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
10.下图是唐宋海上交通路线简图
此图反映出( )
A.中国与天竺、波斯交往频繁 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 D.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11.如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部分)。据此分析,汉口公交运营管理( )
站名 车到分秒 车开分秒 停车分秒
华清街 35分50秒 36分55秒 1分5秒
青年会 40分5秒 40分50秒 45秒
怡园 45分55秒 46分35秒 40秒
六渡桥 55分45秒 56分15秒 30秒
宝善街 58分5秒 58分50秒 45秒
A.有效缓解城市拥堵状况 B.影响人们现代时间观念形成
C.直接带动经济高速发展 D.借鉴了欧美公交管理的方法
12.汉代,我国便有对舵的文献记载。宋朝开始将平衡舵应用于船只,可使转舵更加便捷。南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曾记载客舟上使用可升降舵“后有正舵,大小二等,随水浅深更易”。据此可知,宋代( )
A.水运沟通了南北交流 B.航海运营受到官府的控制
C.注重航海技术的创新 D.海外贸易连接了世界市场
13.皮日休在《汴河铭》中所云:“隋之疏淇、汴……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文中“其”是指
A.含嘉仓 B.都护府 C.洛阳城 D.大运河
14.下表为1870-1900年的铁路里程(单位:千公里)。这一现象( )
年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澳洲
1870年 210 105 93 8 2 2
1880年 373 169 175 16 5 8
1890年 617 224 331 34 9 19
1900年 790 284 402 60 20 24
A.有利于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 B.推动了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C.得益于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D.表明铁路里程与国家实力成正比
15.19世纪80年代初,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自筑铁路是振兴民族经济,与外商争利的重要手段,迫于舆论压力,清政府对铁路也从刚开始的拒办转为筹办。中国历史上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
A.京张铁路 B.淞沪铁路 C.唐胥铁路 D.京汉铁路
16.国民政府在内地通过改善旧路和修建新路,形成了以贵阳、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公路网,到1943年西南五省通车里程为1.7万公里。1937年西南空运飞行里程为267万多公里,1943年增至884万公里。政府旨在( )
A.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B.改变偏远地区交通落后状况
C.加强对黔渝地区的统治 D.保证战争物资供应补给充足
17.1830年英国拥有人工运河4000米,1870年英国铁路里程已达2.5万千米。与此同时,欧美国家逐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水路运输网。欧美各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
A.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 B.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和经济发展
C.表明工业化已经完成 D.有利于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
18.有人这样描写20世纪20年代的天津:“盖天津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主要反映了天津( )
A.城市的发展受到了交通变化的影响 B.城建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
C.城市布局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D.市民的生活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据旅居中国的外商回忆:“今年(1881年)比去年更加准时的宁波与上海之间的每日班轮,无疑尽了很大努力来提高贸易总值。这些轮船由于在每周对开的六个船班中都很准时,深得商人和经商的银行老板的信任。”这说明当时( )
A.轮船成为商贸运输主要工具 B.航运业业务范围待拓宽
C.宁波对上海的经济依赖增强 D.工商业者时间观念增强
20.据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这表明( )
A.交通建设是边疆治理的重要手段 B.丝绸之路是中外贸易的主要通道
C.道路畅通是基层管理的根本保障 D.驿站管理是开疆拓土的先决条件
二、材料分析题
21.邮驿制度
材料一 从周朝起古代政府在开辟、整修道路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专门传递公文书信的一整套邮驿系统。历代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对邮驿的设直、定额、己直、运行方式等作出了严格的规定。邮驿传递包括政府下达的政令、军事战报信息、官员的文书等各地的灾异信息也通过邮驿传到中央政府。驿站还是运送官方物资的组织机构与官商、专使的客我。驿站一般设在交通要冲驰驿的官员、士、商将各地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价值不菲的信息资源进行交流与传递。天津的杨柳青在设驿站一百多年中不断吸取大运河南端苏州桃花坞年画等文化营养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年画艺术。
