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炖马靴(节选)
迟子建
马靴又被炖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嚼得动了,父亲吃了两块,体力恢复了,他将剩下的牛皮捞出来。父亲说几乎是打个哈欠的工夫,它们就在寒风中凉透了,再打个哈欠的工夫,就冻硬了。父亲将它们当点心,分别揣进裤兜,然后取下篝火上的铁锅。热锅落在雪地时,雪发出“吱吱——”的叫声,父亲说锅底下的雪被烫得不轻,破了很大一片,流出汩汩雪水,但热锅烫伤的雪,很快结痂,寒风也让热锅成了冷锅。父亲抬头望望天,雪停了,但夜空还没晴朗,望不见北斗星,父亲不知置身何方。夜晚的山岭,看上去都一个模样,按照父亲的比喻,它们就像一把把钢刀插在那里,阴森恐怖,让人觉得是在屠宰场。
父亲本不想天亮前出发,他不知该走向哪里。天明后,他能从太阳判断方向。可狼逼得他必须走,因为它们窸窸窣窣地冲出灌木丛,走向篝火。父亲说当它们离自己仅有五六米远时,在它们斜对面,借着残余篝火,望见了一生难忘的情景:两条狼一前一后,呈一条直线,前面的高大威猛,后面的矮小瘦削;前狼挣扎向前,后狼拼死咬住前狼尾巴,试图阻止它的步伐。父亲认出后狼就是瞎眼狼。父亲说从未见过狼眼会泛出红光,前狼试图奔向篝火旁边的人时,后狼的眼睛里漫溢的就是这种光,也不知是不是篝火映的。父亲“嗨——嗨——”叫了两声,这是以往瞎眼狼尾随支队,他抛给它食物时,惯常的招呼声。瞎眼狼显然熟悉父亲的呼唤,它更加用力地往回拽前狼,前狼的尾巴绷得直直的,像一支在弦之箭,就要绷不住了,它的尾巴随时有被扯掉的危险。前狼痛到极点,叫声格外瘆人。最终前狼让步,瞎眼狼将它生生拖回灌木丛。父亲长舒一口气,感恩似的分出两块牛皮,投给它们。
父亲说他根据西北风吹来的方向判断,要撤退到队伍的密营,得与风向逆向而行。结果,他走了一两里路,风竟然休克,没了,他等于丧失了唯一的路标,又不知所向了。按照父亲的说法,当时森林整个冻僵,树枝动也不动,连一声野生动物的叫声都没有。天渐渐亮了,可它亮在阴云里,父亲期待的太阳没有现身。就在他走投无路之际,他听见背后有走兽的声音,回身一望,距他五米多远,又是那两条狼!瞎眼狼还是在后面,叼着前狼的尾巴。前狼见着父亲,停下来,目光柔和多了。瞎眼狼低低叫着,安慰着陷入绝境的父亲。父亲仔细打量前狼,发现它是条年轻的公狼,它对瞎眼狼不敢违命,原来是瞎眼狼的儿子啊!父亲是怎么看出的呢 前狼追上父亲,停下的一瞬,它身后的瞎眼狼,立马松口,放下前狼尾巴,上前两步,用嘴温柔地触着前狼的脸,似在亲吻,前狼发出撒娇和委屈的叫声。父亲说只有母亲才会对孩子表现出如此怜惜和爱抚,也只有孝顺孩子才会对母亲发出的哪怕它不喜欢的指令俯首帖耳。直到这时,父亲才明白瞎眼狼当年为什么怀孕,它是为自己未来生活寻找一双眼睛啊!不知瞎眼狼一窝生了几个崽,存活几只,它丈夫和它另外的骨肉,也许都因嫌弃而背弃了它,但至少父亲看到了有一只忠勇的小狼,把自己的尾巴当作母亲的生命线,在荒无人烟的深山,不离不弃地牵引着它。父亲说瞎眼狼所叼着的尾巴是它生命的脐带,也是一道藏在心底的光啊。
后来的故事,我和母亲差不多都能背诵了。天连阴了三天,不见日月,瞎眼狼和它的孩子在前面引路,把父亲领出迷途。他们靠着所剩的煮熟的马靴皮,和深埋在雪下的红豆浆果,以及山洞里的骨头,渡过难关。母子狼最终带着他,靠近一个村庄。父亲说闻到炊烟的气息后,瞎眼狼觉得告别的时刻到了,它松开嘴,用两只前爪激动地刨着地,洗尘似的,快乐地躺倒,在雪地打几个滚儿,然后起身抖抖毛,沾在它身上的雪粉飞溅出来,飞进父亲的眼睛,与他的泪水相逢。瞎眼狼看不见父亲的泪,它无比骄傲地仰天嗷嗷叫了几声,仿佛宣告它的使命完成了。小狼卸下父亲这个沉重包袱,得到解放,它比母狼还要欢欣鼓舞,父亲说它原地转了好几个圈,像在跳舞,然后站定看着父亲,身体后倾,调皮地作出进攻的姿态,长嚎一声,最后吓唬一下父亲。
母子狼转身走了,依然是小狼在前,瞎眼狼叼着孩子尾巴在后。父亲说它们转身前,他给两条狼作了个揖,瞎眼狼无法看见,小狼并不领情,对着他又是一声长嚎,好像在说,少来这套,没吃掉你,算你走运!父亲说他夜晚歇息在山洞的那三天,瞎眼狼守候在洞口外,也不忘叼着小狼的尾巴,怕它万一不听话,会对父亲下口吧。
