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蒙古西征时,有许多汉族医生被带到中亚、西亚和欧洲,还有不少高明的回回医师,随蒙古汗、王公东来。通过这些回回医师,阿拉伯地区各种医学要籍流传到东亚。元末明初的《大元本草》里收录不少国外的药物。据此可知,蒙古西征( )
A.导致了中国传统医学的转型 B.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C.中断了西方药物学发展进程 D.扩大了大元帝国的政治版图
2.下图为出土于英格兰的罗马霍克森胡椒瓶(350年-400年),它看起来就像是一位罗马贵妇人的半身雕像,夫人的脸部由白银制成,眼睛和嘴唇却使用了黄金,瓶底部有精巧机关,可以控制胡椒的倒出量。同时出土的一把汤匙上刻着“VIVASINDEO” (愿主保佑你)。这说明当时罗马帝国( )
A.社会奢靡之风兴盛 B.手工技艺领先世界
C.征服扩张推动文明交流 D.国家治理体现政教合一
3.1221年,在攻打中亚城市八鲁弯时,成吉思汗之孙木阿秃干阵亡。后来,八鲁弯沦陷后,成吉思汗下令“不赦一人,不取一物,概灭之”,使其变为“可诅咒的城市”。这可用于说明,蒙古西征( )
A.给中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B.宣扬了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
C.是正义性的自卫反击战争 D.奉行民族分化和歧视的政策
4.如图为某帝国的疆域图。该帝国是( )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5.有研究认为,亚历山大希冀将希腊、波斯两种不同的人种和两种不同的文化混合为一种。因为亚历山大比过去许多征服者有远见,他知道只凭武力,帝国是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的,他决定用一种精神的力量来维系帝国内部的团结。这种力量主要是指( )
A.用武力征服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地区
B.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与任用波斯人为官员
C.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的文化
D.古代西亚的文学艺术与埃及人的科技成就
6.在希腊化时代,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碰撞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下列成就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是( )
A.欧几里得编写《几何原本》 B.查士丁尼编纂《罗马民法大全》
C.骑士文学代表作《罗兰之歌》 D.柏拉图将哲学和数学融会贯通
7.对比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的变化,这一变化( )
A.标志经济重心南移 B.反映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C.有利于民族的交融 D.缘于北方农耕技术退步
8.有学者认为希腊和希伯来分属不同的文化传统,然而亚历山大东征却使这两种不同文化走到了一起。几百年间二者在军事、政治、宗教等领域不断碰撞。材料旨在强调亚历山大东征( )
A.以战争为主要形式进行文化交流 B.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
C.导致各文明之间长时间的激烈冲突 D.不利于各民族文明保持其民族特色
9.公元前324年,在苏萨举行了古代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体婚礼,亚历山大带头娶了波斯国王的女儿,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竟达一万对之多。后人称这一行动为“欧亚联姻”,而且整个婚礼是按照波斯人的传统习俗进行的。亚历山大此举意在( )
A.融入波斯上层社会 B.扩大帝国统治基础
C.消除东西民族裂痕 D.传播希腊民主政治
10.据史料记载,公元前4世纪,托勒密埃及境内的希腊人拥有特权,他们遵守希腊法律,受希腊法庭审判,接受希腊式教育。希腊人享有的这些“待遇”( )
A.阻断了埃及文化在希腊化世界里的传承 B.避免了各个族群间的矛盾
C.埋下了希腊军队征服托勒密王朝的隐患 D.扩大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力
11.13世纪,中国北方草原兴起的蒙古汗国曾经进行了三次西征,蒙古铁骑直抵黑海北岸,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攻占巴格达等城市。蒙古汗国的西征( )
A.推动了希腊文化中心的东移 B.造成了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
C.扩大了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 D.改变了一些地区的文化面貌
12.有学者根据公元前3世纪的纸草文献对早期托勒密埃及的家庭情况作过统计,发现希腊语取代埃及语成为官方语言,人们用希腊语交谈,书写文章、信件。这反映了当时( )
A.北非地区出现纸草文献 B.埃及人放弃了文化传统
C.希腊人统治着埃及地区 D.希腊化时代埃及的情形
13.在托勒密王朝时期,希腊人的口语中逐渐夹杂进了埃及土语,许多人也因与埃及人通婚而被同化了,即便是希腊人引以为自豪的哲学也不免打上了东方文化的印记。这一现象( )
A.推动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B.表明希腊文化相对落后
C.说明埃及本土文化先进 D.丰富了古希腊文明内涵
14.埃及埃德夫发现的公元前二世纪后期当地家族墓地主人都有两块墓碑:一块用象形文字按照埃及墓志传统镌刻着纪念墓主人的祷文套语和墓主人的自传;另-块写的是希腊哀歌体墓志铭。两种墓志铭内容各自独立,并非对译。这意味着( )
A.埃及文化的宗教色彩浓厚 B.不同文化的相互借鉴
C.征服并未消除文化的隔阂 D.希腊文化中心的转移
15.马克思认为:“所有的征服有三种可能。征服民族把自己的生产方式强加于被征服的民族;或者是征服民族让旧生产方式维持下去,自己满足于征收贡赋(如士耳其人和罗马人);或者是发生种相互作用,产生种新的、综合的东西(日耳曼人的征服中部分就是这样)。”这是从经济角度讲的,从文化角度看也是如此。这说明( )
A.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多元性 B.生产力决定人类文明发展程度
C.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文明交流 D.技术革新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16.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开启,在东征队伍中,有许多随军学者包括工程师、地理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等,他们沿途搜集了大量东方各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民俗风情方面的资料,并与当地人交流交往。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武力扩张促进区域文明的交流融合 B.希腊文明东方化日益明显