——摘编自中国古代邮驿史》等
材料二 元朝的驿站是历代最盛的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做到了“人迹所及皆直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朝令夕至声闻毕达”。当时中西国际驿路共有三条通往中亚、欧洲。元代的驿站用来运输官府物资普通商人也可以使用驿站。元代管理驿站降兵部外还有通政司管理邮驿。军事化的严格管理使邮驿系统有效地履行传统社会信息传播的任务。急递铺是元代的官方邮递系统传递速度规定为一昼夜400里急件500里。
——摘编自元代邮驿史》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邮驿制度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其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分析元朝邮驿发达的原因。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日本轮船运输业在华发展概况
1875年 一家邮轮公司开通了每周一次的上海航线。这是该公司开通的首条国际航线,也是面对中国的第一条航线。
1896年 日商通过设立在上海的大东新利洋行开拓了环绕上海、苏州、杭州的三角内河航线。
1902年 大阪商船公司开通了从大阪出发,途经上海,抵达中国内陆地区的汉口、杭州的航线。接着,湖南轮船公司成立,航线是从汉口出发的,过湘江抵达长沙。
1907年 新成立的日清轮船公司吸收了大东轮船公司,湖南轮船公司、大阪商船公司(长江航线)、日本邮轮公司(长江航线)运管至1945年。
1937年8月1日 日清轮船公司关闭了大部分在华办事处,天津办事处仍保留原样。
——摘编自[日]松浦章《近代中国与日本的轮船公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日本轮船公司在华得以运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日本轮船公司在华运行对中国的影响。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最早的东西方文明互动,部分发轫于印欧人的民族大迁徙。印欧人拖家带口,坐着当时最先进的兵车(战车),兵分数路,一支侵入南欧的希腊,一支侵入两河流域,形成波斯人,还有一支向东南地区侵入印度,形成雅利安人,另外一支经中亚地区迁徙到中国北方。到公元前五百年,从印度河流域到不列颠岛,整个欧亚大陆西部都被带入青铜与铁器时代。
——摘编自张国刚《人类的童年与文明的边疆》
材料二 宋元时期,中国海外移民渐渐增多,在东南亚初步形成有规模的海外华人社群。明代中期以后,早期的海外华人社会逐渐形成,奠定了中国海外华人分布的基本格局,即以东南亚各国为主要中心。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外移民,发生在1840~1949年之间。这一时期的华人移民,数量远远超过前代,分布也比前代广泛得多。
——摘编自劳焕强《小议近代中国移民政策与西方殖民政策的差异及其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印欧人迁徙的方向和有利条件,以雅利安人为例,分析印欧人的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海外移民的阶段特征及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
1.D
2.B
3.D
4.A
5.B
6.C
7.B
8.D
9.D
10.D
11.B
12.C
13.D
14.A
15.C
16.D
17.B
18.A
19.D
20.A
21.(1)特点:古代邮驿主要为官方服务,作为官方通信系统,受到历代政府的重视;组织管理严密、分工明细。
影响:古代邮驿制度有助于维护统治,方便政令的传达,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社会进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原因:元朝疆域辽阔,为保证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巩固统一;为国内外商业贸易发展的而发展邮驿。
22.(1)原因: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升;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日本获得了中国的内河航运权;清政府及国民政府统治腐朽,出卖国家利益。
(2)影响:一定程度上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答出一点即可)但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损害了近代中国的经济利益;妨碍了中国近代民族航运业的发展。(答出两点即可)
23.(1)方向: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
条件:驯养马匹,马拉战车。
影响: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陆续兴起一系列国家,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形成种姓制度和佛教,并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东南亚产生重要影响。
(2)宋元时期:海外华人社群初步形成。
原因:造船和航海技术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商业活动频繁。
明清时期:以东南亚各国为中心的海外华人社会形成。
原因:郑和下西洋,中国和东南亚的政治经济联系加强;东南沿海人地矛盾尖锐;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近代时期:海外移民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
原因:国内人口压力持续增加;西方殖民者对劳动力的需求;外国的入侵导致小农破产负担加重;华工出国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