我有时怀疑,父亲的这个故事,是不是编造的。但有一点肯定的是,父亲中弹的棉绒秋衣,弹孔还在,边缘处烧灼的痕迹清晰可见,不过它没有传到我们下一代手里,而是在抗联博物馆陈列室的橱窗里。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写父亲依据太阳和风向来辨别方向,而“风竟然休克”,天亮后“太阳没有现身”,父亲处于十分困难且绝望的境地。
B.从文中“父亲才明白瞎眼狼当年为什么怀孕”等语句可以看出,这并不是父亲第一次遇到这两只狼,他对它们母子并不陌生。
C.“后来的故事,我和母亲差不多都能背诵了”说明这一经历给父亲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父亲曾不止一次地对“我”和母亲讲这个故事。
D.迟子建的作品常饱含对万物苍生的悲悯情怀,文中两狼的母子情、父亲投喂两狼、两狼对父亲的指引帮助都体现了这一思想。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写父亲炖马靴吃,既照应小说标题,又展现了抗联士兵条件的艰苦,同时为下文写父亲用马靴喂两狼的情节作铺垫。
B.小说用“打个哈欠的工夫”中牛皮的变化这一略带夸张的描写,以及运用比喻手法对锅底雪的生动描写来体现天气的寒冷。
C.小说将狼和父亲的对峙写得十分精彩,对两狼的动作描写形象具体,营造了紧张的气氛,与后文的温馨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D.小说最后引入第一人称,点明这是父亲讲给“我”的故事,又写抗联博物馆中陈列的父亲的衣服,都体现了故事的真实性。
3.请简要概括两只狼的形象特征。
4.(对点题)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除夕的夜
阿 成
漫天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我总觉得夜里的雪下得静悄悄的,俨然背景音乐,令人有一点迷茫和感伤。
老伴儿重病已住了半年多的医院。医生说,看能不能熬过这个年吧,要是能,或许有可能再延长一段时间。我暗自落泪,内心依然巴望奇迹发生。
除夕,我请求回家过年,医生摇了摇头。回不了家,那就在病房里守岁吧。我想,无论如何也要过一个像点样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儿吃不下东西了,但哪怕是摆摆样子,让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寻找饭店,去买几个老伴儿爱吃的菜。
大雪甫落之后,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我踏着雪向前走着,内心很凄凉。现在,这条十里长街上只有我一个人的脚印。
我边走边寻找着。街道两旁大商家、小商店、饭店等,都关门了。在如此清静的大街上,孤寂、凄凉和失落始终伴我一同寻找。但是,想到今年的除夕或许就是老伴儿的最后一个年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十里长街寻遍。这样一想,心里就不觉得冷了。记得小时候,为了逃避父亲的打离家出走,在下雪的夜里我躺在天棚上,看着从瓦隙中飘落下来的雪花,那种孤凄与今夜的感受是何其相似啊。现在自己有家了,就会深深地爱上这个家。
这条路可真长呵,加上是难走的厚厚雪路。最后,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他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我说,兄弟,过来喝酒呀,咱们一块儿过年吧!
我说,谢谢,不了,我还有事。
大过年的有什么事啊 你看这么多吃的呢,都是区政府白给我们的,我们就喜欢在大街上造(吃),这才来脾气呢。说着,他们举起了啤酒瓶,兄弟,过年好!过来喝一杯吧!