C.武力扩张成为文明扩展的主要方式 D.帝国扩张塑造了同质文明
17.下图是波斯手抄本里的一幅插图,描绘了蒙古军队驻扎在巴格达城外,而居民们则在城内挤作一团的场景。此次蒙古西征( )
蒙古军队包围巴格达
①是成吉思汗以复仇为由发动的战争
②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③为马可·波罗来华创造了客观条件
④促使欧亚内陆的民族分布发生变化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18.在“纪元前后的几个世纪,希腊雅典语是从亚得里亚海到波斯湾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通用的语言”。塞琉古王国政府的公文、命令用希腊文写成。凡是希腊人和本地人进行的商业活动,大多用希腊文写成文书。有人发现,进入近代以来,波斯边境偏远乡村的居民有用希腊文写租契的事例。这反映了( )
A.民族交融推动了文化创新 B.希腊政治文明的借鉴价值
C.亚历山大东征的深远影响 D.古代波斯帝国的繁荣景象
19.在中亚地区的尼萨古城曾出土了60余只公元前2世纪的象牙角杯,檐口通常雕满了各种希腊神话与生活主题的图案,杯口边缘饰有希腊式的波浪形葡萄纹和波斯式的直线连珠纹。这些角杯印证了( )
A.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西移 B.波斯帝国推行文化包容的政策
C.罗马帝国内文化交流加强 D.希腊化时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0.依据巴比伦人的王权观,如果巴比伦的国王蔑视众神、实施暴政,最高神马尔杜克就会去寻找新国王的候选者。当亚历山大征服了巴比伦后,作为新晋的外国君主,他下令重建主神马尔杜克及诸神的神殿,并举行祭祀,敬献贡品。亚历山大此举意在( )
A.表达对巴比伦传统礼仪的尊重 B.强化作为统治者的合法性
C.树立敬神爱民的良好君主形象 D.营造集权统治的神秘氛围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被西方学者称为“希腊化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也就是“希腊化文化”。在希腊化世界中,由于统治者为希腊人,希腊文成为当时各地通用的官方语言。……基督教的文化内涵是犹太教人文主义和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这个运动在公元1世纪末已经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新宗教,确定希腊语为宗教语言,吸收了希腊哲学某些流派的思想。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探究:根据史料,概括“希腊化时代”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22.战争带给人类深重灾难的同时,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明的碰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的解读:一段史话 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对世界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这是文明社会所经受的最后一次,也是最为惨烈的游牧民族的野蛮攻击,其后果十分严重。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征。……横跨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
——摘编自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材料二 历史的透视: 两幅版画
版画一《去掉面具的暴君》 版画二 《随风而逝》
如何看待拿破仑是法国历史始终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他的形象一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派别不同,给出的解释也不同。这两幅画创作于1814年,版画一中拿破拿破仑被动物化成一头野心勃勃的狮子,保王党人揭露其真面目,为将他合法消灭铺路。版画二中拿破仑正在给罗马王(拿破仑儿子)吹泡泡(最大的泡泡写着伟大的帝国,其它泡泡上写着荷兰、西班牙、那不勒斯、罗马、波兰等)。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该事件对世界史产生的巨大影响。
(2)你怎么看待拿破仑?请选择任一版画或自选一个角度,并运用具体史实,写一则历史短文,予以论述,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3.阅读课本P59“问题探究”,思考这段材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文化观念?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
5.C
6.A
7.C
8.B
9.B
10.D
11.D
12.D
13.D
14.C
15.C
16.A
17.C
18.C
19.D
20.B
21.作用:打破了历史上东西方各自发展的状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传播了先进的语言文字;基督教吸收了东方宗教的因素,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22.(1)历史事件:蒙古西征。
影响: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
(2)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重构的推动作用
17-18 世纪,欧洲的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统治之下。拿破仑通过战争,在欧洲建立了一个从大西洋沿岸到波兰,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的庞大帝国,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向外传播。拿破仑大军所到之处,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受到各国革命者的欢迎。但其对征服地区的压迫与掠夺,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在抗法斗争中,欧洲各地出现了不断高涨的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
总之,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
23.西洋文化与中华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肯定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表达了文化交流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