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九上第八单元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八单元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01 14:1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课程导入】

2002年7月,值上海博物馆建馆五十周年之际,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一幅作品《麦田》在上海展出,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

一提到梵高这个名字,你会想起什么?金色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日葵、风吹过的麦田、夜幕中的咖啡厅、灿烂迷人的星光……每一个细节都散发出温暖的激情,一幅幅狂嚣般的画面,都是梵高孤独内心最深处的呐喊。正如他所说:“生活对我来说就是一次艰难的航行,但是我又怎么会知道潮水会不会上涨,及至淹没嘴唇,甚至会涨得更高呢?但我将奋斗,我将生活得有价值,我将努力战胜,并赢得生活。”

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这就是梵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梵高,去领略近代文化艺术的精彩吧。



梵高《黄色的麦田》

【知识网络】

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代表作:《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美术名家:梵高荷兰代表作:《向日葵》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德国代表作: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学习探索】

1.毛泽东曾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事物。”你是如何理解文艺作品与社会生活之间关系的?

2.选择本课所学的一个人物,讲讲他的经历,谈谈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学习什么精神。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创作了许多反映19世纪后期俄国主要社会现象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镜子”的著名文学家是(  )

A.普希金  B.但丁  C.托尔斯泰  D.莎士比亚

二、材料解析题

你从以下图片会联想到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资料下载】

列夫·托尔斯泰的教育思想

有些作者和旅行家完全否定他们所了解的某些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种外国模式,始终从总体上怀疑教育考察和教育比较的作用。他们中最著名的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也许要数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这位天才的俄罗斯作家,怀着建立使学生完全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和不受约束的教育机构的美好愿望,于1857年、1860年和1861年对欧洲国家特别是法国和德国进行了访问研究,试图寻找可能给他以启示的经验。但他在欧洲所看到的情况无一令他满意。他特别鄙视当时被公认为是超级榜样的普鲁士教育。甚至小学的强制入学,他也认为是不能容忍的强制。他写的观感,成为他的《教育文稿》的一部分,从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一方面,他具有绝对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另一方面,他又具有绝对强烈的自由主义倾向。他认为所有国外经验与他的教育思想毫无共同之处。俄罗斯不仅不应该模仿西方,相反必须避免它们的影响。

但是,我们俄罗斯人有什么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权力断言,我们为人民设立的学校必须同欧洲学校一样 对欧洲教育史的研究使我们相信:俄罗斯不能以德国模式为教师建立制度,不可把德国的方法、英国的初等学校、法国的中等学校或专科学校照搬过来并以此追赶欧洲……没有什么普遍适应的永恒原则可以违背人民的意愿而强制人们入学。因此,在这一点上对欧洲准则的任何模仿,都是倒退,而不是前进,都是对我国人民的背叛……既然我们相信欧洲的大众教育已步入歧途,那么对我国人民最有益的选择,就是不强迫人们接受被一些人片面地当成法宝的任何措施……

这种观点并不意味着托尔斯泰把欧洲的教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验看得一文不值。马赛的劳动者学校,哥达和魏玛的福禄培尔式“幼儿园”,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这并不是俄罗斯应该加以效仿的理由。托尔斯泰认为,俄罗斯应该创造自己的模式。

──顾明远主编:《比较教育译丛》,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思维拓展】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搜集列夫·托尔斯泰、梵高、贝多芬的作品及名言,然后进行班级交流,感受一下他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