我说,过年好!你们尽兴吧,我真的是有事。对了,附近还有开门的饭馆吗 我想弄几个菜给住院的老伴儿。
他们答道,往前走到头有一家小饭馆开门,我们的佐料就是她给的呢。
我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
我听了,眼泪就流下来了。自老伴儿患病后,我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儿早日康复。老伴儿得了重病之后,我没有通知单位的任何人。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困难永远是自己的,要自己去面对。
雪愈下愈大。果然,在街的尽头我看到了那家小饭馆,我又禁不住热泪盈眶了。
年轻的老板娘见我进来,便站了起来。我问,我想买几个菜带走可以吗 给医院的病人。
饭馆的老板娘说,当然可以,你先选菜吧。然后她说,我给厨师打个电话。
我点了几样老伴儿平时爱吃的菜。哦,只是不知道这家饭馆能不能做,这大过年的。我问,这些菜能做吗 老板娘说,没问题。
厨师很快就回来了,他冲我点了点头。是啊,若是这时候对方的表情里稍微有一丝的不满,都会伤害到客人——这个除夕夜里脆弱的人哟。
我问,今天的饭菜和平时还是一个价钱吗 老板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时卖什么价还是什么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些才对呀。
菜做好了,品相不错,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过年好!去哪儿 我说,第一医院。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 我说,老伴儿。
司机长叹了一声,这年哪,有人欢喜有人愁哇。刚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问,大娘咋才回家过年啊 老太太一听就流泪了。我就跟她说,大娘,大过年的,咱得高高兴兴的,对吧 临走时,那个老太太非要给我一百块钱。我说,我怎么能要您钱呢 您留着吧。老太太说,就当是我给你的压岁钱了。我一听,眼泪哗哗的。最后,我还是悄悄把钱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进了进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难的事呀。老哥,你看我,媳妇在家等着我呢,可我为了家人还在路上奔波哩!
回到医院,病床上的老伴儿很高兴。看着一桌子的菜,她说,大年三十儿还有饭店开门
我说,这是托你的福,说明你的病很快就要好了,好事就从今天开始啦。
老伴儿听了也蛮高兴的,她竟然慢慢地坐了起来。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老两口儿举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儿眼里闪动着泪花说,难为你了。我说,别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哪。
老伴儿说,好好活着。
我说,什么
老伴儿说,你一定要好好活着。
(有删改)
5.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交代“我”老伴儿的病情严重,既是“我”在除夕夜外出买菜的缘由,也暗示了“我”在特定环境下的伤感心情。
B.文中插叙“我”小时候逃避父亲的打而离家之事,意在用那时的感受来突出“我”现在的孤独无依以及对家的眷恋。
C.文章两次写“我”流泪,第一次突出了“我”受到陌生人祝福时的感动,第二次表达了“我”找到小饭馆时的感喟。
D.出租车司机的感叹,意蕴丰富,既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又有对“我”的劝慰,从而揭示出人们对人生无常的哀痛。
6.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但叙述时却将其他人物推到前台,让读者来认识其音容笑貌,而“我”隐身其后,处于次要地位。
B.文章开头点出“迷茫和感伤”,它是“我”心情的写照,又让读者产生疑问,从而自然引出对老伴儿病情的叙述。
C.“街道两旁大商家、小商店、饭店等,都关门了”一句蕴含了“我”的失落、凄凉与孤寂之情,又与最后找到小饭馆形成了对比。
D.文章构思巧妙,以“我”买菜为线索,将所写人物及事件一一展现,使得文章既层次分明,又脉络清晰,浑然一体。
7.(对点题)文中对雪夜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8.从本文人物的身上可看到浓浓的人性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小坡被捕(节选)
刘知侠
“怎么被捕的 小兄弟!”
“在铁路上。”小坡接着问,“你呢 ”
“在山里。”
听说在山里,小坡就用异常亲热的眼光,望着这个穿农民服装的中年人。他将身子往前移了一下,把身下的碎草挪一些到对方受伤的身子下边。他想到政委每天晚上讲的山里的故事,在那里起伏的山冈上,密密的树林里,有好多他的穷兄弟“同志”在斗争。小坡突然有一阵高兴的情绪,他甚至想起了那支《游击队之歌》。但是他看到这中年人身上的伤,情绪就又低落下来,他抚着对方受伤的浮肿的手,同情而关心地问:
“疼吗 ”
“没有什么!”中年人笑着说。他锐利的眼睛望了小坡一会儿,看到小坡除了昨晚两个耳光留在嘴角的血迹之外,强壮的身体还是无损的,就对小坡说:
“要咬紧牙呀!”
“是的!”小坡点了点头说。他好像从这中年人身上汲取了不少力量。他认为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山里人。
晚上,铁门哗啦响了,小坡被提去受审,他被带到一个大庭院里,在迎门的一张桌子前,雪亮的台灯下面,一个鬼子军官,把眼瞪得像鸡蛋一样,盯住他。他旁边是个翻译,两边是四个全副武装的鬼子。
鬼子军官向他叽咕了一下,旁边的翻译官就问:
“家住在什么地方 ”
“老枣庄!”
在鬼子没问他以前,小坡早打好谱不说自己是陈庄人,因为他想到陈庄小炭屋里有着老洪、李正和一些队员们,还有枪。要说住在那里,可能会连累着他们——这些他所敬爱的同志。所以他一口咬定自己是老枣庄人。
“你的土八路的!”鬼子叫着。
“你什么时候参加游击队的 ”翻译问他。
“我不是游击队,我也不懂什么是游击队。”
鬼子把胡子一努,显出非常不高兴的凶相来,向翻译叽咕了一阵。翻译官问他:“不是游击队,你为什么偷货 ”
“我家里没啥吃,我才偷了点儿货。”
鬼子叽咕着,翻译问:“谁叫你偷的 你们几个人 ”
“我自己!”
