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蝌蚪找妈妈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1 小蝌蚪找妈妈 说课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3 08:3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以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结合本单元和本课的特点,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孩、跳”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朗读语气。
(二)能力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和观察课件,让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体会小蝌蚪急切找到妈妈的心情,享受家庭的温暖。
(四)教学重难点:新课标特别强调语文课要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本课中,人物角色多,语言生动有趣,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掌握青蛙的生长过程。自然而然,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准相应的语气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朗读课文,完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再现法。
  课堂上通过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领学生进入故事
  2.合作学习法。
  学生合作表演课文中具体情节和分角色朗读达到深层体验。
  3.迁移训练法。情感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迁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素质。
三.结合学情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对低年级段的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感受阅读乐趣。本课有利于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和想象力。所以我把本课的学习方法突出为“看.读.品.”。
看,就是图文对照,初步感受课文。读,是通过朗读,体验情感。品,是品词析句,积累运用。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寻人启示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学生能对本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你的这节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因此,我在上课伊始设计了一则“寻人启示”。
寻人启示
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朋友小蝌蚪,我生下来就没有见过妈妈,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高高兴兴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好羡慕呀!可我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在哪里,也不知道妈妈长的什么样,你们能帮我找找妈妈吗?如谁能帮我找到妈妈,请拨打我的手机:13912345678。我一定会好好地谢谢他的。
小蝌蚪
XXXX年X月
这则启示一出来,立刻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而且孩子们也是极富同情心的,因此很快就把孩子们引进了课文中。
(二)自主识字,扫除障碍
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以识字为主,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首先让孩子们仔细观察,自主识字,并交流汇报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然后把字放到词语当中,采用开火车的方式学习词语,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后用游戏“虫儿飞”加深印象。
(三)品析赏读,体验情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因为本文是一篇看图学文,所以在学这段课文前,我用课件出示第一幅图,先让孩子们观察图上有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再结合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词(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由于这几个词很有特色,因此我相机安排了一个比较词语:“大脑袋”和“大大的脑袋”“长尾巴”和 “长长的尾巴”让孩子们通过比较领悟到两个词的不同,体会小蝌蚪的特点,紧接着让孩子们练习说话:仿说:宽嘴巴、黑身子。伺机积累词语,及时地把这种能力内化为孩子们自己的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写话打好基础。再在孩子们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指导孩子们把这段课文读好,读出小蝌蚪快活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先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再找出相应的段落自由读,边读边画出小蝌蚪和鲤鱼阿姨说的话。
(2)练习说话:小蝌蚪看到鲤鱼妈妈教小鲤鱼捕食,心里会想些什么?
因为这样的场景跟孩子们的生活比较接近,孩子们也大多有过这样的体验,因此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练习说话的时机,相信孩子一定能说得很好。
(3)这幅图上的小蝌蚪和前幅图的小蝌蚪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对比图)
(4)分角色表演“迎上去”,通过亲身演绎,使得孩子们在情境中亲身去感受,就很容易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这比苍白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让孩子们明白小蝌蚪和鲤鱼阿姨的位置是面对面的,并体会小蝌蚪想找妈妈的急切心情。
(5)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小蝌蚪和鲤鱼妈妈的对话,(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的语气)多种形式读(分角色读)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用这种入情入境的方法,把孩子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朗读课文,他们会很快进入角色,同时也能读得声情并茂。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小蝌蚪听了鲤鱼阿姨的话,有没有找到妈妈呢?
(1)出示图,先观察图,小蝌蚪遇到了谁?再找到相应的段落自由读,画出小蝌蚪和乌龟说的话。
(2)表演“追上去”。
(3)指导朗读好本段(重点读好对话)
(4)分角色朗读
(5)观察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课件出示对比图)
这一自然段和前一自然段结构相同,有上一节的学习做基础,因此这一段,我采取半扶半放的方法引导孩子们学,旨在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有一位教育者说得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传授已有的东西,教师教的目的也是为了不教。由此可见,教给孩子学习方法是多么得重要。
4、学习后面几段
(1)出示课件(总结前两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小蝌蚪又看见了谁?用笔画出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读一读。画出青蛙妈妈对小蝌蚪说的话,有感情地读一读。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
小蝌蚪变成青蛙后,跟着妈妈去干什么了?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3)汇报交流。
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鉴于此,在后面几段的学习中,由前面的老师教到半扶半放地学,再到现在的小组合作学,就水到渠成了,孩子们合作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把老师教给的学习方法内化为自己能力的过程,这种由理论知识再到实践的过程,对于孩子们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都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
5、总结全文
再次演示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让这个知识点再一次强化。
6、指导写字“孩、跳”
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情况。师范写,生临写,评价。
7、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一只小青蛙一年能消灭害虫一万五千只,保护庄稼。呼吁孩子们做保护青蛙的小卫士。
8、板书设计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
绿衣裳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洁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四)、巩固练习,强化训练。
语文教学要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我在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加强了写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两道思考题。
1、填空
( )里( )小蝌蚪,( )脑袋,( )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快活地( )。
此题设计意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一些仿写的方法。
2、按照上面的写法仿写小动物的样子。地点数量样子干什么
( )有( ),大象( )( )
此题设计体现了两个层次,意在由浅入深,拓展学生思维, 强化语言文字训练。
安排作业,强化复习
一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完结,而应该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所以本节课计划安排以下选择性作业:
  1、续编小青蛙遇到妈妈后的故事。
  2、写一句保护青蛙的宣传标语。
说教学评价
根据以上的教学说明,我对本课时进行简要评价:本节课,我做到以读为主线,以展开想象为发散点,以情为核心,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把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在本堂课中达到会读会学会用。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