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五下语文
早读与默写相结合
第八单元
1.早读的重要性:提高阅读速度、增强理解能力、培养语感。
2.默写的益处:加深记忆、锻炼书写能力、发现知识漏洞。
3.早读和默写的相结合: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
4.实施建议:早读时间8:10开始(可根据自己上课时间调整),
进行10分钟的诵读,过后利用5分钟把默写单完成。
(日常、复习时都可用)持之以恒。
阅读细则
目 录
杨氏之子
01
手指
02
童年的发现
03
杨氏之子
壹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行和逸事,从中可以了解当时的思想、名人的言行、社会风貌等。《世说新语》里面的故事篇幅短小,读起来生动有趣,被称为我国“笔记小说”的先驱。
会写字
梁liáng(脊梁、山梁、鼻梁)
聪cōng(聪明、聪慧、聪颖)
诣yì(造诣、苦口孤诣)
禽qín(家禽、珍禽异兽)
多音字
应:yìng(应答、适应)
yīng(应该、应当)
朗读课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词语理解
【甚】很。
【聪惠】聪明,有智慧。惠,同“慧”。
【孔君平】孔坦,字君平。
【诣】拜访。
【其父】“杨氏之子”的父亲。
【乃】就,于是。
【呼儿出】喊孩子出来。
【为设果】孩子摆设水果招待孔君平。
【示】给......看。
词语理解
【应声】随着声音。
【未】没有。
【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家禽】家里养的鸟。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杨家孩子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课后习题
◎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
①“应声答曰”说明他反应敏捷,不假思索;②孑孔君平在他的姓氏上做文章,他也在对方的姓氏上做文章,幽默风趣;③用“未闻”的否定句式来回应孔君平,委婉、得体地反驳了客人的说法,同时表现出对客人的尊重。
课后习题
◎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吗?说明理由。
“应声答曰”表明杨氏之子很快就听出了孔君平话里的玄机,并作出了应答,可见他虽然年幼,但思维敏捷。杨氏之子也从姓氏入手,由“孔”想到孔雀,并且采用否定句式,委婉地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有礼貌,又巧妙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又怎么会是我家的果子呢”的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由此可以看出杨氏之子聪慧机敏,应答得体。
课后习题
◎读完短文,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他是一个思维敏捷、懂礼貌、机智幽默的孩子。
主题
本文情节简单,语言风趣幽默,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的形象。
默写5分钟
1.拿出默写单,计时5分钟完成。
2.先完成第一题听写词语。
手指
贰
作者介绍
丰子恺,中国现代画家、文学家、翻译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他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被誉为“中国现代漫画的鼻祖”。他的散文朴素自然,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他的漫画多以儿童为题材,幽默风趣,深受人们喜爱。
会写字
拇mǔ(拇指、拇印、大拇哥)
搔sāo(瘙痒、搔首弄姿)
痒yǎng(止痒、不痛不痒)
秽huì(污秽、自惭形秽)
轧yà(轧棉花、轧马路)
拧nǐng(拧开、拧紧、拧螺丝)
螺luó(田螺、海螺、螺蛳)
纽niǔ(纽扣、交通枢纽)
扣kòu(扣留、扣人心弦)
貌mào(相貌、道貌岸然)
仓cāng(粮仓、暗度陈仓)
渺miǎo(渺小、烟波浩渺)
享xiǎng(享受、有福同享)
庸yōng(平庸、庸人自扰)
憎zēng(憎恨、爱憎分明)
会认字
弦xián(弦乐、动人心弦)
揿qìn(揿门铃、揿钉)
窈yǎo(窈窕、窈窕淑女)