还没等小坡的话音落下,鬼子就听懂了,“啪”的一声拍着桌子。两个鬼子,扑通一下将小坡摔倒在地,架在一条长凳上,用凳子上的两根皮条,套住他的脚脖和喉头。喉头这根皮条勒得他喘不过气来,使他张着大口喘气。就在这时,鬼子提着一壶辣椒水,对准他的嘴和鼻孔浇下来。鼻孔的刺疼,使他的眼泪哗哗往下流。
“谁指使你的 你们一伙几个人 快说!”
“我自己!”
他昏过去了。
鬼子问了一个钟头,可是小坡在昏迷中,还是那一句:“我自己!”结果又挨了一顿皮鞭,才被架回黑屋里,被抛到碎草上去了。
这时,山里人用温暖的手,像昨天小坡刚来时对自己那样,抚摩着这年轻人的身体,对他说:“忍着点呀!小兄弟!”
小坡睁开眼睛,他脑子里亮着老洪的炯炯发光的眼睛,响着政委的钢铁样的话音,他笑着回答:“没有什么!”
下半夜,小坡清醒些了,山里人的手在不住地抚摩着他,真像对自己的小兄弟一样亲热。外边汽车响,铁门响,有几个“犯人”被拉出去了。照例是白天又送进些新人来,晚上拉出去一些,这些拉出去的,一个也没见回来。小坡清楚地知道,他们不会回来了。第三天夜里,铁门响,山里人也被拉走了,临走时,他低低地对小坡说:“小兄弟,记住别出卖自己的人呀!”紧握了下他的手,就被鬼子带走了。小坡听着墙外载犯人的汽车声,眼睛湿了。这位山里人的面容,长久地留在他的脑子里。
以后,小坡又被提审了两次,皮鞭抽着他,但他咬住牙,只说“我自己”一句话。一个星期过后,在一天夜里,他听到外边汽车响,接着,他被带出牢房。小坡心里想,今晚就要把他处死了。他在汽车上不住地向西望着,他想看到陈庄,那里有他的妈妈;有老洪、政委、彭亮和一起战斗的穷兄弟们!他眼睛里涌出了泪水,他不是怕死,在鬼子的酷刑下,他并没有屈服,他没有出卖自己的同志,难过的是现在他要向他们告别了。
(节选自《铁道游击队》,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节选部分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坡是一位朴实忠诚、机智灵活又坚韧顽强的铁道游击队员,他身上展现了年轻的铁道游击队队员的精神面貌。
B.刚见小坡时,山里人用锐利的眼睛望着他,表现了山里人老成持重的性格,此时他对小坡的真实身份还是怀疑的。
C.小坡被严刑拷打,但他没有出卖同志,这说明山里人的嘱咐、战友的感染在激励着他,更说明他拥有坚定的信念。
D.小说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惨无人道的滔天罪行,歌颂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英雄气概和忘我的牺牲精神。
10.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人物语言生动简洁,“要咬紧牙呀!”“没有什么!”等简单的语言描写表现出人物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B.文中多次出现的“抚摩”等细节描写,突出了革命同志之间的同情与关爱,与鬼子的残忍形成鲜明的对比。
C.文中插入了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为小说增添了真切的故事背景,也很符合主人公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实感受。
D.文中塑造的次要人物山里人的光辉形象,很好地突出衬托了小坡的英雄形象,并有力推动了小说的情节发展。
11.(对点题)在小坡被提去受审又架回黑屋后与山里人有两句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这两句对话的含义。
12.(对点题)《铁道游击队》在表现革命的主题时,更多地加入了中国传统小说“传奇”的因素。请从情节结构和人物塑造两方面分析节选部分体现的“传奇”特点。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文本一
采薇(节选)
鲁 迅
这半年来,不知怎的连养老堂里也不大平静了,一部分的老头子,也都交头接耳,跑进跑出的很起劲。只有伯夷最不留心闲事,秋凉到了,他又老的很怕冷,就整天的坐在阶沿上晒太阳,纵使听到匆忙的脚步声,也决不抬起头来看。
然而这不平静,却总是滋长起来,烙饼不但小下去,粉也粗起来了。养老堂的人们更加交头接耳,外面只听得车马行走声,叔齐更加喜欢出门,虽然回来也不说什么话,但那不安的神色,却惹得伯夷也很难闲适了:他似乎觉得这碗平稳饭快要吃不稳。
十一月下旬,叔齐照例一早起了床,要练太极拳,但他走到院子里,听了一听,却开开堂门,跑出去了。约摸有烙十张饼的时候,这才气急败坏的跑回来,鼻子冻得通红,嘴里一阵一阵的喷着白蒸气。
“大哥!你起来!出兵了!”他恭敬的垂手站在伯夷的床前,大声说,声音有些比平常粗。
伯夷怕冷,很不愿意这么早就起身,但他是非常友爱的,看见兄弟着急,只好把牙齿一咬,坐了起来,披上皮袍,在被窝里慢吞吞的穿裤子。
“我刚要练拳,”叔齐等着,一面说。“却听得外面有人马走动,连忙跑到大路上去看时——果然,来了。首先是一乘白彩的大轿,总该有八十一人抬着罢,里面一座木主,写的是‘大周文王之灵位’;后面跟的都是兵。我想:这一定是要去伐纣了。现在的周王是孝子,他要做大事,一定是把文王抬在前面的。看了一会,我就跑回来,不料我们养老堂的墙外就贴着告示……”
