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市优质资源评比优秀作品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教案+课件+同步练习 4.外国诗两首(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 市优质资源评比优秀作品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教案+课件+同步练习 4.外国诗两首(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01 11:13:38

文档简介

《外国诗两首》
主备:练集中学
修订:张琼瑾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
能正确朗读诗歌,初步理解鉴赏诗歌受到高尚的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2. 教材分析
本课为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内容为外国诗歌。现代诗的语言高度凝练且跳跃性较大,意境深远,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3. 中招考点
在河南中招中,一般不考现代诗。
4. 学情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鉴赏水平相对较低,意象的分析能力相对较弱,对诗歌的主题和感情把握不准,最终导致学习无兴趣。
二.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诵诗歌,能总结出诗人表达的情感。
2.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能总结出品读语言的方法,并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听读、自由朗读,把握感情线索,理解诗人的情感。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品读语言,能体会诗歌蕴含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我们中华民族从来不乏抒发爱国之情的作品。但是今天,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俄国诗人莱蒙托夫的爱国之作----《祖国》。
(二)预习检测
1.作者介绍
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诗人作家,普希金的继承者。三岁丧母,由外祖母抚养长大,27岁决斗中中弹身亡。代表作品《诗人之死》《帆》等。高尔基评价他“一曲未唱完的歌”。
2生字注音
虔信  镶嵌  潺潺 瞰望
(三)新课讲解
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目标1
通过朗诵诗歌,能总结出诗人表达的情感。
目标2.
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能总结出品读语言的方法,并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自学指导1
内容:诗歌一、二、三节
方法:听读、诵读,再思考。
要求:注意节奏
时间:5分钟
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诗人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指什么?
2怎样理解“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 异的爱情”一句的内涵和作用?
自学检测一:
1.诗人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指什么?
明确:(1)对祖国的爱和对俄罗斯大自然、对普通百姓的爱糅合化为一体,即对俄罗斯山河景物和淳朴乐观的人民的热爱。
(2)“奇异”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说教式的情感:诗人的爱国热情既是经过自己的心灵对祖国产生的感受,又经过自己的头脑对祖国的思考而形成的,这种感情是任何力量都压制不了的也不是别的感情所能替代的。这一句统摄全诗。
2.怎样理解“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 异的爱情”一句的内涵和作用?
明确:农家生活:草原、森林、河水、小路、夜色、灯光,打谷场、农家茅房、小窗、节日夜晚。诗人用平实的笔调描写景物和农家生活,隐含诗人对祖国真挚的感情。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
自学指导2
内容:诗歌第二、三节
方法:品读
时间:5分钟
要求:语气亲切,并思考下列问题:诗歌二三节描写了俄罗斯的哪些景物和风情?有什么作用?
自学检测二:
.诗歌二三节描写了俄罗斯的哪些景物和风情?有什么作用?
抓住中心句及关键词理解其内涵
从自然风景和生活场景两方面
(四)当堂检测
1《祖国》一诗中用“ ”统摄全诗,诗人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 ”。
2 诗人是如何抒写对祖国的“爱情”的?
3 莱蒙托夫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外国诗两首》
主备:练集中学
修订:张琼瑾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
能正确朗读诗歌,初步理解鉴赏诗歌受到高尚的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2. 教材分析
本课为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内容为外国诗歌。现代诗的语言高度凝练且跳跃性较大,意境深远,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3. 中招考点
在河南中招中,一般不考现代诗。
4. 学情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鉴赏水平相对较低,意象的分析能力相对较弱,对诗歌的主题和感情把握不准,最终导致学习无兴趣。
二.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诵诗歌,能总结出诗人表达的情感。
2.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能总结出品读语言的方法,并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听读、自由朗读,把握感情线索,理解诗人的情感。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品读语言,能体会诗歌蕴含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我们热爱自己的民族,为自己种族的文明和尊严而骄傲,那么我们来看看美国黑人诗人休斯是怎样阐述他们的爱国情感的。
(二)预习检测
1.作者介绍
兰斯顿.休斯(1902--1967),美国诗人,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被称为“哈莱姆(纽约黑人聚居区)的桂冠诗人”。
2生字注音
深邃 晨曦 黝黑
3.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休斯乘车去墨西哥的旅途中一气呵成的,他自己说“用了十分钟至一刻钟时间”。诗人在谈到这首诗的写作过程时,从他父亲对自己同胞的那种“奇怪的厌恶感”,说到他不理解父亲的想法,因为“我是个黑人,我非常喜欢黑人”。接着,诗人谈到列车缓缓从密西西比河上的铁桥上驶过,他由这条古老的河想到黑人的命运,想到林肯总统为了废除奴隶制,亲自乘木筏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到新奥尔良,他又想到黑人过去生活中的其他河流——非洲的刚果河.尼日尔河和尼罗河。诗就这样产生了。
(三)新课讲解
目标1.
.通过朗诵诗歌,能总结出诗人表达的情感。
目标2.
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能总结出品读语言的方法,并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自学指导一
内容:朗读诗歌感受诗人情感。
方法: 自由读、品读。
时间:5分钟
要求:有感情的朗读。思考谢列问题:
诗人想通过谈“河流”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中列举四条河流,有什么目的?
自学检测一
1.诗人想通过谈“河流”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中“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2.诗中列举四条河流,有什么目的?
诗人以夸张手法回顾历史,“我”的身影掠过亚非美三大洲,从古到今,每个地方都有令我难忘的河流。
自学指导二
内容:再读诗歌第二、第 节,品味语言要求:体会作者深邃中的自豪感。
方法:品读
时间:3分钟
自学检测二
1.诗的第二、第五节诗句有什么含义?
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积淀。这是诗人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
2.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第二节承上启下,第五节运用反复,强化突出了主题,结构上前后照应。
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抓关键词

从反复的作用回答
从结构上和内容上回答
(四)当堂检测
1《黑人谈河流》一诗中用对比手法表现河流深邃特点的诗句“ ”。
2 诗人想通过河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 诗中的“河流”该怎样理解?“黝黑的河流”指什么?
(五)本课总结
(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