窕tiǎo(轻窕、窕言)
多音字
拧:nǐng(拧螺丝、拧瓶盖)
níng(拧毛巾、宁绳子)
nìng(宁脾气、犯拧)
薄:bó(薄弱、薄暮)
bò(薄荷)
báo(薄饼、薄纸)
近义词
姿态—姿势 构造—结构 秀丽—秀美
渺小—微小 消受—享受 机敏—机灵
差异—差别 堂皇—气派
反义词
机敏—迟钝 秀丽—丑陋 渺小—伟大
强硬—软弱 薄弱—雄厚 团结—分裂
享乐—吃苦 养尊处优—含辛茹苦
直直落落—弯弯曲曲
词语搭配
强硬的线条 养尊处优的幸福
曲线优美 体态秀丽 拉胡琴
揿电铃 打算盘 拧螺丝 解纽扣
词语积累
关于团结的谚语:
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不怕巨浪高,只怕桨不齐。
词语理解
【构造】各个组成部分的安排、组织和相互关系。
【胡琴】弦乐器,在竹弓上系马尾毛,放在两弦之间拉动。有京胡、二胡等。
【死力】使出最大的力量。
【抵】支撑。
【顶住】用力支撑住。
【讨巧】做事不费力而占便宜。
【窈窕】文静而美好。
【直直落落】方言。直截了当,干脆爽快。
词语理解
【强硬】强而有力,形容态度坚定,不肯退让。
【秽物】肮脏的东西。
【消受】忍受、禁受。
【堂皇】气势宏大。课文中指相貌出众,颇具吸引力。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养尊处优】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境中。
【扶衬】扶助,衬托。
【风光事】让人引以为荣的体面事。
【附庸】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课后习题
大拇指:扶住琴身,抵住喷出的水,按住流血的伤口,顶住
重东西,翻书页,揿电铃等。
食指: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去试探或冒险;打电话、扳枪
机;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
中指:最先碰到物,在旁扶衬其他手指。
无名指: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弹奏乐器、扮兰花指等。
小指:掏耳朵、抹鼻涕、弹奏乐器、扮兰花指等。
◎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
课后习题
“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窈窕”多形容女子体态美好,这里用来形容食指的外形,趣味十足。
◎课文的语言很风趣,如,“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找出类似的语句体会一下,再抄写下来。
课后习题
①大拇指:我会想到吃苦耐劳的农民伯伯,他们辛辛苦苦种出粮食,默默地奉献自己的汗水。②食指:我会想到“最美逆行者”消防员,他们不怕危险,在紧急时刻,总是冲在最前线,保护大家的安全。
◎作者笔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和同学交流。
课后习题
眼睛
眼睛可骄傲了,她觉得只有她能看见世间万物,每当遇见不想看的东西时,她就把眼帘拉下来。她跟嘴巴是好朋友,每当嘴巴张开笑的时候,她就弯着身子,表示开心;每当嘴巴张开大哭的时候,她就从身体里调来大量的水,从眼角流下去。
◎小练笔。 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课后习题
耳朵
耳朵承受了最多的痛苦。两只耳朵分居两边,一辈子也见不到对方一次面。她们常常因为要佩戴耳饰而被打上孔,可她们并不会因此罢工,而是很快地进行自我修复,在修复的过程中,也执行着自己“听”的任务。
◎小练笔。 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课后习题
鼻子
鼻子居于脸的正中央,有眉毛,眼睛和嘴巴二十四小时为她保驾护航,她就像公主一样,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她也常常冒着生命危险,忍受着杀菌药水、工厂排出的废气等令人窒息的气味。
◎小练笔。 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课后习题
舌头
舌头长得不漂亮,身上布满了小坑,凹凸不平。虽然他很低调,天天躲在嘴巴里,但他可是个“实力派”。做饭时,厨师都要听舌头指挥呢。舌头说味道淡,厨师就会往食物里加点盐;舌头说味道咸,厨师就会往里添点水。正因为舌头能判断出各种味道,我们才能品尝到各种美食的滋味啊!