伯夷的衣服穿好了,弟兄俩走出屋子,就觉得一阵冷气,赶紧缩紧了身子。伯夷向来不大走动,一出大门,很看得有些新鲜。不几步,叔齐就伸手向墙上一指,可真的贴着一张大告示:
“照得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此示。”
两人看完之后,都不作声,径向大路走去。只见路边都挤满了民众,站得水泄不通。两人在后面说一声“借光”,民众回头一看,见是两位白须老者,便照文王敬老的上谕,赶忙闪开,让他们走到前面。这时打头的木主早已望不见了,走过去的都是一排一排的甲士,约有烙三百五十二张大饼的工夫,这才见别有许多兵丁,肩着九旒云罕旗,仿佛五色云一样。接着又是甲士,后面一大队骑着高头大马的文武官员,簇拥着一位王爷,紫糖色脸,络腮胡子,左捏黄斧头,右拿白牛尾,威风凛凛:这正是“恭行天罚”的周王发。
大路两旁的民众,个个肃然起敬,没有人动一下,没有人响一声。在百静中,不提防叔齐却拖着伯夷直扑上去,钻过几个马头,拉住了周王的马嚼子,直着脖子嚷起来道:
“老子死了不葬,倒来动兵,说得上‘孝’吗 臣子想要杀主子,说得上‘仁’吗 ……”
开初,是路旁的民众,驾前的武将,都吓得呆了;连周王手里的白牛尾巴也歪了过去。但叔齐刚说了四句话,却就听得一片哗啷声响,有好几把大刀从他们的头上砍下来。
“且住!”
谁都知道这是姜太公的声音,岂敢不听,便连忙停了刀,看着这也是白须白发,然而胖得圆圆的脸。
“义士呢。放他们去罢!”
武将们立刻把刀收回,插在腰带上。一面是走上四个甲士来,恭敬的向伯夷和叔齐立正,举手,之后就两个挟一个,开正步向路旁走过去。民众们也赶紧让开道,放他们走到自己的背后去。
到得背后,甲士们便又恭敬的立正,放了手,用力在他们俩的脊梁上一推。两人只叫得一声“阿呀”,跄跄踉踉的颠了周尺一丈路远近,这才扑通的倒在地面上。叔齐还好,用手支着,只印了一脸泥;伯夷究竟比较的有了年纪,脑袋又恰巧磕在石头上,便晕过去了。
文本二
《故事新编》有哪些不同于其他传奇体小说的特点,这是鲁迅实现传奇体小说艺术特性的创新经验。人物语言须有谈资,而谈资与场面又相关。《故事新编》善写场面,场面中的人物就某话题各抒己见,语言的魔力由此发挥。谈资多来自典籍。比如《理水》写大禹走后,京师日渐好转了,老百姓聚居在一起谈论大禹功绩、大禹何人,《随巢子》《古岳渎经》里大禹化为熊、大禹如何捉无支邪等传说成为谈资。人物出场还带出典籍所属背景,增加信息,丰满情节。如《非攻》中公孙高、耕柱子、曹公子、管黔敖、公输般等,这些人物连带着引出行义、送天下、钩拒、木鹊等历史事件的背景。还有叙述者对人物的描绘和对现场情境的议论等,也巧妙借自典籍语汇。如《奔月》中描写后羿拉弓射月形容为“眼光直射,闪闪如岩下电”。“岩下电”来自《世说新语·容止》,其有“裴令公目王安丰,眼烂烂如岩下电”。如果单有浓郁的古代典籍色彩,至多是古色古香,《故事新编》的奇幻色彩是在蕴含典籍因素的人物语言和叙述者语言中,又明显地夹杂现代语词。如《奔月》中女乙(对后羿)说“有人说老爷还是一个战士”,女辛说“有时看去简直好像艺术家”。“战士”“艺术家”等是地道的当代人用语,放到传说中的后羿、嫦娥,顿生奇幻感。由此,古代典籍所带有的斑斑锈迹,与充满现代气息的人物语言的结合产生了奇幻色彩。
(摘编自刘俐俐《鲁迅<故事新编>
故事与小说的人类学思考》)
13.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就以养老堂的不大平静展开情节,既与下文伯夷的不问闲事形成对比,又为后文矛盾激化预设了伏笔。
B.叔齐不安的神色让伯夷觉得养老堂的安稳日子即将结束,表现出一味追求闲适安逸的伯夷微妙的心理变化。
C.文中写大路两旁的民众不动不响,以静写动,体现出现场气氛的紧张,为下文叔齐、伯夷拦阻周王作了反衬。
D.鲁迅描写甲士们对叔齐、伯夷前后态度的变化、前后两次“立正”及“挟”“推”等行为,于幽默中显讽刺。
14.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民众”在文中多次出现,构成了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表现出他们追随周天子伐纣的积极态度。
B.姜子牙因伯夷、叔齐二人阻拦周王出兵伐纣而称其为“义士”,从中可以看出姜子牙对周王出兵伐纣的举措也是不认可的。
C.鲁迅先生描写的叔齐、伯夷“不食周粟”的举动与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所为,都表现了崇高的气节。
D.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在命名上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隐含了推陈出新的独特意味。
15.请赏析文本一中的画线句。
16.(对点题)文本二指出了传奇体小说的艺术特性,请结合文本一进行分析。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平凉之地
蒋子龙
古凉州,即现在的河西走廊,从来就是经略西北的军事要地,还是古丝路西去的咽喉。其形如一把长剑,而平凉就是剑柄,是蓄力、发力的地方。自古以来谁掌握了这把长剑,谁就能控制中原。因为平凉位于陕甘宁交汇的几何图形中心,横跨关山,襟带泾水,外阻河朔,内当陇口,屏障三秦,拥卫畿辅。
