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01 14:3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的是( )
A. 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 承办上海亚太组织领导人会议
C.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对35票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提案。这一结果意味着中国( )
A.开始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正式加入联合国
C.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D.中美关系开始改善
3.2015年4月,印度尼西亚隆重举办了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庆祝活动,100多个亚非国家政要参加了此次活动。这说明( )
A.亚非会议是发展中国家合作交流的唯一方式
B.“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已经深入人心
C.亚非国家彻底消除了彼此之间的矛盾
D.万隆发展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周恩来总理曾在某国际会议上提出过类似的主张。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巴黎和会
C.万隆会议 D.26届联大
5.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对35票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个国家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提案。这一结果表明中国( )
A.开始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D.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它不包括
A.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
C.和平共处 D.和平与发展
7.1955年,为促进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方针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一国两制”
8.这是一次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下举行的一次重大外事活动。因此,它的主题也体现出这一时代特色。这一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 、 ,促进共同繁荣”。横线中内容分别是( )
A.参与、合作 B.和平发展 C.平等互利 D.开放公平
9.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
C.中、美、苏要友好平等
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0.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重返联合国 D.中日建交
11.我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A.亚洲运动会 B.上海APEC会议
C.北京APEC会议 D.2008年北京奥运会
12.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什么方针?(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平等互利 D、互不侵犯
13.随着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舰载机,“走你”航母style受到网友的热情追捧和模仿,也体现了中国海军的强大。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海军舰队有
① 华东军区海军 ② 北海舰队 ③东海舰队 ④ 南海舰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4.2015年4月20日至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赴印度尼西亚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下列表述与万隆会议有关的是:( )
①这次会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②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④表现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民主义的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半个世纪过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倡导发起这一原则的国家中没有( )
A.美国 B.中国 C. 印度 D.缅甸
16.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A. 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 中国坚决不干涉美国、苏联的内政
C. 中国、美国与苏联应该和平共处
D. 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第II卷(非选择题)
17.板报学史:新中国成立后,始终致力于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某同学主办了一期主题为“和平之旅”的板报,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
主题一:中国声音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1)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的声音”主要指什么?
主题二:中国力量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展示了中国力量。
(2)中国力量有什么意义?
(3)除了第一颗原子弹,我国在这时期还取得什么成绩?
主题三:中国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力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日益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重要建设性作用。
(4)请分别列举一个新世纪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和承办的国际盛会。
18.由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引出了小红与爷爷、爸爸的如下谈话(片段)。请根据谈话片段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红:我们历史课上学过很多党的会议,每次会议的重要决策都对国家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爷爷:和你(小红)这么大年龄时,我正赶上新中国建立。当时国家百废待兴,直到1956年党才召开了“八大”。
爸爸: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打倒“四人帮”,十年内乱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请回答:
(1)爷爷谈话中提到的“八大”召开前,我国外交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举一例
爷爷生活在厦门,他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爷爷所在的城市从什么时候起进入到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2)爸爸提到的“十年内乱”中最大的冤案是什么?爸爸小时候(1960—1976年)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举一例
小红说“每次会议的重要决策都对国家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最重要的决定,也是这次会议最具深远影响的成果是什么?
这次谈话使小红对共和国历史有了新的认识。结合谈话内容和上述探究活动,概述小红的“新认识”。
19.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1)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参加什么战争?
材料二:1954年4月,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会议在日内瓦举行。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会前下令:禁止任何美国代表团的人员同任何中国代表团的人员握手。
(2)联系材料一,说说杜勒斯为何这样下令?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实行怎样的对华政策?新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材料三:
(4)图三有何历史意义,图四距今年多少周年?
材料四:
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综上所述,你认为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0.某中学准备开展以“期盼民族复兴、探求强国富民之路”为主题的德育活动。下面是他们收集的相关资料,请用学过的知识来一试身手。
材料一、1949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复兴之路》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l979年1月1日社论
请回答:
(1)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名称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复兴重任。“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果?(举二例即可)(2分)
(3)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到2001年,中国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什么?
你一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程有所感悟。请你将自己心中的感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C
6.D
7.C
8.A.
9.D
10.B
11.B
12.A
13.B
14.C
15.A
16.D
17.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求同存异方针。
(2)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4)、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盛会:上海APEC会议、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
18.
(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成功
1980年或者二十世纪80年代
(2)刘少奇被开除出党,并含冤去世
成功试爆原子弹和氢弹;成功试射导弹;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
(3)邓小平的再次复出
(4)角度一:从过程中得到认识,如:国家建设有曲折、有发展,以发展为主;或新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角度二:从原因中得到的认识,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或坚持改革开放。(答对一点即可)
19.(1)抗美援朝战争。
(2)朝鲜战争中美国的失败,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
(3)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4)中美两国20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5)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等。
20.
(1)开国大典(或者新中国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发展重工业;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武汉长江大桥等
(3)改革开放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4)感 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富强之路;中国共产党是一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政党;等等。