◎小练笔。 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主题
本文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拟人化的手法描述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作用,说明了五根手指虽然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只要团结一致,握成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从而阐明了“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段意
第一部分(1):概括写一只手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
所短。
第二部分(2-5):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作用和
性格。
第三部分(6):点明文章主旨,说明人群的全体就如同五
根手指,团结才有力量。
默写5分钟
1.拿出默写单,计时5分钟完成。
2.先完成第一题听写词语。
童年的发现
叁
会认字
胚pēi(胚胎、胚芽)
祸huò(祸患、车祸、闯祸)
患huàn(水患、患病、患难)
赋fù(赋予、赋闲、赋税)
痴chī(痴迷、如痴如醉)
绞jiǎo(绞刑、绞索、绞痛)
嘿hēi(嘿嘿、嘿呀)
伊yī(伊始、秋水伊人)
娜nà(安娜)
窘jiǒng(困窘、窘迫、窘相)
多音字
弹:tán(弹簧、弹动)
dàn(子弹、弹丸)
涨:zhàng(头昏脑涨)
zhǎng(水涨船高)
近义词
祸患—祸害 澄澈—清澈 惩罚—处罚
迫害—伤害 轻盈—轻巧 驱逐—驱赶
舒展—伸展 妨碍—阻碍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一本正经—不苟言笑
反义词
惩罚—奖励 澄澈—混浊 进化—退化
独立—依赖 轻盈—笨重 舒展—收缩
词语搭配
青青的草地 澄澈的湖面 奇妙的问题
狠狠地瞪 翻来覆去地看 情不自禁地笑
安静得出奇 气得脸色苍白 招来祸患
轻轻跃起 激发想象力 板着面孔
绞尽脑汁思考
词语积累
含有人身体部位并有比喻意义的词语:
眉目(事情的头绪) 骨肉(亲人)
手足(兄弟) 臂膀(得力助手)
心腹(最亲近、信任的人)
咽喉(关键、重要的地方) 手腕(手段)
词语理解
【胚胎】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动物体,由卵受精后发育而
成。
【祸患】祸事;灾难。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滑翔】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
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澄澈】清澈透明。
【盘旋】环绕着飞或走。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做。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词语理解
【繁殖】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痴迷】深深地迷恋。
【绞尽脑汁】形容想尽了办法,用尽了心机。
【眉目】事情的头绪。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默不作声】指沉默不说话。
【困窘】为难。
【羞愧】感受羞耻和惭愧。
【驱逐】赶走。
【迫害】压迫使受害(多指政治性的)。
课后习题
“我”的“童年的发现”是在九岁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我”的“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课后习题
①我觉得第3自然段关于梦中飞行的描述十分有趣,课文描述得生动、具体,好像真的飞起来一样,很有意思。②我觉得作者和同学一起去请教老师的部分很有趣,作者和老师一问一答,可以显现出作者急切、好奇心强的特点,同时他们的对话也让人忍俊不禁。③第 12 自然段中说“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都能想象到一个孩子抓着一条鱼认真观察的样子,这里真有意思。④我觉得第 13 自然段作者绞尽脑汁思考“为什么是九个月呢”,以及他在得出结论时又“嘿”又“哈”的样子特别天真,充满童趣,当时的作者还沾沾自喜,觉得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十分可爱有趣。
◎读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让你觉得十分有趣。
主题
本文用倒叙手法和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我”在童年时发现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寻根究底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鼓励我们要大胆求职、勇于探究。
段意
第一部分(1-2):概述“我”九岁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
规律,然而有一次“我”想到这个“发现”
时笑出了声,竟然当众受到惩罚。
第二部分(3-13):写“我”发现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经过,
即“我”梦中总在飞行,问老师后仍没
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
大胆猜想,于是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
律。
段意
第三部分(14-19):写几年后的生物课上,得知“我”的“发现”与科学家的观点一致时,“我”情不自禁地笑出声,被老师惩罚,从而明白了一个道理。
默写5分钟
1.拿出默写单,计时5分钟完成。
2.先完成第一题听写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