春秋五霸时期,齐桓公就据此西伐大夏;而秦穆公则伐西戎,开地千里。汉武帝时能够喊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也是因霍去病手握“平凉长剑”,所向披靡,成为一代“战神”。左宗棠为解决西北乱局,进驻平凉,在此地控制局面,策应各方;后受命从平凉出发收复新疆,立下不世之功。直至工农红军长征时期,平凉的静宁仍是长征领袖的驻地。1936年,静宁的界石铺成为“红军会师的中心基点”,当年10月8日,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在这里会师,并以此为落脚点开始纵横穿插。到今天,“平凉长剑”还在守护着国家领空乃至太空……
平凉是目前考古所能证实的最早有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从平凉境内采集到的石器、人类头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马、羊等动物化石证明,60万年前这里就出现了人类活动的痕迹。
平凉还有相当数量的古树,其中尤以两株古槐最为珍奇。一株生长在关河村,巍巍然一树擎天,气象非凡。三千多年来吟风啸雨,铁皮棱锃,全无破损,通身上下竟没有一个枯枝,体现了极其强盛的生命力。经国家林业局的专家测定,它的树龄已有3 200余年,是国内现有的槐树之最,被奉为“华夏古槐王”。古槐王的树干、树枝上还寄生着杨树、花椒树、五贝子、玉米、小麦等十来种植物,都还长得很不错,也是一大奇观。过去这里是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由于人们相信老树通神,古槐王理所当然地成了神树。每年从全国各地来朝拜的人不计其数,大树下永远摆着各色供品,在古槐四周的栅栏上还挂满了大红绸缎,洋溢着吉祥喜庆的氛围。距离古槐王一千米左右,另有一株已有3 000多年树龄的老槐树,它的一多半已倒掉,剩下的少半扇树干却依然高高挺立,枝叶翠绿,生机老道,堪称“活的文物”,仍旧顽强地述说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传奇……
古凉州横跨关山。关山(又称陇山、六盘山),南北绵延240千米。被称为“西出长安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在距离平凉市庄浪县东北33千米处的山巅林海之中,兀自出现一片山顶湖泊,海拔2 860米,湖面约50亩,状若卧蚕。湖水清湛,其深莫测,无论旱涝,水位不变,四周青黛环拱,草木蓊郁。这就是声名赫赫的“雷泽”,今称“朝那湫”,乃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的孕育之地,历来被视为朝觐、探寻中华文明之源的圣地。
《帝王世纪》载:“太皞帝庖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氏之世,有大人之迹出于雷泽之中,华胥履之,生庖牺于成纪。”这是个美妙的故事,美丽健硕的姑娘华胥,在绿草茵茵的雷泽湖畔发现了一对清晰而巨大的脚印,她好奇地将自己的脚踩到大脚印上,后来她在成纪生下了被尊为“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伏羲所创造的“成纪文明”,成为中华文明的起点,记录了中华民族创始的童年。
至今在平凉的静宁、庄浪两县之间,还保留着古成纪的城垣,依然可以看得出当初的恢宏和雄峻。它标志着中国的“道文化”始于伏羲画卦,而升华于黄帝问道。道,是中国哲学的思想内核,也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无论是历史逻辑演绎的必然,还是文明进程中的巧合,伏羲画卦和黄帝问道,竟都发生在平凉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
平凉城西15千米,便是“道源圣地”崆峒山。崆峒山其实也是关山的支脉。秀岭奇峰,峻极于天,林木葱茂,岚气朦胧,远眺神思缥缈,走近则爽气侵骨。4 700多年前,黄帝为求治国安邦之道,“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史记·五帝本纪》),即沿着北斗星柄指引的方向,长途跋涉登崆峒。这是中国历史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向仙人求道的盛事。“老子八十一化图”讲述了道教始祖太上老君传道的故事,在黄帝时太上老君为“广成子”。《庄子·在宥》中记述更为翔实:“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山,故往见之。”于是这一年被奉为道历纪元的开始,也就是今人所熟知的“黄历”。黄帝从广成子处获受自然之经,求得大道之理,并以此道治理天下,开创了长期的圣治,中华文明再次达到高峰。
黄帝问道之后,周穆王也西来登崆峒、拜王母。《穆天子传》中记载,西王母在关山另一条支脉回山,接见了周穆王,并馈赠给他八车玉石。后来,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也相继跟着北斗七星的斗柄登临崆峒山,朝圣访道,以期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获得修身治国的玄妙法门。秦始皇朝圣后,还命丞相李斯在崆峒山刻石以颂:“西来第一山。”
由此,平凉便成为千古圣地,历代的名流墨客,争相西来,一登崆峒,想从“大道”这个中国本源文化的母体中汲取营养。同时,这些先圣、先贤也为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诸多经典:伏羲八卦揭示宇宙和生命的本质;广成子的《自然经》和黄帝的《阴符经》是对“道”的阐发;《黄帝内经》解读生命真相;《黄帝四经》论述治世方略;葛洪在云台山行医修道,并著《肘后备急方》。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就是从《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得到启发,提炼出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行笔至此,不禁心生感佩:整个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平凉,究竟蕴藏着多少中华文化最古老的“基因密码”呢
(选自《平凉日报》,有删改)
1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既有对平凉历史的追溯,也有对当下的叙写,多次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了平凉历史对当下的重要影响。
B.文章提到古凉州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的孕育之地,并引入华胥履巨人脚印生伏羲的神话传说,为古凉州的历史增添了浪漫色彩。
C.屠呦呦从《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发,提炼出青蒿素这一事例,既写今人可以从典籍中汲取营养,更写屠呦呦为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
D.文章写崆峒山是为了表现道教对平凉的影响,从黄帝写起,到秦始皇、汉武帝等人,再到历代名流墨客登临崆峒山,丰富了文章内容。
18.下列关于平凉之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平凉之地自古以来就是西北地区的战略要地,西北地区的征战、平叛、驻守等军事活动多在此经略,故被作者称作“平凉长剑”。
B.平凉之地是中国古人类重要的发祥地,古树的生命力旺盛且与人类生活联系密切,这印证着此处是人类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
C.平凉之地是探寻中华文明之源的圣地,是人文始祖伏羲的孕育之地,伏羲所创造的“成纪文明”成为华夏文明的起点。
D.平凉之地是“道文化”的重要起始地,“道文化”在此处不断升华和发展,作为中国的本源文化为历代名流墨客提供营养。
19.(对点题)请简要赏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妙处。
20.有人评价蒋子龙的散文“不局限于自然的书写,而彰显历史文化感”。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彰显平凉的历史文化感的。
1.B 解析 “这并不是父亲第一次遇到这两只狼,他对它们母子并不陌生”说法错误,由原文第2段“望见了一生难忘的情景:两条狼一前一后……父亲认出后狼就是瞎眼狼”和第3段“原来是瞎眼狼的儿子啊”可知,父亲之前见过瞎眼狼,但是第一次见瞎眼狼的儿子。
2.B 解析 “运用比喻手法”说法错误,对锅底雪的描写运用的是比拟手法。
3.小狼是瞎眼狼的儿子,高大威猛、调皮可爱、孝顺忠勇,对瞎眼狼不离不弃,甘愿把自己的尾巴当作母亲的生命线。
瞎眼狼矮小瘦削,深爱着小狼,小心谨慎,知恩图报,帮助父亲走出深山。
4.①介绍故事发生的环境,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背景;②以景物描写来配合气氛的变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③加剧矛盾冲突,真实展现了在恶劣的环境中人狼互助、绝处逢生的场景,表现瞎眼狼的知恩图报,深化了小说主题。
5.D 解析 “从而揭示出人们对人生无常的哀痛”错误,由“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 我说,老伴儿。司机长叹了一声,这年哪,有人欢喜有人愁哇”可知,司机只知“我”老伴儿住院,但不知其病重危及生命,因此“对人生无常的哀痛”语意过重。
6.A 解析 “‘我’隐身其后,处于次要地位”错误,从文章来看,“我”与文中所写人物及大多数的事件都有联系,而在叙述时,“我”也参与其中,和其他人物共同为表现文章主旨服务,因此,“我”并没有“隐身其后”,也不是“处于次要地位”。
7.①渲染了寒冷的环境气氛,烘托了人物伤感的心情。除夕夜,下雪不止,天气寒冷,而老伴儿身患重病,“我”心情沉重,这里用寒冷的雪夜烘托了人物内心的哀伤。②用寒冷的气候反衬出流浪汉、出租车司机和饭店老板娘及厨师等人热心、善良的形象特征,凸显出伟大的人性光辉。
8.①“我”为老伴儿的病情担忧,为了安慰老伴儿,寻找老伴儿喜欢吃的菜,而老伴儿最后说“你一定要好好活着”等,体现了夫妻之间相濡以沫、为对方着想的深情。②流浪汉在大街上用小铁桶涮“火锅”,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与“我”素不相识,叫“我”一起过年,告诉“我”小饭馆的位置,还祝“我”老伴儿早日康复,体现了以苦为乐、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③小饭馆老板娘及厨师给流浪汉佐料,对待“我”很热情,饭菜价格与平时一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体现了待人善良、服务热情、生意公道、为他人着想的品质。④出租车司机开导老大娘,还不收其车费,送老大娘进了进站口才走,体现了为人热心、救助危难的道德品质。
9.B 解析 “他对小坡的真实身份还是怀疑的”错误,山里人是担心年轻的小坡能否承受得住敌人的酷刑。
10.D 解析 山里人也是一位英雄,其境遇、行为和小坡相似,用“突出衬托”不当。
11.①“忍着点呀!小兄弟!”体现了山里人对小坡后面能否忍受住严刑拷打的担忧及对革命小兄弟的关爱、鼓励。②“没有什么!”体现了革命战友的音容笑貌,带给小坡无穷的力量,让他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表达了小坡对敌人的蔑视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12.①在情节结构方面,传承了中国传统小说通过曲折的情节来增强其故事性的“传奇”因素。小坡经历了“被捕遇见山里人—受审讯—与山里人分别—再受审讯—被带出牢房”的曲折历程,这些曲折的情节可以吸引读者关注小坡的命运。②在人物塑造方面,加入了中国传统小说的江湖豪侠、英雄义气等“传奇”因素。小坡面对敌人的审讯不屈服,受到严刑拷打不出卖自己的同志,被敌人带出牢房时涌出的思念亲人和战友的泪水,都表现了小坡豪侠、义气的性格特点。
13.B 解析 B项,说伯夷“一味追求闲适安逸”是夸大其词,曲解了人物形象。
14.D 解析 A项,作者并没有在文中表现民众积极伐纣的态度。B项,姜子牙称其为“义士”并不能推出他反对周王出兵这个结论。C项,本文所表现的并非伯夷、叔齐的气节,而是表现两人的不知变通。
15.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叔齐的率性而为;通过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叔齐的心直口快、忠勇(义)。
16.①《采薇》善写场面,场面中的人物就某话题各抒己见,语言的魔力由此发挥。②人物出场带出典籍所属背景,增加信息,丰满情节,《采薇》中伯夷和叔齐的出场连带着引出周王伐纣等历史事件的背景。③叙述者巧妙借用典籍语汇,如“上谕”“恭行天罚”“木主”等词(举一例即可)。④在蕴含典籍因素的人物语言和叙述者语言中明显地夹杂现代语词,如“借光”“立正”“白蒸气”等词语(举一例即可)。
17.B 解析 A项,“多次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说法错误,文章写平凉时追溯历史,叙写当下,但没有对比。C项,“更写屠呦呦为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说法错误,写屠呦呦为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也是论证今人可以从典籍中汲取营养,与前文事例并列,不存在递进关系。D项,“是为了表现道教对平凉的影响”说法错误,写崆峒山,是为了表现平凉成为千古圣地。
18.B 解析 “这印证着此处是人类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说法错误。原文是“平凉是目前考古所能证实的最早有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选项缺少“目前考古所能证实”这个限制,表述不准确。
19.①以问句结尾,表现平凉文化神秘不可测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由衷的感佩之情。②收束全文,有力地突出了平凉之地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指出平凉文化植根于中华文明,蕴藏着中华文化最古老的“基因密码”,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0.①文章融神话传说、历史文献、考古资料于一体,内容翔实,写出了平凉之地的历史悠久、文化深厚。②文章选材典型,详写崆峒山,以点带面,通过写作为“道源圣地”的崆峒山,表现了平凉浓厚的历史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③文章着眼于对平凉之地纵向历史文化的挖掘,展现其文化的博大精深,写历代文人受其吸引而不断到来,在增加其历史厚重感的同时,又将这种文化不断进行传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